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六讲第六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考点一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对应学生用书 p152 1 1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 位置 广东省中南部 珠江 下游 2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初期 以发展 小城镇 为主导 形成 城乡一体化 地带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 发挥 区域中心 城市的带动作用 形成以广州市为中 心的城市群体系 2 2 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 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 城市 的集中 2 工业化加速了 人口向城市 的集中 3 工业化加速了人的 观念和生活方式 的转变 对应学生用书 p152 一 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条件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区域工业化的进程可分为起步和发展两大阶段 起步阶段需充分利用其优势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奠定工业基础 发展阶段注重结构调整和升级 如珠江三角 洲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发展历史及国家政策支持等条件 工业化得到优先和快速发展 并带动城市化发展 为其他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和模式 工业化的发展优势及 发展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1 1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成就 2 条件优势成就 地理 位置 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毗邻港澳 与 东南亚为邻 自然条件 地形地形平坦 平原广阔 气候热量丰富 降水充沛 水源河流纵横交错 水源充足 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 商品农 业基地 外贸出口基地 续表 条件优势成就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人口与 城市劳动力丰富 城市密集 历史 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早 近代 工业的发源地 历史经济基 础比较好 在此影响下 人 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 国家改 革开放 3 政策 1986 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成 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交通沿海地区 水陆交通便利 对外 联系 对外联系方便 信息来源快 广 技术 技术先进 便于借鉴先进的 技术和管理经验 著名侨乡投资 招商引资 建立起以轻工业为主的工 业体系 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 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以外贸为导向 经济发展 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金融 商贸 旅游 房地 产 通信等第三产业发达 2 2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经历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时间1979 1990 年1990 年以后 优势 劳动力丰富 地价低廉 政策优势 侨乡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劣势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 劳动成本低的优 势逐渐丧失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 的出路 世界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蓬勃发展和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 整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在全国 的地位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2002 年 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 4 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1 3 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 地 存在问题 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吸引外资额 增长相对较慢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 加值相对较低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 对较慢 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 工业化与城市 化的后劲日显不足 支撑产业升级的 动力正在减弱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二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例题 2019 江苏 2019 年 3 月 31 日 国家发改委发布 2019 年新型城镇化 建设重点任务 第一次提到了 收缩型城市 并明确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 严控增量 盘活存量 下图为 2007 2016 年中国的部分 收缩 城市分布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5 1 东北地区 收缩城市 形成原因不包括 a a 环境恶化 b 较高的城镇化率 c 资源枯竭 d 产业萎缩 2 收缩城市 宜采取的措施有 d a 优先发展制造业 增加就业 b 加快工业化进程 c 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 d 优化产业结构 解析 1 收缩城市 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 失去活力的现象 东北成为一个人口 流出的区域的主要原因是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单一 主导产业萎缩就容易引起经济衰退 较高的城镇化率乡村人口迁入少 环境难民在中国出现较少 故选 a 2 解决措施是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增加城市竞争力 吸引人口迁入 故选 d 考点二考点二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对应学生用书 p153 分类问题解决措施 工业化 问题 大量占用 耕地 城镇和工业 过度密集 环境污染 严重 产 6 业结构层次 偏低 城市化 问题 城市 基础设施 建设亟 待完善 城市占用 耕地 面积不断扩大 珠江水 质恶化 城市 酸雨 现 象严重 城市固体废弃物 污染加剧 建立 山水城市 生态模 式 寻求最佳状态的 城市规 模 扩张模式 建立高效合理的 产业结 构 模式 对应学生用书 p153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受工业基础 世界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及国内 国际竞争的增强 等因素影响 在完成初步产业升级后的工业化 城市化发展阶段显现出如下主要问题 1 1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7 2 2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 3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例题 2019 江苏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 年 国务院正式批复 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 旨在将其培育发展 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 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面积 17 5 万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 1138 4 万人 城市化率达 69 3 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 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 榆林两座中等城市 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 石油 天然气 石墨 铁矿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 图 1 为 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 图 2 为 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8 1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 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 人口比重上升 城市间联系加强 2 依据当地资源条件 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能源 重化工 冶金 纺织 农畜产品加工 3 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环境污染 4 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合理布局城市群 加强产业分工协作 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 促进西部大开发 促 进边境贸易 积极融入 一带一路 战略 解析 1 从图 2 可以看出 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多 并且很多中等城市已经发展成为 大城市 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 如铁路 高速公路以及 国道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 由材料可知 常住人口 1138 4 万人 城市化率达 69 3 城市 人口比重较高 这些都是城市化的标志 2 由材料可知 该区域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 石油 天然气 石 墨 铁矿等矿产资源 煤 石油 天然气以及稀土都是能源 因此该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 优势产业 如能源行业 也可以发展化工 尤其是重化工业又有色金属冶炼 食品和纺织 等轻工业 该区草原广布 饲料充足 适合牛羊放牧养殖 可以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如 9 炼乳等 3 既要面对生态破坏 又要防止环境污染问题 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如过度放牧 引起的土地荒漠化 黄河流域特殊的黄土层 以及夏季多暴雨的特点引发的水土流失 该 区域发展重化工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4 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的联系 进而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 对国内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