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高2010级高一历史第二次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 人教版_第1页
重庆市万州区高2010级高一历史第二次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 人教版_第2页
重庆市万州区高2010级高一历史第二次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 人教版_第3页
重庆市万州区高2010级高一历史第二次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 人教版_第4页
重庆市万州区高2010级高一历史第二次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 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万州区高重庆市万州区高 20102010 级第二次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 文综历史部分 级第二次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 文综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 I 卷 选择题 和第 II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 8 页 满分 300 分 考 试时间 150 分钟 2 考生务必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等填在机读卡和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 只交答 题卡和机读卡 3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 请将机读卡对应题号上的英文字母用 2B 铅笔涂黑 4 第 II 卷各题的答案 必须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要求卷面整洁 字迹工整 第第 I I 卷 选择题 共卷 选择题 共 140140 分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353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4 分 共分 共 140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汉书 记载 边长老言 匈奴失阴山之后 过之未尝不哭也 其中 匈奴失 阴山 是指 A 汉武帝时派军大败匈奴B 窦固 窦宪打败北匈奴 C 秦始皇派军夺取河套地区D 汉武帝颁行 推恩令 13 自古以来 人们在生产 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 下 列成就 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走向成熟的是 A 十九年七闰原则的确立B 太初历 的制 订 C 大衍历 的制订D 授时历 的编 定 14 下列有关隋唐社会生活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女装流行袒胸窄袖B 人们发明了馒头和油饼 C 不少国外蔬菜引种到中国D 高型家具基本形成 人们垂足而坐 15 一件文物能反映多方面的历史信息 通过观察 下组中国古代文物能共同反映的历史 信息是 A 汉字的历史演变B 中外交往的盛况 C 手工业的发展水平D 农耕的生产方式 16 下列地方行政机构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猛安谋克 安西都护府 土知府 台湾府 A B C D 17 以下为清代某时段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人口增长缓 土地种植面积缩小使农业税额徘 徊 商品经济活跃 清朝经济结构转变为以工商业为主 A B C D 18 阅读 重庆海关进出口贸易统计表 1900 1911 判断下列哪一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重庆海关1900 年1911 年商品种类 出口 银两 105679017803414 生丝 猪鬃 牛羊皮 烟叶和大黄 进口 银两 43055712559400 洋纱 洋布 A 该时期重庆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B 该时期近代工业已为重庆经济的主体 C 重庆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D 20 世纪初重庆的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 19 红歌是革命历程的真实写照 下列歌曲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A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B 雪山啊闪银光 雅鲁藏布江翻波浪 翻身农奴把歌唱 幸福的歌儿传四方 C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亮相介支个搭高台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 啊 D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 反围剿那个斗志旺罗咳罗 咳 20 下列有关近代自然科学的叙述 正确的选项是 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 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标志 以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形成标志 物理 化学 数学等领域的理论成就为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 A B C D 21 对拉美独立运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爆发时面临不利的国际形势B 结束了英美的殖民统治 C 完成了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D 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22 下面为 1750 年至 1900 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统计表 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国家1750 年1830 年1860 年1900 年 中国 32 8 29 8 19 7 6 2 英国 1 9 9 5 19 9 18 5 美国 0 1 2 4 7 2 23 6 日本 3 8 2 8 2 6 2 4 A 工业革命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具有手工业生产优势 B 两次工业革命奠定了英美等国在现代工业领域的优势 C 世界经济发展状态长期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D 日本近代工业生产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 23 二战的损失和冷战的压力曾一度使西欧依靠美国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苏的首 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美苏对峙削弱了双方实力 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 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 中国融入世界 成为强国 A B C D 第第 IIII 卷 非选择题 共卷 非选择题 共 160160 分 分 二 本卷共二 本卷共 4 4 大题 共大题 共 160160 分 分 37 32 分 某班学生以文献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搜集 了下组材料 请你根据他们搜集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材料一在每年的正二月和五六月时期 也就是 农民在生产 生活上需要钱财周济 青黄不接的时候 政府以低息贷借钱或粮给农民 春天贷借 于纳夏税 时归还 夏天贷借的钱粮 于纳秋税时归还 摘编自施建中 中 国古代史 材料二材料二 七 制定关于工人和农人以及妇女的法 律 1 改良工人待遇 甲 废除包工制 乙 八小时工作制 丙 工厂设立工人医院及其 他卫生设备 丁 工厂保险 戊 保护女工和童工 已 保护失业工人 中共民主革 命纲领 材料三材料三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 国家当给以土地 资其耕作 即 耕者有其田 工人之失业者 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 尤当为之制劳工法 以改良工人生活 新三民主义 材料四材料四从 1871 年起 英国还实行了不少劳动立法 1875 年保守党内阁用 企 业主与工人法 代替了工人所痛恨的 主仆法 新法宣布劳资双方在法律上有平等的地位 1890 年国会通过了改善工人居住条件的法案 拆毁不合卫生条件的房屋 另建工 人住房出租 摘编自刘宗绪 世界近代史 材料五材料五二战后 西方社会流行着福利国家的思想 他们认为 国家为那些在社会上 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 享受这种福利是个人的权利 为了缩小贫富差距 缓和社会矛盾 保障社会安全 促进国家繁荣和发展 福利国家发展起 来 西方国家的福利政策包括医疗保健服务 养老 住房 失业保险 教育等 刚开始罗 斯福新政采取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到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 如美国各级政府用于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险的财政支出 在 1955 年时仅占财政支出的 3 9 1970 年上升到 10 8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 2 必修 教师用书 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王安石该项变法措施的名称 2 分 分析 这一措施的目的 6 分 2 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共同点 4 分 材料三实际体现的政 策有何影响 2 分 3 材料四表明 19 世纪末英国工人的地位和条件有哪些改善 4 分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4 分 4 根据材料五指出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特点 2 分 并结合所 学知识 概述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得以发展和完备的原因 6 分 5 综合以上材料 你对中外历史上的民生问题有何认识 2 分 39 60 分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是今年 政府工作报告 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2009 年 12 月 26 日 武广高铁正式通车 时速最高可达 394 千米 武广高铁 的通车 将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和沿线的众 多工业城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图 7 回答 1 试分析建设武广高铁的重要地理意义 6 分 2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但近些年来 其地位有所下降 试分析其原因 4 分 3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试分析其区位条件 10 分 材料二材料二进入近代后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外国资 本主义 洋务派 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在交通便利 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沿江 沿海地区开 设工厂 在这些地区涌现出一批近代城市 开始了近代中国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之旅 上 海在 1843 年只有 23 万人 至1880 年突破 100 万人 武汉1840 年前约 20 万人 到清末已 达 80 万人 材料三材料三邓小平 1991 年 1 月 28 日在视察上海时指出 那一年 1980 年 确定四个经济 特区 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 深圳毗邻香港 珠海靠近澳门 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 潮洲人多 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 刘芃 朱汉国 历史学习 精要 4 根据材料二 指出我国近代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其分布特点 6 分 结合所学知识 分 析上海 武汉等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近代政治上产生的积极影响 请用一例重要史实予以说明 4 分 5 材料三表明 中央当年基于哪些因素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4 分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 6 分 材料四材料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它包括了 统筹区域发展 等五个方面 的内容 为统筹区域发展 党中央 国务院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