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 文言文知识梳理(三)_第1页
(浙江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 文言文知识梳理(三)_第2页
(浙江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 文言文知识梳理(三)_第3页
(浙江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 文言文知识梳理(三)_第4页
(浙江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 文言文知识梳理(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言文知识梳理文言文知识梳理 三三 知识细梳理知识细梳理 指南录后序 一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缙绅 大夫 士萃于左丞相府 2 层见错出 3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4 主辱 臣死有余僇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缙绅 大夫 士萃于左丞相府 今义 医生古义 2 抗辞慷慨 今义 不吝惜 古义 3 不复顾利害 今义 利益和损害 古义 4 穷饿无聊 追购又急 今义 因清闲而烦闷 言行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古义 5 以至于永嘉 今义 连接词或词组 表示在时间 数量 范围 程度等方面的延伸 有 直到 直至 的意思 连接分句 用在后一个分句的开头 表示上述情况所产生的结果 古义 6 为巡船所物色 今义 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古义 7 几彷徨死 今义 犹豫不定 不知往哪里去好 古义 8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今义 死者的尸体 古义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间 得间奔真州 彼节者有间 而刀刃者无厚 扁鹊立有间 出没于长淮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安得广厦千万间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 如 如扬州 过瓜洲扬子桥 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2 固不如也 绝无有者 则治之如所言 其如土石何 如泣如诉 3 靡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徒靡弹药 无益吾事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 天高地迥 号呼靡及 4 殆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思而不学则殆 5 质 质明 避哨竹林中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质于齐 非天质之卑 援疑质理 四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北虽貌敬 2 予分当引决 3 草行露宿 4 日与北骑相出没 5 道海安 如皋 6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7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为巡船所物色 译文 2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译文 3 予羁縻不得还 译文 4 发北关外 译文 5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贾余庆献谄于后 译文 6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译文 3 五人墓碑记 一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2 敛赀财以送其行 3 亦曷故哉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今义 路中间 古义 2 凡富贵之子 慷慨得志之徒 今义 不吝惜 古义 3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今义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古义 4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今义 非公家的 古义 5 吴之民方痛心焉 今 极端伤心 古义 6 颜色不少变 今义 常指由物体发射 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古义 7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今义 程度副词 十分 极 古义 8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以老于户牖之下 今义 比喻某些集团的领导者或为首的人 古义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当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然五人之当刑也 募有能捕之者 当其租入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 2 道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4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策之不以其道 臣之所好者 道也 3 除 黎明即起 洒扫庭除 为汉家除残去秽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4 盛 故方其盛也 举天下之豪杰 莫能与之争 呜呼 亦盛矣哉 请其矢 盛以锦囊 负而前驱 5 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而又有剪发杜门 佯狂不知所之者 安能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 发其志士之悲哉 6 卒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而卒葬之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卒与尸合 7 徒 凡富贵之子 慷慨得志之徒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而为之记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二人在也 8 私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9 为 以旌其所为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为之声义 全乎为五人也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而为之记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10 于 激于义而死 请于当道 立石于其墓之门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四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缇骑按剑而前 5 2 不能容于远近 3 其疾病而死 4 人皆得以隶使之 5 去今之墓而葬焉 6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7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而为之记 8 安能屈豪杰之流 9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而为之记 10 为之声义 11 抶而仆之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在丙寅三月之望 译文 2 不能容于远近 译文 3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译文 4 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 译文 5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译文 6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译文 烛之武退秦师 一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2 失其所与 不知 3 无能为也已 4 秦伯说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 请客的主人或比赛 会议的承办者 古义 2 行李之往来 今义 出门带的包裹古义 3 共其乏困 今义 疲劳古义 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 今义 妻子古义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鄙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敢竭鄙怀 恭疏短引 2 许 公曰 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杂然相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3 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余悲之 且曰 若毒之乎 4 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 且焉置土石 四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2 越国以鄙远 3 既东封郑 4 与郑人盟 5 既东封郑 6 越国以鄙远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夫晋 何厌之有 译文 2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译文 3 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译文 4 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 5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译文 7 谏太宗十思疏 一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今义 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古义 2 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 今义 尽情古义 3 则思三驱以为度 今义 认为古义 4 承天景命 今义 景色古义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信 信者效其忠 愿陛下亲之信之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烟涛微茫信难求 低眉信手续续弹 2 下 惧满溢 则思江海下百川 虽在下愚 知其不可 代下司职 3 为 则思三驱以为度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亏无为之大道哉 为天下笑 4 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 简能而任之 可以养松乔之寿 将崇极天之峻 5 而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简能而任之 吾恂恂而起 蟹六跪而二螯 6 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诚以待下 戒奢以俭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 8 则思三驱以为度 虽董之以严刑 三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2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3 将有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 4 惧满溢 则思江海下百川 5 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 6 想谗邪 则思正身以黜恶 7 何必劳神苦思 8 居安思危 9 择善而从之 四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终苟免而不怀仁 译文 2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译文 3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译文 4 虽董之以严刑 译文 5 将崇极天之峻 译文 6 今守之而不足 何也 译文 7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译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 节选 一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拜送书于庭 2 召有司案图 3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4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可予不 5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6 肉袒伏斧质 7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9 8 设九宾 9 请奏盆缻秦王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其势必不敢留君 今义 副词 根据形势推测必然会怎样 古义 2 请指示王 今义 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古义 3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今义 限制 使不超出范围古义 4 于是相如前进缻 今义 向前行进古义 5 宣言曰 我见相如 必辱之 今义 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古义 6 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今义 卑鄙下贱古义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负 秦贪 负其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相如度秦王虽斋 决负约不偿城 均之二策 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闻之 肉袒负荆 2 使 秦昭王闻之 使人遗赵王书 乃使其从者衣褐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四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舍相如广成传 2 乃使其从者衣褐 3 左右欲刃相如 4 乃前曰 5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6 怒发上冲冠 7 故令人持璧归 间至赵矣 8 而相如廷叱之 9 宁许以负秦曲 10 秦王恐其破璧 11 毕礼而归之 12 完璧归赵 13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0 1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译文 2 求人可使报秦者 未得 译文 3 夫赵强而燕弱 而君幸于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 译文 4 今君乃亡赵走燕 译文 5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译文 6 欲予秦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 译文 7 遂与秦王会渑池 译文 鸿门宴 一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距关 毋内诸侯 2 张良出 要项伯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 令将军与臣有郤 6 秋豪不敢有所近 7 因击沛公于坐 8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9 拔剑切而啗之 10 沛公不胜桮杓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沛公居山东时 今义 山东省古义 2 沛公奉卮酒为寿 约为婚姻 今义 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古义 3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今义 出去 进来 不相符 古义 4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今义 副词 很 古义 11 5 而听细说 今义 详细说来 古义 6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今义 河北 南 省 古义 7 再拜献大王足下 今义 又一次 古义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亲 今行而无信 则秦未可亲也 每得降卒 必亲引问委曲 我有亲父母 逼迫兼弟兄 2 顾 荆轲遂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大行不顾细谨 顾吾念之 人之立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 胜 沛公不胜桮杓 刑人如恐不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 百战百胜 4 辞 卮酒安足辞 大礼不辞小让 停数日 辞去 5 道 道芷阳间行 行军用兵之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于是废先王之道 6 急 良曰 甚急 时恐急 剑坚 故不可立拔 大王必欲急臣 7 为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窃为大王不取也 君王为人不忍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 四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沛公军霸上 2 沛公欲王关中 12 3 籍吏民 封府库 4 范增数目项王 5 刑人如恐不胜 6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7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8 吾得兄事之 9 常以身翼蔽沛公 10 项伯杀人 臣活之 11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2 拔剑撞而破之 13 此其志不在小 14 素善留侯张良 15 沛公今事有急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大王来何操 译文 2 沛公安在 译文 3 夺项王天下者 必沛公也 译文 4 吾属今为之虏矣 译文 5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文 秋水 节选 一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不辩牛马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百川灌河 今义 泛指河流古义 2 顺流而东行 至于北海 今义 表示另提一事 介词 古义 3 东面而视 今义 指东边 古义 4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今义 脸的形状 相貌 古义 5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今义 不吝啬 自然 不拘束 不俗气 古义 13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 以为莫己若者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更若役 复若赋 则何如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 之 仲尼之闻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均之二策 夫晋 何厌之有 四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秋水时至 2 顺流而东行 3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我之谓也 译文 2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译文 3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非攻 节选 一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其不仁兹甚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众闻则非之 今义 不对 过错古义 2 从而誉之 今义 因此 就 表示下文是结果 目的等 古义 3 其不仁兹甚 罪益厚 今义 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 古义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国 今至大为攻国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等死 死国可乎 14 2 故 是何故也 暮去朝来颜色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 此物故非西产 3 则 众闻则非之 今至大为攻国 则弗知非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四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以其亏人愈多 2 从而誉之 3 众闻则非之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今至大为攻国 译文 2 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译文 3 其不义又甚 于 入人园圃窃桃李 译文 4 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译文 5 从而誉之 谓之义 译文 训练步步高 基础训练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且贰于楚也 贰 从属二主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 成功 C 又欲肆其西封 肆 延伸 扩张 D 不阙秦 将焉取之 阙 侵损 削减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 放弃 B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纾 解除 C 追购又急 购 重金收买 D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 列举罪状 15 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 老交情 B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 道歉 C 沛公奉卮酒为寿 约为婚姻 婚姻 夫妻 D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 像翅膀一样 4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资政殿学士行 B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C 使杞子 逢孙 杨孙戍之 乃还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 不能容于远近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夜 缒而出 又前而为歌曰 乃朝服 设九宾 且庸人尚羞之 烛之武退秦师 人皆得以隶使之 越国以鄙远 去今之墓而葬焉 A B C D 6 对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因人之力而敝之 蟹六跪而二螯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不可谓五人之力也 A 不同 不同 B 相同 不同 C 不同 相同 D 相同 相同 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问题 19 分 郑伯克段于鄢 节选 左传 初 郑武公娶于申 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 惊姜氏 故名曰寤生 遂恶 之 爱共叔段 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 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 为之请制 公曰 制 巖邑也 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 使居之 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 都城过百雉 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中五之一 小九之 一 今京不度 非制也 君将不堪 公曰 姜氏欲之 焉辟害 对曰 姜氏何厌之 有 不如早为之所 无使滋蔓 蔓 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 况君之宠弟乎 公曰 多 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 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 国不堪贰 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 臣请 事之 若弗与 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 无庸 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至于廪延 子封曰 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 不义不暱 16 厚将崩 大叔完聚 缮甲兵 具卒乘 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 曰 可矣 命子封 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 大叔出奔共 遂寘姜氏于城颍 而誓之曰 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闻之 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 公问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