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姓名张祥伟院系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2004级学号041210320指导教师曹希岭2008年5月20日目 录摘要1引言1蔡元培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1 (一)深厚的国学根底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他在教育实践中既能择善而又能注意剔除封建糟粕2(二)吸收和借鉴西方教育制度和思想,尤其是德国的教育体制,是蔡元培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2二蔡元培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3(一)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3(二) 蔡元培的民主管理思想教授治校 5(三) 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7三蔡元培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对今天教育改革的启示8 (一)国家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教育尤其是大学更多的自由权利并号召全社会尊重知识和人才8 (二)学校应该珍视和维护自由 8结论8注释9参考文献9谢辞 10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张祥伟(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04级1班,041210320)摘要: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蔡元培是一位有胆识,多贡献的教育家,毕生提倡自由,民主,倡导学术自由,主张新旧思想兼容并包,开创了自由之风。他主管下的北大,实行教授治校,学生自治,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他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改革的今天,仍然具有指引和导向的作用。关键字:蔡元培;自由;教育思想 The liberalism Educational Ideology of caiyuanpeiZhang Xiangwei(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rade 2004 Class 1, 041210320)Abstract: In the modern educational history of china,caiyuanpeiis a couragdous and prominent educationalist.He promotes free learning and sponsore the comptibility of new thoughts and old thoughts as well as promotes free mode. The Peking University that is supervised by caiyuanpei runs the management of professor and the self_management of students.Thus the Peking University becomes the source of New Cultural Movement on May 4th. His liberalism educational ideology still have the function of guidance in 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china today.Key words: Cai Yuanpei ;liberalism ;educational Ideology引 言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身肩着现代化教育的重大责任,我深深地感受到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分量,要想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现代化人才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而蔡元培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值得我们今天来学习和思考的,因此,深入探讨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和主要内容,会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一、 蔡元培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蔡元培是近代中国杰出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闪烁着自由的光芒,反映了教育的发展规律,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因此,深入探讨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会有助于全面而正确地理解他的教育思想。(一)深厚的国学根底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他在教育实践中既能择善而又能注意剔除封建糟粕蔡元培自幼生长于儒家文化占主导的文化环境中,少负才名,三考联捷,1892年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是“年少通经,文极名藻”的隽才。他砥砺品行,饱读经史,对孔夫子的学说体系深的要领。他倡导的“兼容并包”主张含有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观念,在表述上是以儒家经典上的“万物普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加以说明。他十分赞同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不守旧,不盲从的态度。这个认识,对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兼容并包的思想,学术自由的观念等无不深受这个认识的影响。1926年7月世界教育会联合会第二次大会在英国爱丁堡举行,作为中国代表的蔡元培因故未能出席。他为大会准备的演说词由他人在大会上代为宣读。他在演说词中介绍了中国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他认为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太学”到“国子监”是一种个别教学的教育体制。正是基于认识,他十分重视“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倡导“因材施教”,反对束缚人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他把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优点概括为(1)注意道德伦理的教育和个人修养(2)在任何环境与条件下,可以由个人自由钻研学问(3)可以因材施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思想渊源之一。蔡元培正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主义教育思想 。蔡元培在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批判尊孔读经的同时,提倡科学的方法掲国粹之真相,揭示其中民主性和科学性的成分。比如,他在反对小学生读经的同时,又提出“为大学国文系讲一点诗经,为历史系的学生讲一点书经和春秋,为哲学系的学生讲一点论语,孟子,易经与礼经,是可以赞成的。为中学生选几篇经传的文章,编入文言本读本,也是可以赞成”,这表明,他是反对用古代的典籍束缚青少年的思想,限制青少年自由的成长。他阐述新教育时认为,“所谓自由,非放恣自便之谓,乃谓正路既定,失志弗渝,不为外界所征服。孟子所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此也。”总之,蔡元培十七岁考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二十六岁点翰林,从小受儒家的熏陶,长期儒家思想的教育。在批判,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倡导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二)吸收和借鉴西方教育制度和思想,尤其是德国的教育体制,是蔡元培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在蔡元培的教育活动中,从他确立的新的教育制度到健全的人格教育,从教授治校到思想自由原则的提出,都包含了他对西方教育制度和思想的借鉴,吸收。例如,“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是蔡元培革新北京大学的一个重要的宗旨,这也同他对西方特别是德国大学理念的理解紧密相关。他在三次留德期间,比较充分的体会到学术自由是德国大学观念的一个核心观念。他说:“德意志帝政时代,是世界著名专制的国家,他的大学何等的自由” 他由此认定:“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他欣赏德国大学那种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的风气。他说:“西洋学生研究学问系完全自动的。德国大学学生听讲与否,学校是不管的,听讲的有时不满三人,有时一个讲堂里有数百个学生。毕业的年限也没有一定的规定,教师对学生不过指示几种参考书和研究的方法罢了,然而德国却有著名的大学者出现,这都是学生研究学问的结果。”他十分感激的说:“要自动研究学问,才能够发达个性,个性的发达,才有创造能力。中国学生个性发达的很少。因此对社会多是盲从,这都是平时死守讲义,不能自动的研究所养成的习惯而来。”他希望改变这种沉沉暮气的景况,强调“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原则”,“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他对德国大学的民主管理更为欣赏,他甚至主张采用那里的大学校长产生的方法,他深感大学的民主和科学的管理在中国十分必要,因为它关系到办学的精神。因此他对德国大学的评议会制度,极为赏识。他在任北京大学的校长及中央研究院院长时,就是采用这种制度来管理大学和研究院的。他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仿效德国大学的管理方法,主张校长和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举;成立评议会,作为学校的立法机构;管理教务和行政事务,由教务会议和行政会议负责,而成员均由教授们公举产生,这样做的基本精神是充分发扬民主。当然,上述列举的蔡元培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并不是它的全部,但确是反映了它的主要方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蔡元培教育思想的进步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二、 蔡元培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蔡元培先生长期在德国学习,深受洪堡的影响。自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奠定了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的原则。它已经成为世界大学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准则。蔡元培先生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倡导和践行他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在北大率先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摈弃了封建专制的管理弊端,首倡“教授治校”;并认为教育独立是塑造完善的个人和教授与学生致力于真正的学术和成为真理追求者的必须途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和“教育独立”是蔡元培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一)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20世纪初期,蔡元培对北京大学革新时提出并实施了具有指导作用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这一办学方针,对传统的民族文化和外来的西方文化均择善择新,融合通用,从而打破了封建专制教育思想的禁锢,使北京大学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转变。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的历史条件。“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正经历着辛亥革命从胜利又复归于失败的痛苦历程,中国革命也处于新旧转折的历史交叉点上,当时的教育,“各地学生沉闷,尤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他们的目的不但求毕业而且尤重毕业以后的出路”。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蔡元培为了打破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彻底荡涤北京大学的陈腐风气,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采用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他说:“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无论何种学派, 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之发展。”他认为只有这样打破“数千年学术专制之积习”“一道同风之旧见”。一个思想自由,学术自由,言论自由的环境总是有利于革新,战胜守旧,真理战胜谬误,民主战胜专制,科学战胜迷信。因为只有允许各种学术派别,不同学说并存和相互比较,才能由可靠的依据使正确的东西得到肯定和完善。也正是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北京大学才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成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传播的阵地。蔡元培深知要使学术研究繁荣,必须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认为这是“思想自由之通则,大学之所以大也”。因此他主张各种学派各科教员,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之发展。允许他们自由争鸣,让学生选择,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贯彻这一方针,他广泛延揽人才,聘请“积学与热心的教员,认真教授,以提起学生研究学问的兴趣”。蔡元培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囊括大典”,就是要广泛收集古今中外的典籍,使师生研究各家学派,不至“持一孔之论”,闭塞见闻。“网罗众家”就是要广收人才,任其所长。蔡元培认为,“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他就是按照这种精神,使北京大学不拘一格地用人才和包容不同学派,以达到革新大学的目的。蔡元培为了打破封建势力一统天下,他聘请了新文化运动的先锋,新青年杂志的主编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聘请了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高一涵等新派人士担任北大教员。这样就在北大形成了一批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革新力量。在法科,以前的教员多系旧官僚担任,蔡元培到校后宣布政府官员不得为专职教员,他延聘马寅初,陈启修等知名学者为法科教授。此外在理科方面也延揽了许多知名的科学家,如李四光,任鸿隽李书华等。对学术造诣很深,思想顽固者也加以聘用,如辜鸿铭,他虽是张之洞的幕僚,张勋复辟时又担任过外交部次长,是一个抱着长辫子的遗老,主张尊孔。蔡元培见他精通英,德和希腊语,对英国文学造诣很深,也聘他为文科教授。刘师培曾同蔡元培一起参加过同盟会,后来为袁世凯效劳,是复辟时筹安会的发起人之一。蔡元培见他对国学有研究,也聘为文科教授,其他如黄侃,陈汉章,崔适等旧派人物都因专长聘为教授。这样在北大,新旧人士济济一堂,各种思想和学派互相争鸣。在中国这样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传统,习于专制,好同恶异的社会里,蔡元培这样容纳异己的民主作风,尊重学术思想自由的态度,是难能可贵的。、他不仅得到陈独秀等新派人物的完全支持和赞同,而且也为一些旧派教员所服。黄侃曾对人说:“余与蔡孑民志不同,道不和。然蔡去余决不愿留。因环顾中国,除蔡孑民之外,亦无能用余之人。”在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八字方针之下。北京大学各派学者在学术上各抒己见,展开百家争鸣。使学校学术空气空前活跃,从而开创了一代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新风。同时,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的方针并不是一种无方向,无目的,新旧稂莠大杂烩的放任自流的方针,而是在有利于发展学术,促进思想自由,以适应革新需要的前提下,选材用能,充分发挥各家所长,互相补充。例如,他在北大对新派和旧派的教员虽然是“兼容并包”,但是他所任用的骨干力量,却都挑选那些具有革新思想的人,而不是那些守旧派。在守旧派当中留任者,也都是有才学,有一技之长者。对于没有真才实学的外国教员,就坚决辞掉;对于和顽固派沆瀣一气,破坏北大整顿工作的人,就坚决开除;对于那些学术水平低下,不适合在大学任教则不论中外教员,蔡元培都一律按照聘约合同予以解聘,他曾经顶住外国公使馆的压力,坚决解聘了几个不称职的外籍教员。他不允许在北京大学里尊孔祭孔,不允许在大学里设经科,也不准在学校里开设宗教课。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的也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提出来的,他认为不同学派的并存,各种学术观点的相互争鸣,使学生不囿于一己之见,一家之说,有助于培养学生鉴别真理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是符合培养人才的规律的。由于北大执行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一方针,打破了封建文化专制的束缚,为新文化,新思想的自由发展争夺了地盘,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成了北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在对待民族文化上,意有所倡,张其精华,那么如何对待西学呢?首先,积极主张吸收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提出大学教学内容要对“世界科学成就取最新的成就”“人类之消化作用不唯在物质界亦在精神界,一人然,民族亦然”他举例说,希腊民族吸收埃及,腓尼基诸国的文明而消化之,创造了灿烂的古希腊文明;高卢日耳曼诸民族吸收了希腊.罗马和阿拉伯之文化,才有了欧洲各国的文明, “其次:蔡元培认为吸收外国文化,不仅要吸收外国文化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来整理中国的旧文化,以创造新义,求得更进一步的发展。蔡元培先生在实施”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过程中,要求”延聘教员,不但要求人要有学问,而且还要求于学问上必须有研究的兴趣,不但世界的科学取最新的学说,就是我们本国固有的材料,也要用新方法来整理它”。总之,蔡元培先生以革新北京大学为己任,提出并实施“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彻底打破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禁锢北大的局面,从根本上扭转了腐败沉闷的风气,北大校园言论自由,增设许多课程,实行选科制,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北京大学组织了国文学会,史学会,哲学会,地质学会,数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各种学会,进行各方面的研究。国民社,新潮社等学术社团像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在北大校园里。新旧学派兼容一校中学西学并包一系。可谓学术研究氛围异常浓烈。新人登上讲坛,新文化的宣传波及四海,新思想的传播蔓延八方,影响着中国的整个教育。(二)蔡元培的民主管理思想教授治校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开创了我国“教授治校“的先河,通过教授治校进而分权来保障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民主和自由从不分家。蔡元培的教授治校是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授治校,促进和保证了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实施,教授治校对今天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前,北京大学就呈现出典型的科层化组织结构,衙门作风和官僚积习很深。学校实行的管理体制是与封建文化专制相适应的学监制,“是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少数人办理,并学长也没有与闻的”。学校内富足的是腐败沉闷的空气,缺乏的是民主和谐的气氛。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应当“让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大学”,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促使蔡元培效仿德国大学教育管理体制,对北京大学的行政组织进行全面改革。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思想是在借鉴西方大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蔡元培主张在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同时,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中国古代教育与西方教育应相互取长补短,提倡将欧美教育中的优秀思想借鉴到中国,并结合中国文化教育的特点,对封建旧教育进行改革。1905年,蔡元培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受到“三民主义”的深刻影响,使他在教育管理上也表现出强烈的民主倾向。1907年,蔡元培留学德国,对德国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后又到法国等欧洲国家游学和考察,使蔡元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其中德国“教授治校”制度对蔡元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其提出的“教授治校”的范本。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在他亲自起草的大学令中最先体现了他的“教授治校”思想,“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以随时召集评议会,自为议长。大学各科各设教授会,以教授为会员,学长可随时召集教授会,自为议长”,而这也标志着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思想的产生。但直到1917年1月,蔡元培在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这一管理思想才付诸实践。蔡元培在北大实施“教授治校”的主要目的是使教育免受官僚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的干扰,通过改善北大的领导体制,将权力下放,把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师,让真正懂得教育的人来管理学校。第一,组织教授会,作为各系的管理机构。蔡元培上任时,北京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商各科,科下设门。各门的教授会是由除助教外的所有教师组成的。至1918年共成立了11个学科的教授会。1919年废门改系,共设14个系。各系成立教授会,设主任一人,由教授会选举产生,任期两年。各系教授会的任务是参与规划本系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采用、教学方法改良、学生选课指导、学生成绩考核等。第二,设立教务处、总务处,统一领导全校教务、事务工作。1919年4月,废各科学长,成立教务处。教务处由各系教授会主任组成,并从中推选教务长一名,协助校长领导全校的教学工作,任期一年。北京大学第一任教务长是马寅初。同时成立总务处,设总务长一人,由校长在总务委员中委任,以教授为限,任期两年,可以续任,主管全校的人事和财物工作。第三,设立行政会议,作为全校最高行政机关和执行机关。行政会议以教授为限,由各专门委员会的委员长、教务长、总务长组成,校长兼行政会议议长。行政会议掌握全校行政的大权,负责实施评议会议决的行政事务。行政会议下设各专门委员会,由教师组成,分管各部分的行政事务。评议会所决定的事项,由行政会议督促、指导各专门委员会负责实施。第四,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最高的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评议会由校长和从各科学长、教授中推选出来的评议员组成。每五名教授中产生一名评议员,任期一年,一年选举一次,可以公开选举,也可以在选票上写好被选人姓名,将选票寄给评议会,然后由评议会定期当众开票。校长为评议会议长,负责评议会的召集、改选等事务。评议会的主要任务包括:决定学科的废立、制定和审核学校内部规章制度、审核教师学衔和学生成绩、审查学生风纪、提出学校预决算费用方案等。凡学校重大事务必须通过评议会审核通过。蔡元培“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思想在北京大学的全面贯彻,改变了旧北京大学的官僚衙门作风,使进步的、有威望的教授得以参与到学校的最高决策之中,使教师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行政工作的效率,促使北京大学从封建腐朽思想和官僚堕落习气笼罩的学府,转变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成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场所,成为提倡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阵地。1925年,在中国现代大学观念和教育趋向中,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教授治校”制度做出了概括和介绍,赋之以准确的内涵:“这一改革,首先是组织了一个由各个教授、讲师联合会组成的更大规模的教授会,由它负责管理各系。同时,从各科中各自选出本系的主任;再从这些主任中选出一名负责所有各系工作的教务长。再由教务长召集各系主任一同合作进行教学管理。至于北大的行政事务,校长有权指定某些教师组成诸如图书委员会、仪器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和总务委员会等。每个委员会选出一人任主席,同时,跟教授、讲师组成教授会的方法相同,这些主席组成他们的行政会。该会的执行主席则由校长遴选。他们就这样组成一个双重的行政管理体制,一方面是教授会,一方面是行政会。但是,这种组织形式还是不够完善,因为缺少立法机构。因此又召集所有从事教学的人员选出代表,组成评议会。这就是为许多人所称道的北京大学教授治校制”。通过深刻理解蔡元培“教授治校”制度的内涵,我们可以了解到,蔡元培“教授治校”的实质是分权。在蔡元培的“教授治校”制度中,教授会、行政会、评议会形成了三权分立的格局,使事务工作、学术工作和立法工作区分开来,使大学的权力在各个层面得以合理地分配。(三)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蔡元培先生为了避免政治.宗教等势力对教育的横加干涉,保证学校学术性轨道健康发展,促进学术自由和繁荣,提出了教育独立的思想并躬亲实践,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更加体现了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1911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阐述确立符合共和政体的新教育方针,其中他提出了这样的思想:教育可分为两大类别;一为隶属于政治者。一为超然于政治者;在君主专制的时代,教育家依循政府指令行事。遂流于纯粹隶属政治的教育;共和时代,教育家得以站在民众的立场上办学,于是便有超然于政治的教育。蔡元培在党争甚烈的政治环境中组建北京教育部时,全然不顾党派之分,请出教育界专家,共和党人范源濂作次长,其理由是“现在是国家创制的开始,要撇开个人的偏见,党派的立场,给教育立一个统一的智慧的百年大计”此举意味着蔡元培向世人表明教育的超党派地位。1922年3月,蔡元培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教育独立议,内称:“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因为政党要制造一种特别的群性,抹杀个性,又追求近功,与教育的长远追求不相宜,若将教育权交给政党,政党更迭,教育政策一变再变,教育即难有成效。若交于教会 ,教会信守教义,妨碍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为此,蔡元培提出了实现这种“超然的教育”的办法,实行大学区制,将教育交于教育家办理。这便是“教育独立”主张的基本构想和思路。1927年6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大学院长,同时变更教育行政制度,在地方实行大学区制,由大学区内的核心大学校长代行省教育厅的职能。从而使教育学术打成一片。蔡元培等人借助国民党建立全国政权之始的新机遇,充分利用其元老地位和影响,依靠有力的行政力量。终于如愿以偿的实行大学区制,向着其“教育独立”理想迈进。可是,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虽然失败了,但其中合理的成分,有助于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有助于我们增长摆脱执政者玩教育于鼓掌之上的思智。三、 蔡元培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对今天教育改革的启示(一)国家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教育尤其是大学更多自由权利并号召全社会尊重知识和人才自由是促进科学发展基本前提和必由之路。只有教育获的自由的权利,才能摆脱或减少各种力量对教育的干预。才能促使教育按照教育规律成长。在蔡元培实行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后。无论在学术还是人才的培养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国家应该为学术研究提供自由驰骋的广阔的天地。学术研究贵在创新,试想身处一个禁令通道之中,何以创新?何敢创新?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也见证了这个道理。什么时候广开言路百家争鸣,什么时候民族得以空前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什么时候堵塞言路,践踏学术,什么时候文化发展就要停滞。由此可见 ,欲促进文明的发展就要推行学术自由,起码一定程度的学术自由,这就需要国家号召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广开言路,解除禁锢,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设开放,宽松,浓郁学术生态环境,在整个社会形成自由的空气,使知识分子能够身心放松的在学术方面“上下求索”。(二)学校应该珍视和维护自由蔡元培的民主管理思想是学术自由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应该保护和尊重学者在校园讲学自由的权利,努力营造一种钻研学术,由由辩论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特色写生课程设计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土建施工人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保育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政务服务办事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房管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与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电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有线广播电视机务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信号工-机车信号设备维修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计量检定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网络传播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重点160题)
- 工程量确认单
- 新高三开学第一课(共29张ppt) 老师分享
- JJG 966-2010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 GB/T 16657.2-1996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第2部分:物理层规范和服务定义
- GA/T 150-2019法医学机械性窒息尸体检验规范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件
- 头位难产识别和处理
- (完整版)文献调研报告模板
- 《透视灵魂看人生》-曾仕强
-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