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竹漂活动的文化特征与价值及象征意义的论文独竹漂活动的文化特征与价值及象征意义的论文 摘要 独竹漂活动是在典型农耕时代背景下与特殊地理条件下 贵 州赤水苗族生活方式的产物 也是民俗体育文化符号的一个投射点 文章从文化学 民俗学的角度 在全面论述独竹漂活动的文化特 征 文化价值的基础上 再从文化发生角度上阐述其象征意义 试 图寻求独竹漂活动传承与发展的理论基点 更加深入认识民俗体育 文化事象 关键词 独竹漂活动 民俗体育 文化特征 文化价值 文化象征 G85 A 1004 5643 xx 09 0001 03 中国民俗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应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 在中国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积淀 1 独竹漂活动历史悠久 可追溯到明时期赤水境内的 水运皇木 到清中期 贵州赤水苗 族民间种植的楠竹长大了 为了生计的苗族人群在赤水河长期充当筏运楠竹的工人 久而久之 他们具有了独竹漂技能 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贵州赤水苗族民间 在每年端午节这天习惯性举行划独竹漂祭祀屈原的习俗活动 这为独竹漂活动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现今 独竹漂活动已突破 民间习俗向国家举办的全国民运会赛事发展 对独竹漂活动的文化 特征 价值及象征意义的全面阐释 有利于独竹漂活动在现代进程中更好地发展 也有利于丰富民间民 俗体育研究理论 更加深入认识民间民俗体育文化 1 独竹漂活动的文化特征 1 1 悠远的历史性 悠远的历史性主要指独竹漂活动发生历史的源远流长 独竹漂活动 的发源要追溯到明代发生在赤水境内的 水运皇木 即当时朝庭 建设皇宫所需木材大量从川黔获取 通过赤水河运输 据 遵义府志 记载 四川马湖 永 播而下 产楠木 历代南中不宾 斧斤不得而入焉 明洪武初年 建置城郭 都邑 册封蜀王 营建藩府 皆取蜀材 2 因川黔交界 取得的 蜀材要通过赤水河运往 另据 仁怀文献辑存 记载 明永乐四 年 少监谢安以采木至石夹口十丈洞 亲冒寒暑 播种为食 二十 五年始还 3 这里的十丈洞就是黔北赤水的一个地名 进一步佐证了明代朝廷到黔北取材的事实 对于取材后的运输方式 主要是排筏运输 赤水县志 记载 明代至清初主要是木材 排筏 随着楠竹生产的发展 至清代中期 除木筏运输外逐步发展 竹筏运输 民国时期 竹木排筏运输形成专业 并建立排筏运输工 会 4 可见 独竹漂活动的发生历史悠远 它应起源于明时期赤 水河的排筏运输 1 2 特殊的地缘性 特殊的地缘性主要是指独竹漂的发生与特殊地域的关联性 赤水地 处贵州西北部末端 同四川南部接壤 距贵州省会贵阳市约400 公里 历为川黔商贸枢纽 是通往巴蜀的重要门径 据赤水大同河 的几位八十以上高龄老人讲诉 早年贵州需要的食用盐及其它一 些生活物资需要从四川引进 当时不通陆路 只有靠赤水河来运输 需要工人拉船沿着赤水河逆流而上 而赤水境内丰富的木材与竹 材要销运到外地 也要通过赤水河 人们将大量的木材 竹材扎成 排筏顺着赤水河撑行而下 诗云 茅台斜阳映赤水 残阳几页 贩酒船 独竹飞流飘然过 纤夫逆行步步难 这正是生动反映早 期赤水河交织穿梭的繁忙劳动景象及苗族水上工人为了创造美好生 活所呈现出来的如歌如泣的历史画卷 可见 贵州赤水独竹漂活动 的发生是赤水苗族水上生活方式选择的结果 而这种方式的选择又 归因于赤水特殊的地缘条件 1 3 典型的原生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变迁 中国文化的生态发生了显著改变 学者开始呼吁保持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的原生态性 但对原生态的概念还是模糊的 查阅 辞海 尚 未有 原生态 一词的注解 在 现代汉语词典 有 生态 一词 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也指生物的生 理特征和生活习性 5 综上 原生态性主要指赤水民间的独竹漂 活动在发展过程中 较好地的保持了原来的习性 环境 特征及状态 独竹漂在贵州赤 水漫长的河运竹木历史长河中形成后 赤水民间端午节一直流行着 独竹漂文化习俗活动 活动始终是在没经刻意装饰的赤水河里进行的 活动器材一直采用 当地山上的竹材 文化传承人一直当地村民 可以说 贵州赤水民 间的独竹漂活动并没随着时间的进化而忘根 较好的保持了文化活 动的原生态性 1 4 叹羡的艺术性与超难性 叹羡的艺术性与超难性主要指独竹漂具有让人惊叹与羡慕的艺术欣 赏性及对文化主体的平衡 力量 柔韧等身体素质的超难要求 一 般独竹漂活动分为表演与竞速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它们的相同点在 于都是人赤足站立在直径只有16 18 厘米大小的漂体上 不同点在于前者主要进行各种技巧性展示 如 穿越险滩 杆上空翻 燕式平衡 金鸡独立 一字漂行 等 能给参观者带来 水上芭蕾 的视觉盛宴 而后者 主要是较力竞速 细小流线型的漂体有利于减小在水中所受阻力 以确保在划竿的推力作用下 使之飞速漂行 让人联想到传说中达 摩的 一苇渡江 可见 独竹漂活动的任何一种运动形式都具有 让人叹羡的艺术欣赏性及常人不可轻易完成的难度性 1 5 突出的休闲娱乐性与健身性 最初独竹漂活动并不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与健身所需而存在的 它是水上苗族工人为了养家糊口而长年从事着水上放筏的一项苦力 劳作 但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重视人民的体质与健康 民间民俗体育得到国家重视 由此 赤水苗族民间端午节兴起举办独竹漂纪念屈原的民俗活动 每到活动之日便引起众多当地人及外地游客前去观望 无疑 在当时文化相对稀缺的时代 独竹漂活动给节日的人们带去了欢声 笑语 成为当地人的休闲文化符号 时至今日 中国经济实现了跨 越腾飞 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 对精神需求与健康 需求十分突显 赤水民间开始创造性的利用独竹漂表演婚俗等形式 多样的活动来满足人们的娱乐休闲需求 同时 民间独竹漂活动一 般要进行长距离 民间一般约一公里 的竞速比赛 有助于强化与 提升人的运动体能 对参与者具有良好的健身性 1 6 显著的传承性与流变性 传承就是延续 6 独竹漂缘起于贵州赤水明朝时期的水运皇木 经过数百年的风雨洗涤而延续至今 足以说明独竹漂具有强烈的 社会生命延续力 因此 传承性是独竹漂活动的显著特征 然而 独竹漂活动的传承并不只 有继承 还表现出了根据新的时代需求作了创造性 改变性传承 即它在时间轮轴上 除保持了其基本的文化形态特征外 它在价值 取向上 活动目标上及文化各层面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比如 它已经由最初的生活筏木向人们对生命安全与幸福生活向往的宗教 祭祀活动转变 再向现代经济产出 社会娱乐需求转变 最后向政 府举办的体育竞赛活动转变 使文化的物质层面 制度层面 精神 层面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因此 流变性是独竹漂活动的又一显著 性特征 2 独竹漂活动的文化价值 2 1 交通出行的实用价值 一般来说 某一体育项目发展的文化内因在于它自身内蕴的实用价 值 7 独竹漂活动发展的文化内因与其自身内蕴的交通出行这一实用价值 是分不开的 早年 贵州赤水不通陆路 当地盛产竹木 这些竹木 只能通过当地的赤水河运售给外地 即将竹木捆成一个个筏子 利 用水的浮力来运输 这种 以筏作舟 以筏载人 的河流文化成为 了当时赤水苗族的重要生活行为方式 另外 赤水河流四通八达 而当时当地的过河船只很少 一些艺高胆大的长期从事河运竹木的 苗族工人会在没有船只的情况下 会利用一根楠竹作为渡河的实用 工具 这种 以竹代步 以水为路 的生活出行方式在当地并不鲜 现 可以说 正是独竹漂活动自身内蕴着交通出行的社会实用价值 为其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与理论根基 2 2 调解压力的休闲娱乐价值 人作为生物个体存活的意义是通过不断劳动为自己换取财富的同时 也为社会创造财富 这期间人的生理 心理都将面临着严酷的考 验 这就需要劳动创造者通过某休闲娱乐活动来进行调节 排解 虽然 最初赤水苗族民间举办独竹漂活动主要是祭祀屈原 并不是直接为 了休闲娱乐 然而活动却实实在在地给参与者 观赏者带来欢乐与 享受 独竹漂形态十分奇特 活动内容十分丰富 除了精彩的独竹 漂表演 还有划龙舟 抢鸭子比赛活动 因此 赤水民间的独竹漂 活动可以让参与其间的人们尽情的哟呵 发泄 从而有效的起到调 解身心压力的功效 现在 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过度 人们的心理压力有增无减 赤水民间独竹漂活动的调解心理压力 的功效仍在持续 或许这就是赤水民间独竹漂活动能够传承下来的重要动因之一 2 3 强化体能的健身价值 前面已提到赤水民间端午节开展的独竹漂活动缘于祭祀屈原 活动 参与者并不是为了身心娱乐与强身健体 然而 当我们跳出活动开 展的主旨意义来审视这种民俗活动对身体机能意义来看 它又具有 强化人体能的健身价值 首先 活动参与者要站在细小的楠竹体上 进行各种超难的平衡 跃腾等动作 这对人的体能 平衡 爆发力 等身体素质具有强化与提升的作用 其次 活动要求参与者进行较 长距离的划行比赛 一声炮响 参与者在观众的掌声中 欢呼声中 呐喊助威声中迎着波涛滚滚的江水逆流而上 奋力划行 待划至 终点时 大家已是气喘吁吁 汗流浃背 精疲力竭 可见 该项活 动对文化参与者来说是极费体力的 它将有效的促进文化参与者身 体物质 能量的流动与转化 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人的体能 2 4 催人奋进的竞技价值 客观地说 赤水苗族水上工人在运输活动中是十分敬畏大自然的 他们认为万 物兼有灵 与自然保持和谐是他们的心理所向 然而 当苗族水上 工人脚踏湿滑 沉重的竹筏子时 他们必须要在波涛翻滚 乱石矗 立的河流中勇往直前 与自然的力量进行较力竞速 那是一种人在求生本能欲望的驱使下表现出来的奋进力量 因此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从来都不缺竞技性 当然这种竞技性主要是一 种对生命的渴求与对未来的期望 一种在逆境中不屈不饶的精神力量的体现 现今 独竹漂活动成功 步入全国民运会的竞技舞台 继续传承着民族体育催人奋进的竞技价值 这远远超越了民族体育 外显的运动形式 它是人类留下来的一种珍贵的精神财富 2 5 符号化的传承价值 德国思想家卡西尔认为 科学 语言 神话 宗教 艺术 历史 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符号 这些文化符号组成人性圆周的各个 扇面 8 在这里 独竹漂活动就代表着当地水上苗族工人的一段 生活历史 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生活思维逻辑 一种文化价值取向 一种战天斗地的精神文化符号 它们组成了当地水上工人人性圆 周的各个扇面 凝结着当地水上工人勤劳 智慧 勇敢及坚忍不拔 的精神品质 可以说 无论时代如何风云变幻 无论独竹漂活动的 形式与内容如何改变 其文化精神内核已深深渗透其里 并以世代相传的形式在民间不断 地传承 传递 保证族人对这一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延续与薪火相 传 如今 该项目走向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 舞台 在丰富世界体育文化宝库的同时 也为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寻觅到了新的路径 2 6 情感调节与资源整合价值 贵州赤水地处黔北边陲地带 社会经济 文化 交通 教育等资源 要素相对匮乏 将地方有限的人力 物力资源整合起来推动当地社 会发展是一种迫切需要 同时 赤水毗邻四川合江县 当地苗 汉 族杂居相处 这种地区间 民族间交错杂居的现象也需要加强相互 的文化对话及情感交流 独竹漂活动作为贵州赤水民间端午节期间 的一项开放性 娱乐性体育活动 为当地苗 汉人群共同参与活动 提供了平台 也给平时奔波劳碌的人们提供了凑热闹 看稀奇的休 闲娱乐时光 每到节日之际 四邻八社的乡民及外地的游客便齐聚 于赤水河沿岸 男女老少在欢声笑语中交流了情感 增进了友谊 活动期间 地方 上琳琅满目的土特产也是外地旅客热衷的对象 当然还包括游客的 吃 穿 住等方面的消费 从而表现出突出的社会资源整合价值 3 独竹漂活动的文化象征意义 3 1 历史与地理 民族生活方式选择产物的象征 任何事物无论多么奇特新颖 都不是凭空想象捏造出来的 都应该 将其放入具体的发生历史条件镜像中去分析 被形象称之为 一苇 渡江 水上芭蕾 水上走钢丝 的独竹漂文化 若不能回 归到它发生历史的具体生活情境中去 那将成为无法想象的外来物 历史上 生活在贵州赤水的苗族人群主要以农耕种植为生 赤水能 被誉为 中国十大竹乡 正是当地苗族辛勤耕耘的结果 由于当 时赤水陆上交通匮乏 当地大量的竹木运销到省内 外各地只能通 过赤水河输运 在这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的水上运输活动中 最终 促成了这些水上苗族工人具备划行独竹漂的能力 因此 独竹漂活动是在特定历史与地理条件下贵州赤水苗族生活方式选择 的象征 3 2 遵从与抗争 民族生存法则逻辑的象征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个性 一些研究只认识到它对自然的遵从 而忽视了它与自然的抗争 进 而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惰性文化 这明显是一种偏见 深入探寻独竹漂活动的由来 是赤水苗族水上工人在遵从与对抗自然中形成的产物 一方面 这 些水上工人在运竹过程中要根据河道 水流情况而扎竹筏子 充分 遵从自然 比如 因赤水河上游河道窄 水流急 水上苗族工人会 在上游将竹扎成适当的小筏子 以安全顺利通过 而到下游河道变 宽 水流变缓 他们又将若干小筏连成大筏子 另一方面 这些水 上工人面对波涛汹涌的河流 他们在运竹过程中不是怯弱 屈服 而是勇于与自然抗争 甚至是在拿生命在与自然背水一战 殊死搏 斗 最终在与自然的遵从与抗争中让他们将竹运至目的地 因此 独竹漂活动携带着赤水当地苗族对自然遵从与抗争的两种文化符号 意义 是赤水苗族生存法则的逻辑象征 4 结语 贵州赤水苗族独竹漂活动文化特征突出 价值多元化 它是赤水苗 族生活方式选择产物的象征与苗族生存法则逻辑的象征 也是民间民俗体育由历史来到现实存在的典型文化符号投射点 事 实表明 只要民间民俗体育在现代化流程中联系自身的文化特征 突显时代所需的文化价值要素 彰显其文化象征意义就会前程锦绣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 第二版 M 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充市2025四川南充市妇幼保健生育服务中心引进高层次人才考核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新乡某国有企业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龙川县国资系统企业岗位竞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融通科研院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兰州新区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客服经理等岗位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上半年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招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险行业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地质学重点讲解课件
- 地质勘察设计院安全培训课件
- 山东C类人员安全考核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中通规章管理制度
- 茶山管理协议书
- 代办土地证协议书
- 创意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 2025年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 现代文献检索与利用3-文献检索技术
- GB/T 45542-2025工业锅炉综合能效评价技术规范
- DB11 396-2006 地理标志产品 平谷大桃
- 2025年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
- 2025胃癌诊疗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