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同步练习4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同步练习4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同步练习4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同步练习4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同步练习4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第 2323 课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同步训练题同步训练题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回答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回答 1 1 6 6 题题 1 共同纲领 规定 为保障本国独立 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 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 友好合作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此项规定与孙中山发布的 告各友邦书 承认不平 等条约有效性 两者的主要不同在于 A 是否反对帝国主义 B 是否鼓励对外贸易 C 是否提倡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D 是否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2 1949 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 其目的主要是 A 庆祝斯大林 70 寿辰 B 粉碎帝国主义挑拨离间 C 回报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 D 加强中苏友谊发展中苏友好关系 3 新中国成立初期 开展外交工作的首要目标是 A 打破帝国主义封锁 B 提高国际地位 C 在国际舞台上要站稳脚跟 D 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4 新中国成立初期 面临的国际环境最突出特点是 A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B 帝国主义力量削弱 C 两大阵营初步形成 D 帝国主义与新中国为敌 5 1950 年 2 月 14 日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签订 其根本目的是 A 推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B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 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和封锁 D 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6 1950 年 2 月 14 日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签订 其最深远的意义是 A 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 B 巩固了中苏两国人民团结 C 有利于中国恢复国民经济 D 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政策 用心 爱心 专心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同的外交方针 回答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同的外交方针 回答 7 7 1010 题题 7 新中国成立初期 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之一是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其含义主要是 A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B 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 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C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8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外交实行了 一边倒 的政策 主要是 A 发展与邻国的关系 B 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C 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 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9 建国初期 中国实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方针中 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的是 A 另起炉灶 B 一边倒 C 一条线 一大片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 新中国采取既有原则性 又有灵活性的外交政策 其根本目的是 A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B 确立成熟的外交政策 C 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方针 D 适应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 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 回答 1111 1414 题题 11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 1949 年 共同纲领 中宣布的原则 B 1953 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1955 年 求同存异 方针的提出 D 20 世纪 70 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 1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在国际上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用心 爱心 专心3 A 极大提高了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B 打开国际关系的新局面 C 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D 成为亚洲地区的基本原则 1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在当时对中国产生的实际影响是 同印度和缅甸发展了友好关系 为开创中 国外交的新局面奠定基础 有利于中国开展外交工作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A B C D 1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A 党与党关系基本准则 B 民族与民族关系基本准则 C 国与国关系基本准则 D 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关系基本准则 新中国成立后 开展积极的外交工作 并取得辉煌成就 回答 15 20 题 15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是 A 亚非国际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D 雅尔塔会议 16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巴黎和会 C 亚非国际会议 D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17 关于 1955 年亚非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 求同存异的方针 B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会议 C 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D 会议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原则 18 在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上 周恩来总理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 这一方针提出是针对 帝国主义破坏 会议 一些国家对新中国有误解和疑惧 与会国之间有矛盾和分歧 各国发展水平不同 A B C D 用心 爱心 专心4 19 20 世纪 50 年代 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和原则 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广泛运用的是 求同存异 和平共 处 友好往来 反对霸权主义 A B C D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A 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 B 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 一边抗击帝国主义阵营 D 团结第三世界国家 二二 材料题材料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 年 6 月 毛泽东在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指出 你们一边倒 正是这样 一边倒 是 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 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 必须一边倒 积 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 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 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绝无例外 材料二 1949 年 10 月 1 日 新中国政府宣布 凡愿遵守平等 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 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此后 中国政府又以外交部长的名义把这一公告送达各国政府 向世界各国表明了新中国的态度 10 月间 首先是苏联 然后是各人民民主国家相继承认了新中国 并 很快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此时美国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继续采取敌对态度 到 50 年代末 随 着中苏关系破裂 一边倒 政策遂告结束 摘自 走向历史的深层 材料三 1949 年 12 月 毛泽东访苏 主要任务有两个 一是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 70 寿辰庆典 同斯大林会谈有关两国关系问题及其他问题 二是处理 1945 年同苏联签订的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这 个条约是二战后 美 苏 英三国首脑背着中国所达成的有损中国利益的 雅尔塔协定 的产 物 1950 年 2 月 两国外长正式签订了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关于中国长春铁路 旅顺口及大 连的协定 即由中苏共管改为中国管理 修正了 雅尔塔协定 以及 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协定 注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有效期为 30 年 摘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 请回答 新中国成立初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实行 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 新中国实行该政策时 处理中国与它国关系的原则 为什么中国在 1979 年做出不再延长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的决定 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 一边倒 政策的历史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5 22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的基本方针原则有哪些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是什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与建国初期的 三大政策 相比有何不同 23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 材料一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 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 大连湾暨附近水面 租与俄国 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 所有调度水路各军 并治理地方大吏 全归俄管 中俄 旅大租地条约 1898 年 3 月 材料二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 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 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 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现时大连所有财产 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 租用者 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 中苏 关于中国长春铁路 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 1950 年 2 月 请回答 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区别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 不论其制度如何 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 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 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 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 而侵略干涉 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摘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请回答 材料二中的 这些原则 是指什么原则 这些原则 是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提出来的 根据材料一 二说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 这些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 25 和谐 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 现在 更是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 阅读下 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1 下列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君子和而不同 和而不流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 用心 爱心 专心6 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 近者悦 远者来 材料 2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 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 重申基本人权 人格 尊严与价值 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 创造适当环境 俾克维持正义 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 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 久而弗懈 促成人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 并为达此目的 力行容恕 彼 此以善邻之道 和睦相处 集中力量 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接受原则 确立立法 以保证非为公共利 益 不得使用武力 运用国际机构 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 用是发愤立志 务当同心协力 以竟厥功 联合国宪章 序言 1 上述思想家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 形成于哪一时期 试结合材料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谐 的内涵 2 材料 2 所主张的基本信念是什么 其中传达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有何异同 3 简述 二战时期反法西斯国家为促成联合国的建立所做出的努力 建国以来 我国政府为促进世 界和平利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试举两例说明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同时 会议应将这些共同的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这是我们中间的主 要问题 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 因为这是实际的反映 但是 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 题上达成共同协议 摘自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二 一 它的政策应当是和平共处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 最少应当采取符合这种政策的态度 二 它应当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三 它不应当是任何会使卷入大国冲突的军事盟国的成员国 四 它不应 当同某个大国缔结双边联盟的参加国 五 它的国家领土不应当有在它同意下建立的外国军事基地 摘自参加第一个国际会议的五条标准 材料三 我们决心一致紧急地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 这种秩序将建立在所有国公正 主权平 等 互相依靠 共同利益合作的基础上 而不问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如何 这种制度将纠正不平等和现 存的非正义并且使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之间的鸿沟有可能消除 并保证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和平和 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 摘自七十七国集团于 1974 年在联合国讲坛上发表的宣言 请回答 材料一所引的周恩来发言是他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 这次会议东道主是谁 引用原文 指出周恩来提倡 国与国的关系应采取的方针是什么 用心 爱心 专心7 材料二所示为何时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 根据引文所列的入会国的基本条件 概述他们奉行的外交政策 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称作什么 它在 70 年代斗争的主题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说明七十七国集团斗争的目标 文中指出 发达国家 和 发展国家 的概念如何理解 如 何分析文中指的 非正义 的经济关系 三三 问答题问答题 27 结合各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变化 评述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的贡献 28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简述不同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 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29 中国在巴黎和会和日内瓦会议上的不同结果 史学界有不同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巴黎和会没有积极作用 日内瓦会议有积极作用 另一种观点对此持不同看法 你赞成哪种观点 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开放性试 题 30 结合各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变化 评述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的贡献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1D2D3A4C5B 6D7B8C9A10A 11B12C13D14C15B 20C22B23B24A25A 二二 材料题材料题 21 答案要点 国际形势 美国从称霸全球的战略出发 千方百计要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 家先后承认新中国并与我国建交 国内形势 新中国为维护自身的主权利益 维护世界和平 而选择 一 边倒 的外交方针 原则 与苏联结盟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但不拒绝与其他国家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60 年代以后 中苏关系恶化 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因此 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 实际上早已名存实亡 70 年代 中国与日本 美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因此没有必要继续与 苏联结盟 评价 该政策是新中国根据当时国内外的情况 为维护国家利益作出的正确选择 打破了美国孤立 扼 制中国的企图 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安全 但 一边倒 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在处理 国家关系上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用心 爱心 专心8 22 答案要点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的基本方针原则有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这三大政策成为新中 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不同 首先 三大政策以独立自主和巩固独立自主为主 其次 三大政策鲜明的体现了倒向社会主义一 边的外交政策 以争取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支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维护和巩固独立自主的基础上 特 别强调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这是对一边倒内容的突破和发展 23 答案要点 清政府对外妥协 出卖国家主权 新中国则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4 答案要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 年底 中印两国就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首次提出了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是 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后改为平等互利 和平共 处 这些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基本准则 25 答案要点 1 儒家 春秋战国时期 内涵 人与人之间 要彼此尊重 求同存异 平等和睦相处 人与自然之间 人类要遵循 顺应自然规律 实现与自然和平共处 促成人类社会的发展繁荣 国与国之间 应该友好交往 合作发展 达到国际关系 的和谐 2 基本信念 人权 平等 正义 和平与安全 发展 相似 都强调人与人 国与国之间以和平友好 相互尊重为原则 团结合作 共同发展 区别 联合国宪章强调以法律 国际机构来保障和平 安全 合 作 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更多是以强化道德来引导人和国家的行为 3 反法西斯国家的努力 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召开四次国际会议 协调军 事合作行动 雅尔塔会议决议在战后建立联合国 召开旧金山会议 筹建联合国 用心 爱心 专心9 中国的努力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出席日内瓦会议 在亚非国际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 新时 期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 睦邻友好的政策 26 答案要点 1 亚非会议 印度尼西亚 求同存异 2 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政策 不结盟运动 反对实行霸权主义 的超级大国 3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发达国家即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发展中国家即亚洲 除日本 非洲和拉 丁美洲的所有国家 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价格 压低初级产品价格 抬高工业价格 恶化了发展中国家 对外贸易的条件 三三 问答题问答题 27 答案要点 1 20 世纪 50 年代初 新中国刚刚诞生 国际形势仍很紧张 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民族运动高涨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并加紧侵略亚洲 发动侵朝战争 敌视新中国 阻 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周恩来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发展中苏友好关系 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2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亚非国家出现联合反帝反殖新局面 周恩来率代表团出 席日内瓦会议 并起了积极作用 他还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加强了与亚非民族国家的友谊 3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 美苏争霸局面出现 两大阵营逐渐瓦解 国际形势动荡不安 中苏关 系恶化 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4 20 世纪 70 年代 在美苏争霸中 美国处守势 而第三世界崛起 中国积极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友 好关系 这一时期 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中美关系 逐步缓和 尼克松访华 周恩来与他签署 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国的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根本上打破了 50 年代以来美国孤立遏制中 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 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的实际缔造者 在新中国外交中发 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8 答案要点 1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不同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建国初期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向全世界宣告 凡愿遵守 平等 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当时确立的 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团结世界各国人 民 1953 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逐渐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60 年代 提出 两只拳头回击 的外交方针 70 年代 提出 一条线 一大片 的外交方针 新时期 我国的外 用心 爱心 专心10 交政策作了重要调整 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 邓小平认为 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 但是制 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维护世界和平 成 为我国的国策 在新时期 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 关系 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3 新中国主要的外交成就 50 年代主要有 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 17 国建交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 1954 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 年参加万隆会议 都促成了会议成功 70 年代主要有 1971 年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1972 年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日邦交关系实现正常化 新时期 在新的国际形式下 中国加强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现在 中国已同 150 年多个国家建 立了外交关系 29 答案要点 1 同意第一种观点 巴黎和会上 中国代表提出的一些正当要求 如废除 21 条和帝国主义在中国 夺取的种种特权等 被五大强国所拒绝 和会决定 德国在中国山东权益转交日本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