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法学类核心期刊的投稿要求及地址部分法学类核心期刊的投稿要求及地址 一 中国法学 一 中国法学 主管单位 国家司法部主管单位 国家司法部 主办单位 中国法学会主办单位 中国法学会 编辑单位 编辑单位 中国法学中国法学 杂志社杂志社 主主 任 孙琬钟任 孙琬钟 地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兵马司胡同址 北京市西城区兵马司胡同 63 号号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100034 电电 话 话 010 661397516 传传 真 真 86 10 66137516 网网 址 址 主要栏目 走向法治之路 专题论坛 立法研究 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 立法研究 各科主要栏目 走向法治之路 专题论坛 立法研究 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 立法研究 各科 专论 讲座与争鸣 判例评析 专论 讲座与争鸣 判例评析 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 1 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稿件 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稿件 2 作者自留底稿 本刊恕不退稿 作者自留底稿 本刊恕不退稿 3 来稿文首一般须有两百字左右的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并将其英译置于文末 来稿应写明 来稿文首一般须有两百字左右的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并将其英译置于文末 来稿应写明 作者姓名 职称 职务 所在单位的详细名称 邮政编码 本刊注释体例采页下脚注独立作者姓名 职称 职务 所在单位的详细名称 邮政编码 本刊注释体例采页下脚注独立 计码制 用加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注释顺序为 作者 或译者 计码制 用加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注释顺序为 作者 或译者 文章题目 出处 书名 文章题目 出处 书名 或刊名 出版社 出版年月 页码 或刊名 出版社 出版年月 页码 外文注释从国际惯例 外文注释从国际惯例 4 本刊所载文章的观点 均属于作者个人 不代表本刊编辑部的意见 文责由作者自负 本刊所载文章的观点 均属于作者个人 不代表本刊编辑部的意见 文责由作者自负 5 凡来稿一经刊发 即视为作者授予本刊自文章发表之日起一年内享有文章的专有使用权 凡来稿一经刊发 即视为作者授予本刊自文章发表之日起一年内享有文章的专有使用权 在此期间对该文任何形式的转载 包括网络传输 在此期间对该文任何形式的转载 包括网络传输 摘登 翻译或结集出版 均须事先得到 摘登 翻译或结集出版 均须事先得到 本刊的书面许可 本刊的书面许可 二 法学研究 二 法学研究 刊物名称 刊物名称 法学研究法学研究 出版周期 双月刊出版周期 双月刊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 北京市沙滩北街通讯地址 北京市沙滩北街 15 号号 法学研究法学研究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100720 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 1 欢迎海内外来稿 欢迎海内外来稿 2 来稿请以书面形式寄本刊编辑部 来稿请以书面形式寄本刊编辑部 3 本刊所载文章中的观点均属于作者个人 并不必然反映编辑部或其他机构 个人的观点 本刊所载文章中的观点均属于作者个人 并不必然反映编辑部或其他机构 个人的观点 4 本刊版权属于编辑不所有 本刊所在文章 均已由其作者授予自发表之日起一年的专有 本刊版权属于编辑不所有 本刊所在文章 均已由其作者授予自发表之日起一年的专有 使用权 任何转载 摘登 翻译或结集出版均须事先得到本刊编辑部的书面许可 使用权 任何转载 摘登 翻译或结集出版均须事先得到本刊编辑部的书面许可 三 法学 三 法学 刊物名称 刊物名称 法学法学 出版周期 月刊出版周期 月刊 主办单位 华东政法学院主办单位 华东政法学院 通讯地址 上海市万航渡路通讯地址 上海市万航渡路 1575 号号 法学法学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200042 四 法学评论 四 法学评论 刊物名称 刊物名称 法学评论法学评论 出版周期 双月刊出版周期 双月刊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 通讯地址 湖北武昌珞珈山通讯地址 湖北武昌珞珈山 法学评论法学评论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430072 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 1 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 职称 职务 作者所在单位的详细名称 邮政编码 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 职称 职务 作者所在单位的详细名称 邮政编码 2 附两百字左右的内容提要及 附两百字左右的内容提要及 3 5 个主题词 个主题词 3 本刊已加入 本刊已加入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和和 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网 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 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 酬一次性给付 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 请在来稿时声明 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酬一次性给付 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 请在来稿时声明 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五 中外法学 五 中外法学 刊物名称 刊物名称 中外法学中外法学 出版周期 双月刊出版周期 双月刊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通讯地址 北京大学法学楼通讯地址 北京大学法学楼 中外法学中外法学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100871 电话 电话 010 62751689 E mail journal 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 1 欢迎海内外学界的来稿 欢迎海内外学界的来稿 2 来稿请直接寄编辑部 勿寄个人 来稿请直接寄编辑部 勿寄个人 3 编辑部在决定来稿是否刊用时只考虑稿件的学术水准 对论文篇幅没有限制 编辑部在决定来稿是否刊用时只考虑稿件的学术水准 对论文篇幅没有限制 4 出打印稿外 欢迎附加软盘 并以 出打印稿外 欢迎附加软盘 并以 Word 文件或文本文件存盘 文件或文本文件存盘 5 一般情况 未发表的稿件将不予退还 投稿后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的作者可以将稿件 一般情况 未发表的稿件将不予退还 投稿后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的作者可以将稿件 改投他刊发表 改投他刊发表 6 本刊所发表的文章版权属编辑部所有 任何转载 摘登 翻译或结集出版均须事先获得 本刊所发表的文章版权属编辑部所有 任何转载 摘登 翻译或结集出版均须事先获得 编辑部的书面许可 编辑部的书面许可 7 本刊所发表文章并不必然反映编辑部或主办机构的立场 本刊所发表文章并不必然反映编辑部或主办机构的立场 六 现代法学 六 现代法学 刊物名称 刊物名称 现代法学现代法学 出版周期 双月刊出版周期 双月刊 主办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主办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通讯地址 西南政法大学通讯地址 西南政法大学 现代法学现代法学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400031 E mail XDFX 七 法商研究 七 法商研究 刊物名称 刊物名称 法商研究法商研究 出版周期 双月刊出版周期 双月刊 主办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通讯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政院路通讯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政院路 1 号号 法商研究法商研究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430074 电话电话 027 87516912 E mail FSYJ 传真传真 027 87516087 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 1 本刊发稿重在学术水平 本刊发稿重在学术水平 2 文章中的引文请务必核对准确 文章中的引文请务必核对准确 3 文章采用脚注连续计码 注释体例著作为 作者 书名 出版社 版次 页码 期刊为 文章采用脚注连续计码 注释体例著作为 作者 书名 出版社 版次 页码 期刊为 作者 片名 刊名 年代 期号 页码 外文注释从国际惯例 凡注释不合规范 将影响作者 片名 刊名 年代 期号 页码 外文注释从国际惯例 凡注释不合规范 将影响 稿件的刊用 稿件的刊用 4 来稿直接寄往编辑部 一般不要寄给个人 以免遗误 来稿直接寄往编辑部 一般不要寄给个人 以免遗误 5 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 来稿一律不退 请作者自留底稿 作者三个月内没有收到稿件处 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 来稿一律不退 请作者自留底稿 作者三个月内没有收到稿件处 理的 请自行处理 理的 请自行处理 6 稿件字数一般控制在 稿件字数一般控制在 8000 字以内 本刊在尊重作者愿意的前提下 可对稿件进行技术字以内 本刊在尊重作者愿意的前提下 可对稿件进行技术 处理 如不同意 请声明 处理 如不同意 请声明 7 来稿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 署名听便 来稿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 署名听便 工作单位 详细通讯地址 邮编 工作单位 详细通讯地址 邮编 八 法律科学 八 法律科学 刊物名称 刊物名称 法律科学法律科学 出版周期 双月刊出版周期 双月刊 主办单位 西北政法学院主办单位 西北政法学院 通讯地址 西安市长安南路西北政法学院通讯地址 西安市长安南路西北政法学院 法律科学法律科学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710063 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 1 本刊欢迎选题新颖 有独到见解和学术价值的法学理论文章 法学各分支学 本刊欢迎选题新颖 有独到见解和学术价值的法学理论文章 法学各分支学 科的专题研究成果 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现实性研究成果 科的专题研究成果 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现实性研究成果 2 本刊取舍稿件重在学术水平 来稿字数一般控制在万字左右 特优稿件可适当放宽 凡 本刊取舍稿件重在学术水平 来稿字数一般控制在万字左右 特优稿件可适当放宽 凡 被采用稿件文责自负 被采用稿件文责自负 3 来稿应附有作者简介 包括姓名 出生年月 性别 民族 籍贯 职称 学位 工作单 来稿应附有作者简介 包括姓名 出生年月 性别 民族 籍贯 职称 学位 工作单 位 所在城市 邮政编码等 位 所在城市 邮政编码等 4 来稿附 来稿附 200 字以内的摘要和字以内的摘要和 3 5 个关键词 摘要不要使用个关键词 摘要不要使用 本人本人 本文本文 等词语 来稿等词语 来稿 采用脚注排于当页末 参考文献排于文末 篇名 摘要 关键词应翻译成英文 中英文摘采用脚注排于当页末 参考文献排于文末 篇名 摘要 关键词应翻译成英文 中英文摘 要 关键词应排列于正文之前 要 关键词应排列于正文之前 5 来稿直接寄往编辑部 一般不要寄给个人 以免遗误 来稿直接寄往编辑部 一般不要寄给个人 以免遗误 6 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 来稿一律不退 请作者自留底稿 作者三个月内没有收到稿件处 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 来稿一律不退 请作者自留底稿 作者三个月内没有收到稿件处 理的 请自行处理 理的 请自行处理 7 本刊在尊重作者愿意的前提下 可对稿件进行技术处理 如不同意 请声明 本刊在尊重作者愿意的前提下 可对稿件进行技术处理 如不同意 请声明 8 本刊已入编 本刊已入编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及中国期刊网 相应稿酬已与印刷稿酬一并支及中国期刊网 相应稿酬已与印刷稿酬一并支 付 不再另行支付稿酬 如不愿进入以上电子出版物 请书面声明 以便作出处理 付 不再另行支付稿酬 如不愿进入以上电子出版物 请书面声明 以便作出处理 九 法学家 九 法学家 刊物名称 刊物名称 法学家法学家 出版周期 双月刊出版周期 双月刊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通讯地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通讯地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法学家法学家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100872 十 政法论坛 十 政法论坛 刊物名称 刊物名称 政法论坛政法论坛 出版周期 双月刊出版周期 双月刊 主办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主办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 25 号号 政法论坛政法论坛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100088 电话 电话 010 62229778 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 1 注明作者姓名 出生年 性别 民族 籍贯 职称或职务 学位 研究方向 注明作者姓名 出生年 性别 民族 籍贯 职称或职务 学位 研究方向 邮编 单位 所在省市 联系电话和地址 邮编 单位 所在省市 联系电话和地址 2 题文前后 应有 题文前后 应有 200 字以内的内容摘要 若干关键词 字以内的内容摘要 若干关键词 3 必须列出参考文献 并有齐全的著录项目 引用的文献 以引用先后为序排列 一律列 必须列出参考文献 并有齐全的著录项目 引用的文献 以引用先后为序排列 一律列 于文末 于文末 4 打印稿请附软盘 打印稿请附软盘 十一 人民检察 十一 人民检察 1 投稿请直接寄给本刊编辑部 勿投个人 以免耽误或遗失 投稿请直接寄给本刊编辑部 勿投个人 以免耽误或遗失 2 如用如用 E mail 投稿投稿 请用此信箱 请用此信箱 rjgj 3 请写明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联系地址 邮编 电话 请写明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联系地址 邮编 电话 4 请勿一稿多投 如果稿件未被采用希望再转投检察日报者 可在稿件中注明 本刊将及请勿一稿多投 如果稿件未被采用希望再转投检察日报者 可在稿件中注明 本刊将及 时代为转投 有其他事项或要求 请与编辑部联系 时代为转投 有其他事项或要求 请与编辑部联系 十二 河北法学 十二 河北法学 河北法学 月刊 河北法学 月刊 石家庄市学府路 石家庄市学府路 41 号 号 050061 0311 7656097 7656088 E mail HBFX 十三 法制与社会发展 十三 法制与社会发展 主办单位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 通讯地址通讯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前卫路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前卫路 10 号号 邮编 邮编 130012 十四 政治与法律 十四 政治与法律 出版周期 双月刊出版周期 双月刊 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 上海淮海中路通讯地址 上海淮海中路 622 弄弄 7 号号 政治与法律政治与法律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200020 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 1 稿约注释体例为尾注 连续计码 稿约注释体例为尾注 连续计码 2 要求有内容提要 要求有内容提要 3 提供作者姓名 职称 或职务 提供作者姓名 职称 或职务 单位 含城市名 邮编号 单位 含城市名 邮编号 十五 环境法律评论 十五 环境法律评论 暂缺暂缺 十六 比较法研究 十六 比较法研究 出版周期 季刊出版周期 季刊 主办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主办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 通讯地址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通讯地址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 比较法研究比较法研究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100088 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 1 稿约本刊对来稿没有篇幅上的限制 刊用与否以学术价值为唯一的标准 稿约本刊对来稿没有篇幅上的限制 刊用与否以学术价值为唯一的标准 2 本刊的注释体例为页下连续计码制 注释体例为 作者 书名 译者 如有 本刊的注释体例为页下连续计码制 注释体例为 作者 书名 译者 如有 再依次注明 再依次注明 版别 版次 页码 外文文献没有译为中文的 请参照国际通行的注释体例处理 版别 版次 页码 外文文献没有译为中文的 请参照国际通行的注释体例处理 3 文章的作者可以略作介绍 包括学衔或业务职称 但通常不包括行政职务 或所在机构 文章的作者可以略作介绍 包括学衔或业务职称 但通常不包括行政职务 或所在机构 亦可反映作者的简短致谢 亦可反映作者的简短致谢 十七 法学杂志 十七 法学杂志 出版周期 双月刊出版周期 双月刊 主办单位 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主办单位 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 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观街北里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观街北里 6 号号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100045 十八 当代法学 十八 当代法学 刊物名称 刊物名称 当代法学当代法学 出版周期 双月刊出版周期 双月刊 主办单位 吉林省法学会主办单位 吉林省法学会 通讯地址 长春市嫩江路通讯地址 长春市嫩江路 2 号号 当代法学当代法学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130051 电话 电话 0431 8973071 2414 十九 人民司法 十九 人民司法 主管单位 国家最高人民法院主管单位 国家最高人民法院 主办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主办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 编辑单位 人民司法编辑部编辑单位 人民司法编辑部 主主 任 柳福华任 柳福华 地地 址 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北里西区址 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北里西区 22 号号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100062 二十 法律适用 二十 法律适用 出版周期 月刊出版周期 月刊 主办单位 国家法官学院主办单位 国家法官学院 通讯地址 北京市东交民巷通讯地址 北京市东交民巷 27 号号 法律适用法律适用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100745 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 1 作者来稿时请注明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电话 邮编等 作者来稿时请注明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电话 邮编等 2 作者引文务必注明出处 注脚请在文章后注明 作者引文务必注明出处 注脚请在文章后注明 3 投稿之后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的 作者可将稿件改投其他刊物 来稿概不退稿 请作 投稿之后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的 作者可将稿件改投其他刊物 来稿概不退稿 请作 者自留底稿 者自留底稿 4 发表文章的版权归本编辑部所有 任何转载 摘登 翻译或出版行为必须事先征得编辑 发表文章的版权归本编辑部所有 任何转载 摘登 翻译或出版行为必须事先征得编辑 部的许可 部的许可 5 本刊已加入 本刊已加入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及及 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网 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交中国版 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交中国版 权保护中心统一分配 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 请在来稿时声明 本刊将作适当权保护中心统一分配 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 请在来稿时声明 本刊将作适当 处理 处理 二十一 法学论坛 二十一 法学论坛 出版周期 双月刊出版周期 双月刊 主办单位 山东省法学会主办单位 山东省法学会 通讯地址 济南市经十路通讯地址 济南市经十路 9 号号 法学论坛法学论坛 编辑部编辑部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250014 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 1 本刊欢迎海内外来稿 本刊欢迎海内外来稿 2 来稿请附 来稿请附 200 字左右的内容摘要 字左右的内容摘要 3 8 个关键词和个关键词和 20 50 字的作者简介 包括姓名 字的作者简介 包括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籍贯 工作单位 职称 学位或学历 建立 研究方向和代表作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籍贯 工作单位 职称 学位或学历 建立 研究方向和代表作 来稿一律不退 三个月内未被本刊采用 作者可自行处理 来稿一律不退 三个月内未被本刊采用 作者可自行处理 3 本刊实行文责自负 但编辑有权对文章作文字性删改 在本刊发表的文章 版权归本刊 本刊实行文责自负 但编辑有权对文章作文字性删改 在本刊发表的文章 版权归本刊 所有 但欢迎其他刊物转载 引用 所有 但欢迎其他刊物转载 引用 4 本刊已加入 本刊已加入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及及 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网 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 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 酬一次性给付 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 请在来稿时声明 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酬一次性给付 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 请在来稿时声明 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部分法律杂志及报刊地址一览部分法律杂志及报刊地址一览 北京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科学 季刊季刊 北京社会科学院北京社会科学院 法律科学法律科学 双月刊双月刊 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 西安市长安南路西安市长安南路 710063 法商研究法商研究 双月刊双月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洪山区武汉洪山区 430074 法学法学 月刊月刊 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 上海市万航度路上海市万航度路 1575 号号 法学家法学家 双月刊双月刊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100872 法学评论法学评论 双月刊双月刊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 湖北武昌珞珈山湖北武昌珞珈山 430072 法学研究法学研究 双月刊双月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市沙滩北街北京市沙滩北街 100720 法学杂志法学杂志 双月刊双月刊 北京市委政法委北京市委政法委 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观街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观街 100045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双月刊双月刊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桂林路上海桂林路 100 号号 20023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双月刊双月刊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 江海学刊江海学刊 双月刊双月刊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南京虎踞北路南京虎踞北路 12 号号 210013 江苏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 双月刊双月刊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江苏省哲学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六安市裕安区中医医院招聘劳务派遣制医护人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绿色生态特色门面房租赁与维护管理合同
- 2025年绿色有机草料国际采购代理服务协议范本
- 2025年城市综合体项目开发建设保证担保借款合同示范文本
- 2025顺丰航空货运服务合同信息安全保障与隐私保护协议
- 2025年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及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书
- 2025年企业年会专用主题晚会演出合约
- 2025年特种印刷居间服务合同-高端印刷产品代理合作协议
- 2025年互联网教育平台资金支持众筹协议
- 2025年珠宝首饰进出口贸易合同模板
-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三角形的概念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在历史的坐标上接好时代的接力棒(1945→2025→未来:我们的责任接力)
- 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附录E-IATF16949条款过程对照表
-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土壤水分分册
- 交通运输安全常识
- 最新安徽省小学学生学籍表5页
- 第七章尺寸标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