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天体运动的分析方法 2 中心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1 已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和天体半径 R G mg Error Mm R2 2 已知卫星绕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T 和轨道半径 r Error 1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 相同时间内 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解析 由开普勒第一定律 轨道定律 可知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A 错误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不同 运行速度的大小不可能始终相等 B 错误 根 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周期定律 知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的平方的 比值是一个常数 C 正确 对于某一个行星来说 其与太阳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 积相等 不同行星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不相等 D 错误 答案 C 2 2016 郑州二检 据报道 目前我国正在研制 萤火二号 火星探测器 探测器升空 后 先在近地轨道上以线速度 v 环绕地球飞行 再调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 最后再一 次调整速度以线速度 v 在火星表面附近环绕飞行 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 的球体 已知火星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 1 2 密度之比为 5 7 设火星与地球表面重力加 速度分别为 g 和 g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g g 4 1 B g g 10 7 C v v D v v 5 28 5 14 解析 在天体表面附近 重力与万有引力近似相等 由 G mg M R3 解两 Mm R2 4 3 式得 g G R 所以 g g 5 14 A B 项错 探测器在天体表面飞行时 万有引力 4 3 充当向心力 由 G m M R3 解两式得 v 2R 所以 v v C 项 Mm R2 v2 R 4 3 G 3 5 28 正确 D 项错 答案 C 3 嫦娥三号 探月卫星于 2013 年 12 月 2 日 1 点 30 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将实 现 落月 的新阶段 若已知引力常量 G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r1 周期 T1 嫦娥三号 探月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环月轨道 见图 半径 r2 周期 T2 不计其他 天体的影响 则根据题目条件可以 A 求出 嫦娥三号 探月卫星的质量 B 求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C 求出地球的密度 D r13 T12 r23 T22 解析 绕地球转动的月球受力为 M r1得 T1 由于不 GMM r12 4 2 T12 4 2r13 GM 4 2r13 G 4 3 r3 知道地球半径 r 无法求出地球密度 C 错误 对 嫦娥三号 而言 mr2 T2 已知 嫦娥三号 的周期和半径 可求出月球质量 GM m r22 4 2 T22 4 2r23 GM M 但是所有的卫星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运动学公式中卫星质量都约掉了 无法求 出卫星质量 因此探月卫星质量无法求出 A 错误 已经求出地球和月球质量 而且知道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r1 根据 F 可求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 B 正确 GMM r12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即半长轴三次方与公转周期二次方成正比 前提是对同一中心天体而言 但是两个圆周运动的中心天体一个是地球一个是月球 D 错误 答案 B 估算天体质量和密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估算天体质量时 估算的只是中心天 体的质量 并非环绕天体的质量 2 区别天体半径 R 和卫星轨道半径 r 只有在天体表面附近的卫星才有 r R 计算 天体密度时 V R3中的 R 只能是中心天体的半径 4 3 考点二 人造卫星的运行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 57 页 1 人造卫星的 a v T 与 r 的关系 GMm r2 ma a GM r2 a 1 r2 mv2 r v GM r v 1 r m 2r GM r3 1 r3 m4 2 T2 r T 4 2r3 GM T r3 2 近地时 mg GM gR2 GMm R2 1 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1 轨道平面一定 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重合 2 周期一定 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即 T 24 h 86 400 s 3 角速度一定 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4 高度一定 根据 G mr 得 r 4 23 104 km 卫星离地面高度 Mm r2 4 2 T2 3 GMT2 4 2 h r R 6R 为恒量 5 绕行方向一定 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 2 极地卫星和近地卫星 1 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 由于地球自转 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 盖 2 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 其运行的轨道半径可 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 其运行线速度约为 7 9 km s 3 两种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1 2015 高考福建卷 如图 若两颗人造卫星 a 和 b 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a b 到 地心 O 的距离分别为 r1 r2 线速度大小分别为 v1 v2 则 A B v1 v2 r2 r1 v1 v2 r1 r2 C 2 D 2 v1 v2 r2 r1 v1 v2 r1 r2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G m 即 v 所以有 所以 A 项 Mm r2 v2 r GM r v1 v2 r2 r1 正确 B C D 项错误 答案 A 2 2015 年 3 月 30 号晚上 9 点 52 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 箭 将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 于 31 号凌晨 3 点 34 分顺利进入预定轨 道 这次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是我国发射的第 17 颗北斗导航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 系统空间段计划由 35 颗卫星组成 包括 5 颗静止轨道卫星 27 颗中地球轨道卫星 3 颗倾 斜同步轨道卫星 中地球轨道卫星和静止轨道卫星都绕地球球心做圆周运动 中地球轨道 卫星离地面高度低 则中地球轨道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 做圆周运动的 A 周期大 B 线速度小 C 角速度小 D 向心加速度大 解析 卫星离地面的高度越低 则运动半径越小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 得 G m m 2r m ma 则周期 T 知半径 r 越小 周期越小 故 A Mm r2 v2 r 4 2r T2 4 2r3 GM 错误 线速度 v 知半径 r 越小 线速度越大 故 B 错误 角速度 知半 GM r GM r3 径 r 越小 角速度越大 故 C 错误 向心加速度 a 知半径 r 越小 向心加速度越大 GM r2 故 D 正确 答案 D 3 空间站 是科学家进行天文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场所 假设 空间 站 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 其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 高度的十分之一 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空间站 运行时的加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行的加速度 B 空间站 运行时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倍 10 C 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 空间站 向东运动 D 在 空间站 工作的宇航员因不受重力而可在舱中悬浮 解析 根据 G ma 得 a 知 空间站 运行的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行的加 Mm r2 Gm r2 速度 故 A 错误 根据 G m得 v 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不是其运动半径 所以 Mm r2 v2 r GM r 线速度之比不是 1 故 B 错误 轨道半径越大 角速度越小 同步卫星和地球自转的 10 角速度相同 所以空间站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所以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 到空间站向东运动 故 C 正确 在 空间站 工作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重力充当 向心力和空间站一起做圆周运动 故 D 错误 答案 C 人造卫星问题的解题技巧 1 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不同表达式 m mr 2 m man GMm r2 v2 r 4 2r T2 2 解决力与运动关系的思想还是动力学思想 解决力与运动的关系的桥梁还是牛顿 第二定律 卫星的 an v T 是相互联系的 其中一个量发生变化 其他各量也随之发生 变化 an v T 均与卫星的质量无关 只由轨道半径 r 和中心天体质量共同决定 3 要熟记经常用到的常数 如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 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 月球 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月 27 3 天 等 考点三 卫星的发射和变轨问题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 57 页 1 第一宇宙速度 环绕速度 v1 7 9 km s 既是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也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环绕速度 还是绕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具有的速度 2 第二宇宙速度 脱离速度 v2 11 2 km s 使卫星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3 第三宇宙速度 逃逸速度 v3 16 7 km s 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1 第一宇宙速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1 由 G m得 v Mm R2 v2 R GM R 2 由 mg m得 v v2 RgR 2 卫星变轨的分析 1 变轨原因 当卫星由于某种原因速度突然改变时 开启或关闭发动机或空气阻力作用 万有引力不再等于向心力 卫星将变轨运行 2 变轨分析 卫星在圆轨道上稳定时 G m m 2r m 2r Mm r2 v2 r 2 T 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大时 G m 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 卫星将做 Mm r2 v2 r 离心运动 脱离原来的圆轨道 轨道半径变大 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 由 v 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减小 但重力势能 机械能均增加 GM r 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减小时 G m 即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 卫星将 Mm r2 v2 r 做近心运动 脱离原来的圆轨道 轨道半径变小 当卫星进入新的轨道稳定运行时 由 v 可知其运行速度比原轨道时增大 但重力势能 机械能均减小 GM r 1 多选 2015 高考广东卷 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 当发射速度为 v 时 探测器可绕 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 当发射速度达到v 时 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 已 2 知地球 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 10 1 半径比约为 2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探测器的质量越大 脱离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B 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 C 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 D 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 势能逐渐增大 解析 由 G m得 v v 可知探测器脱离星球所需要的发射 Mm R2 v2 R GM R2 2GM R 速度与探测器的质量无关 A 项错误 由 F G及地球 火星的质量 半径之比可知 Mm R2 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 B 项正确 由v 可知 探测器 2 2GM R 脱离两星球所需的发射速度不同 C 项错误 探测器在脱离两星球的过程中 引力做负功 引力势能增大 D 项正确 答案 BD 2 多选 2013 年 12 月 2 日 我国探月探测器 嫦娥三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 射升空 此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 地面发射后奔向月球 在 P 点从圆形轨道 进入椭 圆轨道 Q 为轨道 上的近月点 下列关于 嫦娥三号 的运动 正确的说法是 A 发射速度一定大于 7 9 km s B 在轨道 上从 P 到 Q 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增大 C 在轨道 上经过 P 的速度小于在轨道 上经过 P 的速度 D 在轨道 上经过 P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 上经过 P 的加速度 解析 嫦娥三号 探测器的发射速度一定大于 7 9 km s A 正确 在轨道 上从 P 到 Q 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增大 选项 B 正确 嫦娥三号 从轨道 上运动到轨道 上要减 速 故在轨道 上经过 P 的速度小于在轨道 上经过 P 的速度 选项 C 正确 在轨道 上 经过 P 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 上经过 P 的加速度 D 错 答案 ABC 3 2016 成都石室中学二诊 如图所示 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个人造地球卫星 A B C 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 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1 2 3 质量相等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颗卫星的加速度之比为 9 4 1 B 三颗卫星具有机械能的大小关系为 EA EB EC C B 卫星加速后可与 A 卫星相遇 D A 卫星运动 27 周后 C 卫星也恰回到原地点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 ma 得 a 故 aA aB aC Mm r2 GM r2 1 rA2 1 rB2 36 9 4 故 A 错误 卫星发射的越高 需要克服地球引力做功越多 1 rC2 1 12 1 22 1 32 故机械能越大 故 EA EB EC 故 B 正确 B 卫星加速后做离心运动 轨道半径要变大 不可能与 A 卫星相遇 故 C 错误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 mr 得 Mm r2 4 2 T2 T 2 所以 即 TC TA 若 A 卫星运动 27 周后 C 卫星也恰回到 r3 GM TA TC rA3 rC3 1 2727 原地点 则 C 的周期应为 A 的周期的 27 倍 故 D 错误 答案 B 航天器变轨问题的三点注意事项 1 航天器变轨时半径的变化 根据万有引力和所需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判断 稳定在新轨 道上的运行速度变化由 v 判断 GM r 2 航天器在不同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不同 轨道半径越大 机械能越大 3 航天器经过不同轨道相交的同一点时加速度相等 外轨道的速度大于内轨道的速 度 考点四 天体运动中的双星或多星模型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 58 页 1 模型构建 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 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 如图所示 2 模型条件 1 两颗星彼此相距较近 2 两颗星靠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做匀速圆周运动 3 两颗星绕同一圆心做圆周运动 3 模型特点 1 向心力等大反向 两颗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 供 故 F1 F2 且方向相反 分别作用在两颗行星上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 周期 角速度相同 两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角速度相等 3 半径反比 圆心在两颗行星的连线上 且 r1 r2 L 两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 动的半径与行星的质量成反比 1 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 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 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 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研究发现 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 两星的总质量 距离和 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 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 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 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 k 倍 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n 倍 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A T B T n3 k2 n3 k C T D T n2 k n k 解析 设两颗双星的质量分别为 m1 m2 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 r1 r2 根据万有 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G m1r1 G m2r2 联立两式解得 m1 m2 m1m2 r1 r2 2 4 2 T2 m1m2 r1 r2 2 4 2 T2 即 T2 因此 当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 k 倍 两星之间的距 4 2 r1 r2 3 GT2 4 2 r1 r2 3 G m1 m2 离变为原来的 n 倍时 两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 T B 正确 A C D 错误 n3 k 答案 B 2 多选 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 通常 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 m 半径均为 R 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 已知引力常量为 G 关于四星系统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颗星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四颗星的轨道半径均为 a 2 C 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 Gm R2 D 四颗星的周期均为 2 a 2a 4 2 Gm 解析 其中一颗星体在其他三颗星体的万有引力作用下 合力方向指向对角线的交点 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几何知识可得轨道半径均为a 故 A 正确 2 2 B 错误 在星体表面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可得 G m g 解得 g 故 C mm R2 Gm R2 正确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 m T 2 a Gm2 2a 2 2Gm2 a2 4 2 T2 2a 2 2a 4 2 Gm 故 D 正确 答案 ACD 3 如图所示 双星系统中的星球 A B 都可视为质点 A B 绕两者连线上的 O 点做匀 速圆周运动 A B 之间距离不变 引力常量为 G 观测到 A 的速率为 v 运行周期为 T A B 的质量分别为 m1 m2 1 求 B 的周期和速率 2 A 受 B 的引力 FA可等效为位于 O 点处质量为 m 的星体对它的引力 试求 m 用 m1 m2表示 解析 1 设 A B 的轨道半径分别为 r1 r2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T 角速度 都 相同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A m1 2r1 FB m2 2r2 即 故 B 的周期和速率分别为 r1 r2 m2 m1 TB TA T vB r2 m1r1 m2 m1v m2 2 A B 之间的距离 r r1 r2 r1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m1 m2 m2 FA Gm1m2 r2 Gm1m r12 所以 m m23 m1 m2 2 答案 1 T 2 m1v m2 m23 m1 m2 2 解答双星问题应注意 两等 两不等 1 双星问题的 两等 它们的角速度相等 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即它们受到的向心力 大小总是相等的 2 双星问题的 两不等 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是它们连线上的一点 所以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 径与双星间的距离是不相等的 它们的轨道半径之和才等于它们间的距离 由 m1 2r1 m2 2r2知 由于 m1与 m2一般不相等 故 r1与 r2一般也不相等 随堂反馈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 59 页 1 2015 高考重庆卷 宇航员王亚平在 天宫 1 号 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 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 若飞船质量为 m 距地面高度为 h 地球质量为 M 半径为 R 引力常量为 G 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A 0 B GM R h 2 C D GMm R h 2 GM h2 解析 由 mg 得 g B 项正确 GMm R h 2 GM R h 2 答案 B 2 2015 高考北京卷 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 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 那么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解析 地球的公转半径比火星的公转半径小 由 m 2r 可知地球的周期比火 GMm r2 2 T 星的周期小 故 A 项错误 由 m 可知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大 故 B 项错误 由 GMm r2 v2 r ma 可知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大 故 C 项错误 由 m 2r 可知地球公转的角 GMm r2 GMm r2 速度大 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 已知地球质量为 M 半径为 R 自转周期为 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 m 引力常量 为 G 有关同步卫星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GM R B 卫星的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 G Mm R2 D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解析 由 m R h 2得 h R A 项错误 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等 GMm R h 2 2 T 3 GMT2 4 2 于第一宇宙速度 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 错误 同步卫星运行时的向 心力大小为 F向 C 错误 由 G mg 得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G 而 GMm R h 2 Mm R2 M R2 同步卫星所在处的向心加速度 g D 正确 GM R h 2 答案 D 4 2015 成都七中二诊 2013 年 12 月 2 日 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 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 假设嫦娥三号在环月圆轨道 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 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 则 A 若已知嫦娥三号环月圆轨道的半径 运动周期和引力常量 则可以计算出月球的 密度 B 嫦娥三号由环月圆轨道变轨进入环月椭圆轨道时 应让发动机点火使其加速 C 嫦娥三号在环月椭圆轨道上 P 点的速度大于 Q 点的速度 D 嫦娥三号在环月圆轨道上的运行速率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 mr 可以解出月球的质量 M 由 Mm r2 4 2 T2 4 2r3 GT2 于不知道月球的半径 无法知道月球的体积 故无法计算月球的密度 故 A 错误 嫦娥三 号在环月段圆轨道上 P 点减速 使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做近心运动 才能进入环月段椭圆 轨道 故 B 错误 嫦娥三号从环月椭圆轨道上 P 点向 Q 点运动过程中 距离月球越来越近 月球对其引力做正功 故速度增大 即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 P 点的速度小于 Q 点 的速度 故 C 错误 卫星越高越慢 第一宇宙速度是星球表面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 故嫦 娥三号在环月圆轨道上的运行速率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故 D 正确 答案 D 5 一物体在距某一行星表面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依次通过 A B C 三点 已知 AB 段与 BC 段的距离均为 0 06 m 通过 AB 段与 BC 段的时间分为 0 2 s 与 0 1 s 求 1 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值 2 若该星球的半径为 180 km 则环绕该行星的卫星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多少 解析 1 根据运动学公式 由题意可得 Error 代入数值可求得 g 2 m s2 2 对质量为 m 的卫星有 G m 2r Mm r2 2 T 星球表面有 G m g Mm R2 可知当 R r 时卫星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 T 2 R g 代入数据解得 T最小 600 s 答案 1 2 m s2 2 600 s 课时作业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 243 页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16 成都市石室中学一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洗衣机脱水桶脱水时利用了离心运动 B 牛顿 千克 秒为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 理想实验是把实验的情况外推到一种理想状态 所以是不可靠的 解析 洗衣机脱水时利用离心运动将附着在衣服上的水分甩掉 水做离心运动 故 A 正确 米 千克 秒为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而牛顿不是基本单位 故 B 错误 牛顿 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故 C 错误 理想实验是把 实验的情况外推到一种理想状态 是可靠的 故 D 错误 答案 A 2 欧洲天文学家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 命名为 格利斯 581c 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 5 倍 直径是地球的 1 5 倍 设想在该行星表面附近绕行星 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 Ek1 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相同质量的人 造卫星的动能为 Ek2 则为 Ek1 Ek2 A 0 13 B 0 3 C 3 33 D 7 5 解析 在行星表面运行的卫星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故有 G m Mm r2 v2 r 所以卫星的动能为 Ek mv2 1 2 GMm 2r 故在地球表面运行的卫星的动能 Ek2 GM地m 2R地 在 格利斯 行星表面运行的卫星的动能 Ek1 GM行m 2R行 所以有 3 33 Ek1 Ek2 GM行m 2R行 GM地m 2R地 M行 M地 R地 R行 5 1 1 1 5 10 3 答案 C 3 2015 高考天津卷 未来的星际航行中 宇航员长期处于零重力状态 为缓解这种状 态带来的不适 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 旋转舱 如图所示 当旋转 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 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 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 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旋转舱的半径越大 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B 旋转舱的半径越大 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C 宇航员质量越大 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D 宇航员质量越大 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解析 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 受到的侧壁对他的支持力等于他站在地球 表面时的支持力 则 mg mr 2 因此角速度与质量无关 C D 项错误 半径越 g r 大 需要的角速度越小 A 项错误 B 项正确 答案 B 4 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 速 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 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1 2 A 轨道半径之比为 1 2 B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4 1 C 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2 1 D 周期之比为 1 8 解析 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 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G m v 2 A 项错 G ma a 所以 Mm r2 v2 r GM r v1 v2 r2 r1 r1 r2 1 4 Mm r2 GM r2 16 B 项错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D 项正确 因为 T 角速 a1 a2 T12 T22 r13 r23 1 43 T1 T2 1 8 2 度与周期成反比 故 8 C 项错 1 2 答案 D 5 美国宇航局 2011 年 12 月 5 日宣布 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 可适 合居住的行星 开普勒 226 它每 290 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周 距离地 球约 600 光年 体积是地球的 2 4 倍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根据 以上信息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若能观测到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可求出该行星所受的万有引力 B 若该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等 可求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 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与轨道半径 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D 若已知该行星的密度和半径 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 F G 由于不知道中心天体的质量 无法算出向心力 Mm r2 故 A 错误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公式 G mg 有 g G 若该行星的密度与地球 Mm r2 M r2 的密度相等 体积是地球的 2 4 倍 则有 2 4 根据 M行 M地 V行 V地 r行 r地 3 V行 V地 3 2 4 g行 g 可以求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故 B 正确 由于地球与行星不是围绕同一 M行r地2 M地r行2 个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故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与轨道半径 无法求出该行星的轨道 半径 故 C 错误 由于不知道中心天体的质量 已知该行星的密度和半径 无法求出该行 星的轨道半径 故 D 错误 答案 B 6 如图所示 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 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 的引力 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 B 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C 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 D 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 解析 小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 有 G m ma mr 小行星的加速度 a 小行星内侧轨道半径小于外侧轨道半 Mm r2 v2 r 4 2 T2 GM r2 径 故内侧向心加速度大于外侧的向心加速度 故 A 正确 线速度 v 知 小行星的 GM r 轨道半径大于地球的轨道半径 故小行星的公转线速度小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故 B 错误 太阳对小行星的引力 F G 由于各小行星的轨道半径 质量均未知 故不能得出太阳 Mm r2 对小行星的引力相同的结论 故 C 错误 由周期 T 2 知 由于小行星轨道半径大于 r3 GM 地球公转半径 故小行星的运动周期均大于地球公转周期 即大于一年 故 D 错误 答案 A 7 由于火星表面的特征非常接近地球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一直不断 可以想象 在不 久的将来 地球的宇航员一定能登上火星 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火星质量是地球 1 2 质量的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 假若宇航员在地面上能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为 h 在 1 9 忽略地球 火星自转影响的条件下 下述分析正确的是 A 宇航员在火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的 2 9 B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 g 2 3 C 宇航员以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时 可跳的最大高度是 h 9 2 D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2 3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 F G 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质量是地 Mm R2 1 2 球质量的 所以宇航员在火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的 则 1 9 4 9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 g 故 A B 错误 宇航员以 v0在地球起跳时 根据竖直上抛的 4 9 运动规律得出 可跳的最大高度是 h 由于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 g 宇航员以相 v2 2g 4 9 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时 可跳的最大高度 h h 故 C 错误 由 mg m 得第一 9 4 v2 R 宇宙速度 v 又因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 g 则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 gR 4 9 宇宙速度的 故 D 正确 2 3 答案 D 二 多项选择题 8 如图所示 三颗质量均为 m 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 r 的圆轨道上 设 地球质量为 M 半径为 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 GMm r R 2 B 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 GMm r2 C 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 Gm2 3r2 D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 3GMm r2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 F万 G A 项错误 由牛 Mm r2 顿第三定律知 B 项正确 三颗卫星等间距分布 任意两星间距为r 故两卫星间引力大 3 小 F万 G C 项正确 任意两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夹角为 120 故任意两卫星对地球 m2 3r2 引力的合力与第三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 小为零 D 项错误 答案 BC 9 2016 宜宾二诊 我国的 玉兔号 月球车于 2013 年 12 月 14 日晚成功降落在月球 虹湾区 开始探测科考 机器人 玉兔号 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竖直上抛试验 测得物体 从月球表面以初速度 v0竖直向上抛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 已知月球半径为 R 自转周期 为 T 引力常量为 G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v02 h B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v0 2h R C 月球同步卫星离月球表面高度为 R 3 v02RT2 8 2h D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3v02 8 GhR 解析 由 v2 2gh 得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月 故 A 错误 月球的第一宇宙 v02 2h 速度为近月卫星的运行速度 根据重力提供向心力 mg m 所以 v v0 故 v2 Rg月R R 2h B 错误 月球同步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G m R H Mm R H 2 4 2 T2 又有 G mg月 Mm R2 联立解得 H R 故 C 错误 3 v02R2T2 8 2h 由 G mg月 V R3 M V Mm R2 4 3 得 D 项正确 3v02 8 GhR 答案 ABC 10 2015 高考全国卷 我国发射的 嫦娥三号 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 先在月球 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 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 在离月面 4 m 高处做一次悬停 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 最后关闭发动机 探测器自由下落 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 1 3 103 kg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 81 倍 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 3 7 倍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 速度大小约为 9 8 m s2 则此探测器 A 在着陆前的瞬间 速度大小约为 8 9 m s 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 2 103 N 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 机械能守恒 D 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考试机械技术工训练题及答案
-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常用仪器抢救设备及急救药品培训考试试卷测试题及答案
- 双方自愿离婚房产分割及权益保障补充协议
- 药事管理与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旧房改造项目施工合同签订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 社区安保服务合同终止及物业接管协议
- 离婚房产赠与未成年子女监护权与成长基金合同
- 体育馆空调及体育场馆专用新风系统改造合同
- 互联网平台离职员工用户数据及商业秘密保密合同
- 江西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审表
- 物联网概述课件
- 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园林机械完整版
- 几何模型“将军饮马”模型(将军饮马、将军遛马、将军造桥)(轴对称模型) 中考数学总复习必会几何模型剖析(全国通用)
- JJG 146-2011量块
-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课件)
- 气管插管导管脱出的应急预案
- 《宠物美容与护理》全套教学课件
- 山东大学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课件第5章 粘性流体的一维流动
- 底拖法在管道施工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