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新人教版有答案)_第1页
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新人教版有答案)_第2页
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新人教版有答案)_第3页
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新人教版有答案)_第4页
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新人教版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42017 年高一历史必修 1 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新人教版有答案)人教版必修 1 第 4 单元第 11 课太平天国运动第卷一、选择题。本卷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 1845 年至 1850 年发生的反清起义次数示意图,这张图片反映的核心问题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B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灾害使得民不聊生c鸦片战争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D第二次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基本矛盾2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A太平天国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c新思想的萌发 D维新变法运动3在永安整顿建制时,洪秀全规定:“凡一切杀妖取城,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4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 ”这一规定在当时A激发了太平军作战积极性 B激化了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c使太平军具有严明的纪律 D为太平天国的失败埋下祸根4.1853 年 6 月,太平军由天京溯江而上,意欲夺取皖赣,进图湘鄂,控制安庆、九江、武汉等军事要地,以屏蔽天京。这一历史事件是A.定都天京 B.天京变乱c.北伐 D.西征5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田亩制度并未见诸事实最大的原因,是阻力太大,农民并不欢迎此一改革” 。 “农民并不欢迎此一改革”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A要建立圣库制度 B提出“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思想c不代表农民阶级利益 D不主张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6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方案出自A 天朝田亩制度B 资政新篇c 天津条约D 北京条约7有些史学家认为, “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其方案中对民众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4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8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说明洪秀全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B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c害怕得不到尊重D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9太平军士兵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这一歌谣反映了A天京事变的影响B石达开出走使士兵绝望c农民反对资政新篇D农民反对平均分配土地101861 年 4 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此书应为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411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A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B “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 , “十指无茧” “或一见即杀”c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D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12太平天国失败后, “(洪仁玕在)供词中说: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是力抵我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意在谴责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B企图推卸失败的责任c企图向清政府摇尾乞怜 D总结了失败的客观原因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共 2 小题。1314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必有大喜事,方设朝会。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伪天王舁夫(轿夫)六十四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4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以次递减,至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洪逆从不出行。惟杨逆每出行必盛阵仪仗。摘编自(清) 贼情汇纂(1)根据材料,指出材料反映的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存在的问题。 (不得摘抄原文)(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作者的阶级立场。(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必有大喜庆事,方设朝会。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立伪引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剧贼得进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伪天王舁夫(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以次递减,到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洪逆从不出行。惟杨逆每出行必盛阵仪仗。 ”摘编自贼情汇纂材料二 1863 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4“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设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述情景是否矛盾并说明理由。(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选材角度分析材料是否相对客观并简要说明理由。(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运用史料进行研究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人教版必修 1 第 4 单元第 11 课太平天国运动参考答案与解析第卷一、选择题。本卷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41.【答案】c【解析】【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难度】一般2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 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所述的蝴蝶效应出现在广州地区,时间为鸦片战争之后,失业大军带来阶级矛盾激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广东出现太平天国起义,A 项正确。民族工业兴起于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与南京条约引起的失业问题无直接关系,B 项排除。失业无法引发新思想的萌发,c 项排除。维新运动出现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D 项排除。故选 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难度】一般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洪秀全的一番话是典型的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的体现,但这也是太平天国前期能够取得初步胜利的重要原因,因此 c 选项说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4法正确;A 选项不符合材料的含义,平均主义并不能够足够激发军队作战积极性;B 选项与历史现象不符;D 选项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此时的特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难度】一般4.【答案】D【解析】结合时间信息判断,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随后进行了北伐和西征等军事行动。材料反映的是定都天京后的军事行动,故不选 AB 两项。根据材料所述军事行动路线,是从天京出发,向西进军,故选 D 项,不选 c 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军西征【难度】一般5 【答案】A【解析】圣库制度实行劳动产品上缴国库,企图将农民的劳动产品通过圣库进行再次分配,体现的是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故选 A 项。 “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是要平均分配土地,农民是欢迎的,不选 BD 两项。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运动,不选 c 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4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天朝田亩制度【难度】较难6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方案出自”太平天国时期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故选 A 项,不选 BcD 三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天朝田亩制度【难度】较易7 【答案】A【解析】产品上交国库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但是超越了农民小私有者的本性,成为一种空想,故 B 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建立民主政治,故 c 项错误;兴办学校教育在资政新篇中提到,但是超越了农民阶级的认识,只能说明洪仁玕等农民领袖愿意向西方学习,故 D 项错误;当时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广大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故A 项正确。8 【答案】B【解析】 “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法令体现了洪秀全在定都天京以后强化等级制度,开始由农民运动的领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4袖向地主阶级统治者转化的过程,摆脱不了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选 B 项,不选 AcD 三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难度】一般9 【答案】A【解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天父杀天兄”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天父”指洪秀全、 “天兄”指韦昌辉。由此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天京事变” ,故选 A 项。石达开出走是“天京事变”的影响,不选 B 项。 资政新篇是 1859 年洪仁玕推行的一项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与题意无关,不选 c项。 天朝田亩制度是 1853 年太平天国推行的方案,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不选D 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天京事变【难度】较易10 【答案】B【解析】结合时间概念 1861 年和赵烈文的身份,可判断“贼”指太平天国。材料指出此书内容的特点是“效法西人所为” ,故应是资政新篇 ,故选 B 项,不选 AcD 三项。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4【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资政新篇【难度】一般11 【答案】c【解析】 “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出自资政新篇,属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有利于近代化,故选 c 项。“谓田皆天王之田”说明封建君王意识严重,不选 A 项。“或一见即杀”体现封建社会血腥性,不选 B 项。 “特权的森严”体现等级特别,不选 D 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难度】一般12 【答案】D【解析】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也是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所以材料反映出洪仁玕比较正确地总结了失败的客观原因,所以选 D 项,不选 ABc 三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难度】一般第卷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14二、非选择题。本卷共 2 小题。1314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3 【答案】 (1)问题:生活奢侈腐化,脱离群众,等级森严。(2)阶级立场:在材料中称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为“逆”“伪” “贼” ,可见其对运动的憎恶,因此,作者代表地主阶级的立场。(3)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解析】 (1)阅读材料时注意对材料中所述现象进行概括并正确认识它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2)回答本问时注意判断作者阶级立场,要从作者对运动的态度出发,而材料中不断出现的杨、洪等运动领导者的称呼中所加限制词是关键,并且材料的出处贼情汇纂中亦有“贼”称。(3)根本原因一般要结合历史阶段特征来分析内部原因或主观原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