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简支箱梁计算书_第1页
30m简支箱梁计算书_第2页
30m简支箱梁计算书_第3页
30m简支箱梁计算书_第4页
30m简支箱梁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计算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计算书 一 主要设计标准一 主要设计标准 1 公路等级 城市支路 双向四车道 2 桥面宽度 3m 人行道 0 25m 路缘带 2x3 5m 车行道 0 5m 双黄线 2x3 5m 车行道 0 25m 路缘带 3m 人行道 21m 3 荷载等级 汽车 80 级 4 设计时速 30Km h 5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 2g 6 设计基准期 100 年 二 计算依据 标准和规范二 计算依据 标准和规范 1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 87 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 2004 3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三 计算理论 荷载及方法三 计算理论 荷载及方法 1 计算理论 桥梁纵向计算按照空间杆系理论 采用 Midas Civil2012 软件计算 2 计算荷载 1 自重 26KN m3 2 桥面铺装 10cm 沥青铺装层 8cm 钢筋混凝土铺装 3 人行道恒载 20KN m 4 预应力荷载 采用 4 束 5 s15 2 和 6 束 4 s15 2 fpk 1860MPa 钢绞线 张控应力 1395MPa 5 汽车荷载 本桥由于是物流园区内部道路 通行的重车较多 本次设计考虑 厂矿道 路设计规范 GBJ22 87 汽车 80 级 计算图示如下 根据图示 汽车荷载全桥横桥向布置三辆车 冲击系数按照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 2004 4 3 2 条考虑 6 人群荷载 3 5 KN m2 7 桥面梯度温度 正温差 T1 14 T2 5 5 负温差 正温差效应乘以 0 5 3 计算方法 1 将桥梁在纵横梁位置建立梁单元 然后采用虚拟梁考虑横向刚度 以此来 建立模型 2 根据桥梁施工方法划分为四个施工阶段 架梁阶段 现浇横向湿接缝阶段 二期恒载阶段 收缩徐变阶段 3 进行荷载组合 求得构件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时的应力 内力和位移 4 根据规范规定的各项容许指标 按照 A 类构件验算是否满足规范的各项规 定 四 计算模型四 计算模型 全桥采用空间梁单元建立模型 共划分为 273 节点和 448 个单元 全桥模 型如下图 全桥有限元模型图 五 计算结果五 计算结果 1 施工阶段法向压应力验算 施工阶段法向压应力验算 1 架梁阶段 架设阶段正截面上缘最小压应力为 1 0MPa 最大压应力为 2 7MPa 正截 面下缘最小压应力为 12 0MPa 最大压应力为 13 7MPa 根据 公路钢筋混凝 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第 7 2 8 条规定 1 15ftk 1 484 MPa 0 7fck 18 144 MPa 可见加梁阶段压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架梁阶段正截面上缘压应力图 MPa 架梁阶段正截面下缘压应力 MPa 2 现浇横向湿接缝阶段 现浇横向湿接缝阶段正截面上缘最小压应力为 1 1MPa 最大压应力为 2 8MPa 正截面下缘最小压应力为 11 5MPa 最大压应力为 13 4MPa 根据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第 7 2 8 条规定 1 15ftk 1 484 MPa 0 7fck 18 144 MPa 可见加梁阶段压应力满足规范要 求 现浇横向湿接缝阶段正截面上缘压应力图 MPa 现浇横向湿接缝阶段正截面下缘压应力图 MPa 3 二期恒载完成阶段 二期恒载完成阶段正截面上缘最小压应力为 1 9MPa 最大压应力为 5 2MPa 正截面下缘最小压应力为 7 7MPa 最大压应力为 11 9MPa 根据 公 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第 7 2 8 条规定 1 15ftk 1 484 MPa 0 7fck 18 144 MPa 可见加梁阶段压应力满足规范要 求 二期恒载完成阶段正截面上缘压应力图 MPa 二期恒载完成阶段正截面下缘压应力图 MPa 4 收缩徐变完成阶段 收缩徐变完成阶段正截面上缘最小压应力为 1 9MPa 最大压应力为 5 2MPa 正截面下缘最小压应力为 6 7MPa 最大压应力为 11 0MPa 根据 公 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第 7 2 8 条规定 1 15ftk 1 484 MPa 0 7fck 18 144 MPa 可见加梁阶段压应力满足规范要 求 收缩徐变完成阶段正截面上缘压应力图 MPa 收缩徐变完成阶段正截面下缘压应力图 MPa 2 受拉区钢筋拉应力验算 受拉区钢筋拉应力验算 钢束编号 施工阶段有效预 应力 MPa 使用阶段钢束拉 应力 MPa 施工阶段容许拉 应力 MPa 使用阶段容许拉 应力 MPa 腹板束 N11262119213951209 腹板束 N21256119113951209 腹板束 N31249118913951209 腹板束 N41243118813951209 底板束 N51270119313951209 根据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第 6 1 3 条施工阶段 0 75fpk 1395MPa 和第 7 1 5 条使用阶段 0 65fpk 1209MPa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钢束的拉应力满足规范的要求 3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1 短期效应正截面抗裂验算 根据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第 6 3 1 条规定短期效应组合下 st pc 0 7ftk 1 855MPa 从短期效应正截面上下 缘图中可以看出各个截面的应力均符合要求 短期效应正截面上缘应力图 MPa 短期效应正截面下缘应力图 MPa 2 长期效应正截面抗裂验算 根据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第 6 3 1 条规定长期效应组合下 lt pc 0MPa 从长期效应正截面上下缘图中可以 看出各个截面的应力均符合要求 长期效应正截面上缘应力图 MPa 长期效应正截面下缘应力图 MPa 4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根据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第 6 3 1 条规定短期效应组合下主拉应力容许值 tp 0 7ftk 1 855MPa 从短期效应斜 截面最大拉应力图中可以看出各个截面的应力均符合要求 短期效应斜截面主最大拉应力图 MPa 5 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根据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第 7 1 5 条规定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 KC pt 0 5fck 16 2MPa 从使用阶段正 截面上下缘压应力图中可以看出各个截面的应力均符合要求 使用阶段正截面上缘压应力图 MPa 使用阶段正截面下缘压应力图 MPa 6 使用阶段斜截面压应力验算 使用阶段斜截面压应力验算 根据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第 7 1 6 条规定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 cp 0 6fck 19 44MPa 从使用阶段 斜截面最大主压应力图中可以看出各个截面的应力均符合要求 使用阶段斜截面最大主压应力图 MPa 7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基本组合下小箱梁跨中最小弯矩为 5587 kN m 最大弯矩为 10647kN m 根据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第 5 2 2 条计算出结构抗弯承载力为 11977 kN m 可见结构抗弯承载力 满足要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截面抗弯矩络图 MPa 8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基本组合下小箱梁支座处最小剪力为 746 kN 最大剪力为 1883kN 根据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第 5 2 8 5 2 12 条计算出所需的抗剪截面只有单个截面不符合要求 其余都符合要求 计算出 结构抗剪承载力为 3556 kN 结构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斜截面抗剪包络图 kN 9 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 经计算 在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长期挠度 结构按照短期效应组合和 B0 0 95EcI0刚度考虑长期效应影响系数 1 425 计算的挠度值为 12 6x1 425 19mm 根据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 2004 第 6 5 3 条可知 梁式桥主梁的最大挠度不应超过计算跨径的 L 600 5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