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11.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11.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11.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11.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11.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122012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 11 23 11 2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资源开发与区域可 持续发展持续发展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 共 40 分 读 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 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 回答 1 2 题 1 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接近煤炭产地 水源充沛 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廉价劳动力多 A B C D 2 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叙述 正确的是 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主 包括我国的京津唐工业基地 振兴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 振兴老工业基地应以深圳为表率 促进经济的发展 A B C D 解析 第 1 题 德国劳动力缺乏 故 错 第 2 题 东北老工业基地不包括京津唐工业 基地 故 错 东北老工业基地为重工业基地 应借鉴鲁尔区治理的经验 答案 1 A 2 D 如图为德国鲁尔区每吨普通钢材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 读图 回答 3 4 题 3 1850 年 鲁尔区钢铁工业的生产成本中 燃料的比重约为 A 30 B 40 C 45 D 50 4 其他 投入中包括多种因素 其中在数量上呈持续上升趋势的是 A 交通运输 B 科学技术 C 劳动力 D 宣传广告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解析 第 3 题 可直接从图中读出 1850 年燃料所占比重 第 4 题 技术对工业生产的 影响越来越大 答案 3 C 4 B 如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 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要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 的强弱 读图 回答 5 6 题 5 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A B C D 6 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时 从环境因素考虑 图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 阴影部分表示 工业区 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A B C D 解析 第 5 题 德国鲁尔区起初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形成的 第 6 题 钢铁工业 对大气有严重污染 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鲁尔区处在西风带 常年盛行西南风 故 钢铁工业应布局在东北方向 答案 5 B 6 A 2011 泉州模拟 加快能源开发 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回答 7 8 题 煤变油 工艺流程示意图 7 目前 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 煤变油 工程 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用心 爱心 专心 3 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启动 煤变油 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答案 B 8 从图示信息看 内蒙古自治区 煤变油 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 工艺流程复杂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水资源短缺 D 消费市场狭小 解析 从 煤变油 工艺图可以看出 该工艺需要大量的用水 而本区位于干旱半干旱 地区 水资源短缺 答案 C 二 双项选择题 每小题 6 分 共 24 分 2011 南通调研 下面为黄河流域及相邻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 9 10 题 9 黄河流域开发的重点有 A 挖掘土地潜力 发展粮食生产 B 利用资源优势 发展能源工业 C 修建水利工程 发展航空旅游 D 加强流域管理 发展节水产业 解析 黄河位于我国生态较脆弱的北方地区 不宜通过挖掘土地潜力来发展粮食生产 黄河流域的水能 煤炭 石油等能源资源丰富 今后应重点发展黄河流域的能源工业 黄河 流域大部分地区处于半干旱 半湿润地区 水资源短缺 今后应加强流域管理工作 发展节 水产业 由于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 水量小 航运难以发展 答案 BD 10 综合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有 A 大力植树种草 改良生态环境 B 建设人工草场 提高牧业产出 C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多种经济 D 沟谷打坝建库 扩大灌溉面积 解析 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人类破坏植被及不合理地利用土地引起的 今后应 用心 爱心 专心 4 调整农业结构 大力植树种草 提高植被覆盖率 答案 AC 2011 南京一调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 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 生产结构 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图 完成 11 12 题 11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 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A 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B 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C 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D 延长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 解析 煤炭的深加工 增加了附加值 煤炭的气化 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二氧化硫 等部分气体的回收 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 答案 AD 12 该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说法正确的是 A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 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 加剧了当地大气 水的污染 D 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解析 生产结构的变化 只是改变了生产方式 由于减少了煤炭的外运量 排放的二氧 化硫气体将增多 加剧了当地大气 水的污染 从而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答案 CD 二 综合题 共 36 分 13 近年来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国土资源部等再次提出淘汰 1 亿吨钢铁落后产能的 目标 并强调要有实质性进展 这是继颁发的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和 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指导目录 后 发改委对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给出的又一决定性措施 据此结合下图 回答问 题 16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5 1 鞍钢与宝钢的主要区位优势分别是 2 分 能源和资源 接近市场 交通便利 技术先进 A B C D 2 上述两个钢铁基地中 区位因素与鲁尔区相似的是 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 的经验 你认为振兴该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措施 10 分 3 促进我国钢铁工业转向沿海消费区布局的根本因素是 4 分 解析 鞍钢的区位优势主要是区城内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而宝钢的优势是靠近沪宁杭工 业基地 市场广阔 鞍钢发展的区位因素与鲁尔区相似 借鉴鲁尔区的经验 可采取工业结 构调整 科技创新 技术改造 治理污染 政府政策支持等措施 促进我国宝钢向沿海消费 区布局的根本因素是市场和交通 答案 1 A 2 鞍钢 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 企业改造和重组 激发活力 加强技术改造 治理 污染 3 市场和交通 14 图 1 为我国重点建设的某能源基地分布图 图 2 为图 1 中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 利用示意图 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6 1 说明图 1 中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8 分 2 与 20 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 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 简要回答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 12 分 解析 第 1 题 由图 1 中河流的形状 可确定图 1 所示地区为我国黄河中游地区 即 山西 内蒙古和陕西交界地带 其区位优势可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角度进行分析 第 2 题 20 世纪初期鲁尔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 图 1 所示能源基地存在的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