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 4 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将其代码填在题后 的括号内 1 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A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形式 D 产品的交换形式 2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 这种看法是 A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机械决定观点 C 历史宿命论观点 D 历史循环论观点 3 社会意识是 A A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对政治状况的反映 C 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D 人民群众愿望的表现 4 社会意识是 A A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 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D 人类自我改造的过程 5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C A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 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 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6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杰出人物是指 D A 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 历史上反抗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 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 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7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B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 分工协作关系 8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C A 对立统一规律 B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 阶级斗争规律 9 一定社会上层建筑所包括的内容 C A 是一切阶级的意识形态 B 只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 C 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及与此相应的各种制度 设施的总和 D 只是国家政权及其设施 组织的总和 10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 D A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 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不同层次的社会意识的总和 C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思维科学 D 政治法律思想 道德 宗教 艺术 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 11 社会形态的确切含义是指 B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 C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 社会中各因素的总和 12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A A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 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 C 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D 生态环境的不断改改善 13 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C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D 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 14 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C A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B 古代社会 近代社会 现代社会 C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D 自然经济社会 商品经济社会 产品经济社会 15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D 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B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6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是因为 C A 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中并转为现实的生产力 B 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C 科学技术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D 科学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1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18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这句名言的含义是 C A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良是绝对对立的 B 每次革命都会创造奇迹 要不间断地 革命 C 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D 社会革命是对旧世界的彻底否定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由于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的正确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这说明 A A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B 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改变经济基础发展的根本方向 C 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 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20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 C A 人的自然属性 B 人的道德属性 C 人的社会属性 D 人的精神属性 二 多项选择题二 多项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的 4 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 2 到 4 个正确答案 并将其代码填 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 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CD 3 A 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唯物史观 D 唯心史观 2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劳动者 D 劳动工具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 为它们 ABCD A 制约和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B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 决定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 D 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个命题表明 ACD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社会规律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5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表现在 ABC A 是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B 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 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D 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因 6 下列选项中 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ACD A 人口因素 B 民族构成 C 生产方式 D 地理环境 7 社会基本矛盾 ABCD A 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发展 B 决定着社会的进程 性质和面貌 C 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D 是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的内在根据 8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BCD A 它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是完全同步的 B 它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C 它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D 它对于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9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是因为 ABCD A 人民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为社会变革开辟道路 B 在阶级社会中 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的主力军 C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中坚力量 D 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加 任何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不会成功 10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BCD A 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 B 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C 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 D 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11 生产力是客观的 因为 AB A 它是人们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力量 B 它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 C 它决定生产关系 D 它是被一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物质力量 1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其意思是说 BD A 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C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 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4 13 列宁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这是因为 ABCD A 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唯心主义的统治地位 B 为研究社会生活 揭示社会本质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 C 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 D 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14 十五 规划的指导方针是 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 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 把改革开放 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 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这一指导方针体现了 ACD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生产的观点 C 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 D 社会主义本质 15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 加上美国经济衰退 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 连法国总 理若斯潘也感慨地说 资本主义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主义本身 可见 资本主义 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就是 AD A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执政党同反对党之间的矛盾 C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D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三 判断题三 判断题 只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 错误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划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也就是说社会意识不具有相对独立性 2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总是平衡的 3 国体决定政体 政体服从于国体 4 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产品的分配方式 5 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6 阶级的实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生产资料 7 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8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9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它对人类社会是有利而无弊的 10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 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解放生产力 推动社会发展 四 连线题四 连线题 1 请根据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连线 1 B 2 A 3 C 阶级斗争是 A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 B 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 C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2 请根据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连线 1 C 2 A 3 B 生产力发展是 A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 B 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革命是 C 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七 材料分析题七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一 材料分析题 一 材料一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 单位 元 人 年份纯收 入 1 工资性 收入 占比 0 2 家庭 经营纯 占比 0 3 转 移性 占比 0 4 其 他收 占比 0 5 收入收入入 2001236677232 6146061 7472 0883 7 2002247684033 9148860 1512 1984 0 2003262291935 0154158 8662 5973 7 2004293699833 98174659 45772 621163 95 上述表格反映了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 党和 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 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兴农富民的政 策 材料二 中宣部 文化部 2005 年 12 月 14 日在京召开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 先进集体表彰会 大会中指出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以广大人民群 众为本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农村 忘了农民 忘了我们的父老乡亲 要切实提高农村基 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推动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向农村倾斜 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 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要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不断 开拓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1 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 二中我国制定实行这些政策的哲学依据 ABCD 2 试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谈谈我国怎样搞好社会主义改革 正确的是 ABCD 材料分析题 二 材料分析题 二 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一 孟轲说 民为贵 杜稷次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针对跨国婚姻的财产分配及子女监护协议
- 临时租房合同范本:城市青年短期租住协议
- 离婚协议书:共同财产生意分割及子女抚养权明确协议
- 自来水厂工程施工方案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调整及探望权协议范本
- 离婚后双方就人寿保险权益分割及责任承担协议
- 城市绿化用地租赁安全协议及环境监测责任书
- 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热力管明沟施工方案
- 专业教师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5年四川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仿真试题及答案一
-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中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标准试题及答案
- 2025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大单元教学设计)
- 药械知识培训计划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气瓶检验员闭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⑵防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