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是一种美德吗_第1页
勤劳是一种美德吗_第2页
勤劳是一种美德吗_第3页
勤劳是一种美德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4勤劳是一种美德吗勤劳是一种美德吗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外婆家,见天亮以后外婆为我们煮饭,觉得很奇怪,就问道:你们怎么在白天吃饭啊?外婆也觉得很奇怪,反问:你们吃饭不在白天,难道在黑夜啊?我说:我们一天两顿都在黑夜。外婆一听这话,就扑簌簌掉下泪来,哀叹说:你看这世道,把娃娃都搞得分不清晨昏了!她说的“分不清晨昏” ,指的是我们那时的生活状态。父母天不亮就到生产队的梯田或坝梁上挖土,一直要干到半夜才能回来。我们这些孩子就只能跟着大人的作息,凌晨四五点吃一顿饭,半夜里再吃一顿。时间长了就以为饭都要在黑夜吃,白天吃反而很奇怪。当然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付出就有回报。母亲在这一年被评为劳动模范,队长捧着奖状来到我家,说了好多表扬的话,大意是,你妈妈是全村最勤劳的妇女,你们长大了应该向她学习。但奇怪的是,母亲一点也不高兴,队长一走,她就抱着我痛哭起来,哭完后说了一句:别听他胡说!什么勤劳!他怎么不勤劳?从此我就知道,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勤劳,一种不勤劳;而有的人的勤劳对自己毫无好处。成年后,我对一切叫人“吃苦耐劳” 、 “忘我工作”的说教充满警觉,正是得益于生活所赐。在我看来,一种劳动如果不能体现劳动者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4的价值和尊严,那么它就只对领导者有意义。一个人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愿意牺牲自己的享乐,做一件在他看来十分必要、十分有价值的事业,与一个人在棍棒的驱赶下,完成一桩力所能及的工作以维持生命,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的“价值等级”是由他自己制定,他愿意牺牲在他看来较小的价值以换取更大的价值;而后者的价值标准是由别人强加的,别人说高就是高,别人说低就是低,自己没有办法选择。一切没有选择的行为,在道德上都是没有意义的。区别之大正好比饿肚子,一个是为了健美,一个是由于没米;同是跑步,一个是为赛场夺冠,一个是被人追杀;同是喝茶,一个是坐家享受,一个是被警察拉走,你说能一样吗?落实到“勤劳”上就是,如果这种“勤劳”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他在“勤劳”的事上感到满足,那么这“勤劳”就值得赞美,至少无可非议;但如果这“勤劳”是被迫的, “勤劳”的人没有丝毫选择的余地,那么这“勤劳”就和猪吃饱了等人家过年一样,不值得嘉许。但好多人不懂,包括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文人墨客,一到乡下,就盛赞起农民的“勤劳”来,写文章更会上升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度。我自己就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伙诗人到陕北采风,看见一个妇女在地里拔草,就派作协主席上前问候,以示“深入生活” 。 “老大娘,这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4么大岁数了,还在劳动?你的勤劳值得我们学习啊!”大娘说:“学啥呀?没事干么!”可等这个主席一离开,大娘就在地上唾了一口,骂道:“呸!你才勤劳呢!你家祖宗八辈都勤劳!”在她看来,勤劳是一种诅咒。她没说出来的愤怒,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解读:我也想像你们城里人一样,看看电影,逛逛公园,或者遛遛狗,听听音乐会,可能么?你们不管倒也罢了,吃饱了撑的跑到我们乡下,转转也罢了,但还想把老娘当猴耍,就太不要脸了!说明这世界人种五颜六色,族群丰富多样,文明千姿百态,但人性只有一个,那就是求乐避苦,好生恶死。没有一个民族热爱吃苦更甚于热爱享乐,热爱流汗更甚于热爱休闲。勤劳都是逼出来的。如果说有一个民族在世界上是以勤劳和耐苦出名的,那么,透过这华而不实的“名” ,一定有某种比“勤劳和耐苦”更可怕的东西高悬在它的头顶,比如严酷的制度、粗暴的管理以及落后的技术等。据一些欧洲考察回来的学者介绍,欧洲特别是北欧的一些国家,劳动力十分短缺,短缺的原因不是这些国家人口稀少事实上有的国家人口密度比中国还大,但这些国家的人很懒,他们宁愿在海滩上晒太阳,也不愿出来干活,导致劳动力价格十分昂贵。反而是勤劳的国家,比如中国,劳动力一直过剩,过剩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劳动力价格奇低,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一个间接后果就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4这些国家缺乏创新产业,因为对他们来说,单靠便宜的人力资源这一条就足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比较优势,根本用不着考虑制度创新和产权保护这些麻烦的事。因而从长远来看,勤劳对一个国家的进步也未必是好事。那么,勤劳对个人来说算不算美德呢?那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说了。对秦始皇来说,当然是,对孟姜女就未必;对富士康的老板来说是,对员工就未必。在中国南方,你经常可以看见狭长的小船上,伫立着几只或几十只人工训练的鱼鹰(也叫鸬鹚)。因鱼鹰嘴长且前端有钩,又善于潜水,能在水中看清各种鱼虾,所以自古以来就被渔民驯养帮助捕鱼。渔民怎样才能保证鱼鹰不将捕到的鱼自己吃掉呢?原来鱼鹰喉下有一个皮囊,能暂存捕到的鱼。渔家会在放鹰前,先用皮条草扎住鱼鹰的皮囊,不让鱼进入鹰胃里。等鱼鹰叼着鱼头钻出水面时,牧鹰人会眼疾手快,将鱼从鹰嘴里夺走,然后顺手拿出一条小鱼塞进鹰嘴里,并用手将皮条草的活扣解开,就算是对鱼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