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娟教学经验类_第1页
龙海娟教学经验类_第2页
龙海娟教学经验类_第3页
龙海娟教学经验类_第4页
龙海娟教学经验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三历史复习策略的探索高三历史复习策略的探索 教学特色的提炼教学特色的提炼 总结总结 教学经验类教学经验类 哈五中历史组哈五中历史组 龙海娟龙海娟 一 复习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大一轮复习 1 教材特点及按传统教材顺序复习的弊端 高考出题重视通史顺序 重视历史知识的综合考查 而教材是按专题设置 破坏了学科的 完整性弱化了综合性 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体系支离破碎 不能把具体的历史现象置于相应 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掌握 甚至连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都易造成混淆 不利于建构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 以往我们复习的顺序是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三文化发展历 程 这样复习的弊端是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割裂开来 形成的是政治一条线 经济一条线 思想文化一条线 而不能把同一时期发生的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的事件放在一起 也很难 进行串联 2 大一轮复习模式的创建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改变以往按教材顺序复习的做法 而是变成按通史顺序复习 变成整 合三本必修教材内容 再插入阶段特征的小专题复习 我们复习的顺序变成这样 例如 世 界近代史 复习的顺序变成了 必修一世界近代的政治 必修二世界近代的经济 必修三世 界近代的思想文化 复习完再进行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 即把中国古代这一时期的大事按时 间顺序 分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三类归纳到一张大表格内 进行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的 综合分析 总结世界近代史的阶段特征 这样复习的优势是 容易让学生知道哪些事件是同一时期的 并且容易进行串联思考 形成知识网络 这样既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又提升了综合思维 为二轮复习减轻负担 这实质 上是一轮复习带着二轮的小专题复习 所以应该叫一二轮合一的大一轮复习 这样复习更 适合高考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需要 例如 2013 年新课标 2 卷 40 题 出了这样一道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 1919 年 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 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 引起巨大轰动 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 荷兰 捷 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 在中国 梁启超发起成立的 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 并得到其本人应允 虽然爱因斯 坦因故未能成行 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 从 1917 年到 1923 年 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 译 文 通讯 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 出版译著 15 种左右 2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 弗尔辛 爱因斯坦传 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 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 部分知识分子认为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 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 后者以科学 精神为核心 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 1920 年回国后写道 一百年物质的进步 比从前三千年所得 还加几倍 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 倒反带来许多灾难 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 远远望见个大黑 影 拼命往前赶 以为可以靠他向导 那知赶上几程 影子却不见了 因此无限凄惶失望 影子是谁 就是这位 科学先生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 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我们可爱的青年啊 立正 开步走 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 愁着物质文明破产 哀哀欲绝的喊救命 等着你来超拔他 哩 我们在天的祖宗 三大圣 孔子 老子 墨子 和许多前辈 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 正在拿 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李喜所 元青 梁启超传 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 8 分 2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 并予以评析 17 分 第一问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 8 分 的解 答 首先应该明确爱因斯坦热热在他的相对论 然后我们要以相对论为中心进行逻辑推理找 到与之有关的事件 我们再看前面世界近代史的表格 我们发现同一时期与之有关系的内容 有 一战 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样我们不难得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 发展 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 一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 我们发现答案的得出正好用到 了对三本必修知识整合以及进行阶段特征小专题的综合分析 大一轮复习实行了一段时间后 发现学生也慢慢的起了变化 大一轮复习前大一轮复习后 时间记忆时间记忆不清时序性强 能记住同一时期发生的事情 史实理解事件前因后果混淆 逻辑不清建立起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加深了理解 思维单向思维发散思维 做题主观题回答角度单一主观题能做到多角度思考 二 高三复习中教法的创新 运用时间轴 思维导图梳理和整合知识 1 时间轴的探索 根据 2014 年考纲和考试说明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查学科 素养和学习潜力 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 解决问 题的能力 古今贯通 中外关联 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而考纲中要求的 古今贯通 中外关联 对于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来说是个难点 因 为教材将各阶段的历史拆分的支离破碎 学生对教材涉及的时间记忆不清楚 事件的时序性 不强 历史的知识点太多了 这么多知识点 3 都记住对于学生来说太困难了 而高考对学生的要求是知识掌握时序性 重在理解知识 把握 时代特征 时间轴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进行探索而产生的 而我们组时间轴的探索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我们每一届的创新都是在上一届积 淀基础上升华 13 届我和石淼老师一轮复习学案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找与本课有关的重大事件 如下 学 生的示例 14 届孙兵和马宇光老师对这一部分内容实行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许多事件在一起 多而混乱不知道事件的先后顺序 所以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改革 要求学生把重大事件按时间 顺序列在数轴上 如下学生的示例 这样这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她们发现列在数轴上的事情非常多有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于是她们又按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分类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在数轴上 这样经济 政治 4 思想文化各一条线 非常清晰容易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 并且增加了中西大事的对比 把握 各时期的阶段特征 如下学生的示例 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回归教材阶段起到的作用也很大 14 届学生按通史顺序建构各阶段的 时间轴来梳理基础知识 甚至有的同学把三本书的内容建构了一个超级大时间轴 学生觉得 历史的时间 空间都不是障碍 只需一条线索就搞定 学生在利用时间轴梳理知识的过程中 使事件被线索牵上 事件之间联系在一起 不容忘记 而且通过联系理解了基础知识 掌握 了时代特征 从而使学生在沉重的记忆负担中解脱出来 减轻了学生的压力 提升了学生的能 力 在课堂上学生中的一组代表展示时间轴 其他各组进行质疑补充 对时间轴进行删减 增补 合并 既有思维接力 又有思维碰撞 在师生共建时间轴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弄清楚 事件之间的关系 而且提高了思维能力 14 届高三备课组时间轴的成功经验 继续被 15 届高三借鉴 继续采用时间轴梳理基 础知识这种教学方法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董超和王慧参加的全市教学大赛 时间轴成 了亮点 使其在大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2 思维导图的探索 我校学生初中历史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 我们常用的知识梳理和整合的方法 往 往是采用简单的框架式 我们最早的知识体系构建仅仅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框架式梳理 这 基本上是知识的罗列 没体现思维深加工的动态过程 思维导图起始于一个中心概念 向外发散 能如实的反映大脑的活动 让思维尽可能自 由地发挥 当然也能体现在整合历史知识 建构历史知识的逻辑关系中 思维导图理论认为 思维具有多维性和发散性特征 大脑不是以线性和单一方式思考 5 的 而是以关键词和关键图像为中心触发点 朝着多个方向同时思考的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 的发散性思维 正如友善用脑理论所认为的 大脑更容易记住图谱化 流程化的清晰图形 或图像 因为这和大脑的自然工作方式很接近 所以说对历史知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是 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 历史知识思维导图就是各种历史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及基本组 合方式 它是各种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 它能让庞杂的历 史知识线索清晰地展示出来 知识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 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建立历史知识思维导图 这也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思维 主动探究 创新精神 的目的有契合之处 学生在整合历史主干知识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凭借对历史知识的 理解 找到中心主题 调动和运用有联系的历史知识 这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考纲中要求的 能力 历史新课程高考更注重对学生史学素养和能力的考查 对学生在主干知识的理解运用 能力 知识之间的联系迁移能力 运用学科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清晰的逻辑表述能力 等方面要求较高 而我们组思维导图的探索也经历了接力赛的历程 真正的探索是从 13 届我和石淼备课组的知识体系结构图的创建届我和石淼备课组的知识体系结构图的创建 实现了由框架到图示的实现了由框架到图示的 探索和飞跃探索和飞跃 也是现阶段思维导图的前身也是现阶段思维导图的前身 13 届学生知识体系图示例届学生知识体系图示例 14 届孙兵和马宇光创造了现阶段的届孙兵和马宇光创造了现阶段的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6 这是马宇光马宇光老师的市级公开课中学生的构建 这是马宇光老师构建思维导图 示例 下图右半部分体现的就是与外国的关联 这是公开课中马宇光老师构建的示例 这对13届的突破体现在下图中的中外关联 下图右半部分体现的 就是与外国的关联 7 马老师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 用到了近代化史观 文明史观 今年的高考题中 41 题就考了一道用史观进行解答的试题 41 12 分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 节选 目录 A 第一章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 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 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 1688 年 政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 世界历史 近代部分 1972 年版 目录 B 第一章 16 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 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尼德兰革 命 第五节 16 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 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 世纪英国革命 1689 1742 年的英 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 世界史 近代史编 2011 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其中一处不同 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 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观点明确 合理充分 这道题的答案就是用革命史观和全球史观进行作答 学生只要记住知识导图的中心 就能联想相关事件 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而且可以以 不同的中心构建 训练学生的多元思维 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像这三个导图就是一课的三个 中心的构建 其实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按不同维度构建一册书 一个单元或相关单元之间 某个常考点的知识导图 8 思维导图法梳理历史知识 14 届高三是二轮复习时刚刚开始 学生构建起来有难度 往往是班级优生才能够得上 如果思维导图从高一开始就尝试建构 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