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届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届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届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届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届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黑龙江省哈三中黑龙江省哈三中 20132013 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其中第 卷第 33 40 题为选 考题 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 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 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 准考证号 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 选择题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 选择题答案使用 0 5 毫米的黑色中性 签字 笔或碳素笔书写 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 黑色线框 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 不折叠 不破损 5 做选考题时 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 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Fe 56 Cu 64 第第 I I 卷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31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题目要求的 1 以下有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谷氨酸棒状杆菌虽无线粒体 但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B 醋酸杆菌中仅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C 小麦根尖分生区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 叶绿体 核糖体 D 水稻叶肉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进入相邻细胞中光合作用至少要穿 12 层磷脂分子 2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鉴定尿糖 可用双缩脲试剂 需现用现配 B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可用卡诺氏液将染色体染成红色 C 不宜用淀粉酶探究 pH 对酶活性影响 D 摩尔根采用类比推理法 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花生开花期遇大雨 为免减产应喷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 B 赤霉素和乙烯可分别促进果实发育和果实成熟 C 失重状态下 根失去向地性的原因是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 D 2 4 D 是一种植物激素 浸泡法处理插条最好选空气湿度小的地方 4 以下有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 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 有同类病原体再次侵入人体时 记忆细胞可分泌淋巴因子将其消灭 D 身体出现深的伤口 应马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5 KO 基因编码的 KO 蛋白 位于细胞核内 能抑制细胞增殖 正常人体细胞中含一对 KO 基 因 当两个 KO 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 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恶性肿瘤 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 KO 基因为抑癌基因 能抑制细胞癌变 B 上述 KO 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C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D 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6 催产素是一种含有 9 个肽键的多肽 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 可能有助于治疗 孤独症等疾病 合成它的部位也合成抗利尿激素 下列有关催产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它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 2 B 合成它的部位还能合成促性腺激素 C 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少量催产素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D 催产素一定含有 C H 0 N 四种元素 名称为十肽 7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与能源开发 环境保护 资源利用 等方面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潮汐发电 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应大力推广使用 乙醇汽油 C 推广燃煤脱硫技术 可以降低 SO2污染 D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 不宜食用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相等 B 等质量的 14NO 和 13CO 气体中含有的中子数相等 C 10 6 g Na2CO3固体中含阴阳离子总数约为 1 806 1023 D 5 6 g 铁和 6 4 g 铜分别与 0 1 mol 氯气完全反应 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9 根据如图转化关系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 中 C6H10O5 n可表示淀粉或纤维素 B 反应 中 1mol 葡萄糖可生成 3mol 乙醇 C 将在空气中灼烧后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可得到乙酸 D 反应 得到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 可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10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己烷和己烯分别加入 KMnO4溶液 B比较 Fe 和 Cu 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加入浓硝酸 C比较 H2O 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分别加入少量 Na D比较 I2在 H2O 和 CCl4中的溶解度向 I2水中加入 CCl4 振荡 11 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图 碱性锌锰电池图 铅 硫酸蓄电池图 电解精炼铜图 银锌纽扣电池 A 图 所示电池中 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 B 图 II 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 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C 图 III 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 电解质溶液中 Cu2 浓度始终不变 D 图 IV 所示电池中 Ag2O 是氧化剂 电池工作过程中还原为 Ag C6H10O5 n 葡萄糖乙醇 乙酸乙酯 3 F1 甲乙 F2 12 满足分子式为 C7H16 主链有 5 个碳且含 4 个甲基的有机物有 不考虑立体异构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 13 在 l L 含 0 1 mol NaAlO2和 0 1 mol Ba OH 2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浓度为 0 1 mol L 1的 H2SO4溶液 下列图像中能表示反应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硫酸溶 液体积之间关系的是 二 选择题 本题共二 选择题 本题共 8 8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6 分 共分 共 4848 分 分 I I 单选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选对的得 单选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选对的得 6 6 分 有选错的分 有选错的 得得 0 0 分 分 14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牛顿通过对运动和力关系的研究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 B 库仑利用油滴实验测出元电荷的电荷量 C 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装置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 D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规律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上 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 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 使物 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若改用水平拉力F2作用于物体上 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则力F1 F2 A cossin B cossin C 1tan D 1tan 16 如图所示电路可以测出电压表的内阻 已知电源的 内阻可以忽略不计 R为电阻箱 当R取不同阻值时 电压表对应有不同读数 U 多次改变 电阻箱的阻值 所得到的R U 1 图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17 如图所示 通过恒定电流的导线 MN 与闭合线框共面 第一次将线 4 QP v 框由 1 平移到 2 第二次将线框绕 cd 边由 1 翻转到 2 两次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同 则两次 产生的平均电流 I1和 I2 大小关系有 A I1 I2 B I1 I2 C I1tQ B 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 EkP EkQ 4 1 C 它们的电势能减少量之比 EPP EPQ 2 1 D 它们的电荷量之比qP qQ 2 1 II 多选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 多选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 的得的得 6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3 分 有选错的得分 有选错的得 0 0 分分 19 对宇宙的思考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 人们采用各种方式对宇宙进行着探索 搜寻着外 星智慧生命 试图去证明人类并不孤单 其中最有效也是最难的方法就是身临其境 设想某 载人飞船绕一类地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其轨道半径可视为该行星半径R 载人飞船运动周 期为T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 A 飞船的速度是绕行星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 B 该行星的平均密度可表示为 2 4 3 GT C 飞船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大 其运动周期将减小 D 该行星的平均密度可表示为 3g 4 GR 20 如图所示 粗糙的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动摩擦 因数处处相同 在传送带上端无初速度释放一小物块 若传 送带不转动 物块下滑到底端时间为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 物块下滑的时间一定大于T B 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 物块下滑的时间一定等于T C 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 物块下滑的时间可能等于T D 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 物块下滑的时间一定小于T 21 空间存在着以x 0 平面为分界面的两个匀强磁场 左右两边磁 场的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1和B2 且B1 B2 4 3 方向如图所示 原点 O 处有两个带电粒子a b分别沿 x 的正 负方向同时射出 a b分别带正 负电荷且电荷量大小相等 它们质量与初速度的 乘积大小相等 若从原点射出后a粒子在第四次到达 y 轴时两粒子 第一相遇 不计两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粒子在磁场B1中的半径与b粒子在磁场B2中的半径之比为 3 4 B b粒子在磁场B1 B2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3 4 C a b两粒子的质量之比为 5 7 D a b两粒子的质量之比为 4 3 三 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三 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22 题 第题 第 3232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做答 第必须做答 第 3333 题 第题 第 4040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2 某同学为了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做了如下实验 a b 5 在一个足够长斜面 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 上的 G 点固定一个光电门 把从斜面顶端 A 到 G 的 总长度平均分成 6 等份每份长度为L 将一个质量为m的小滑块 可视为质点 依次从 A B C D E F 点由静止释放 滑块上表面固定的遮光片宽度为d 光电门可记录遮光片 的遮光时间 依次为t1 t2 t3 t4 t5 t6 滑块的运动可认为是匀加速运动 释放位置 FEDCBA 物块位移 L2L3L4L5L6L 1 t 1 s 0 220 320 040 450 490 54 1 t2 1 s2 0 050 100 160 200 240 29 1 若小滑块从 A 点由静止释放 它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v 各物理量都 用字母表示 2 若从 F 点释放合外力做功为W0 用图像探究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纵轴物理量为W 横轴物理量为表中所给出的 得到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3 关于本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与滑块之间的摩擦力不会影响实验探究结果 B 为减小实验误差 遮光片的宽度应稍大一些 C 本实验的结论为 初速度为零的物体 合外力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成正比 23 现要测定一种新型材料的电阻率 已用该材料制成一截面为圆形的电阻 约 400 1 请利用如下元件测量该圆柱形电阻的阻值Rx A 电源E 电动势为 1 5V 内阻不可忽略 B 电压表 V1 量程为 500mV 内阻r1 200 C 电压表 V2 量程为 1 5V 内阻r2约为 600 D 电压表 V3 量程为 15V 内阻r3约为 2400 E 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约为 40 F 开关 K 一个 导线若干 为使测量尽量准确 要求电压表读数不小于量程 的 3 1 请选择合适的器材 将图中的实 物连 线补充完整 电压表 V1 V2 V3的读数可以用 U1 U2 U3表示 请用已知量和测得量的字母 表示Rx 2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电阻截面的直径 读数为 3 若现已准确测量出该电阻的阻值为 400 电阻的长度为 15 70cm 请计算该种材料的电阻率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 物理规律随着我们数学知识的增加和数学能力的提升 可以运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述 而 逐渐接近自然现象的本质 例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在高中阶段 对单匝线圈其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t E 若借助于数学导 数的知识可表述为 感应电动势大小等于磁通量对时间的导数 即 BSt Et 根据以上知识来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所 示为放置在水平面上的正方形线框abcd 其边长L 0 5m 电阻为 0 5 0 5 45 6 R 2 整个空间有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 B垂直水平面向下为正方向 磁感应强度B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 B 0 4sin20t T 求 1 线框中感应电动势 e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从 t 0 时刻开始何时ab边所受的安培力第一次达到最大 最大值为多少 25 学生实验课题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汽车模型 可视为质点 上固定有绝缘带电体 总质量m 1 0kg 电荷量q 1 0 10 2C 整个空间中存在着E 100N C 的匀强电场 水平直 轨道粗糙 汽车行驶时受到阻力恒定 直轨道 AB 长L 3 0m 圆轨道光滑 其半径R 0 2m 汽车模型在t 2 85s 的时间内从轨道 A 端达到水平直轨道上 B 点 汽车模型开始时间内做匀 加速运动 从t1 0 2s 开始达到额定功率继续运动 最后一段时间做匀速运动 速度大小 v 4 0m s g 10m s2 求 1 请画出汽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的P t图 汽车在平直轨道上受到的阻力f多大 额 定功率P0多大 2 模型通过 B 进入圆轨道瞬间由固定在 B 点的轨道外侧的起电装置使其带电量变为 Q 7 5 10 2C 其动能不变 其后模型关闭发动机在光滑圆轨道上滑行 汽车模型在圆轨道 运动的过程中对轨道的最小压力F多大 26 12 分 已知 A B 均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A 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5 C J 是同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 其中 C 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X 为无色液体 D 具有 两性 反应生成的水均已略去 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 写出化学式 A B C 2 反应 中每生成 1molF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3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写出离子方程式 反应 H 过量 反应 5 已知每 1 00g C 物质在足量的 O2中燃烧 恢复到 25 时 放出 55 6kJ 热量 写出表 示 C 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7 16 分 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R A AB A O A E 0 0 P t s P 0 22 85 7 1 将不同量的 CO g 和 H2O g 分别通入体积为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进行反应 CO g H2O g CO2 g H2 g 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实验 1 中以 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保留 2 位小数 该反应为 填 吸热 或 放热 反应 列式并计算实验 2 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 2 位小数 2 近年来 我国储氢纳米碳管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中常伴有大量 碳纳米颗粒 杂质 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K2Cr2O7 CO2 K2SO4 Cr2 SO4 3 H2O 完成并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并在方程式上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3 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污染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 拟该过程 其原理是 通电后 Co2 被氧化成 Co3 然后以 Co3 做氧化剂把甲醇氧化成 CO2而 除去 Co3 的还原产物是 Co2 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 4 纳米 TiO2在涂料 光催化 化妆品等领域有 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制备纳米 TiO2的方法之一是 TiCl4水解生成 TiO2 xH2O 固体 经过滤 水洗除去其中的 Cl 再烘干 焙烧除去水得到粉体 TiO2 TiCl4水解生成 TiO2 xH2O 的化 学方程式为 28 15 分 甲 乙两同学欲分别完成 钠与氯气反应 的实验 甲同学的方案为 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 切去氧化层 用滤纸吸净煤油 放在石棉网 上 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成球状时 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 装置 如图 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有 至少答出两点 乙同学所采用的装置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按图 组装仪器 添加药品 实验开始后 先将浓盐酸挤入试管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待装置中出现 现象后 点燃酒精灯 图 28 8 2 点燃酒精灯后 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至少答出三点 3 乙同学欲将虚框内装置改为图 所示装置 并测量多余气体的体积 若图 所示量气装置由干燥管 乳胶管和 50 mL 滴定管组装而成 此处所用滴定管 是 填 酸式 或 碱式 滴定管 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图 装置中的液体可用 收集完气体并冷却至室温 后读数 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如果开始读数时操作正确 最后读数时俯视右边滴定管液面 会导致所测气体的体 积 填 偏大 偏小 或 无影响 29 9 分 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 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 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 实线 和呼吸作用速率 虚线 的影响的曲线 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 O2 的吸收 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 假设有机物全为葡萄糖 请据图回答 1 当环境温度为 25 时 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 mg h 理论上预计 在温度为 条件下 植物在白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 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 线 理论上分析 c 点左侧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如果温度改变为 35 图中 c 点将向 左 右 移 2 乙图中 b 点表示 若其他条件适宜 则当植物少量缺 Mg 时 b 点将向 左 右 移动 3 若该植物生长的环境日温为 35 则夜温不能高于 12h 白天 12h 黑夜 才能保 证该植物正常生长 4 甲图中在温度为 45 的条件下 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有 30 12 分 柴油树俗称麻疯树 一般为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2 条 其种子榨出的油稍加提炼就可成为柴油 研究发现 柴油树产油的途径如下图 图中基因遵 循自由组合定律 请据图回答 1 绘制柴油树的基因组图谱时需测定 条染色体 上图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的途径是 2 若两株不能产油的纯合柴油树杂交 F1均能产油 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F2中产油个体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 甲染色体 A 基因 酶 前体物质中间物质 乙染色体 B 基因 酶 油 9 体比例是 3 现有不产油的植株甲 Aabb 和植株乙 aaBb 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产 油植株 请完成下列问题 育种原理 大致过程 根据题中所提供的实验材料 首先需要获得基因型为 的植株 然 后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 用 溶液处理得到染色体数目恢复正 常的植株 从中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 31 9 分 图甲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 图乙是图甲局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丙 是两相连的神经元 其中一个神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 请据图回答 1 若图甲细胞 1 产生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则靶细胞是 2 若图甲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 那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直接的 信号物质 是 3 若图甲细胞 3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 兴奋部位膜电位变化主要由 离子内流引起 兴奋 在细胞 3 和 2 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 图乙中 处液体为 4 如果在图丙 A G 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 足够强的刺激 H 点 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 不发生偏转 B 发生一次偏转 C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5 图丙中 已知在生物体内刺激 A 处引起 D 释放乙酰胆碱 进入 E 会引起 F 产生电位变化 使肌肉收缩 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 被 E 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水解 肌肉又舒张 现向 E 中加 入一种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的药物 刺激 A 点 则会引起肌肉的反应是 持续 性收缩 持续性舒张 32 9 分 某国土壤和水体中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 三氯苯 TCB 为探究 TCB 对生物 体的毒性效应 有人配制了 5 组培养液对 3 种单细胞微藻分别进行独立培养实验 4 天后 检测三种微藻种群密度和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 结果如下 请据图表回答 1 由 左图 可知 对三 种藻 类所 受毒害作用随水体中 TCB 浓度的增加而不断 增强 减弱 不变 从藻密度变化速率上看 对 TCB 最敏感的藻类是 故它可作为环境中 TCB 污染度的指示生物 2 由表可知 随水体中 TCB 浓度的不断增加 三种微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均下降 若 TCB 阻碍了核糖体与一种核酸的结合 则阻断了基因表达的 过程 蛋白质含量 g mg 来 组 别 TCB 浓度 mg L 1 金藻角毛藻扁藻 10585263 21564660 35474047 410172426 515122121 10 3 测定三种微藻细胞数目时 使用的实验器具包括 试管 滴管 吸水纸 盖玻片 显微 镜和 计数板 4 金藻 角毛藻是某些虾和贝类良好的饵料 下面为某海岛生态系统食物网 该海岛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 生态系统的三项功能是 如果人的食物有 2 3 来自农作物 其余来自虾和贝类 则一个人每增加 600 g 质量 按传 递效率为 10 来计算 生产者要提供 g 的食物 环保人员在岛上的土壤和周边 海水中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三氯苯 该物质会沿着 转移和积累 最终危害到人 类健康 二 选考题 共二 选考题 共 454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 3 3 道物理题 道物理题 3 3 道化学题 道化学题 2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 一题做答 并用一题做答 并用 2B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 题目的题号一致 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 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题目的题号一致 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 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 分分 物理物理 物理物理 3 3 3 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 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 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 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 时 分子间的距离越大 分子势能越小 2 如图所示 在竖直放置的导热圆柱形容器内用质量为m的活塞密封一部分气体 活塞能 在容器壁内无摩擦滑动 容器的横截面积为S 将整个装置放在大气压恒为p0的空气中 开 始时气体的温度为T0 活塞与容器底的距离为h0 当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后 活塞缓慢上 升d后再次平衡 求 1 外界空气的温度是多少 2 在此过程中的密闭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多少 物理物理 物理物理 3 3 4 4 1 如图所示 在竖直面内有一段光滑圆弧 MN 它所对的圆心 角小于 10 P 点是 MN 的中点 也是圆弧的最低点 在 NP 间的一点 Q 和 P 之间搭一光滑斜 面 将两个小滑块 可视为质点 分别同时从 Q 点和 M 点由静止释 放 则两小滑块相遇的位置在 A P 点 B PM 弧上的一点 C 斜面 QP 上的一点 D 条件不足 无法确定 2 如图所示 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 ABC 的三棱镜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1 对紫光的折射率 为n2 一束很细的白光由棱镜的一个侧面 AB 垂直射入 从另一个侧 面 AC 折射出来 已知棱镜顶角 A 30 AC 边平行与光屏 MN 且与 光屏的距离为L 画出白光通过棱镜折射的光路图 出射光线只画出两条边缘光 线 并指明其颜色 求出光屏 MN 上得到的可见光谱的宽度d 物理物理 物理物理 3 3 5 5 1 右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 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为 1 62 3 11eV 由n 4 跃迁到n 2 发出的光 填 是 或 不是 可见光 由n 5 跃迁到n 2 发出的光子频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h 6 63 10 34J s 11 2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轰动了科学界 贝可勒尔进一步指出 发出射线的能力是铀原子 自身的性质 现进一步研究 衰变 在垂直于纸面向里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 原来静止的铀 核 238 92U发生 衰变 衰变的生成物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 238 92U在磁场中 A 位置发生衰变 试在虚框中画出 粒 子及新核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要求体现半径大小的差异 指出那个是 粒子的轨迹 若铀核衰变时质量亏损为 m 核反应释放的核能全部 转化为新核和 粒子的动能 光速为c 粒子的质量为 m 电荷量为q 新核的质量为M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 求 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化学 选修 2 化学与技术 15 分 36 15 分 化学选修一化学与技术 工业上用某矿渣 含有 Cu2O Al2O3 Fe2O3 SiO2 提取铜的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 Cu2O 2H Cu Cu2 H2O 1 固体混合物 A 中的成分是 2 反应 完成后 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填离子符号 请写出生成该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3 x y 对应的数值范围分别是 4 电解法获取 Cu 时 阴极反应式为 阳极反应式为 5 下列关于 NaClO 调 pH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 NaClO 可使溶液的 pH 降低 b NaClO 能调节 pH 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发生反应 ClO H HClO ClO 消耗 H 从而达到调节 pH 的目的 c NaClO 能调节 pH 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NaClO 水解 ClO H2OHClO OH OH 消耗 H 从而达到调节 pH 的目的 6 用 NaClO 调 pH 生成沉淀 B 的同时生成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7 15 分 化学选修 物质结构与性质 金属镍 铁及非金属元素碳在合金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中有广泛的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物 Cu OH 2Al OH 3Fe OH 3Fe OH 2 开始沉淀 pH 5 44 01 15 8 沉淀完全 pH 6 75 23 28 8 A B v v 稀硫酸 电解调 pH x Cu NaClO 沉淀 B 调 pH y NaOH 沉淀 C 反应 矿渣 固体混合物 A 过滤 12 1 Ni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 Fe 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3 含碳化合物丙烯腈 H2C CH C N 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 4 NiO FeO 的晶体类型均与氯化钠晶体相同 Ni2 和 Fe2 离子半径分别为 69 Pm 和 78 Pm 则两种物质的熔点 NiO FeO 填 或 判断依据是 5 CaC2晶体的晶胞也与氯化钠相似 但由于 CaC2晶体中 C22 的存在 使晶胞沿一个方 向拉长 则 CaC2晶体中 1 个 C22 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 Ca2 数目为 C22 与 O22 互为等电子体 写出 O22 的电子式 6 CH4和 SiH4中 沸点高的是 填化学式 判断依据是 7 铁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体心立方堆积的晶体 设铁原子半径为r 相对原子质量为 55 9 请用含r和NA的代数式表示该晶体的密度 38 15 分 化学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已知 有机物 A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 质谱图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30 已知 0 5molA 完 全燃烧只生成 3mol CO2和 2 5molH2O A 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其中 D 的分子式为 C4H6O2 两分子 F 反应可生成六元环状酯类化合物 请回答 1 1mol B 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 22 4L 标准状况 H2 B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B 与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4 B C 的化学方程式是 2 D 的同分异构体 G 所含官能团与 D 相同 则 G 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3 F 可发生多种类型的反应 两分子 F 反应生成的六元环状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由 F 可生成使 Br2的 CCl4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H F H 的化学方程式是 F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A 的结构简式是 39 生物 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 15 分 柠檬果实富含维生素 C 和柠檬酸 果皮油细胞中有具特殊香味的柠檬油 在食品 保健 美容等领域应用广泛 目前发现可通过酵母菌发酵生产柠檬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想从自然界中分离获取酵母菌 需使用 培养基 实验中对培养皿进行灭 菌常用 法 纯化菌种时 为了得到单菌落 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法 和 法 2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接种后需将培养皿倒 置并放在 中培养 3 柠檬油是某些化妆品的优质配料 提取柠檬油常用的方法是 为了使柠檬 油易与水分离 需加入 并调节 pH 到 7 8 4 利用柠檬花粉进行组织培养时 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和 A H H2O D B KMnO4 OH 酸化 O2 催化剂 C E H2 催化剂 F 13 40 生物 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 分 最近我国部分地区出现 H7N9 禽流感疫情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 过程的核心步骤是 要检测抗原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中 可采用的技术是 此时需要用到的探针是 2 要获得单个受体细胞 需用 处理动物组织 在受体细胞的培养过程中 为了防 止污染 通常还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 3 图中 X 细胞一般采用 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 过程一般还可采用的手 段是 4 若要大量获得氨基酸序列更优美的抗体 可以利用 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 若 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 便于重组和筛选 已知限制酶 的识 别序列和切点是 限制酶 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根据图示判断 若质粒和目的基因各自只用一种酶切 质粒最好用限制酶 切割 目的基因 用限制酶 切割 H7N9 病毒的 抗原基因 受体细胞 H7N9 抗 原基因 表达产 物 注入 生 物 体 提取 Y 细胞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