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北方民族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院 部 名 称 管理学院 学 生 姓 名 XX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学 号 XX 指导教师姓名 XX 论文提交时间 论文答辩时间 学位授予时间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摘 要 对于新教师个体而言 入职培训有两个基本出发点 即专业发展和角色适 应 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新教师走向教学实践的需要 又是获取专业地位 社会地位的基本途径 帮助进行角色转变和适应 促进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 境 关注个体幸福 进而保障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和高质量 入职培训作为新教师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理应受 到研究上的重视和实践上的努力推行 本文笔者以金牛镇 A 中学为研究对象 发现新教师对入职培训的需求程度较高 但新教师对现有入职培训的满意度较 低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主要存在四大问题 首先 A 中 学培训需求分析不完善 其次 培训制度设计不科学 再次 培训的内容及形 式过于单一 最后 缺乏培训效果评估 笔者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 对策 1 明确入职培训目的 进行需求分析 2 完善培训制度 3 改进培训 内容和方式 4 建立培训效果评估 关键词 A 中学 新教师 入职培训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ABSTRACT For the new teacher individual and induction training has two basic starting point namel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role adaptation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a new teacher to practice teaching and access to professional status the basic way of social status help were role change and adaptation promote new teacher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dapt to working environment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happiness and guarantee the teaching work of sustainable and high quality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ining as a new teacher training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efforts of the author The A middle school in Jinniu Tow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discovery of new teachers of vocational training needs a higher degree but the new teachers satisfaction of existing vocational training low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new teachers of A middle school vocational training there are four main problems First of all the A school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is not perfect secondly the training system design is not scientific thirdly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raining is single finally the lack of training evalua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roblems the Countermeasures 1 clear training goal carries on the demand analysis 2 improve the training system 3 improve the train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4 establish a training evaluation Key words A middle school new teacher induction training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 目 录 前 言 1 一 金牛镇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现状 2 一 A 中学简介 2 二 调查实施 2 三 金牛镇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现状 3 二 入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4 一 培训需求分析不完善 4 二 培训制度设计不科学 5 三 培训的内容及形式过于单一 5 四 缺乏培训效果评估 6 三 新教师入职培训存在问题的成因 6 一 教育与社会环境 6 二 入职培训环境 7 四 对策与建议 7 一 明确入职培训目的 进行需求分析 7 二 完善培训制度 7 三 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8 四 建立培训效果评估 9 结 论 10 致 谢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前前 言言 本文主要分析了 2008 年至 2010 年各年度 A 中学入职教师的基本情况 入职培训的制度与管理情况 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内容 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形式 新教师入职培训的评价 以及新教师对入职培训的期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并进 行了分析 呈现了金牛镇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基本状况 通过对数据与材 料的进一步分析 可以发现金牛镇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呈现以下基本特点 以外在制度驱动培训为主 校本培训 自我培训动力低下 农村社会 农村初 中教育内容缺席 培训内容偏理论 现有的入职培训评估仅指对新教师的考核 而没有对入职培训计划本身进行科学评估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A 中学新教师入 职培训主要存在四大问题 首先 A 中学培训需求分析不完善 其次 培训制 度设计不科学 再次 培训的内容及形式过于单一 最后 缺乏培训效果评估 笔者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明确入职培训目的 进行需求分 析 2 完善培训制度 3 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4 建立培训效果评估 制度建设是农村初中新教师入职培训开展的基本依据和基本保障 本研究 目的之一在于探寻制度建设及其执行的基本状况 并进一步掌握入职培训的管 理体制和模式 寻找实践的不足 为完善制度建设和改善管理体系提供事实依 据 本研究目的之二在于分析总结入职培训过程中内容 形式与评价的实践状 况 为进一步完善入职培训方案提出事实依据 新教师是农村初中新教师入职 培训的主体 在培训过程中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本研究的目的之三在 于了解农村初中新教师对入职培训的一般需求 为完善入职培训计划与制度提 供参照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一一 金牛镇金牛镇 A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现状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现状 一 一 A A 中学简介中学简介 A 中学创建于 1958 年 9 月 是一所农村中学 位于风景秀丽 人杰地灵的 金牛山南麓 为著名将军孙立人故居所在地 校园占地面积 81 亩 现有 33 个 教学班 2600 多名学生 学校现有教职工 232 名 其中高级新教师 48 名 硕 士研究生 30 人 本科学历占新教师总数 98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涌现了一 大批中青年骨干新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新教师队伍素质高 教学基本功扎实 许多学科连续数年高考得分率稳居全县完中前茅 数十名新教师获得县教育局 设立的 高考优胜奖 良好的机制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过硬的新教师 队伍铸就了 A 中学的 金牌 二 调查实施 二 调查实施 1 调查手段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 问卷调查 访谈的研究方法 并充分利用网络 技术开展实证调查 研究采取以定性分析为主 定量分析为辅的分析方法 2 实施情况 1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20 份 回收 19 份 有效问卷 18 份 有效回收率为 95 2 本研究共访谈新教师 14 人 老新教师 5 人 学校分管领导 3 人 县新 教师进修学校 1 人 县教研室 2 人 3 本研究还收集了新教师岗前培训 2008 2010 年部分制度文件 岗前培训课 程安排等文字性资料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三 金牛镇 三 金牛镇 A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现状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现状 1 2008 年 2010 年各年度入职初中新教师基本情况 本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 18 份 其中男新教师 8 份 女新教师 10 份 年份 分布为 2008 年 7 份 2009 年 6 份 2010 年 5 份 学历情况 本科 16 份 专科 2 份 毕业院校类型 专科院校 2 份 地方性本科院校 15 省属重点本 科院校 1 最后学历的获得途径 全日制 16 份 自考 2 份 学科分布 语文 2 份 数学 2 份 英语 2 份 物理 1 份 化学 2 份 生物 1 份 地理 1 份 历史 1 份 思想品德 1 份 心理健康 1 份 音乐 1 份 美术 1 份 计算机 1 份 体育 1 2 入职培训制度建设及管理基本情况 1 制度制定上 学校实践无制度 自我培训制度空缺 2 在管理方面 县教育局负责行政统领 在校本入职培训上 金牛镇 A 中学基 本存在为新教师安排带教新教师 进行听课评课等入职培训实践 但对于如带 教新教师的选拔 考核与激励等未形成制度规定 而是依靠传统而沿袭下来 3 入职培训的师资 培训者以县新教师进修学校 县教研室教研员为主 其他人员为辅 4 入职培训的时间 调查的资料显示 新教师培训的集中培训统一安排在暑假 针对新教师而言 初中新教师岗前培训为 4 至 6 天 计 28 至 42 个学时 一天以 7 学时计算 5 入职培训的内容 新增设了 农村教育 A 中学教育的地位与处境认识 农村学校工作环 境文化适应 自我心理管理与调节 三个方面的内容 以检测入职培训与 农村社会 A 中学教育及新教师个体身心发展的结合程度 过调查发现 新增 设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各类入职培训中均开展不充分 其在实践中采用的比例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 分别为 5 1 8 7 17 3 在回答入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时 回答很强 6 1 回答比较强 12 4 回答一般 36 8 回答不强 38 6 回答很不强 6 1 6 入职培训的形式 常采用的入职培训途径为岗前培训 带教 教学指导 听课与评课 最少 采用的途径为网络学习 考察观摩 教育科研 在回答入职培训途径与形式是 否满足工作需求时 回答很满足占 6 1 回答比较满足占 20 4 回答一般占 36 8 回答不满足占 30 6 回答很不满足占 6 1 7 入职培训的评估 通过访谈显示 目前金牛镇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的主要评估对象为新教师 及其培训结果 而没有对入职培训计划及其入职培训过程中的其他要素进行估 8 新教师对入职培训的期望 通过调查发现 新教师对入职培训的需求程度较高 但新教师对现有入职培 训的满意度较低 在回答对所接受的入职培训是否满意时 回答很满意的占 1 75 回答比较满意的占 8 77 回答一般的占 71 93 回答较不满意的占 14 91 回很不满意的占 2 64 调查显示 认为入职培训十分重要的占 17 4 重要的占 64 3 无所谓的占 14 8 不重要的占 3 5 二二 入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入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 培训需求分析不完善 一 培训需求分析不完善 金牛镇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的需求分析不完善体现于 国家和省级政府已 经开始意识到农村教育对于农村建设 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新教师培 养和引进层面 近年来为加强农村新教师队伍建设 国家层面采取了 特岗计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 划 农村教育硕士计划 免费师范生计划 在农村新教师培训层面 国 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大力推进农村新教师培训工作 如 国培计划 中关 于 农村骨干新教师培训 项目等 但在 A 中学只是被动的接受外在资源的输 入 而缺乏对引进的新教师的大力培训 其表现在于 如 2009 年度暑期新教 师培训安排显示 初中 小学语文 数学 英语三门学科的培训时间为五天 新教师培训为四天 除去培训期间的开班和结业仪式 实际培训时间为三天 二 培训制度设计不科学 二 培训制度设计不科学 制度建设不科学 在各类制度上 对入职培训的评估制度 带教新教师的选 拔与管理制度等都未做出明确规定 致使入职培训 沦为 新教师进修学校在 县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下一个小的培训项目 形式上得以完成 实质上 内涵上 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入职培训应该突出金牛镇 A 中学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 实践特点 考察现有入职培训制度和理念发现 现有入职培训制度未有关于农 村社会的内容 金牛镇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缺乏农村社会的内容意味着 忽略了 A 中学特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视农村社会发展需求而不见 与城乡教 育均衡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发展主旋律不符 因此 它是目前金牛 镇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的一个硬伤和不足 三 培训的内容及形式过于单一 三 培训的内容及形式过于单一 1 过于偏向理论 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新教师认为入职培训的内容过于强调理论 特别是音乐 美术等学科的新教师以此将入职培训评判为基本无效状态 在高等教育阶段 新教师接受的是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专业知识 基本代表了教育理论与 学科知的发展前沿 新教师在此阶段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而 不是接受理论的再教育 2 培训形式过于单一 在培训中 岗前培训和带教是主要的入职培训途径 新教师认为 以这两 者为主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模式和途径过于单一 尚不能完全满足其自身的教学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 实践需求 新教师认为 在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风格之前 更渴望学习 观摩优秀新教师的课堂 学习其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上各个方面有效的经验 有 更多的机会对不同的课堂进行比较 对自身的教学不足能获得更多的分析与指 导 四 缺乏培训效果评估 四 缺乏培训效果评估 现有的入职培训评估仅指对新教师的考核 而没有对入职培训计划本身进 行科学评估 没有这一评估 就难以确定入职培训计划规定的各项内容是否对 新教师产生了实际的效用 是否提供了切实的帮助 调查显示 新教师接受的 最常用的考核和评估方式为试卷考试 其次为定期考察 带教新教师评估 撰 写论文 对于有些培训内容没有考核 其中反应的问题有 试卷考试无法真实 检测新教师的实践技能 定期考察 考察教案 作业批改等 等无法做到及时 评估 带教新教师的评估涉及到人际关系而缺乏客观性 评估体系有待于进一 步完善 三三 新教师入职培训存在问题的成因新教师入职培训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 教育与社会环境一 教育与社会环境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农村长期以来实施和城 市基本相同的普通教育 已愈益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农村教育与 农村社会发展联系不紧密 城市发展取向 发展水平滞后 极大的影响了社会 与个体的思想认知 在这一大背景的影响下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关于农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 村社会 A 中学教育认识的不足就影响了入职培训目标的确立 制度的制定 内容与形式的选择 其必然是一种层次较低的入职培训 难以切实提高新教师 素质 难以切实提高 A 中学教育质量 二 入职培训环境 二 入职培训环境 现有的入职培训制度城乡取向明显 农村照顾不足 制度的导向作用使得 入职培训的培训者和参培者忽略了入职培训中农村社会 A 中学教育应有的主 体地位 忽视了入职培训中新教师的主动作用 这将不利于新教师对 A 中学教 育发展规律形成客观的认识 此外 还需指出的是 A 中学学校入职培训制度 建设与执行的环境比较差 缺乏自行进行制度建设与完善的动力 在没有健全 的入职培训制度体系情况下 金牛镇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就难以向纵深发展 零散的入职培训活动难以实质帮助新教师顺利进行专业社会化 同时 制度缺 乏有力地执行与监督 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入职培训效果 四四 对策与建议对策与建议 一 明确入职培训目的 进行需求分析 一 明确入职培训目的 进行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判断是否需要培训及确定培训内容 通过培训需 求分析确定培训需求 也就是要了解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必要性 确定新 教师需要何种培训 只有同时兼顾农村中学发展的实际情况 培训才能取得成 效 因此 A 中学在培训之前首先要明确培训的目的 培训的目标 其次区分 新教师所要培训的课程内容 涉及知识 态度 技能等方面 随之进行需求分 析 另外 A 中学应主动的的接受外在资源的输入 引进新教师时大力培训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 二 完善培训制度 二 完善培训制度 1 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入职培训制度建设 入职培训是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基本保障 应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的入职培训 制度建设 制度的制定要进行周密的前期调研和论证 确立合理的入职培训目 标 重点加强校级培训制度和自我培训制度建设 规范校本新教师入职培训和指导 新教师进行自我培训 进一步完善各类制度 建立以管理 经费投入 监督 评估 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 2 进一步加强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创设成熟的制度执行环境 增大培训经费投入 改善培训设施 加强培训 课程资源建设与师资培训队伍力量 进一步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 对制度的执 行实施严格的监督 进行科学的制度管理 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 2010 和 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新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2011 为制度依据 严格规范新教师入职培训时间 新教师试用期须接受不得少于 120 学时的入职培训 增加并合理规划岗前培训和集中培训时间 三 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三 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1 增加关于农村社会与教育的知识 扭转入职培训中继续存在的 去农村 化倾向 将金牛镇 A 中学新教师入 职培训与农村社会紧密结合 增加关于农村社会 农村教育的知识 2 加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改进课程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依据新教师发展的阶段理论 进一步探究新教师的培训需求 从新教师的实 践需求出发 适当减少入职培训内容的理论权重 增大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强 调培训内容的指导性与针对性 改进课程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以案例 研讨 观摩等主要形式 帮助新教师快速掌握教育教学技巧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1 1 1 廖其发 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 M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3 进一步完善校本入职培训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提出 中小学新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 校本培训为主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的新教师培训模式 金牛镇 A 中学 新教师的校本入职培训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注重校本入职培训的实践生成 既 它是基于 A 中学学校实践特点而开展的一种培训 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与适应性 二是可以有效解决金牛镇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工学矛盾 提升入职培训的 的经济性和时间效益 三是可以兼顾新教师个体和教学差异 为新教师的个体 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因此 应加大新教师校本入职培训力度 进一步完善 机构和制度建设 大力开展老新教师带教 集体备课 研讨 听课与评课 教 育科研等形式的校本入职培训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校本培训中的工具作 用 为新教师的校本入职培训搭建良好平台 四 建立培训效果评估 四 建立培训效果评估 重视考核培训的实际效果 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训评估体系 在培训考核方面 不能重理论轻实践 不能仅关注培训的考勤和书面作业或考 试 应将培训效果评估的要求提高 应建立学员培训档案记录 要将过程性评 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实现评估内容多元化 对参训教 师的学习态度 合作精神等情意表现 理论提升 学科教学能力等专业发展方 面综合评估 可要求受训教师进行实地讲课 实验操作或汇报学习心得体会等 由培训者进行现场打分 考核教师培训的实际成效 提高教师对培训的重视程 度 建立多元 开放的评估标准体系 着眼于促进和发展 使培训效果评估能 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应建立培训回访指导环节 培训者可到教师所在的 学校 走进其教学课堂 就培训中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 重现 实施现场指 导 巩固培训的成效 2 贺祖斌等著 新教师教育 从自为走向自觉 M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7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 结结 论论 新教师的入职培训的构成内容包括入职培训需求分析 入职培训的制度 入职培训的内容以及形式 入职培训的效果评估 通过考察 A 中学新教师入职 培训可以发现 从需求 内容 组织形式 效果评估上都未对 A 中学新教师做 出适当地培训 甚至未从思想认识上意识到这一问题存在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 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掌握了掌握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建设 管理的基本 情况 掌握了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实践中内容 形式与评价的基本状况 了 解 A 中学新教师的入职培训需求 并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 建议 帮助新教师进行角色转变和适应 促进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关注 个体幸福 进而保障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和高质量 职培训作为新教师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理应受到研 究上的重视和实践上的努力推行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致致 谢谢 在这里 首先我想感谢我的父母的养育之恩 给我学习的机会 其次我想 感谢学校及学院 给予我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感谢在大学期间曾给予我知识 的曹健巍 光晖 胡玲 贾玉玺 赵文进 张瑞麟等任课老师 让我学习到了 很多人力资源的专业课知识 最后我最想感谢我的指导老师 任兆晴老师 从 开始的论文选题 到过程中的结构设计 到最后的论文定稿 任老师都给予我 细心的指导及宝贵的建议 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另外 我要感谢我的实习医 院人事部门的同事 在访谈期间对于论文数据 资料获取所给予的帮助 同时 对工作期间给予帮助的同事表示感谢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廖其发 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 M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 2 贺祖斌等著 新教师教育 从自为走向自觉 M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7 3 庄辉明 明天的新教师 师范生必读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 宋红梅 A 中学新教师的角色定位 J 当代教育科学 2006 15 5 冯延平 常一民 中小学新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J 中国教育学刊 2010 01 6 严卫林 课改中新教师培训的 五大顽症 J 中国教育学刊 2007 4 7 袁贵仁 抓好师资培训是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J 人民教育 2005 8 任学印 新教师入职培训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 D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9 袁晶 初中新教师入职教育问题研究 D 延边大学 2006 10 李 华 初任新教师入职培训研究 D 上海师范大学 200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 附录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金牛镇 A 中学新教师入职培训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写该问卷 该问卷主要为 了调查了解新任新教师入职培训开展情况 以获得规律性认识 探讨促进新任 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入职培训策略 敬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对问卷中 的各项内容予以填写 该问卷调查仅供研究之用 个人信息将给予严格保密 谢谢您的合 作 一 个人基本信息 填写说明 请在相应的横线上划 即可 1 性别 女 男 2 年龄 20 岁以下 含 20 岁 21 24 岁 25 岁以上 含 25 岁 3 毕业院校 师范类院校 非师范院校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 4 学校类型 专科院校 地方性本科院校 省属重点本科院校 211 大学 985 大学 其它 5 最后学历 中专 专科 本科 研究生 6 获取最后学历的途径 全日制 函授 自考 电大 其他 7 所教科目 所教年级 二 新任新教师入职培训现状调查 填写说明 本部分分为选择题 填空题和排序题 其中选择题凡未标注为多选 题的题目都为单选题 选择包含 其他 字眼的选项请在横线上填写具体内容 填空题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排序题请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英文字母 1 您所在学校对新任新教师是否有系统的入职培训计划 A 有 B 无 2 您所在学校在入职期除岗前培训外是否对新教师和老新教师分别进行培 训 A 是 B 否 3 您接受培训的类型 多选题 A 校外 市县 乡镇 组织培训 B 校内培训 C 自我培训 D 其他 4 您参加培训累计的时间为 您期望的培训时间为 您认为入职培训时间该如何安排 5 您参加培训的费用来源 A 教育行政部门 B 任职学校 C 自费 D 其他渠道 6 您所接受培训的培训者是 多选题 A 教育专家 B 教育机关领导 C 带教新教师 D 优秀新教师 骨干新教师 E 学科 教研员 F 其他人员 7 您所接受的入职培训的方式有 多选题 A 岗前培训 B 集中培训 C 教学指导 D 自我培训 E 研讨 F 考察与观摩 金牛镇 A 中学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 G 听课与评课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姻解除及财产分割赔偿详细协议范本
- 上市公司离职协议书范本及股权激励解除条款
- 科技公司员工保密与知识产权归属及竞业限制协议
- 专业物流公司运输经理聘用合同及服务质量承诺合同
- 试卷04【综合检测】八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解析版)
- 青蛙买泥塘课件大纲
- 数学概率课件模板
- 消气防知识培训
- 黏土手工面包课件
- 老山羊请客课件
- 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关联
-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进展
- 拆除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方案
- 公司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115)-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案例分析
- 建筑给排水-外文文献翻译
- FREE高考英语核心词汇1783
- 高中物理答题卡模板
- 变电站值班员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第二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