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家族和阶级家族和阶级 读读 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 有感演讲有感演讲 范文 中山大学法学院 02 级 4 班 蔡惠燕 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 会秩序而制定的 中国古代法律也不例外 它与风俗 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 维护当时的制度和道德 伦理 等价值观念 反映了一定时期 一定社会的社会结构 竭力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瞿同祖先生在其大作 中 国法律和中国社会 中详细地阐述了产生这一法律的 社会背景 研究并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 主要特征 揭示了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他的分析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脉络 了解 其演变的规律和不同阶段的基本特色 由表及里 由 现象到本质 深入了解其实质 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 上 这两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 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 中 国历代法制都明确限定了人们在社会以及家族内的身 第 2 页 共 7 页 份等级 并且无论刑事 民事 诉讼 行政诸多方面 都与这种身份等级密切相关 瞿先生花费了大量笔墨 分析了家族 婚姻和社会阶级 揭示了其和法律的相 互作用 相互影响 突出了儒家思想对法律的深刻影 响 我个人觉得这一部分写得最为精彩 给我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让我看到了古代中国社会法律的发展轨 迹 了解了古代中国家国一体的牢固格局 明白了当 代中国某些法律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历史缘由 与欧洲社会早期国家产生不同 在中国国家的形成过 程中 血缘的联系非但没有被打破 反而愈加紧密 宗族成为政治结构的主要单位 稳固宗族关系是政治 生活的重要内容 早在 西周时期就确定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制血缘关系网 并根据了尊卑 亲疏 远近程度不同 确定了 五服 制度 因此丧服不仅是简单的服丧衣饰 更主要是确 定亲属之间关系和等级的标志 中国家族主义的主要 特点体现在其父权本位上 父为子纲 父对子孙 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 对子孙有支配和惩罚的权 力 不仅对子孙的日常生活加以严格限制 甚至对子 孙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正所谓 父要子亡 子不得不 亡 法律对此种行为一般都会网开一面 从轻甚至 不用追究责任 子孙对父母要绝对服从 不许忤逆 第 3 页 共 7 页 违背父母 不然会被法律 社会当成罪人 刑三百 罪莫重于不孝 五刑之属三千 最莫大于不孝 对于父母等至亲尊长的不孝行为 历来被当作罪大恶 极的事情 法律都要对其加以严厉惩罚 隋朝确立的 十恶 中有一类是被认为严重侵犯家长权的 如恶 逆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等 这些罪行都要受到 严厉打击 一律不得被普通的大赦所赦免 所谓 常 赦所不原 而且贵族官员犯有这些罪行 也不得援 引八议 收赎之类的特权来逃避刑罚 从中可以看出 父的绝对权威 为亲者讳 儒家认为父子之间应 该互相隐瞒犯罪 不应互相告发 这才算 直 这 种 直 当然是超乎法律之上 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 法制原则为准绳的 不过 在法律上 父告子是可以 从轻甚至不用承担责任的 而子一般是不能告父的 不然会受到严厉惩罚 就算所告是实情 也要接受惩 罚 讲到家族 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婚姻 因为婚 姻是家族的前提和基础 婚礼者 礼之本也 而 婚姻的目的则被认为是 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 下以继后世也 婚姻主要是被作为可以祭祀祖先 延续后代的手段 婚姻一般是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而且基于血缘 等级和特殊事件等设定了许多限制 如同姓不婚等 婚姻的缔结一般都要经过繁缛的程序 第 4 页 共 7 页 夫为妻纲 夫就如同是妻的家长 对其行为负责 要求妻对夫百依百从 决不能有半点怠慢 夫也可以 纳妾 甚至可以以 七出 单方面解除婚姻 休弃妻 子 妻对夫的殴打等侵害行为 只能默默忍受 不能 付诸诉讼 更不能加以反抗 否则会受到严厉惩罚 就算侵害严重甚至造成死亡等 夫也会照凡人有所减 罪 而妻对夫的侵害行为却要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 妾则会受到更加严重的惩罚 总之 妻妾对夫要绝对 服从 勤恳祭祀祖先 延续后代 才可以免遭被休弃 的命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健全 父子 夫 妻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有了一步一步的改变 当代社会 不会再强调父权 夫权的绝对权威 也不会在法律里 规定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父子 夫妻更多是平 等 互相扶助 但是 家族主义 父权夫权思想在当 代还是有一定影响 在许多农村 重男轻女 暴力干 涉婚姻等现象依然存在 这些都是几千年来家族主义 父权夫权思想的痕迹 为此 有关法律规定了男女平 等 婚姻自由等条文 以次来削弱家族主义 父权夫 权思想的势力 欧洲社会早期国家权力的形成主要是循着经济发展的 路径 而中国的国家权力是通过政治性的集权方式得 以形成的 所以统治阶级更加注重王权的巩固 建立 第 5 页 共 7 页 了君主专制制度 儒家便是维护这一制度的 忠实奴 仆 儒家向往礼制 夫礼者 所以定亲疏 决 嫌疑 别异同 明是非也 名位不同 礼亦异数 荀子说得更明白 故先王案为之 制礼义以分之 使贵贱之等 长幼之差 能不能之分 皆使人载其事 而得其宜 礼成为早期国家划分并确定社会成员 尊卑贵贱地位及其相应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依据 序上下 正人道也 统治阶级通过法律在政治 经 济 军事 宗教 婚姻家庭 伦理道德等一切重要领 域建构了一套贵贱有等 上下有序 极具严肃性和威 严性的规范体系 统治者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天子 诸 侯 各级贵族 平民以至贱民等阶级 不同阶级在社 会中有不同的地位 各异的权利义务 权利从天子递 减 义务则是从天子递增 权利义务并不对等 不同 等级的人应遵循不同的生活方式规定 服装 饮食 房舍 舆马等都有严格的限制 见其物而知贵贱 而且能支配 统治地位低的阶级 对地位低的阶 级的侵害行为一般也能较凡人减等 而且可以以赎官 法 官当法等逃避法律的惩罚 而地位低的阶级承担 了大量的义务 对地位高的阶级惟命是从 不得侵害 他们的权利 不然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严刑竣法 不同 阶级一般也不允许通婚 所谓 门当户对 是基本准 第 6 页 共 7 页 则 特别是地位高的女方不得嫁给地位低的男方 不 然会受到社会的唾弃 等级一般是世袭的 特权阶级 永远是特权阶级 而贱民阶级只能世世代代做牛做马 不可能成为特权阶级 而且 不同种族中也有不平等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时 这种不平等的情形异 常显著 人民都被划分为层次井然的阶级 无论政治 法律及社会各种待遇都依其顺序而定其高低 几 千年过去了 中国法律得到了健全和完善 许多不合 时宜的法律制度都已剔除 法律向着平等 公平的方 向发展 但是 儒家思想在中国还是根深蒂固 阶级 观念还是在不少人心目中存在 有些官员自以为是特 权阶级 整天鱼肉百姓 凌驾于百姓之上 而且官官 相卫 形成了新时期的官僚集团 而百姓竟以为自己 是弱者 不敢加以反抗 更不用说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且 世袭制 也没有完全消失 市长的儿子再差 也能当个官 而百姓想当官却要费劲周折 这样 真 正的英雄只能无用武之地 悲哀 法律究竟应该如何 解决这个问题呢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 平之如水 呢 我想最重要的是在执法过程中和社会活动中都要剔除 阶级观念 真正做到法律 社会面前人人平等 给以 公平的机会 则真正的平等指日可待 儒家成功地将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统一起来 在儒家 第 7 页 共 7 页 心目中 家族和社会身份是礼的核心 也是儒家所鼓 吹的社会秩序的基础 家是国的基础 国是家的延伸 建立了以 亲亲 尊尊 为中心的不平等但有序 列的社会格局 强调了君父的绝对权威 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板工程的技术方案(3篇)
- 路基工程安全专项方案(3篇)
- 酒店工程维修方案模板(3篇)
- 酒店电源改造工程方案(3篇)
- 电视调频天线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业炉及电炉装配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员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医疗应用实施方案评估报告
- 废化纤加工处理工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油菜籽机器人种植与收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和功能
- 《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手册》
- 中医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办理企业破产法律业务操作指引
- GB/T 5218-1999合金弹簧钢丝
- GB/T 19812.5-2019塑料节水灌溉器材第5部分:地埋式滴灌管
-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湘教版)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
- 01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09.9
-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第二章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 青岛汽轮机调速系统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