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_第1页
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_第2页
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_第3页
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_第4页
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7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并从中汲取奋发前进的精神营养和智慧力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 1】 70 年前,当祖国需要时,北大荒的开垦者们来到了这里,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70 年后的今天,北大荒人仍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使北大仓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储备基地。70 年间,几十万复转官兵、几万大专院校毕业生、几十万内地支边青年和 54 万城市知识青年,创造了一个个人类拓荒史上的奇迹:在昔日的亘古荒原上,北大荒人已开垦出 3700 多万亩良田,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 200 多亿斤。三代北大荒人,70 年的艰苦奋斗。我们不仅为北大荒人所创造的丰硕物质成果而欢欣鼓舞,更为他们用青春和生命培育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所震撼。1947 年,正是共和国诞生前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按照毛主席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一批从延安来到东北的军队干部率部挺进莽莽荒原,6 月 13 日他们推起开发北大荒的第一犁。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他们餐风饮露,顶风冒雪,播下了北大荒农垦事业的第一粒火种,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7创建出宁安、通北等第一批国营农场,努力开荒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前方作战。上世纪 50 年代,时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将军率部来修铁路。他抓起一把黑土捏了捏,说:“这土多肥呀!比南泥湾强多了。 ”王震将军心里想啊,中国有 6 亿人,解决粮食问题不仅对当代有利,更能造福子孙后代。当时的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的一番话更使将军心潮澎湃:“光密山一带的荒地,就够你开发的了,它相当于好几百个南泥湾呢!”就这样,1958 年,在中国垦荒史上,出现了气势磅礴的十万官兵进军北大荒的壮丽画卷:解放军三总部、陆海空军、炮兵、防化学兵、首都警卫师、7 个预备师,共 8.1 万官兵,加上随军家属等十万大军走公路,行铁路,借小路,别羊城,离巴蜀,辞云贵,渡浦江,横跨中国,直取北大荒。穿越历史烟云,8511 农场老职工、90 岁高龄的姜玉庭老人仿佛回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1958 年,来自全国各地的 10 万复转大军齐聚密山,从这里下车分赴各农场。 “完达山下千里沃野变良田;密虎宝饶英雄建国立家园。 ”王震将军拟就这副对联勉励屯垦官兵。跟随四野从东北一路转战海南岛,并从广州复员的老英雄姜玉庭,当时就在密山火车站外广场上,聆听了王震的动员讲话,然后徒步进入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7连地图上都没有标注地名的荒原过去的北大荒,野兽成群,沼泽密布。冬天的寒风冻僵了土地,初来乍到的人们只能穴地为居,化雪作炊。为了过冬,官兵们矗起了一排排马架子和地窨子。小咬、牛虻、蚊子到处乱飞。八五农场的老战士郝振武的话让我们感慨万千:党和人民需要粮食,需要开发北大荒这座粮仓。北大荒那时是一无所有,可正因如此才派我们来啊!从 1963 年到 1976 年,先后又有 54 万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来自京津沪杭等大中城市的知青把城市的文化和文明带到了偏远的边疆,给北大荒文化增添了丰厚的底蕴。不论在艰难的创业时光,还是在今天经济全面发展的改革年代,北大荒人六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并不断赋予其科学的内涵,不等不靠,不屈不挠,以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矢志不渝的行为品质,勇担风险的敬业态度,写下了拓荒史上壮丽的诗篇。【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 2】 人无精神不振,国无精神不兴。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不仅要有持续的外部动能支撑,更要秉着一股劲,提着一股精气神。龙江大地上,一代代先驱者、革命 者、建设者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等,始终为龙江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黑龙江省经济下 行压力加大,困难与挑战叠加的新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7常态下,龙江比任何时候更需要精神的引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龙江发展的恒久动力。一个地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精神的锻造史。回顾黑龙江波澜壮阔的奋斗史,龙江儿女从不缺乏改革的勇气和魄力,从不缺乏创新的积淀和智慧。黑龙江的 精神财富,是在革命、开发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几代黑龙江人用艰苦的探索、顽强的斗争、辛勤的劳动、无私的奉献锻造出来的。从共和国的 长子到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全国重要的石油产区、煤炭产区、木材产区,到千亿斤粮食产量的大粮仓,黑龙江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无私奉 献等优秀基因不曾消失,并顺应时代潮流,在不断丰富、完善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不可否认,由于黑龙江省计划经济开始的早,退出的晚,导致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较深,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曾经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特殊贡献的“骄 子” ,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新的考验。但是市场经济醒得晚,市场意识不强,只是转型发展的早晚问题,快慢问题。当发展的迷思被厘清,思想的牢笼被打 破,后发赶超的决心与力量将势不可挡。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积极推进,用一代代龙江儿女一脉相承的精神力量去改革创新,拼搏进取,在体 制机制上大刀阔斧,在发展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7环境上全面优化,在创新创业上激发活力,必将为龙江转型发展提供澎湃动能。经济增速低位运行、下行压力加大,但也孕育着转型升级的无限希望,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 力量。一方面,虽然能源资源产业大幅度下拉,但其他产业快速增长,经济趋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种积极因素正在累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从 中央到地方,政策红利接踵而至。从“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到“龙江丝路带”建设,从国务院下发振兴东北“35 条” ,到关于进一步优化全省发 展环境的“意见” ,龙江正迎来加快发展的崭新机遇和发展良机。顺势而为,我们必须把握这种大势,全省上下迎难而上,一往无前,始终绷着一股劲,咬定发展不 放松,让黑龙江的精神财富成为振兴黑龙江的强大精神动力。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是发展的必然规律。暂时的困难和压力只是龙江结构调整的阵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矛盾有风险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 有没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风险的决心和办法。 ”解决结构性、体制性和资源性三大矛盾,需要我们迎难而上;扩投资上项目、促进工业经济企稳回升,需要我们铆足干 劲;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需要我们锐意进取;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我们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7久久为功。使命和任务的落实,靠改革创新,靠市场机制,靠简政放权,更要靠 我们自己的“骨头长肉” 。需要拿出当年力劈榛莽、艰苦创业的豪情,拿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勇气,发出改革创新、敢破敢立的新时代强音。哲人说, “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 ”让所有的龙江儿女从“精神”这个原点出发,以新一轮东北振兴为契机,以全面深化改革 为根本动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催发内生动力、提升创新活力,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续写龙江跨越发展的时代篇章。弘扬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相关文章:1.北大荒精神心得体会2.学习北大荒精神心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