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_第1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_第2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_第3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_第4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二单元复习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二单元复习 一 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填空 一 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填空 每空 每空 1 分 共分 共 28 分 分 1 放大镜也叫 凸透镜 它的镜片特点是 透明和中间厚 边缘薄 它能把物体的图 像 放大 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 像食盐 白糖 碱面 味精 等的颗粒都是 有规则 几何外形的固体 人们把 这样的物质叫做 晶体 3 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借助 显微镜 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 小房间似的结构 它们是洋葱的 表皮细胞 4 米饭中有一种叫做 淀粉 的物质 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变成了有甜味的 麦 芽糖 米饭中的这种物质遇到碘酒会变成 蓝 色 5 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 常见诸如 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改变 颜色 产生沉淀物 等 6 倍数大的放大镜 看到的图像 自然大 看到的范围 就小 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 小 看到的范围 大 7 由于煤 石油等的化石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 产生了大量 二氧化碳 使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 含量不断增加 导致全球 气候变暖 土壤沙漠化 大陆和两极 冰川融化 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8 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发 现了 微生物 二 判断题 对的打二 判断题 对的打 错的打 错的打 错的说明理由 每小题 错的说明理由 每小题 1 1 分 共分 共 2020 分 分 1 放大镜具有放大 汇聚光线的作用 没有成像的作用 理由 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的作用 但只有当观测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 才会看到正立放大的 像 2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 胸 四肢三部分 头部有 1 对触角 胸部有 4 对足 理由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 胸 腹三部分 头部有一对触角 胸部有三对足 3 蚜虫喜欢吃草蛉 所以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理由 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4 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 没有一点好处 理由 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 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 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 如果没有微生物 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5 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 理由 玻璃就是透明的 但是它是非晶体 6 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而且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2 理由 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有些物质变化得快 而有些物质变化得比较慢 7 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理由 8 1633 年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第一个发现和提出 细胞 这个名称 理由 1633 年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第一个发现和提出 细胞 这个名称 9 凸透镜的凸度越小 它的焦距就越小 理由 凸透镜的凸度越小 它的焦距就越大 10 硫酸铜与铁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是铁锈 理由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新的物质 三 选择题 选择最佳答案序号填入括号 每题三 选择题 选择最佳答案序号填入括号 每题 1 51 5 分 分 共共 1515 分 分 1 B 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 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B 细胞学说的建立 C 放大镜的发现 D 微生物的发现 2 下列现象 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A 滴水成冰 B 米饭变馊 C 蜡烛燃烧 D 铜钱变绿 3 科学家 D 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 牛顿 B 格罗斯泰斯特 C 袁隆平 D 培根 4 科学家研究表明 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他们的 B A 防敌的角 B 鼻子 C 嘴巴 D 胡须 5 人们根据昆虫的 C 发明了蝇眼照相机 A 单眼 B 头部 C 复眼 D 腹部 6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 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B A 相同 B 相反 C 无关 D 无法确定 7 下列物质中不是晶体的一组是 C A 食盐 砂糖 B 玻璃 珍珠 C 雪花 冰雹 D 宝石 铁丝 8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 下列食物中含有淀粉最多的是 D A 苹果 B 猪肉 C 萝卜 D 马铃薯 9 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 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 有些物质变化 会产生新的物质 C 烟花爆炸后消失于天际 说明物质会消失 D 物质变化实际上是物质在转换 10 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 A 大小的微小物体 A B C 毫米 D 毫米 1 5 1 50 1 5 1 50 四 实验操作题 四 实验操作题 共 共 1313 分 分 1 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 把它们的特点填在下表中 每空 0 5 分 共 8 分 物质颜色光泽软硬手感导电性延展性磁铁 铁片灰白色有较韧光滑能有能吸引 铁锈棕红色无较脆粗糙不易无不能吸引 通过观察比较 我发现铁片和铁锈 不是 填 是 或 不是 同一种物质 所 以铁生锈是一种 化学 变化 2 填图题 每空 1 分 共 5 分 3 五 联系生活实际 用学过的科学知识简答 五 联系生活实际 用学过的科学知识简答 共 共 24 分 分 1 说说制作供显微镜观察用的生物标本的步骤 3 分 答 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包括 1 采集标本 2 培养 3 制片 2 说说学校建筑用的水泥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5 分 答 建筑用的水泥 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 化学变化 先将石灰 石 黏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 再经高温煅烧 研细 最后变成了水泥 3 生产实践中 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 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 5 分 答 1 制成合金 2 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 3 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4 显微镜的发明 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做个简易的显微镜 说清楚制 作过程 还可以用示意图表示 5 分 答 1 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 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 知道看得 清楚为止 2 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用纸筒 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 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5 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不同 举例说明 至少分别举三种 6 分 答 主要区别 有无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削铅笔 水沸腾 玻璃打碎 化学变化 鞭炮爆炸 蜡烛燃烧 铁生锈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水结冰 水蒸发 樟脑丸 变小 化学变化 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铁遇水生锈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目镜目镜 调节旋钮调节旋钮 物镜物镜 反光镜反光镜 载物台载物台 4 一 填题一 填题 每空 2 分 共 30 分 1 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 观察 工具之一 人们把放大镜又叫做 凸透镜 2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 这些鳞片其实是 扁平的细毛 3 我们身边不仅有精彩纷呈的昆虫世界 还有一个种类繁多的 物质世界 4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与放大镜比物体图像的放大倍数 增加 了 5 在 17 世纪 人们发现把两个 凸透镜 组合起来明显提高放大能力 6 利用 淀粉 和 碘酒 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 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7 美丽的烟花 当它在空中爆炸时 发生了剧烈的 化学变化 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8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 二氧化碳 它们发生了 化学 反应 9 一些物质变化产生了 不同于原来的新物质 另一些物质变化没有产生 新物质 10 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非常 迅速 铁生锈的速度比较 缓慢 二 判断题二 判断题 每小题 1 分 共 10 分 1 我们看不见空气 所以空气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2 桌子是木头做的 无法会发生变化 3 水结成了冰 这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4 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物质 5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6 昆虫的嗅觉很灵敏 是因为它有个 鼻子 非常灵敏 7 蟋蟀的耳朵长在头的两侧 8 蚜虫是黄色的 小小的 像小米 看起来密密麻麻的 9 两个放大镜的倍数是一个放大镜放大倍数的 2 倍 10 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200 倍 三 选择题三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1 细胞学说的建立 被誉为 19 世纪 A 的三大发现 A 自然科学 B 国际 C 功能 2 英国物理学家 B 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 细胞 这个名称的人 A 列文胡克 B 罗伯特 胡克 3 B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A 生物 B 细胞 4 一切生命体都由 A 构成 A 细胞 B 动物 C 生物 5 使用显微观察观察物体时 标本应放在 C 上 A 载玻片B 反光镜 C 载物台 6 下列物质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A A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B 火柴燃烧 C 蜡烛燃烧 7 在进行实验时 观察到没有明显的变化 我们的实验 C A 没有任何价值 B 实验错误 C 同观察到明显的变化同样重要 8 蜡烛燃烧的变化属于 A A 化学变化 B 物理变化 9 把白糖放在水中 白糖一会不见了 这是 A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没有变化 10 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是 A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没有变化 11 以下食物中含有丰富淀粉的是 B A 菜花 土豆 菠菜 B 土豆 红薯 玉米 C 白砂糖 红薯 玉米 12 在混合小苏打和白醋时 正确的操作是 C A 将白醋倒入小苏打中 B 将小苏打倒入白醋中 C 都可以 13 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玻璃杯中 发现细木条熄灭了 说明杯中的气体 A A 是二氧化碳 B 是氧气 C 不支持燃烧 14 能将物体放得更大的是 C A 中间厚 边缘薄的透明镜片 B 中间薄 边缘厚的透明镜片 C 无色透明的玻璃球 15 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则是 A A 细胞 B 细胞壁 C 细胞核 四 问答题四 问答题 30 分 1 请你说一说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科学课本 13 页 2 说一说化学变化伴随着哪些现象 产生气体 2 分 产生沉淀物 2 分 发光发热 2 分 改变颜色 2 分 3 举例说明微生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汗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 5 物 如果没有微生物 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一 填空 1 我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3 我知道的物理变化有 等 化学变化有 等 4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 等 5 米饭在口腔里与 作用会发生 二 选择题 1 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 这是因为米饭含有 A 糖 B 淀粉 C 甜蜜素 2 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 这种变色的物质是 A 马铃薯 B 淀粉 C 不同于马铃薯和碘酒的新物质 3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 A 氧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4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是 A 全部是白醋 B 全部是水 C 含有新物质的液体 5 下列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结成冰 B 在米饭上滴碘酒 C 混合沙和豆子 6 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蜡烛的火焰 火焰 A 会立即熄灭 B 不会熄灭 C 半分钟后熄灭 7 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A 只是空气 B 只是水分 C 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 三 判断题 1 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但都会变化 2 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会发生物理变化 也会发生化学变化 3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会发生颜色这一特征 我们可以用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4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 溶液的颜色会变浅 5 馒头 面包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 因为他们都含有淀粉 6 厨房中常见的味精 碱是晶体 冬天天上飘下的雪花也是晶体 四 观察与实验 1 观察用点燃的蜡烛加热金属汤匙中的白糖 加热前预测加热后的变化 白糖 蜡烛 开始给白糖加热时 白糖由固体变成了液体 这时白糖发生了 变化 继续加热 白糖液体会变黄 变黑最 后燃烧 这时发生了 变化 蜡烛燃烧时发光 发热 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我们把这类产生新物质地变化称为 2 写出辨别淀粉的方法 以及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 请写出人们在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6 一 填空题 每个空格 2 分 共 20 分 1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整个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 2 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 还会发生 只是有的快 有的慢 3 物质有变化可以分为 和 它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 4 物质的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改变颜色 等现象的产生 5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 二 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1 像易拉罐压扁 木头碎裂 玻璃碎裂 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 形态发生了改变 B 产生新的物质 C 没有什么变化 2 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 是 A 化学变化 B 物理变化 C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 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 刷油漆 B 抹油 C 放入盐水中 4 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A 黑色 B 紫红色 C 蓝色 5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 产生的气体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6 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 的接触 以防生锈 A 水 B 空气 C 细菌 7 把铁钉的一部分浸人硫酸铜溶液中 我们会看到铁钉变 A 红色 B 蓝色 C 没有变化 8 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 木条会 A 没有什么变化 B 会熄灭 C 燃烧的更旺 9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含量的增加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10 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 这是 A 口腔中含有糖 B 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C 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三 判断题 正确的 打 错误的打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1 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 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2 做泥塑或面塑属于是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 3 我们在吃米饭时 一开始就就尝到了甜味 4 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5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7 6 房屋和马路是不变的物质 7 物质之间的变化一般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8 物理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是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9 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 10 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四 巧分变化 12 分 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 冰融成水 钢铁生锈 酒精挥发 空气液化 海水晒盐 食物腐败 灯泡发光 煤气爆炸 木材燃烧 酱油拌饭 书法创作 柠檬汽水 你觉得是化学变化的是 你觉得是物理变化的是 四 实践操作 共 20 分 1 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8 分 1 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2 把玻璃片盖上 用手摸玻璃杯 有什么感觉 3 用燃烧的细木条伸人杯中 观察到什么现象 根据这个信息 你们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4 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 能判断出杯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 为什么 2 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 12 分 8 1 研究的问题 2 我们的假设 3 实验材料 4 实验方法 5 现象分析 6 实验结果 五 简答 8 分 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至少 4 种 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题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每个空格 1 分 共 10 分 9 1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 放大 能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 之处 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 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 称为 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 白糖 等 3 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 是洋葱的 4 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 鼻子 5 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 6 如果显微镜的目镜 物镜上分别标着 12 5 40 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7 随着观察 的不断发展 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8 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 那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1 下列物品中 没有放大能力的是 A 老花镜 B 一滴水珠 C 近视镜 2 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片 A 中间厚边缘薄 B 中间薄边缘厚 C 一样厚 3 的建立 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 细胞学说 B 动力学 C 仿生学 4 蟋蟀的耳朵在 A 头部 B 足的内侧 C 腹部 5 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倍 A 200 B 2000 C 200 万 6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 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 相同 B 相反 C 无关 7 下面的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 B C B 8 科学家选择 来观察 SARS 病毒 A 光学显微镜 B 电子显微镜 C 放大镜 9 放大镜的镜面直径越大 它的放大倍数 A 越大 B 越小 C 不一定 10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 所能观察到的图像范围就 A 越大 B 不变 C 越小 三 判断题三 判断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1 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2 在放大镜发明之前 人们只能依靠感觉器官来观察世界 3 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 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 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5 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 没有好处 6 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1 5 毫米的微小物体 7 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 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8 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9 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 是经过净化处理的 里面没有微生物 10 10 碱面是粉末状的 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四 连线题四 连线题 每小题 1 分 共 12 分 1 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起来 蚕蛾 羽状 蝴蝶 棒状 天牛 丝状 蚂蚁 鞭状 蝗虫 膝状 2 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培 根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 细胞 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罗伯特 胡克 制成最早可以放大 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3 把下列水中微生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