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同步练习7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同步练习7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同步练习7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认识运动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把握规律 课堂有效练习课堂有效练习 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 中国农艺师引进了 多种新品种洋菜 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 使洋菜 本土化 打破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 的观念 1 2008 重庆卷 农艺师打破 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 的观念 遵循的哲 学依据是 A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 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 人不能改变规律 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 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 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2 2008 江苏卷 28 天地之变 寒暑风雨 水旱螟蝗 率皆有法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 理是 A 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 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 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 2007 年 11 月 26 日 由 嫦娥一号 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 标志着我国第一 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 3 2008 海南卷 20 由 嫦娥一号 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 长约 460 公里 宽约 280 公里 分布有不同大小 形态 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 从唯物论 的观点看 这幅图像佐证了 A 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 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 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4 马克思说 一切存在物 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 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 在 生活 这一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 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C 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5 03 年全国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 题画 中说 其实胸中之竹 并不是眼中之 竹也 强调 意在笔先 趣在法外 这说明 A 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 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决定的 C 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 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6 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 深度撞击 号经过 170 多天的飞行 成功地在距地球 1 亿多千 米外准确命中坦普尔 1 号彗星内核 深度撞击 被比喻为 在高速飞行的针上穿线 撞击的成功 表明 A 客观规律是可以为人类认识和利用的 B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C 人类的认识是不断深化 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D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实验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7 水利专家说 治理淮河的思路逐步从 控制 洪水向洪水 管理 转变 也就是试图完 全消除洪水灾害 转变为承认洪水的风险 综合运用各种设施 力争将洪水的危害降到最 低限度 结合材料中淮河领域洪水 管理 的实践 谈谈如何理解 治水要按规律办事 课后拓展案课后拓展案 1 我国中央气象台和各地方气象台 站 组成一套严密的气候监测体系 在我国社会发展 中 用心 爱心 专心2 越来越不可或缺 这表明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人们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 B C D 2 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指 A 自然界和社会的显著变化和发展 B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C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 物体空间位置的移动 3 我国古诗曰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原上草 的 枯荣 表明 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 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4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 客观实在性 B 规律性 C 可知性 D 运动 5 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 A 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不变 B 事物处于不变化的状态 C 不显著的运动 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运动过程中的无条件性和绝对性 6 刻舟求剑 中的那个楚国人之所以 求 不到 剑 主要原因是他 A 否认了船 水 剑的客观存在 B 否认了船 水 剑三者有的运动 有的静止 C 只承认剑的客观存在 D 不知道船 水 剑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7 马克思说 一切存在物 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 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 在 生活 这一论断的哲学含义是 A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8 宋人有看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芒芒然归 谓其人曰 今日疾也 余助苗长也 其子趋而往视之 苗则槁也 此典故的哲学寓意是 A 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 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9 材料一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 全球气候变暖 飓风频频登陆 非洲 洪水泛滥 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 材料二 2008 年 5 月 12 日 四川汶川发生的 8 级强烈地震 给震区民众带来巨大损失 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 制定周密的计划 全国军民发扬 吃苦耐劳的精神 生产自救 重建家园 万众一心 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说明我们应怎样理智看待自然灾害 做好预警自救工作 用心 爱心 专心3 10 辨析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能创造 改变和消灭的 因而是不变的 哲学第四课哲学第四课 认识运动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把握规律 课堂练习答案课堂练习答案 1 1 C2DC2D 3D4A3D4A 5D5D 6A6A 7 7 答案 答案 1 1 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我们要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尊重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我们要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尊重 客观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洪水有其特有的规律 治水要尊重洪水本身的特性 客观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洪水有其特有的规律 治水要尊重洪水本身的特性 2 2 按客观规律办事 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规律 利用规律 治水思路的转变说明人按客观规律办事 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规律 利用规律 治水思路的转变说明人 们对洪水规律认识的深化 并逐步纠正不合规律的思路和做法 按规律办事 使洪水危害们对洪水规律认识的深化 并逐步纠正不合规律的思路和做法 按规律办事 使洪水危害 降到最低限度 降到最低限度 课后拓展答案课后拓展答案 1C1C 2B2B 3B3B 4 4 D D 5C5C 6D6D 7A7A 8A8A 9 9 1 1 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 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不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 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不 能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因此我们要理智 冷静对待 能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因此我们要理智 冷静对待 2 2 分 分 规律虽然是客观的 但又规律虽然是客观的 但又 是可以认识的 面对自然灾害 我们应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不断提高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能是可以认识的 面对自然灾害 我们应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不断提高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能 力 做好预警自救工作 把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力 做好预警自救工作 把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2 2 分 分 1010 1 1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 人们不能创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 人们不能创 造 改变和消灭规律 这是正确的 造 改变和消灭规律 这是正确的 2 2 但不能由此得出规律是不变的结论 因为规律是但不能由此得出规律是不变的结论 因为规律是 由客观事物的性质所决定 并与一定的条件联系着 只要事物的性质没有变化和条件存在 由客观事物的性质所决定 并与一定的条件联系着 只要事物的性质没有变化和条件存在 就存在并起作用 如果事物的性质变化了与之相联系的条件不存在了 规律就不存在了 就存在并起作用 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