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测试题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 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 20 B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 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答案 C 2 2012 泰州模拟 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C H O N P S 等化学元素 B 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C 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 循环流动 D 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答案 D 3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甲所固定的能量是乙 丙的能量之和 B 若丙增加 1 kg 则需要消耗甲约 42 kg C 乙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丙的个体数量 D 乙的数量越多 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解析 甲为生产者 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 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 故 A 错误 从图解中可知 由甲到乙的传递效率是 200 200 875 175 100 4 25 由乙到丙的传递效率是 30 200 100 3 20 若丙增加 1 kg 则需要消耗 A 1 3 20 4 25 42 kg 答案 B 4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单位 J cm2 a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的数值是 1 250 J cm2 a B 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5 C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 D 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 解析 一般情况下 随着营养级的增加 动物个体的数量会减少 个体的体积会增大 但 是也存在特殊情况 例如树上的昆虫与树之间的关系 答案 D 2 5 2012 淮南二中模拟 有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 能量传递效率按 10 计算 则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 次级消费者是鸟 B 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 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C 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 M 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 m1 鸟获得的总能量为 m2 则 M m1 m2 D 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 若动物性食物占 1 3 植物性食物占 2 3 则鸟类增加能量 A 时 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 55A 答案 C 6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 CO2 的释放和消耗状况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 生产者呼吸释放量 分解者呼吸释放量 消费者呼吸释放量 生产者光合作用 消耗量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 表示 B 的量越小 说明该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C 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 表示 D 该生态系统一年中 CO2 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解析 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的 CO2 量 可表示流经该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分解者呼吸越旺盛 释放的 CO2 量越多 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大于 表示的呼吸量 该生态系统一年中 CO2 的释放量小于消耗量 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生物体内 答案 A 7 右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 对该图说明不正确 的是 A 这是碳元素的循环 B A 与 B 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C 是光合作用 是呼吸作用 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 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解析 该模式图表示碳循环 A 是生产者 B C 是消费者 D 是分解者 生产者和分解者 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故 B 错 答案 B 8 研究者对某水域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 绘制出如图所示能量金字塔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该群落共有 4 个营养级 B 各营养级都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得能量 C 该群落中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20 D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3 解析 该群落只有 3 个营养级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 该群落中 第一营养级与 第二营养级 以及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都不到 10 能量流动具有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的特点 答案 D 9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 其中甲 乙 丙 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箭头表 示物质循环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 过程不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 B 该图也可以表示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 C 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 X 的途径之一 D 增加图中甲的种类可使食物网变得更加复杂 答案 A 10 如图食物网中 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 2 5 来自兔 2 5 来自鼠 1 5 来自蛇 那么 猫头鹰若要增加 20 g 体重 最少需要消耗的 植物为 A 80 g B 900 g C 800 g D 600 g 答案 B 11 2012 西安八校联考 一只羊在一年内吃 100 kg 的草 排出 20 kg 的粪 长了 10 kg 的肉 不考虑其他散失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 80 kg B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C 20 kg 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 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 70 kg 解析 羊一年的同化量 摄入量 粪便量 80 kg 粪便是羊未同化的能量 羊一年的呼 吸量 同化量 有机物积累量 70 kg 题干中未指出草的同化量 故不能计算出第一营养 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B 12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 h i j k 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 j 是 未利用部分 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进入该生态系统的 CO2 量与各 h 产生的 CO2 总量相等 B 生产者中 i 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 C 流向分解者的 k 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 a 流向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4 解析 据图判断 h 表示各营养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i 表示被下一营养级摄入的有机物 k 表示通过生物的遗体 粪便等流入分解者的有机物 进入该生态系统的 CO2 量即生产者固 定的 CO2 量 大于各营养级的 h 分解消耗产生的 CO2 总量 A 项错误 流向分解者的有机物 k 经分解者分解为 CO2 和无机盐后才能被生产者利用 C 项错误 在生态系统中 物质可循 环利用 能量只能单向传递 不能循环利用 D 项错误 答案 B 13 2012 广东六校联考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 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 相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B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C 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D 图中 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解析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逐级递减的 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 图中 代表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答案 B 14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 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各项 中正确的是 A 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 肯定大于 B 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 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 D 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 解析 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除了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外 还需要给鱼类添加 食物 A 不对 指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中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 量不包括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B 不对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消费者通过 捕食获取能量 C 不对 一般两个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为两个营养级生物同化能量的 比例 D 对 答案 D 15 2011 苏北四市二次联考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 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减轻 对生物圈的压力 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 A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B 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 以禽类 蛋类为主 D 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 解析 营养级越多 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营养级少 5 能量的损耗少 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 答案 A 16 如图食物网中 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 2 5 来自兔 2 5 来自鼠 1 5 来自蛇 那 么 猫头鹰若要增加 20g 体重 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A 80 g B 900 g C 800 g D 600 g 解析 依图中食物关系分析 猫头鹰处于第三 四营养级 在植物鼠猫头鹰兔食 物链中 猫头鹰属第三营养级 可把此食物链简化为一条 即植物 鼠 兔 猫头鹰 最 4 5 少消耗植物 20 g 20 20 400 g 另一食物链 植物 鼠 蛇 1 5 猫头鹰 中 猫头鹰属第 4 5 四营养级 最少消耗植物 20 g 20 20 20 500 g 所以最少需要消耗植物 900 g 1 5 答案 B 17 2011 济南一模 右图表示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 A 此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足 10 B 该生态系统的全部食肉动物构成一个种群 C 该生态系统的浮游生物 食草动物 食肉动物构成群落 D 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彼此独立 解析 此水生生态系统中全部的食肉动物包括多个物种 不能组成一个种群 群落应包括系统中全部的生物 该系统的能量由第一到第二 第二到第三营养级传递效率分 别为 6 8 8 生态系统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 而能量则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二者不可分割 答案 A 18 2012 苏北四市二次联考 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 CO2 的释放 和消耗状况 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 生产者呼吸释放量 分解者呼吸释放量 消费者呼吸释放量 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总 量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 表示 B 的量越小 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C 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 表示 D 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 CO2 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解析 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表示生产者光合作 用消耗总量 即生产者总的光合作用的情况 故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 表示 有机肥料必须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变成无机物 才能被生产者利用 故 的量越小 说明 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少 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大于消费者呼吸释放量 故消 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不能用 表示 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 CO2 的释放量应小于消耗量 答案 A 19 2011 湖南十二校二次联考 农田中存在水稻 螟虫 青蛙三种生物 其生物量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6 A 甲是水稻 乙是螟虫 丙是青蛙 B 从第一年到第五年 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C 第六年 由于大量捕捉青蛙 三种生物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D 假如第七年适量喷洒农药 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稻减产 解析 由不同生物的生物量对比可判断 甲 乙 丙分别为水稻 螟虫 青蛙 由三种生物 的生物量变化知 前 5 年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因青蛙被大量捕杀 导致螟虫数量快 速上升 由第六年生物量变化情况可知 青蛙的减少是稻田施用农药的结果 若第七年再施 用农药 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减产 答案 C 20 2011 济南二模 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箭头表示循环方向 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甲 乙 丙 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 图中 b c d 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 C 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D 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 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解析 甲 丁分别表示生产者 分解者 乙 丙表示消费者 图中甲 乙 丙 丁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c d 分别表示乙 丙同化的能量 b 表示生产者的呼吸量 缺少丁类生物 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 乙同化的能量中有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只 有少部分用于乙生长 发育 繁殖 答案 A 21 2012 山东兖州摸底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下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 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B 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C 丁的 CO2 含量减少 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D 丙 1 同化量越大 丙 2 的同化量越小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 甲为生产者 乙为分解者 丙为消费者 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一个生物群落应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有些真核生物也是分解者 如蚯蚓 臭氧层 的破坏是由氟氯烃的大量排放所致 一般来说丙 1 同化量越大 丙 2 的同化量越大 答案 B 22 如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 A 是生产者 B D E 是消费者 C 是分解者 B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 B C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D E 每增加 1 kg 的体重 至少需要 25 kg 的 A 解析 图中 A 是生产者 D E 是消费者 B 是分解者 C 是大气中的 CO2 库 生态系统的结 7 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此图中的食物链应为 A D E E 要增加 1 kg 的 体重 至少需要 1 0 2 0 2 25 kg 的 A 答案 D 23 某水域有 A B C D E 五种生物 它们体内的 DDT 浓度见表 由此可知 这五种生物 之间构成的食物链是 种群ABCDE DDT 浓度 ppm 0 0052 01 525 50 04 A A E C B D B D B C E A 解析 五种生物种群中 DDT 的浓度 从小到大依次为 A E C B D 其中 C 与 B 的浓度虽 然不同 但相差很小 所以可以确定 C B 属于同一营养级 据此 可以写出这五种生物种 群构成的食物链 答案 C 24 2011 北京东城 下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 A 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 从外部引入消费者 4 可能会使生产者 2 的数量暂时增加 C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 D 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解析 群落由系统中所有生物组成 消费者 4 数量的增多会导致消费者 2 快速减少 使生产 者 2 的生存压力减小 生产者 2 数量暂时增加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光能 化能自 养生物在内的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消费者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返回无机环境 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 1 2011 东北师大附中三次摸底 下图为某水池中的一个食物网 请分析回答 8 1 这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填具体 生物名称 所固定的太阳能 2 在 绿藻 螺蛳 鲫鱼 黑鱼 食物链中 若黑鱼增加 1 kg 则至少需要绿藻 kg 在这个食物网中 轮虫与鲫鱼的关系是 黑鱼属于第 营养级 3 上图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4 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 水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 一段时间后 池中绿藻爆发 其他几 种生物陆续死亡 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 不久 绿藻也大 量死亡 水体发臭 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成分是 解析 由图可知这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 6 条食物链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绿藻和水 草所固定的太阳能 在 绿藻 螺蛳 鲫鱼 黑鱼 食物链中 若黑鱼增加 1 kg 则至少需要 绿藻为 x 那么此时应该选择最大能量传递效率 x 1 kg 5 5 5 125 kg 轮虫为鲫鱼的食物 同时两者也有共同的食物来源 所以这个食物网中 轮虫与鲫鱼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黑鱼 属于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四种 上图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成分 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水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 有利于藻类的繁殖 所以池 中绿藻爆发 大量的藻类繁殖会覆盖水面 水下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导致其他生物缺 氧而死亡 答案 1 6 绿藻和水草 2 125 竞争和捕食 三 四 3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4 O2 分解者 微生物 2 2012 湖南十二校二次联考 2010 年 11 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 各国 X 气体 减排目标 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 全球 X 气体 排放量可能 下降 60 平均气温也将下降 2 摄氏度 请据此资料回答 1 资料中所说的 x 气体 主要是指 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 说明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 的特点 2 上图 1 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 其中甲 乙 丙 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 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 则乙是 过程 表示 作 9 用 若过程 和 的成分越复杂 则该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越高 3 设过程 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 2 所示的食物关系 若 E 种群的能量为 5 8 109 kJ B 种 群的能量为 1 3 108 kJ D 种群的能量为 1 5 108 kJ 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则 A 种群的能量 是 kJ 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 4 请再列举两项影响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解析 1 向大气中过量排放 CO2 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因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特点 故各地的 CO2 排放量对全球气候均产生影响 2 甲 乙 丙 丁分别表示分解者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营养 结构的复杂程度 3 C 同化能量为 5 8 108 1 3 1 5 108 3 108 kJ 故 A 获得的能量为 3 107 kJ 答案 1 CO2 全球性 2 生产者 分解者的分解 抵抗力 3 3 0 107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4 酸雨 臭氧层破坏 土地荒漠化 水资源缺乏 海洋污染 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任意两项即 可 3 2011 南京二模 调查研究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生 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对某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以 表示 进 行观察和记录 结果如下表 休息与其他物种关系进食其他活动 物种甲20 15 追逐物种乙55 吃植物10 物种乙20 25 被物种甲追逐45 吃植物10 物种丙75 15 吃物种甲10 物种丁75 20 吃物种丙5 1 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 除表中涉及的成分外 还应有 画出该生态系统中可 能的食物网 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是通过 作用进入该食物网 的 2 下图 1 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物种甲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 图 2 中 a d 表示物 种甲和物种丙在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 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0 图 1 中的 A 表示物种甲同化的能量 则 C D 表示的含义分别为 若图 2 中 c1 a2 b2 c2 d2 则从物种甲到物种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用 字母表示 3 据观察发现近几年该地区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显著减少 下表是科学家调查研究该地区哺乳 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 原因哺乳动物鸟类 偷猎31 20 丧失栖息地32 60 生物入侵17 12 其他20 8 根据这些数据绘制柱状图 横轴表示每类动物受威胁的各种原因 纵轴表示数值 根据两类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原因 请提出你的保护建议 至少要答 2 点 解析 1 物种甲 物种乙吃植物 因此属于初级消费者 物种丙吃物种甲 物种丁吃物种丙 据此即可写出营养结构 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 者和分解者 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是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开始的 2 图 1 中的 A 表示物种甲同化的能量 则 C D 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和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若图 2 中 c1 a2 b2 c2 d2 则从物种甲到物种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c1 a1 b1 c1 d1 100 3 保护动物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加强法制教育 建立自然保护区 禁止偷猎等措 施 答案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非生物成分 分解者 2 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1 a1 b1 c1 d1 100 或 a2 b2 c2 d2 a1 b1 c1 d1 100 3 见下图 1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加强法制教育 建立自然保护区 禁止偷猎等 答案合理即可 4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 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 化碳排放量的承诺 到 2020 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 年下降 40 50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表示的是 过程 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 环境的途径为图中的 填数字序号 2 垃圾资源化 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 行发酵处理 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 3 煤是 高碳 能源 通过燃烧 碳主要以 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根据上图提出一项实 现 低碳 承诺 缓解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4 若上图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假设 D 种群中的能量 是 5 8 109 kJ B 种群中的能量为 1 3 108 kJ 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 10 20 则 A 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 kJ 答案 1 光合作用 2 分解者 3 CO2 保护植被 大力植树造林 提高森林覆盖率 控制化学燃料的燃烧 减少 CO2 的排放量 提高能源利用率 开发水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 答案合理即可 4 4 5 107 5 2012 山东潍坊一模 黄河三角洲现存中国乃至世界最典型的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 生物资 源非常丰富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 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活动 请 回答下列问题 1 调查该湿地中丹顶鹤的种群密度常用 法 2 下表是对湿地中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PgPnR 甲15 92 813 1 乙870 7369 4501 3 12 丙0 90 30 6 丁141 061 979 1 戊211 520 1191 4 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戊是分解者 Pg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 Pn 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 表中 R 表示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3 如下图是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 图中生产者是 用字母表示 如果 E 取 食 A 的比例由 1 5 调整为 1 2 则 E 的量是原来的 倍 能量传递效率按 10 计算 结 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 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 调节气候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保护其中的 珍稀动物 是在 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 1 丹顶鹤属于大型动物 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较为适宜 2 分析题表可知 Pg Pn R R 是生物通过呼吸散失的能量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 即由丁到甲 其能量 传递效率为 15 9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政服务合同协议书
- Unit 2 单元整体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关于读书活动总结(集合15篇)
- 2025山东菏泽高新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12人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抵押物品抵押管理与风险控制合同
- 建设用地地勘合同示范文本(工业用地)
- 出差人员安全保障及费用报销合同范本
- 文化创意担保借款合同示范文本
- 事业单位合同签订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合同
- 《国有企业改革中员工转岗劳务派遣专项合同》
- 农村处理矛盾纠纷课件
- 厂房搬迁管理办法
- 保险学考试题(附答案)
- 中药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 国企纪法教育实施路径
- 药品发放登记管理制度
- 临床科室科研管理制度
- 铁艺围栏采购合同
- 中国皮肤基底细胞癌诊疗指南2023
- 卫星通信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 黄旭华人物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