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十二课《长亭送别》教案 粤教版必修5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十二课《长亭送别》教案 粤教版必修5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十二课《长亭送别》教案 粤教版必修5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十二课《长亭送别》教案 粤教版必修5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十二课《长亭送别》教案 粤教版必修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长亭送别长亭送别 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王实甫及 西厢记 把握剧情 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 2 赏析本文写景 抒情的手法 欣赏情景交融 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剧情介绍 朗读课文 把握剧情及人物形象 2 通过讨论 探究 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剧中的矛盾冲突和莺莺性格中的叛逆精神 教学重点 把握人物形象 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了解王实甫及 西厢记 2 整体感知课文 把握剧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门外若无南北路 人间始免别离愁 唐代大诗人杜牧千年之前的一声喟叹又在耳边回响 离别 一直是古今中外的一个恒久的话题 我们再一同走近王实甫 去体验莺莺和张生的刻 骨铭心的别离 二 简介作家作品 1 作家 王实甫 中国元代杂剧作家 名德信 大都 今北京市 人 生卒年与生平事迹 不详 他的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贞 大德年间 长期混迹于教坊 行院 与伎艺为伍 是 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 编撰杂剧 13 种 只有代表作 西厢记 与 丽春堂 传世 贩茶船 芙蓉亭 各传曲文一折 余则散佚 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 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 继承了唐 2 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 融化百家 创造了文采斑斓的元曲语汇 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 出的代表 形成了非常优美的 花间美人 的艺术风格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 可以说就是 这种风格的一个杰出的代表 2 作品 西厢记 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 莺莺传 又名 会真记 小说叙述唐 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 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 莺莺的悲剧形象 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 可是元稹却诬莺莺 为 不妖其身 必妖于人 的 妖孽 而把张生对莺莺的始乱终弃说成是 善补过者 这就未 免颠倒黑白 文过饰非 宋 金对峙时期 北方出现的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 一般称为 董西厢 又称 西厢弹 词 或 弦索西厢 它在主题思想 故事情节 人物性格等方面 都已经越出了 莺莺传 的 窠臼 为后来王实甫 西厢记 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董西厢 从根本上改变了元稹 莺莺 传 的思想倾向 把莺莺受张生引诱失身的悲剧故事改变为莺莺和张生为争取自愿结合的婚姻 共同向封建家长斗争 终于取得胜利的喜剧 这一改变 赋予崔 张故事以新的主题思想 使它 具有明显的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西厢记 和 西厢记诸宫调 相比 在思想上更趋深刻 它正面提出了 愿天下有情的都 成了眷属 的主张 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内容梗概 写唐贞元中 书生张珙游于蒲州 寄宿普救寺 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 柩回家乡安葬 途经普救寺 也借宿于此 一日 张生游佛殿 与莺莺相遇 两人一见倾心 时 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 乱军包围了普救寺 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 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 谁能破贼解围 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 张生自愿为之 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 相救 杜确率兵至 平定了乱兵 解了普救寺之围 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 门不当户 不对 便出尔反尔 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 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 害了相思 经莺 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 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 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 便 把红娘叫来拷问 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 忘恩负义 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 于崔家名声不利 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 老夫人无奈 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婚事 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 衣秀士为由 逼张生赴京应试 待张生应试及第后 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 张生与莺莺惜别 上 京应试 中了头名状元 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摇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婿 逼崔夫人把莺莺嫁 给他 这时恰好张生状元及第 回来迎娶 白马将军同时赉旨前来 为崔 张二入主婚 郑恒自 3 知有罪难赦 触树自尽 云开雾散 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爱情颂歌 三 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学生自主阅读 2 通过简单问题 预热课堂 本折戏中特定的空间 长亭 特定的时间 秋天 特定的时刻 送别 3 课文演绎一个缠绵悱恻的 秋天的离别 请围绕话题 品读曲词 理清结构 走近莺莺 的内心世界 并探究景物的特征 4 理清结构 长亭送别 是 西厢记 的第四本第三折 西厢记 共五本二十一折 这在元杂剧中是 颇为少见的 长亭送别 也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 随着剧情的发展 莺莺终于 克服了身心解放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 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 但接下 来便是老夫人逼张生赶考 并说考不取功名便 休来见我 崔 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 无奈 中张生只好起程 上朝取应 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 由莺莺主唱 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 重场戏 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 富于文采的特点 提问 本折戏共几个人物 刻画了几个场面 学生浏览剧本 理清结构后回答 点拨 人物角色 夫人 长老 即下文的洁 旦 末 红娘 由四个紧密衔接的场面组成 一 科白和 端正好 等三曲 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 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二 做到见夫人科 至 专听春雷第一声 是长亭饯别的场面 主要刻画莺莺 张生 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 心理 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三 四边静 至 小生又生此念 是临别叮嘱的场面 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 担心 四 二煞 至结尾 是分手后的场面 描写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 苦 板书 送别途中 长亭饯别 临别叮嘱 惜别目送 小结 四个场面 共十九支曲文 将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 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 行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4 四 布置作业 分析莺莺这个人物形象 并探究景物的特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把握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 体悟主题思想 2 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阅读和分析 从我们对课文的初步探索中 你发现本文表达 的是什么感情 离情别绪 表达离愁别绪的方式有很多 你知道哪些 你觉得本文运用了哪些 方法 试举例说明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动作暗示 生理感受 对比想象等 下面我们走近 莺莺的内心世界 并探究景物的特征 二 赏析戏剧冲突 把握人物形象 体悟主题思想 问题探究 1 莺莺送别张生是为了上京取应 获得科举功名 对这件事老夫人和张生是怎样想的呢 莺莺又愿意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 自由发言 点拨 老夫人执意在 拷红 后第二日就打发张生上京赴考 并告诉张生 如不能得中 便 休回来 表现出一种毫无回旋余地的立场 她不顾女儿的幸福和追求 恪守 三辈儿不招白衣 女婿 的死教条 是一个只看门第取人的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小人 她是最坚决的 张珙本就是一个上朝取应的举子 他是为了莺莺才滞留浦东 无意功名的 现在爱情已获得 上京应考自是顺理成章的事 因而才别离长亭 虽然也是深情款款 泪眼盈盈 但求取功名的想 法此时已占了上风 所以他说 青霄有路终须到 金榜无名誓不归 因此 他虽然不忍遽别 也是离愁满怀 但在求取功名这一点上 他和老夫人是一致的 莺莺反对张生上京赴考 但她却无力留住张生 是本折中最为痛苦的一位 莺莺一上场 就 充分流露了她内心的痛苦 她的内心愈痛苦 愈是说明封建家长的冷酷无情 虽然 她无力反抗 老夫人 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 的宗旨 但她斩钉截铁地表明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态度 幺篇 中的那句 但得一个并头莲 煞强如状元及第 和 朝天子 中 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 拆鸳鸯 在两下里 就是她的回答 但得一个并头莲 煞强如状元及第 这就是莺莺对张生赴考所持的 态度 在莺莺看来 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 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 历经多少辛酸痛苦 才 5 获取的爱情 刚刚得到老夫人的承认 马上又要分开 莺莺的内心是极端痛苦的 她认为这是 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 拆鸳鸯两下里 将莺莺的埋怨 不满表现得尤为强烈 表现了她对 功名的蔑视 她在老夫人离去后嘱托张生的第一句话就是 此一行得官不得官 疾便回来 再一次表现了她在功名利禄的问题上与老夫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莺莺渴望自由的爱情 勇于 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重别离 轻功名 很好地展现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精神 2 临别叮嘱 突出了莺莺的什么思想感情 从中找出一个词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 动 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拨 对张生的关心 五煞 对张生的担心 二煞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 怕 3 莺莺为什么怕 张生考中状元会怎样 张生考不中状元又会怎样 点拨 考中 理想的是 有情人终成眷属 也有其他可能 如 铡美案 中始乱终弃的陈 世美 他年少多才 金榜题名 自然会成为高门大族的择婿对象 如果落第归来 老夫人这一关 势必难过 张生也可能 金榜无名誓不归 陈世美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 是整个社会制度造成 的 中也忧 不中也忧 真是内心忧愁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二煞 这是莺莺藏在心底的话 虽然来的突兀 但却分量很重 从这里 我们可以窥见封 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以及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 这一曲虽 然抒的是莺莺的内心真情 但也向那些只重功名富贵 扼杀人们真情的社会现象发出有力的抗击 这是莺莺真情的流露 更鲜明地展现了她叛逆又无奈 执著又忧虑的矛盾性格 这是向往自由爱情婚姻幸福与传统礼教压制的矛盾 4 请同学们结合以上的分析 概括一下本文所揭示的主题 明确 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张生相爱 这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 的否定 不求门当户对 只求真情永远 为了爱 视功名如粪土 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对封建 传统道德的反抗 因而 本折的主题可以概括为 通过莺莺送别张生的情景 刻画了莺莺别离时 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 表现了两人之间真挚的爱情 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 突出了歌颂婚姻 自由 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三 探究表现手法 6 一 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王实甫用了多种手法表现离愁别恨 尤其是景物描写成功地表现了莺莺此时的心情 真是 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情景交融的作品中 景色描写往往是抒情或议论的铺垫 起到渲染气氛 衬托人物感情 揭示主题等作用 1 文中哪些曲词景物描写比较集中 明确 开头两个曲词 结尾两个曲词 2 先做一次感受性朗读 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 老师读曲牌 学生读曲词 3 以鉴赏 端正好 为例 学习鉴赏曲词的一般方法 师生共同完成 选取哪些意象 点拨 主要意象有碧天白云 黄花满地 西风阵阵 北雁南飞 霜林染红 景物有什么特征 点拨 深秋时节 有萧瑟 悲凉 凄苦的特征 这些景物衬托了什么心情 点拨 衬托出莺莺为离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你认为曲词中哪个字最传神 点拨 染 字 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 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了凝重的离愁和浓郁忧伤的感 情色彩 萧瑟的秋景与悲凉凄苦的心境化二为一 端正好 一曲 因景生情 写凄凉的暮秋景象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 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 苏幕遮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 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曲子的前四句 一句一景 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 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 抑心情 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 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 经霜的树林是 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 一个 染 字 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 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 离愁 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 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 无法分开 创造了委 婉深沉 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也有人分析说 这段曲词句句是景 只一 泪 字是情 但一个 泪 字 就使全篇景物都 7 闪耀出别离的泪光 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 这是多么精湛的语言技巧 画龙点睛 这个 泪 字 就相当于那个 睛 着墨不多 却倾注了作家全部心血 西厢记 以词采典雅见长 端正好 一曲正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1 意象的组合 典雅华美 空间广阔 色彩斑斓 2 情感的抒发 委婉含蓄 3 动词的运用 恰到好处 染 是先有这样的情 才有那样的景 还是先有这样的景 才有那样的情 此时达到了难分难辨 的境地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在离人眼里 霜林之所以醉 是由惜别的血泪染红的 使人很难说清何者是景 何者是情 情与景融为一体 合二为一了 清代有人记载了这样一则轶闻 世传王实甫作 西厢记 至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构思甚苦 思竭扑地 遂死 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 归纳 曲词鉴赏一般从意象 意境 人物心境 炼字等几方面进行 4 提出要求 让同学们从意象 意境 心境 炼字等几方面分组合作鉴赏其他几支曲子 并注意运用的手法及艺术效果 在课堂上交流 补充 赏析 滚绣球 1 选取了哪些意象 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 这支曲子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其艺术效果 如何 明确 柳丝 玉骢 疏林 斜晖 马儿 车儿 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 借景抒情 夸张 身心交瘁 滚绣球 一曲 由情及景 用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发离别的怨恨 这段曲词和前面的 端正好 相比 在情景上的铺设是不相同的 端正好 主要是采用因景生 情的手法 用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 滚绣球 则是比较多的采用了由情及景的 手法 柳丝系马 疏林挂斜晖 马慢走车快行 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 无不都是由莺莺对 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 2 有人说 马儿屯屯的行 车儿快快的随 此句最妙 你怎么认为 清人金圣叹对其中的 马儿屯屯的行 车儿快快的随 两句有这样的分析 若又马儿快快行 车儿慢慢随 则中间乃自隔绝 不得多做相守也 即马儿慢慢行 车儿慢 慢随 或马儿快快行 车儿快快随 亦不成其为相守也 必也 马儿则慢慢行 车儿则快快随 马儿仍慢慢行 于是车在马右 马在车左 男左女右 比肩并坐 疏林挂日 更不复夜 千秋万 岁 永在长亭 此真小儿女又稚小 又苦恼 又聪明 又憨痴 一片的微细心地 不知作者如何 写出来也 8 这段话倒可说是把 情景交融 的境界剖析入微 马儿慢慢行 车儿快快随是景 而实际抒发 的却是莺莺那种不忍遽别 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 是先有这样的情 才有那样 的景 脱布衫 黄叶衰草图 飒飒秋风 纷飞黄叶 袅袅烟气 凋零野草 长亭离筵 环境一变 情随境转 酒席间最使她关情的当然是张生 离筵上的张生 不同于 西厢之境 内心难受 但又要矜持 作者用细腻传神之笔 从莺莺的眼睛里写出张生的委曲难言 之情 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恐怕人知 猛然见了把头低 长吁气 推整素罗衣 这种细腻隐 微的情绪 正是离筵特定之境与张生之情的合一 也是不可挪移他处的 一煞 一曲 以青山疏林 淡烟暮霭 夕阳古道 禾黍秋风 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 一煞 与 端正好 两相辉映 并与 滚绣球 曲中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互相照应 收尾 以 四围山色中 一鞭残照里 再次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境 此外 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 点染 这就自始至终 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 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张生远去 独留莺莺 人远山遥 含情凝望 四围山色中 一鞭残照里 她极目寻找张生远去的影像 偶然见征马又在残阳里闪现了一 下 随即隐没在群山暮霭之中 留下的是一片阒寂 此又一境 又一情 景随人远 情随恨长 情境关合 丝丝入扣 一煞 收尾 古道烟霭 图 青山疏林 轻烟薄暮 夕阳古道 风啸马嘶 全是触动离情这景 提问 长亭送别 最后一句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李后主 虞美 人 中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 江城子 中 便作春江都是泪 流不 尽许多愁 李清照 武陵春 中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许多愁 作比较分析 点拨 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 饶有新意 各具特色 李煜将愁变成了水 秦观又将 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 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 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 都很自然贴切 不 着痕迹 且意境完整 5 小结 这些曲词或由景及情或由情及景 达到了一种极高的 情景交融 的境界 见树 木 则生 晓来谁染霜林醉 的感慨 见太阳则 恨不能倩疏林挂住斜晖 选取的如 柳丝 长亭 北雁 霜林 暮霭 等意象有力地表现了莺莺的离愁别恨 二 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 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如 叨叨令 耍孩儿 五煞 等 9 提问 叨叨令 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几个叠词 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点拨 排比 反复 叠词 儿化的运用造成了声韵的回环 一唱三叹 是莺莺的尽情倾诉 直抒胸臆 叨叨令 一曲 用丰富的情态描写 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 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 因此在描写 上与前面 端正好 和 滚绣球 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 整段曲词无遮无拦 直抒胸臆 将 车 马 被 枕 衫 袖 书 信 这些常用词带上 儿 字 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 如熬熬 煎煎 昏昏沉沉之类 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 并间以反复的感叹 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 产生一唱三叹 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