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知识点汇总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知识点汇总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知识点汇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3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知识点汇总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知识点汇总第 16 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2、时间:14051433 年,郑和七下西洋。3、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盛况时间 14051433 年次数先后 7 次海船规模最大的海船长 44 丈,宽 18 丈船数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 200 多艘人数每次出海 2.72.8 万人到达范围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西大航海联系比较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3人物郑和哥伦布达?伽马地点下“西洋”到达美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时间 14051433 年 14921504 年 14971498 年次数 7 次 4 次 1 次人数 27800 人 10001500 人 160 人船数大号宝船 63 艘(共百余艘)17 艘 4 艘(一说 3 艘)船只大小大号宝船长 44.4 丈,宽 18 丈,折合公制长151.8 米,宽 61.6 米旗舰 100 吨,长 24.5 米,宽 6 米,其他二舰 50 吨、40 吨 120 吨 100 吨 50 吨思考:请比较一下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什么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家庭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下进行的,自然经济带有封闭性,其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商品经济带有开放型,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富。从这个角度看,两人的航海之旅因此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前者促进了中外之间的友好交流,而后者不仅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戚继光抗倭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它们为“倭寇”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32、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浙江台州) ,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