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15课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15课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15课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15课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15课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112011 2012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新泰实验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新泰实验中学 15 15 短文两篇短文两篇 学案学案 教师寄语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冰心 学习目标 1 认识读书的益处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 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 培养搜集资料 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 不求甚解 含义的理解 2 积累名言警句 学习过程 一 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怡情 2 诘难 3 滞碍 4 吹毛求疵 2 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统 ch u 澡饰 l n 加 味同 ji o 蜡 hu 然贯通 3 从培根 论读书 中摘录你最喜爱的格言警句 然后谈谈你的理解 二 理解探究 1 不求甚解 这篇文章是如何为陶渊明所说的 不求甚解 正义的 2 谈读书 这篇随笔 为了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 试简述这篇 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对于表达又有怎样的意义 三 合作释疑 1 为什么有不少人批评 不求甚解 的读书方法 你是如何理解 不求甚解 的读书 方法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2 2 结合 短文两篇 中关于读书方面的一些观点 联系自己近十年来的学习经历 谈 谈你对读书的目的 方法和作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 课内精读 阅读下列文字 回答文后问题 一般人常常以为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 倡不求甚解的态度 但是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 五柳先生传 这篇短文中写到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 而丢了他说的后一 句话 因此 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 这是何苦来呢 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 交互阐明 意思非常清楚 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 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完全不应该对 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 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 那 么 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 不喜欢 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定要好读书 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真正把书读进 去了 越读越有兴趣 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 特别 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 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 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而读书的要 诀 全在于会意 对于这一点 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 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 时候 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 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 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 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 了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 有两层 一是表示虚心 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 负 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 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 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 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 不要固执一点 咬文嚼字 而要前后贯通 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 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 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 而实际上对马克思 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 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 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 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 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 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 懂得其中的真 理 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要学习得好 就不能死读 而必须活读 就是说 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 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在这一方面 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 据王粲的 英雄 记抄 说 诸葛亮与徐庶 石广元 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 三人务于精熟 而亮独观 其大略 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 因为观其大略的人 往往知识更广泛 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 这也不是说 读书可以马马虎虎 很不认真 绝对不应该这样 观其大略同样 需要认真读书 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 不因小失大 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 读书且平平读 未晓处且放过 不必太滞 这也是 不因小失大的意思 所谓未晓处且放过 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 放过是暂时的 最后 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 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 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或者一本书读了前 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 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有的书昨天看不懂 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 其实不大懂 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 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因 此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 作者是如何理解 不求甚解 的含义的 2 围绕如何读书 作者主要谈了哪些观点 3 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段中的两处加粗成分叫插入语 它们有什么作用 4 作者说 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对此你有何看法 5 作者是如何证明 不能死读 而必须活读 这一观点的 6 长期以来 对于读书就有 博览 与 精通 的争论 你持什么观点 说明理由 用心 爱心 专心 4 7 有关读书 你还知道哪些名言 试写出一则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体会 五 拓展延伸 学会学习 由于社会信息 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 即使世界上最聪明 记忆力最好的天才学 生的头脑也容纳不下如此之多 而且还在不断激增的信息和知识 即使能容纳得下 也没 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那么多的内容 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的 光是浏览一下 世界上一年内 发表的化学论文和著作 一位化学家每周使用 40 个小时需要阅读 40 年 因此 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和信息 未来的学校教育只能传授那些最基本的理论 最重要 的信息 其他很多东西 特别是那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尚不存在的信息和知识 需要他们 今后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自己不断再搜集 再学习 所以 学校教育十分重要的任务是要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如何研究 如何创造 教会他们如何在综合 分析 学习 消化 研 究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能力 在未来社会中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是加强基本训练 给学生传授那些最基本 最重要的理论知识 实际知识和综合化的信息 并在传授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开 发学生的智力 如果说 在 50 年代我们用 25 的时间学习基础理论课程的话 那么目前我 们将用 505 的时间来学习基础课程 在未来 我们更将增加学习面向未来的边缘交叉学科 和综合基础学科 如果说 未来的学生需要着重开发智力的话 那么 最最需要的是开发 他们的右脑 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如果说 未来的学生需要着重培养各种各样的能力的话 那么 最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进行学习 研究 获取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正如美 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 未来的冲击 一书中指出的 鉴于可以预见到的变革速度 我们 可以推测 知识将会越来越陈旧和过时 今天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 明天将会成为错误的 东西 学生们必须摆脱过时的概念 并知道何时 如何去替代这些过时的概念 总之 他们必须不断学习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那些没有学习的人 南 用心 爱心 专心 5 斯拉夫的伊曼博士也指出 学会学习的概念 意味着受教育的人将会知道从哪里能很快 地 很准确地找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在各级教育体系中 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 如果 现在约用 80 的时间传授知识 用 205 的时间来获得学习方法的话 那么 在未来 这个比例应该倒过来 虽然用多少时间传授知识 用多少时间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的问题 在各个国家 各级各类教育中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规定 而且计算也是极为困难的 但是 在未来社会 中 学校教育必须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 根据如上分析 所谓学会 学习有如下三方面含义 一 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具有理解 消化 吸收和概括的能力 二 要求学生知道如何知道很快很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和知识 三 要求学生 1 通读全文 可知本文以 为题 回答了 和 两个问题 极富现实意义 2 如何理解第 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 为什么纳伊曼博士主张在未来 传授知识所用的时间和获得学习方法 研究方 法所用的时间的比例应该倒过来 4 根据全文内容 在末尾处简要概括出 学会学习 的第三方面内容 不超过 20 字 5 仿写句子 例句 如果说 未来的学生需要着重开发智力的话 那么 最最需要的是开发他们 的右脑 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如果说 未来的学生需要着重培养各种各样的能力的话 那 么 最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进行学习 研究 获取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6 6 读罢此文 你打算如何 学会学习 达标测试 一 基础知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其怡情也 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怡情 2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亦不可寻章摘句 而应推敲细思 寻章摘句 3 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 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狂妄自大 4 不要固执一点 咬文嚼字 而要前后贯通 了解大意 咬文嚼字 2 仿句练习 有书为伴 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深刻而丰富 有书为伴 闲暇 有书为伴 幽静 有书为伴 嘈杂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问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句格言本身 也是真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7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 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其实 要发现真理 说难也不难 说容易并不容易 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 能不能发现它 就看你有没有一 双敏锐的眼睛 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 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那些定理 定律 学说的发现者 创立者 差不 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 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 追根求源 终于把 拉直 变成 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 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然而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 主任谢皮罗教授 却敏锐地注意到 每次放掉洗澡水时 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的 这是为什么呢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 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1962 年 他发表了论文 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如果地球停止旋转 就不会产生这种漩 涡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 而美国处于北半球 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北半球的台风所以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 他还断言 如 果在南半球 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在赤道 则不会形成漩涡 他的这种见 解 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 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 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 在 60 多年前 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 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 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 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 这是为什么 这个疑问 引起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魏格纳认为 那小 小的蚯蚓 活动能力有限 无法跨越大洋 它的这种分布情况 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 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 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 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 作这例证之一 写进了他的名著 大陆和海洋的起源 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 他看到儿子睡觉时 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 他感到奇 怪 连忙叫醒了儿子 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 这位医生想 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 关呢 于是他以儿子 妻子 邻居为实验对象 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最后写出论文 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 表示睡者正在做梦 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 便用眼珠子转 动的次数 转动的时间 测量人做梦的次数 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 蚯蚓的分布 做梦 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然而 善于 打破砂 锅问到底 的人 却从中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 在科学史上 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 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 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 见微知著 那么 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 必能发现真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8 1 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