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山西省临汾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山西省临汾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山西省临汾市山西省临汾市 20202020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满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 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 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无效 4 考试结束后 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第 i i 卷阅读题卷阅读题 共共 7070 分分 一 现代文阅读 36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3 题 公元前 16 世纪至前 3 世纪 中国各地区文化逐渐融合 商周以后 中国北部已有强大 的文明 将其他族群 阶层纳入同一政治 文化秩序 春秋战国接续已经发轫的动力 扩 大了这一秩序的领域中国文化的特色 此时也呈现出来 此后又有两千余年成长 同时 中东地区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两个文明 则由盛转衰 后被边陲的波斯与希腊取代 两 河 尼罗河流域本是颇有活力的文化核心区但没能走向庞大持久的文化圈 却从此以下 分分合合 终于淡出历史 先从地理形势讨论 中国北方黄土高原 黄土平原 渤海湾平原三者一体 虽有山地 却非天险南方则河川湖泊处处有之 偶有山岭 不成障碍 南北之间彼此密接 只有四川 盆地等地自成格局长江黄河两河中下游代表的南方与北方 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 又因彼 此密迩而交流频繁 南北两个文化系统 经常接触 又不断抗衡 最后同中有异 异中有 同 融合为一 中东两大文明则不同 两河地区北有高山 南有沙漠 难以逾越 其它方向通路狭窄 埃及在尼罗河谷地 两侧皆山 外面不是荒漠就是石碛山地 两河与埃及之间还隔了一个 大沙漠是以两个古代文明虽有接触 却不能密集交流 此间之征服者 只能马上取天下 而不能有文化的涵化力 将不同文化系统融为一个可大可久的核心 中东地区各地方文化 各自发展了独特的文字系统 两河的楔形文字 埃及的图像文 字 造字原则完全不同 始终无融合的可能 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 它在新石 器时代即已肇瑞 于商周时代一系相承南方文化与北方交会时 南方可能并无文字 于是 接受了北方的文字 战国列国出土的文书 虽有歧异 大体相同 属于一系中国地区单一 的书写系统 实与其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 2 从思想方式而言 两河流域的文献 显示出二元对立的观念 淡水与苦水 山雨与干风 皆难以调和 埃及古代的宇宙观 则为定于一尊的多元系统 法老是主宰 地方神祇各有职 司 新王国时代 埃及向外扩张 接触异地文化 这套封闭的观念便难以自圆其说 中国古代文化则逐渐形成二元融合的观念阴阳 动静都对立而互补 周易 以相对二元彼 此调和作为事物的本质 这套观念迥异于中东两大文明 也许因周人秉持此想法 故其主 宰北方时 能吸纳旧商人族群 并与各地土著共存 体现出很大的包容性 春秋时孔子提出 仁 将人性与宇宙的道 结合为以人间秩序为主轴的思想体系 此 即雅斯贝尔斯所谓 文化大突破 而亚述与埃及于轴心时代却未有足够的大突破 中国的 情形 综合言之 广大地区的古代族群 在接触的过程中 有同一文字为载具 观念包容 调和 遂能合为一系 源远流长大突破后 人间的关怀 二元的动态及互补 成为中国文 化系统主要的思想特点 摘编自许云 万古江河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中东两大古文明土地贫瘠 资源稀少 而缺乏文化交流 融合的能力 b 中东地区的两大古文明 其思想方式的特点是二元对立 这迥异于中国 c 当中国古代文化系统的主要思想特点业已形成 文化大突破便应运而生 d 融合与分割 是中国古文明与中东两大古文明在文化发展上显著的差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的论证具有宏观的视野 经由比较推出事物特点 方法得当 结论可信 b 文章选材考究 以两河 埃及古文明对比中国古文明 形成严谨的三元框架 c 文章的论据服务于论点 如周易周人佐证了中国古代文化观念的包容调和 d 文章采用总 分 总的结构 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及其成因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中东两大独特文明 是因地理 文字等具体条件的限制而式微的 其文化整合仍有相当大 的潜力与可能 b 朱熹曾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正与文中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些 特征或表现相通 c 据文章所述我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脉络 倡导和谐的 和 文化或许具有更深远的 历史和现实价值 d 文章开头便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在结尾终于交代了其具体内容 使得文章首尾 呼应 内容完整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4 6 题 3 材料一 为了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改善人居环境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 境防治法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等有关法律 法规 结合本市实际 制定本办法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遵循政府引导 社会参与 属地管理 分步推进的原则 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处理水平 本市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为 一 可回收物 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塑料 废纸 废玻璃 废金属等废 弃物 二 有害垃圾 是指纳入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 在危害的 且应当专门处置的废镍镉电池 废药品等废弃物 三 湿垃圾 是指易腐性的菜叶 果壳 食物残渣等有机废弃物 四 干垃圾 是指除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市绿化市客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商务 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生活垃圾的具 体分类目录及投放规范 并向社会公布 未按照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 由城管执法部门按 照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和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的相关规定处理 摘编自 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 材料二 本研究对杭州居民样本的各类废弃物的分类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表 3 各类废弃物分类情况的相关描述信息 注 a 1 从不分类 2 几乎不分类 3 偶尔分类 4 经常分类 5 总是分类 摘编自徐林等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 材料三 公民参与垃圾分类有三个方面 最基础的是居民的自我监督与投入 表现在公民将家 庭产生的各类生活垃圾按照政府和社区的规定 准确分类投放 公民参与的第二种方式是 参与垃圾回收管理过程 每一户家庭平均一年要参与垃圾回收地点相关工作三次左右 负 责给每家每户投放出来的垃圾袋上蒙网罩 以保持垃圾堆放地点的清洁 第三个方面指公 民对他人的监督 具体表现为监督他人正确分类及投放垃圾 参加地方居民团体和环保组 织 参加听证会与公民会议等 日本形成了政府带头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的宣传教育体系 多样化 常态化的宣传教育 工作 既教育了公民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也教育公民如何科学分类 同时还形成一个良 好的垃圾分类管理的舆论环境 给公民以压力和动力 内化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日本垃圾分类宣传的多样化体现为 第一 宣传主体多样化 日本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主 4 体涵盖了政府 社区 居民团体 企业 家庭 学校和志愿者等 很多垃圾焚烧厂设计得 非常漂亮学生游客和附近居民可以到焚烧厂参观旅游 第二 宣传内容多样化日本垃圾分 类宣传既包括了对正面的垃圾分类处理的教育 也包括对不文明垃圾分类行为的宣传 第 三宣传方式多样化 日本商品外包装上会印有分类标记及材料成分牛奶盒上甚至会提示包 装盒处理的正确步骤 要洗净 拆开 晾干 折叠以后再扔等 一些超市也会设置垃圾桶 详细标上塑料瓶 易拉罐 玻璃瓶等分类标志 以便消费者分类投放 此外责任明晰的垃圾分类管理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惩罚监督是促使公民参与垃圾分类管 理的外在压力 实施有效的扶持与激励政策 是促进公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动力 摘编自吕维霞等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4 下列关于上海市生活垃圾基本分类的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家中因老旧损坏而只得被丢弃的窗户水盆 纸箱都属于可回收物 b 父母照料婴儿时使用过的厕纸尿不湿 次性毛巾都属于干垃圾 c 用坏或用完的温度计 电池 老鼠药 生理盐水瓶都属于有害垃圾 d 平时吃东西剩下的香蕉皮 瓜子壳 隔夜饭 甘蔗屑都属于湿垃圾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统计样本中 32 61 的居民常将废纸 板 分类投放 6 47 的居民从不对其分类 这在 所有统计的废弃物种类中差异最极端 b 若没有严格的法律监督制度体系与相应的奖惩措施 公民就会失去分类投放垃圾的压力 和动力 无论中国 日本 皆是如此 c 公民参与是日本垃圾分类协同治理机制的核心之一 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全面的体系 这点在我国体现得尚不鲜明 值得借鉴 d 上海政府为促进垃圾分类 改善城市卫生 出台了相关办法条例 为生活垃圾的分类处 理提供了应然层面的具体规定与指导 6 请结合材料 分析应当如何推进我国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6 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7 9 题 喀布尔人 印度 泰戈尔 我五岁的女儿敏妮在我书桌旁 用手轻轻敲着膝盖玩 我正专心地写小说的第十七章 忽然敏妮跑到窗前 喊道 一个喀布尔人 街上果然有个喀布尔人走过 他穿着宽大污秽 的喀布尔服装 着高高的头巾 背着个口袋 拿着几盒葡萄干 女儿大声叫他 哎 那个喀布尔人回过身来抬头看 她看到这光景却吓住了 跑到 5 妈妈那里躲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会面 可没过几天 我意外地发现敏妮坐在门口长凳上和那个坐在她脚边的大个喀布尔人又 说又笑 她小纱丽 印度妇女传统服装 丝绸制的连衣裙编者注 的角上已经塞满了杏仁和 葡萄干 喀布尔人用这种有力的贿赂 使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他们常说些玩笑 敏妮满脸含笑地坐在喀布尔人面前 小大人似地低头看着这大高个 呵 客布尔人 你口袋里装的什么 他用山民的鼻音回答 一头象 也许这并不可笑 但是这两人多么欣赏这句俏皮话 依我看 这种小孩和大人的对话里 有些非常引人入胜的 东西 喀布尔人也不放过开玩笑的机会 那小人儿 你什么时候到公公家去呢 敏妮对这问题有点莫名其妙 但她不肯显露 却机灵地回答 你到那去么 可在喀布尔人这一阶层中间 公公家 有双关的意思 还能指监狱 呵 他向幻想 中的警察挥拳 我要揍我的公公 听到他这样说 想象到那个狼狈不堪的 公公 敏妮 哈哈大笑 敏妮的母亲恳求我留心那人 她是个极胆小的女人 只要一看见有人向我们的房子走 来 她就立刻断定他们不外乎是盗贼 醉汉 疟疾菌 她对这个喀布尔人也充满了疑虑 我总是笑笑 辩解说拐卖一类的事多半不会发生 喀布尔人和敏妮的亲密友谊便不受约束 地继续着 有天早晨 我听见街上有吵嚷声 往外一看 拉受被两个警察架住带走了 我赶紧跑 去问怎么回事 原来是有个街坊欠了这小贩一条围巾的钱 争吵中拉曼把他刺伤了 忽然 间在凉台上 敏妮出现了她照样喊着 呵 客布尔人 拉曼回头 脸上露出了笑容 今 天他胳臂底下没夹口袋 以她不能和他谈关于象的问题 她立刻问 你到公公家去么 拉曼关了 我正要到那去 看到他的回答没有使孩子发笑 他又举起手说 可惜我的手 被钱住了 不然我就揍那老公公了 拉曼被判了刑 再无消息 时间一天天过去 敏妮也长大了 总和朋友们一起 不像 往常那样到她爸爸的房间里来了 又一个秋天 我们把敏妮的婚礼筹备好了 我们家的光 明要到她丈夫家去 把她父亲丢到阴影里 我的敏妮今天要出嫁了 从清早起 房子里就充满了婚礼的嘈杂和忙乱 我在书房查帐 有个人进来恭敬地行 礼原来是拉曼 那个喀布尔人 起先我不认识他 他没有了口袋 没有了长头发 也失去 了从前的那种生气 但他微笑着 我又认出他来 你什么时候来的 我问 昨晚 他说 我从监狱里出来了 我觉得这话听起来很刺耳 碰巧他今天来 这不是个好预兆 这正在办喜事 我说 我正忙 能不能过几天再来 6 他迟疑地说 我可不可以看看那小人儿呢 先生 只一会儿 他相信敏妮还像从前 那样 会像往常那样跑来 叫着 呵 喀布尔人 为纪念过去的日子 他带了一点杏仁 葡萄干 好好用纸包着 我说 家里正在办喜事 你谁也见不到 这人露出失望的神色 他走近递过他的礼物说 先生 我带了这点东西来 送给那小 人儿 您有一个小姑娘 我在家也有一个这么大的小姑娘 我想到她 就带点果子给您的孩 子 我不是想赚钱的 他伸手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来 小心地打开 在桌上用双手把它抹平 上面有一个 小小的手印 这个墨迹模糊的手印平平捺在纸上当他每年到加尔各答卖货时 自己小女儿 的这个手印总在他心上 眼泪涌到我的眼眶 我忘了他是个穷苦的喀布尔小贩 而我是一不 我又哪比他强呢 他 也是个父亲啊 我把敏妮叫出来 她穿着红绸衣 额上点着檀香膏 打扮成新娘的样子 含羞站在我 们面前 看着这景象 喀布尔人显出惊讶他不能重温他们过去的友谊了 他只微笑着 小 人儿 你要到公公家去么 但敏妮现在懂得 公公 的意思了 她不能像从前那样回答他 她脸红了 在他面前 把脸低下去 我想起他和敏妮第一次会面的那天 感慨万千 她走后 拉曼长吁一口气坐下来 婚礼的喇叭吹起来 秋天温煦的阳光倾泻在周围 拉曼坐在加尔各答的小巷里 却冥想着阿富汗的群山 在悠长的岁月里 他的女儿一定也 长大了 我递给他一张钞票 说 回到你的家乡 你的女儿那里去吧 拉曼 愿你们重逢 的快乐给我的孩子带来幸运 送了这份礼 婚礼的排场就须节省些 但我觉得这婚筵格外光彩 因为我想到 在遥 远的地方 有一个久出不归的父亲 要和她的女儿重逢了 冰心 倪培耕译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小说对环境的描写着墨不多 但所写特点鲜明作用突出 如写敏妮婚礼时的秋阳 使环 境氛围与人物当时的情感自然融为一体 b 小说的详略取舍得当 泰戈尔对拉曼与 我 一家交往的言行用笔细致 而对拉曼的日 常工作狱中岁月未来动向则留白甚多 c 泰戈尔长于细节描写 从塞满零食的小纱丽 到华贵的红绸衣 这一变化体现了敏妮的 成长 也使她与拉曼关系的变化顺理成章 d 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是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如关于 公公 的玩笑三次出现 自然而巧妙 地串联了全文 也使故事读来分外动人 8 本文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请你谈谈这样设置的好处 6 分 7 9 季羡林认为 梵我合一 和谐协调 是泰戈尔思想的核心 从本文的情节与情感来看泰戈 尔一方面强调和谐与温暖 一方面淡化了原本激烈的矛盾冲突 只留下淡淡的感伤 请在上 述两方面中选择一种 结合小说加以解释分析 6 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 34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4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 13 题 陈蕃字仲举 汝南平舆人也 年十五 尝闲处一室 而庭宇芜秽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谓蕃曰 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蕃曰 大丈夫处世 当扫除天下 安事一室乎 勤 知其有清世志 甚奇之 初仕郡 孝廉 除郎中 后遭母忧 弃官行丧 太尉李固表荐 征拜议郎 再迁为乐安太守 郡人周璆 高洁之士 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 唯蕃能致焉 字而不名 特为置一榻 去则县之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 时遣书诣蕃 有所请托 不得 通 使者诈求谒 蕃怒 答杀之 坐左转修武令 拜尚书 时 零陵 桂阳山贼为害 公 卿议遣讨之 又诏下州郡 一切皆得举孝廉 茂才 蕃上疏曰 昔高祖创业 抚养百姓同 之赤子 今二郡之民 亦陛下赤子也 致令赤子为害 岂非所在贪虐 使其然乎 宜严救三 府 隐核牧守令长 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 即便举奏 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 惠者 可不劳王师 而群贼弭息矣 以此忤左右 故出为豫章太守 后迁大鸿胪 会白马 令李云抗疏谏 桓帝怒 当伏重诛 上书救云 坐免归田里 永康元年 帝崩 窦太后临 朝 时新遭大丧 国嗣未立 诸尚书畏惧权官 托病不朝 蕃以书责之曰 古人立节 事 亡如存 今帝祚未立 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茶蓼 之苦 息偃在床 于义不足 焉得仁乎 诸尚书惶怖 皆起视事灵帝即位 窦太后复优诏蕃 封蕃高阳乡侯 食邑三百户 帝乳 母赵娆 旦夕在太后侧 中常侍曹节 王甫等与共交构 谄事太后 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 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用理泄 曹节等矫诏诛武等 蕃 时年七十余 闻难作 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 并拔刃突入承明门 王甫时出 遂令收蕃 即日害之 节选自 后汉书 陈蕃传 注 三府 汉制 三公皆可开府 因称三公为 三府 茶蓼 泛指田野沼泽间的杂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太后信之 数出诏命 有所封拜 蕃常疾之 志诛中官 会窦武亦有 谋蕃 因与窦武谋之 b 太后信之 数出诏命有所封拜 蕃常疾之 志诛中官 会窦武亦有 谋蕃 因与窦武谋之 c 太后信之 数出诏命 有所封拜 蕃常疾之 志诛中官 会窦武亦有谋 蕃因与窦武谋之 d 太后信之 数出诏 命有所封 拜蕃常疾之 志诛中官 会窦武亦有谋 蕃因与窦武谋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8 a 举孝廉 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 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b 出 被调出京城任官职 实为贬官 陈蕃因提建议被贬为豫章太守 c 视事 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陈蕃劝说托病不上朝的大臣要尽职尽责 d 陈蕃对周只称字不称名 是表示对他的尊敬 故 字而不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陈蕃自有名节能招徕贤士 郡人周瑶不接受本郡前后太守的招命 而陈蕃能够招徕 正 是因为陈蕃本人自是名节之士 b 陈蕃识见卓异颇有方略 他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 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 要原因 应该选贤任能 更换地方官吏 c 陈蕃尽孝尽忠反而受到杀害 他因母亲去逝 宁愿弃官守丧 虽然多次免官 但他仍然上 疏 最后窦太后还是下令捕杀他 d 陈蕃少有大志 为人称赞 十五岁时闲处一室而庭院芜秽 他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 回答父亲好友之问 被认为有澄清天下的志气 受到赞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使者诈求谒 蕃怒 答杀之 坐左转修武令 2 致令赤子为害 岂非所在贪虐 使其然乎 二 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下面小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 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老莱衣 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 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 模仿儿童 使双亲欢娱 黄牛峡 位于宜昌之西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颔联 何处访庭闱 一句采用设问句 暗示这也正是首联 万事非 中的一例 b 诗中写黄牛峡的景属于虚写 杜甫 登高的写景也采用了这一手法 c 诗人在秋天送别友人 但全诗并不见离别的感伤之情 气概整体昂扬 d 首联用典 用古代的美谈和当今的时局形成对照 点示出当时的时代背景 9 15 请结合全诗 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6 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 1 小题 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逍遥游 描写鹏鸟迁徙南冥时 从水面奋起而飞直上九万里高空的两句是 2 赤壁赋 中 两句描写了苏子与朋友乘坐 小舟举酒互劝的场景 3 辛弃疾在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叹惋繁华盛况和英雄业绩已满然无存的诗句是 第第 卷表达题卷表达题 共共 8080 分分 三 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7 19 题 荀子是中国第一个写了一篇较有系统的美学论文 乐论 的人 他有句话说得极 好 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这话 到艺术美上就是说 艺术既要极丰富全面地 表现生活 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 提高 集中 更典型地表现生活 由于 粹 由于去粗 存精 艺术表现里有了 虚 洗尽尘滓 独存孤由于 全 才能做到 充实之谓美 充 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虚 和 实 辩证统一 才能完成艺术的美与表现 但 全 和 粹 是 的 既去粗存精 那就似乎不全了 全似乎就不应 拔萃 然而 只讲 全 而不顾 粹 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 只讲 粹 而不能反映 全 又容 易走上抽象的 道路 既粹且全 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 才能谓之美 正如荀子所正确 的那样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类比 相互冲突 浪漫主义 提出 b 运用 相互冲突 形式主义 指出 c 运用 相反相成 浪漫主义 指出 d 类比 相反相成 形式主义 提出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矛盾之中 很难又全又粹 b 又全又粹 那就必然陷入矛盾之中了 c 矛盾之中 哪能做到又全又粹呢 d 又全又粹 这不矛盾吗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虚 和 实 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