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秋钟塘小学传染病及食品饮用水安全管理组织机构_第1页
2010秋钟塘小学传染病及食品饮用水安全管理组织机构_第2页
2010秋钟塘小学传染病及食品饮用水安全管理组织机构_第3页
2010秋钟塘小学传染病及食品饮用水安全管理组织机构_第4页
2010秋钟塘小学传染病及食品饮用水安全管理组织机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钟塘小学传染病及食品饮用水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钟塘小学传染病及食品饮用水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传染病预防工作负责人 张兴旺 游超 邬满江 学校 卫生室医务人员 疫情报告人 游超 邬满江 食品饮水安全工作负责人 梅瑞祥 李纯成 学生食堂师 傅 教师食堂师傅 成员 各班主任 疫情报告电话 熊国照 2012 年秋 2 钟塘小学钟塘小学传染病 食品及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传染病 食品及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教育局的有关规定要求 为预防学校传染病的发生 流行 保障师生健康 特制定本工作制 度 一 部门职责 1 加强领导 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 建立校长责任制 保证 传染病防治的必要经费 按照卫生部门和教委要求 组织校内各项 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 2 学校设立专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制定专人 学校医务室校 医 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收集 报告 学生健康晨检或巡查 学生健康教育 校内食堂 饮水卫生检查 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 工作 3 学校应主动与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沟通 接受上级教育 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的技术指导 培训 督导检 查等工作 4 发生疫情后应协助与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 开展调查 病人救治 控制措施落实等工作 二 传染病疫情报告 一 报告病种 1 法定报告的甲类和按照甲类控制的乙类传染病 学校内发现甲类 霍乱 鼠疫 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的散发病例 3 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炭疽 疑似或确诊散发病例 2 法定报告的乙 丙类传染病 1 呼吸道传染病 学校内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发生麻疹 2 例及以上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 例及以上 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性感 冒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10 例以上 2 肠道传染病 学校内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发生急性病毒性 肝炎 伤寒 副伤寒 5 例及以上 痢疾及丙类肠道传染病 10 例及 以上 3 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学校班级内出现集聚性水痘 手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病人以 及集聚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 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 政部门报告 4 发热事件 同一班级内在近 3 天内突然出现有 5 例以上的体温大于 38 度 并伴有头痛 咽痛 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人应向学校保健教 师报告 同一学校内在近 3 天内突然出现有 3 例以上的体温大于 38 度 并伴有痛 咽痛 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人应立即向当 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5 食源性疾病 学校在短期内发生因食品原因引起的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伴有发热症状的病人 10 例及以上 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 4 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二 报告要求 1 学校校长 老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为传染病信息 报告的责任人 学校指定专人 游超 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 应建 立相关工作制度和传染病报告登记簿 附件 加强对师生健康情况 晨检或巡查 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 及时报告 2 学校师生中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的 学校保健教师应做好学 校传染病病人登记 在第一时间内以电话和网络形式报尖山乡中心 学校办公室 同时报告尖山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发现学校内上述传染病暴发或流行 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 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集体性发热事件和水痘 手 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暴发疫情应立即电话向所尖山乡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报告 同时做好新续发病人的动态报告 三 传染病预防 1 学校应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规定 做好对新生的预防接种凭证入学 配合尖山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 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相关疫苗免疫接种 传染病监测等 工作 2 每年组织对校内从事饮食 饮水 保育行业人员定期体检 发现属法律规定的传染病病人 病原携带者应及时调离岗位 3 加强对学校内食堂卫生工作管理 建立规范工作制度 防止 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交叉污染 做好师生饮水卫生 确保提供师 5 生安全 卫生 合格的食品与饮用水 做好校内粪便管理和苍蝇 蚊虫等媒介昆虫消杀灭工作 5 做好对学生健康查检和巡查 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的 健康教育 四 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 1 发现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应做好登记 配合协助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或尖山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病人的流行病调查 根据 疾控专业人员划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每天医学观察 做好宣传 教育 饮食 饮水卫生等控制措施 2 发现传染病暴发疫情 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及时护送病人就医治疗 对现场予以保护 如认 为属共同食用污染的食品或水而引起的 应暂停供应 并保留污染 食品或水 同时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调查 样品采集 消毒等工作 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医 学观察 预防性服药及应急接种 做好学校内卫生宣教 饮水饮食 卫生和学生健康状况的晨检或巡查 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和疾控机构 提出的暂停集体活动 停课 停学等紧急措施 经主管教育部门和 当地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6 钟塘小学疫情报告制度钟塘小学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和生命安全 根据 传染病防治法 和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 情报告工作规范 的要求 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 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 政教主任游超老师为我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其他教职员工 学生发 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 疫情报告人职责 在校长的领导下 具体负责本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 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 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 三 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 在同一班级 天内有 例或者连续 天内有多个学生 例以上 患病 并有相似症状 如发热 皮疹 腹泻 呕吐 黄疸 等 或者有共同用餐 饮水史时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小时 内报出相关信息 2 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 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 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 腹泻 7 等症状时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四 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 方便的通讯方式向尖山乡中心学校报告 五 学校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学校建立学生晨检 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学校的老师 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 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 时 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 查 并记录排查情况 晨检应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 询问 了 解学生出勤 健康状况 并将晨检结果记录在晨检记录上 如发现 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 如发热 皮疹 腹泻 呕吐 黄疸等 以 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 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 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早报 告 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 对于 因病缺勤的学生 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 如有怀 疑 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 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 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 发现 8 2012 年 9 月 传染病预防知识传染病预防知识 病原体侵入机体 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 稳定性 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 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称为传染 表现有临床症状者为传染病 分为四种传播方式 1 水与食物传播 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 污染水和食物 易感 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 菌痢 伤寒 霍乱 甲型毒性肝炎等 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 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 喷嚏 谈话排出的 分泌物和飞沫 使易感者吸入受染 流脑 猩红热 百日咳 流感 麻疹等病 通过此方式传播 3 虫媒传播 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 完成其生活周期 通过不 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 蚊 蚤 蜱 恙虫 蝇等 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 如蚊传疟疾 丝虫病 乙型脑炎 蜱传回归 热 虱传斑疹伤寒 蚤传鼠疫 恙虫传恙虫病 由于病原体在昆虫 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 故称生物传播 病原 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 如菌痢 伤寒等 4 接触传播 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 如皮肤炭疽 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 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 血吸虫病 9 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 均为直接接触传播 多种肠道传染 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 谓之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新生人口增加 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 部队的新兵入伍 易引 起传染病流行 病后获得免疫 人群隐性感染 人工免疫 均使人群易感性降 低 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 传染病如何预防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以综合性防疫措施为基础 其主 要预防措施如下 一 管理传染源 1 甲类传染病 鼠疫 霍乱 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 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与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 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 丙类传染病 10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 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 黑热病 丝虫病 包虫病 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一 管理传染源 2 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管理与必要的治疗 特别是对食品制作供销 人员 炊事员 保育员作定期带菌检查 及时发现 及时治疗和调 换工作 一 管理传染源 3 对传染病接触者 须进行医学观察 留观 集体检疫 必要时进行 免疫法或药物预防 一 管理传染源 4 对感染动物的管理与处理 对动物传染源 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 家畜 应隔离治疗 必要时宰杀 并加以消毒 无经济价值的野生 动物发动群众予以捕杀 二 切断传播途径 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 采取不同防疫措施 肠道传染病作好床边隔离 吐泻物消毒 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 作好水源及粪便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 应使室内开窗通风 空气流 空气消毒 个人戴口 罩 虫媒传染病 应有防虫设备 并采用药物杀虫 防虫 驱虫 三 保护易感人群 11 提高人群抵抗力 有重点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 力 人工自动免疫是有计划的对易感者进行疫苗 菌苗 类毒素的接种 接种后疫力在 1 4 周内出现 持续数月至数年 人工被动免疫是紧急需要时 注射抗毒血清 丙种球蛋白 胎盘球 蛋白 高效免疫球蛋白 注射后免疫力迅速出现 维持 1 2 月即失 去作用 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水痘 麻疹 肠道传染病 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病 包括霍 乱 细菌性痢疾 伤寒 副伤寒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和其他 感染性腹泻等 病人和病原体携带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所有肠道传染病患者 的粪便都含有大量病原体 病原体随病人或携带者排出的粪便污染 环境后 经水 食物 手 苍蝇 蟑螂等媒介由口而入引起感染 发病相应地以气温较高的夏秋两季为多 预防措施 1 及时发现病人 加以隔离治疗 2 加强 三管一灭 工作 3 开展健康教育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2 4 有特异性预防接种的要进行预防接种 如甲肝疫苗 脊髓灰质炎 疫苗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 床特点为急起高热 全身酸痛 乏力 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 该病 潜伏期短 传染性强 传播迅速 流感病毒分甲 乙 丙三型 甲 型流感威胁最大 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 易发生变异 易引起暴 发流行 预防 1 管理传染源 病人隔离治疗 1 周 或至退热后 2 天 不住院者 外出应戴口罩 单位流行应进行集体检疫 并要健全和加强疫情报 告制度 2 切断传播途径 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可用食醋或过氧 乙酸熏蒸消毒 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 到公共场所应 戴口罩 不到病人家串门 以减少传播机会 病人用过的食具 衣 物 手帕 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 2 小时 3 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学生平时加强身体锻炼 合理饮食和休息 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养成勤洗手 不面对他人咳嗽 大声说话等良 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接种流感疫苗 在疫苗株与病毒株抗原一致的情况下 均有肯定 的预防效果 接种时间 在流感流行高峰前 1 2 个月接种 推荐接 13 种时间为 9 至 11 月份 接种对象 所有希望减少患流感可能性 没有接种禁忌 年龄在 6 个月以上者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 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 病 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 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 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 肾 心脏 关节等器官 本 病好发儿童 亦可见于成人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及接触史 典型急性发作的腮腺肿痛特征 诊断并不 困难 对于无腮腺肿痛或再发病例及不典型可疑病例 确诊有赖于血清学 及病毒方法 预防 1 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在集体儿 童机构 部队等接触者应留验 3 周 对可疑者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