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腔吸痰_第1页
口鼻腔吸痰_第2页
口鼻腔吸痰_第3页
口鼻腔吸痰_第4页
口鼻腔吸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鼻腔吸痰法,徐佩,基本概念用物的介绍评估吸痰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吸痰法,吸痰法:是指用吸痰装置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目的 :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通气功能。,吸痰的方式,经口腔、鼻腔吸痰法经气管插管吸痰法经气管切开吸痰法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基本概念用物的介绍评估吸痰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吸痰管,口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的使用,顺插法:在拉舌钳或压舌板的协助下,将口咽通气管放入口腔反转法:口咽通气管的咽弯曲部朝上插入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成正位,并用双手拇指向下推送至合适的位置,口咽通气管使用注意事项,根据患者门齿到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禁用于意识清楚、有牙齿折断或脱落危险和浅麻醉患者(短时间应用的除外)牙齿松动者,插入及更换口咽通气管前后应观察有无牙齿脱落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部异物梗阻患者禁忌使用定时检查口咽通气管道是否保持通畅,吸痰装置,中心吸引装置大号注射器吸痰法电动吸引器,用物准备,一次性吸痰管数根一次性药碗数个方盘,听诊器,手电筒安尔碘,棉签,弯盘0.9%NS电动吸引器,吸氧装置其他(按需准备口咽通气管、压舌板等),基本概念用物的介绍评估吸痰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评估患者,1、核对,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检查鼻腔有无畸形、疾患,口腔有无活动性义齿,听诊患者肺部,评估痰液情况。3、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情况。4、协助翻身、拍背。5、检查吸引器性能(负压0.06Mpa),并调节吸引压力(成人为0.02-0.04Mpa)。,基本概念用物的介绍评估吸痰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操作过程,1携物品至床旁-核对、解释调高O22取药碗-消毒NS瓶口-冲瓶口-取液-再消毒瓶口3洗手-戴手套-取管连接(关闭侧孔)4试吸-反折送管-放松反折吸痰-观察5观察效果-冲洗管路-处置听诊调O26人文关怀,指导,操作后,用物处理废液收集器1-2天或者2/3满即要更换,药碗一次一用吸痰护理盘可保存24H,每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患者使用。吸引器: 痰液加有效氯配置成2000mg/L有效氯溶液放置1H后弃去 吸引瓶浸入2000mg/L有效氯溶液1H后清洗、晾干备用连续使用时吸引皮条每天更换玻璃接管送供应室统一清洗、消毒、灭菌 洗手,记录,基本概念用物的介绍评估吸痰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注意事项,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痰液较多需再次吸引,应间隔3-5min,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用一次痰液粘稠可配合翻身、拍背,蒸气吸入或雾化吸入,出现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