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讲第三讲 铁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 一 选择题 1 铁是人类应用较早 当前应用量最大的金属元素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3O4 B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 Fe2O3和 H2 C 除去 FeCl2溶液中的 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铁粉 然后过滤 D Fe3 与 KSCN 产生红色沉淀 解析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2O3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 Fe3O4和 H2 3 价铁离子遇 KSCN 溶液变为红色 但没有沉淀产生 一般可以用此方法检验 3 价铁离 子的存在 答案 C 2 下表各选项中 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 Y 得到 W 的一组化合物是 选项 化合物 ABCD YCO2Fe2O3C2H5OHFeCl3 WMgOAl2O3C2H5ONaCuCl2 解析 A 项 Mg 与 CO2反应可生成 MgO B 项 Al 与 Fe2O3反应可 生成 Al2O3 C 项 C2H5OH 与 Na 反应可生成 C2H5ONa D 项 虽然 FeCl3与 Cu 反应可以得到 CuCl2但该 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 D 3 下列实验中 金属或固体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A 在 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 MnO2粉末 B 镀锌铁皮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中 C 1 mol 铜片与含 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 D 常温下 1 mol 铜片投入含 4 mol HNO3的浓硝酸中 解析 MnO2作催化剂 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故不溶 铁与 NaOH 溶液不反应 故不能 2 完全溶解 1 mol 铜片与含 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理论上恰好完全反应 但随着反 应 的进行硫酸变稀 反应不再进行 答案 D 4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2Fe 6H 2Fe3 3H2 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Fe3O4 8H 3Fe3 4H2O C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Fe2 4H NO Fe3 2H2O NO 3 D 将铜屑加入 Fe3 溶液中 2Fe3 Cu 2Fe2 Cu2 解析 A 项 铁与稀硫酸反应 铁元素被氧化为 2 价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Fe 2H Fe2 H2 B 项 磁性氧化铁中有三分之二的三价铁 三分之一的二价铁 故其正 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O4 8H 2Fe3 Fe2 4H2O C 项 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但该方程式没配平 各物质在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 应分别为 3 4 1 3 2 1 D 项 三价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 能将铜氧化 自身被还 原为二价铁离子 D 正确 答案 D 5 右图是三种稀酸对 Fe Cr 合金随 Cr 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稀硝酸对 Fe Cr 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 B 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 6HNO3 稀 Fe NO3 3 3NO2 3H2O C Cr 含量大于 13 时 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 所 以对 Fe Cr 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D 随着 Cr 含量增加 稀硝酸对 Fe Cr 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 Cr 的含量不同 三种酸对 Fe Cr 合金的腐蚀性不同 当w Cr 较小时 稀硝酸对其腐蚀性最强 A 不正确 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 NO 而不是 NO2 B 错 三种酸的质量分数相同 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最大 C 错 根据图中稀 HNO3的 曲线变化 可知 D 正确 答案 D 3 6 将 3 48 g Fe3O4完全溶解在 100 mL 1 mol L 1硫酸中 然后加入 K2Cr2O7溶液 25 mL 恰好使溶液中 Fe2 全部转化为 Fe3 Cr2O全部还原为 Cr3 则 K2Cr2O7溶液的 2 7 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 05 mol L 1 B 0 1 mol L 1 C 0 2 mol L 1 D 0 3 mol L 1 解析 n Fe3O4 0 015 mol 因 Fe3O4可拆分为 FeO Fe2O3 所以 3 48 g 232 g mol 1 n Fe2 n Fe3O4 0 015 mol 设 K2Cr2O7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 0 015 mol 1 x L 6 x 0 1 mol L 1 25 1 000 答案 B 7 如右图所示 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 12 mol L 1的硝酸 加热 充分反应后 下列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 NO Fe3 H NO NO2 3 A 只有 B C D 解析 题给 12 mol L 1的硝酸是浓硝酸 若铁少则生成 Fe3 若铁过量则生成 Fe2 故 在该体系中一定存在 NO2和 NO 3 答案 B 8 某稀溶液中含有 Fe NO3 3 Cu NO3 2 HNO3 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 溶 液中 Fe2 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稀溶液中 Fe NO3 3 Cu NO3 2 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1 1 1 B 1 3 1 C 3 3 8 D 1 1 4 解析 据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HNO3 Fe3 Cu2 可知随铁粉的增加 反应的方程式 分别为 4HNO3 稀 Fe Fe NO3 3 NO 2H2O 4 mol 1 mol 1 mol 2Fe NO3 3 Fe 3Fe NO3 2 2 mol 1 mol 3mol Cu NO3 2 Fe Fe NO3 2 Cu 4 1 mol 1 mol 1 mol 所以原溶液中 Fe NO3 3 Cu NO3 2 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mol 1 mol 1 mol 4 mol 1 1 4 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 9 1 如下图所示 当容器 A 中的反应开始后 若分别进行下列操作 请回答有关问题 若弹簧夹 C 打开 B 容器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若开始时弹簧夹 C 关闭 容器 A 中的反应还在进行时 B 容器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写 出 B 容器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先打开弹簧夹 C 一段时间 容器 A 中的反应还在进行时 再关闭弹簧夹 C 一会儿 B 容器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 已知 2Fe3 2I 2Fe2 I2 2Fe2 Br2 2Fe3 2Br 含有 1 mol FeI2和 2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 2 mol Cl2 此时被氧化的离子是 被氧化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如果向原溶液中通入 3 mol Cl2 则被氧化的离子是 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 物 质的量分别是 若向含a mol FeI2和b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c mol Cl2 当 I Fe2 Br 完全 被氧化 时 c为 用含a b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1 本题应注意分析 A 中压强变化和 A B 中发生的反应类型 打开 C A 中 Fe 与稀 H2SO4反应生成 H2 A 中压强增大 气体通过导管进入 B B 中有气泡冒出 若开始关闭 C A 中反应生成 H2 压强增大 A 中溶液由导管进入 B B 中 Fe2 与 OH 反应生成 Fe OH 2白色沉淀 Fe OH 2与 B 中 O2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Fe OH 3 若先打开 C H2进入 B 驱出 B 中 O2 再关闭 C A 中 Fe2 进入 B 只能生成 Fe OH 2 5 2 通过题干两个反应可知还原性 I Fe2 Br 由此可知向溶液中加 Cl2 再结合离 子的 反应顺序再加以计算即可 答案 1 容器 B 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容器 A 中溶液进入容器 B 容器 B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 最后变 成红褐色 2NaOH FeSO4 Fe OH 2 Na2SO4 4Fe OH 2 O2 2H2O 4Fe OH 3 开始时容器 B 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弹簧夹关闭后容器 A 中溶液进入容器 B 有白 色沉淀生成 2 I Fe2 2 mol 2 mol I Fe2 Br 1 mol 3 mol 0 5 mol 3a 3b 2 10 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 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 菱锌矿的主要成 分是 ZnCO3 并含少量的 Fe2O3 FeCO3 MgO CaO 等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1 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 2 完成 氧化除铁 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 OH 2 Fe OH 3 Cl 3 针铁矿 Goethite 是以德国诗人歌德 Goethe 名字命名的 组成元素是 Fe O 和 H 化 学式量为 89 化学式是 4 根据下表数据 调节 滤液 2 的 pH 时 理论上可选用的最大区间为 Mg OH 2Zn OH 2MgCO3CaCO3 开始沉 淀的 pH 10 46 4 沉淀完 全的 pH 12 48 0 6 开始溶 解的 pH 10 5 Ksp 5 6 10 12 6 8 10 62 8 10 9 5 工业上从 滤液 3 制取 MgO 过程中 合适的反应物是 选填序号 a 大理石粉 b 石灰乳 c 纯碱溶液 d 烧碱溶液 6 滤液 4 之后的操作依次为 过滤 洗涤 干燥 7 分析图中数据 菱锌矿粉中 ZnCO3的质量分数不低于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对题目有个整体的认识 清楚各步操作的目的 粉碎菱锌矿是 为了使反应更充分 滤液 1 调 pH 是为了中和过量的盐酸生成 Fe OH 2沉淀 加漂白粉 是为了将 Fe OH 2氧化成 Fe OH 3以除去 滤液 2 调 pH 是为了将 Zn2 转化为 Zn OH 2 沉淀 滤液 3 中含有 Mg2 Ca2 滤液 4 是纯净的 ZnSO4溶液 5 从滤液 3 中提取 MgO 首先应将 Mg2 转化为 Mg OH 2沉淀 a 项大理石不起作用 c 项溶液会将 Ca2 转化为 CaCO3沉淀 故 b d 两项合适 7 ZnCO3 ZnO 125 g 81 g x m2 x kg 125 m2 81 则菱镁矿粉中 ZnCO3的质量分数为 125m2 81m1 答案 1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或增大反应速度或使反应更充分 2 Fe OH 2 ClO H2O Fe OH 3 Cl 21121 3 FeO OH 或其他合理答案 4 8 0 pHCu2 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 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7 是 3 硫酸铁可作絮凝剂 常用于净水 其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在使 用时发现硫酸铁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而除去 其原因是 4 磁铁矿是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之一 其原理是 Fe3O4 4CO3Fe 4CO2 若有 1 5 高温 mol Fe3O4参加反应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5 下表中 对陈述 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填字母 选项陈述 陈述 判断 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对 对 有 B 常温下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高温下氢气能还原氧化铁得到铁 对 对 无 C 铁属于过渡元素铁和铁的某些化合物可用作催化剂 错 对 无 D 在空气中铁的表面能形成致密的 氧化膜 铁不能与氧气反应 对 对 有 解析 1 钢铁在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时 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 2H2O 4e 4OH 2 Fe3 氧化 Cu 而腐蚀印刷电路铜板 2Fe3 Cu 2Fe2 Cu2 3 Fe3 水解产生具有吸附作用的 Fe OH 3胶体而净水 Fe3 3H2O Fe OH 3 胶体 3H 在酸性条件下 由于 H 抑制了 Fe3 的水解 无法产生 Fe OH 3胶体 故不能使 悬 浮物沉降除去 4 1 mol Fe3O4参与反应时 需 4 mol CO 根据 4 mol CO 可得转移 8 mol 电子 所以 1 5 mol Fe3O4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 5 8 mol 12 mol 5 选项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l 元素 而不是 Fe 元素 由于铁是活泼金 属 8 需通过冶炼方法获得 所以 Fe 不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陈述 错误 且两 者 没有因果关系 选项 B Fe 能与稀 H2SO4发生置换反应而产生 H2 在高温条件下 H2 还原性很强 又能还原 Fe2O3而得 Fe 所以 均正确 两者无因果关系 选项 C 铁是过渡元素的说法正确 选项 D 铁在空气中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且 Fe 可与纯 净 的 O2反应生成 Fe3O4 答案 1 O2 2H2O 4e 4OH 2 2Fe3 Cu 2Fe2 Cu2 3 Fe3 3H2O Fe OH 3 胶体 3H 酸性环境中 H 抑制了铁离子的水解 无法 生 成氢氧化铁胶体 4 12 mol 5 B 12 黄铜矿 CuFeS2可用于冶炼铜 冶炼过程中需要空气和硅石 硅石主要用于形成炉渣 其反应的总方程式为 2CuFeS2 2SiO2 5O2 2Cu 2FeSiO3 4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 CuFeS2中 Cu 的化合价为 2 则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 素 符号 2 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中主要含 Fe2O3 FeSiO3 SiO2 Al2O3等 请完成以下验证 炉渣中含有 2 价铁的探究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仅限选择的试剂有稀盐酸 稀硫酸 KSCN 溶液 KMnO4溶液 NaOH 溶液 碘水 应选用的试剂为 有关的实验现象为 3 据报道 有一种叫 Thibacillus Ferroxidans 的细菌在氧气存在下 酸性溶液中 可将黄 铜矿 CuFeS2氧化成硫酸盐 4CuFeS2 2H2SO4 17O2 4CuSO4 2Fe2 SO4 3 2H2O 利用反应后的溶液 按如下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临泉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宜昌伍家岗区四校联考2026届数学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合同范本设备采购合同中英文对照
- 2026届安徽省宣城市六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专家病例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专利知识培训问题课件
- 2025互联网行业劳动合同
- 邮储银行拉萨市达孜区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2025秋招英文群面案例角色分析
- 邮储银行鹤岗市南山区2025秋招笔试法律专练及答案
- GB 5009.229-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3.1.1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迪庆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市招聘治安联防人员8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 陕西延安人文介绍
- 2024-2025年江苏专转本英语历年真题(含答案)
- 一文搞定基本不等式二次不等式19类题型(老师版)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 DL∕T 1084-2021 风力发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 幼儿园控笔训练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