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1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_第1页
【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1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_第2页
【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1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_第3页
【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1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_第4页
【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1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创优导学案创优导学案 2014 2014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 人民版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 人民版 专题专题 2 12 1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含解析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含解析 对应学生用书 P255 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 时间 4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60 分 1 2013 沈阳检测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 与空白 a b c d 相对应处 应补填上 A 鸦片走私 民族危机 出超 入超 B 开埠通商 民族危机 宗主国 殖民地 C 开埠通商 自然经济解体 商品倾销 原料出口 D 鸦片走私 财政危机 入超 出超 解析 D 本题围绕着鸦片走私设计 a 处显然是指鸦片走私 鸦片战争前 正常的中 英贸易中 中国处于出超的地位 英国处于入超的地位 因此 只有 D 项正确 鸦片战争 前不存在开埠通商和民族危机的问题 2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 伟大的中国革命 中认为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 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 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 点 为英国侵略进行辩护 不赞成使用武力 肯定了中国抗争的正义性 从全球 化的角度分析战争 A B C D 解析 C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进行的战争 不是双方平等和对等贸易 参加国际大家庭 说明是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待鸦片战争 正确 3 有人说 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 了中国社会的统治中枢 其历史依据是 A 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 B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 D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离北京 解析 B 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是在鸦片战争期间 A 项错误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 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而北京是清政府的统治中枢 B 项正确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甲 午中日战争期间 C 项错误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离北京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 项 错误 4 中英 南京条约 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 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 京外者 有文书来往 用照会字样 英国属员 用申陈字样 大臣批复用札字样 两国属员往来 必当平行照会 此规定 A 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歧视 B 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 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 D 反映了 南京条约 条约的屈辱性 解析 C 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大臣与中国的大臣往来用照会 英属员与清大臣来往用 申陈 清大臣批复用札 两国属员往来用平行照会 不同级别和层次官员之间的文书来往 用语是不同的 这是外交用语规范化的表现 所以正确选项为 C 项 条款难以看出英国对 中国存有明显歧视 排除 A 项 在外交礼仪上的平等对待 难以说明使中国享有与英国平 等的权利 故排除 B 项 本条款不能反映 南京条约 条约的屈辱性 故排除 D 项 5 1856 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 200 多人 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案件就有 503 起 共有 630 英国人 次 涉案 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 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B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 C 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D 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 解析 C 所谓 领事裁判权 就是外国人在中国犯罪 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 而交由 本国领事处理 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也使外国人在中国为所欲为 因此涉外案 件增多 6 法国历史学家布立赛在 圆明园大劫难 一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 假如英法联军 的 远征 根本没有发生 从而使本书失去存在的理由 那该多好啊 该著作出版时 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说 我欣慰地看到 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段作 出了贡献 从中可见 作者 痛感焚毁圆明园对中国极为残酷 痛斥英法两国殖民军极其可耻 迎合了政府 否认圆明园劫难历史的态度 希望他的书能够增强 记忆 A 只有一项正确 B 只有一项不正确 C 全部正确 D 全不正确 3 解析 B 阅读材料可以看出 布立赛对英法联军抢劫 焚毁圆明园这座曾经人类文明 的宝库感到羞愧 对祖辈们在中国所干的那些不光彩的事情感到羞愧 符合题干材 料本意 不符合 7 1894 年 7 月 11 日 申报 发表的 战必胜说 一文写道 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 天时 地利 人和来进行分析 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 此失天时 海口众多 处 处可攻 此失地利 党派林立 人各一心 又失人和 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 凡事皆 一洗因循之习 军队历练 民众同仇 所以对日本 尚有何惧哉 这表明甲午中日战 争前 A 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 国人对国情分析非常透彻 C 日本丧失天时 地利 人和 D 国人具有盲目自信的心态 解析 D 材料中分析日本失去天时 地利 人和的优势条件 而中国军队勤于操练 民众一心 就不用惧怕外来的侵略了 说明战前国人具有盲目自信的心态 8 罗荣渠在 现代化新论 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 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 到投资 生产 销售 金融各个领域 直接改变了原有的 小农 手工业生产方式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 况产生的原因 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解析 C 从 在此以后 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 生产 销售 金融 各个领域 显然体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 变 那么 在此以后 是指签订 马关条约 以后 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反映了西方列 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 9 梁启超在 戊戌政变记 中写道 四千年来我们才大梦初醒 是从甲午战后割地 赔款开始的啊 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革命的开始 B 马关条约 的签订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C 甲午战后维新变法运动立刻掀起高潮 D 甲午战败的原因在于缺乏民族意识 解析 B 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 从甲午战后割地赔款开始中国人才从睡梦中惊醒 可 以看出是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马关条约 的签订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10 下面为张明同学针对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所做的课堂笔记 如对其进一步补 充 最合适的补充应是 4 巨额赔款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新通商口岸的开辟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 地 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 A 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B 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 势力范围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打开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 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D 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便于侵略者对华经济掠夺 解析 B 笔记所述内容是 马关条约 的影响 A 项是 辛丑条约 的影响 C D 两 项是 南京条约 的影响 甲午战争后 日本的 胜利 极大的刺激了西方列强 列强争 相在中国划分 势力范围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1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 下图 残缺不全 原文有 上年 月间 入都 本署即被占据 迨洋兵撤退 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 全行遗失 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 D 从材料中可知 洋人占据了北京城 符合该条件的只有 B D 两项 而 B 项 发生在 1860 年 不是光绪帝在位 故不符合时间要求 12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 依据有 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以资本输出 为主转变 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 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 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 B C D 解析 D 发生于 马关条约 签订以后 可以排除 八国联军侵华前不存在一国 独霸 因此 表述错误 排除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第 13 题 24 分 第 14 题 16 分 共 40 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 5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后中英贸易对比 年代 英对中国出 口额 英镑 中对英出 口额 英镑 输入鸦 片 箱 中国购买鸦片 英镑 1834842 82521 7851 126 188 18381 204 35639 0002 016 129 1842969 000 18481 096 774 185354 6002 822 580 1855122 2411 838 709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仔细地考察了中国贸易的历史后得出的结论是 一般说来 人们过高估 计了天朝老百姓的需求和购买力 在以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为核心的当时中国社会经济 制度下 谈不上什么大宗进口外国货 尽管如此 只要取消鸦片贸易 中国可以在它对英 美贸易大致超出 800 万英镑这个数字的范围内逐渐地吸取更多的英美商品 这是从分析下 面这个简单事实而自然得出的结论 尽管有着贸易顺差 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流通却因为鸦 片输入总额约达 700 万英镑而陷于严重的破坏状态 马克思 中英条约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表格中的数据说明 鸦片战争以后中英贸易处于什么状态 6 分 2 材料二地图中的通商口岸有何变化 这一变化与中英贸易的状况有关吗 为什么 8 分 3 依据材料三的观点 指出中英贸易问题的实质 并指出通商口岸的开放最终将产生 哪些影响 10分 6 解析 本题从中英贸易的角度入手 考查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影响 第 1 问要注意鸦片走私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第 2 问可对比两幅地图分析 第 3 问要从经济 半殖民地化的角度分析 答案 1 中英正当贸易中 中国仍处于出超的地位 但若加上鸦片走私 则是中 国处于逆差 大量白银外流 2 图二与图一相比 通商口岸的数量增加了 遍及整个东部沿海 并渗透到长江流域 有关 因为英国认为中英贸易英国仍处于劣势的原因在于通商口岸太少 于是通过第二次 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3 中英贸易问题的实质在于以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为核心的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制度 的抵制 最终将导致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 产地 或被迫卷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4 来华传教士是明清以来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许多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 利玛窦和其他西方传教士 把西方在数学 天文 历算 物理 机械 火炮制造 水利 测量 地理 绘画等领域诸成就介绍到中国 与此同时 他们把 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介绍给西方 为了打开传教局面 利玛窦等传教士 极力与 广州提督 肇庆知府等明朝官僚交结 向他们敬献自鸣钟 三棱玻璃镜等 方物 他 们 习华言 易华服 读儒书 从儒教 以博中国人之信用 冯天瑜主编 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 大量的传教士来华 传教士通过传道 兴学而步入原为儒家一 统天下的缙绅阶层 并在育孤 济贫 赈灾等实际事务上与当地的缙绅竞争并渐有取代后 者之势 这些来华传教士语言不同 举止特别 所传的救世主及信徒的得救 无疑从根本 上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秩序 从 1860 1899 年中国发生了成千上万次与驻华洋人冲突及大约 240 起教案 美 费正清 中国 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19 世纪 70 年代起 不断有爱国基督教徒主张独立自主 自办教会 甚至出 现过全国性的自立教会组织 但规模不大 存在的时间也不长 直至 1950 年 7 月 在吴耀 宗倡导下 基督教界发表了 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 宣言 要求 促成 一个为中国人自己所主持的中国教会 实现自治 自养 自传 宣言获得热烈响应 至 1954 年 签名拥护宣言的教徒占当时全国新教教徒人数的 2 3 海外教会表示支持三自原 则的人也越来越多 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展起来 中国基督教史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概括说明外国传教士为什么能够在中国立足 当时他们发挥了怎样的 7 积极作用 6 分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指出外国传教士在哪些方面与中国民众发生冲突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他们为什么如此胆大妄为 5 分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说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5 分 解析 本题以西方传教士来华为背景 综合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状况 第 1 问依据材料 信息 概括其传教的方式 可以看到为了传教的方便 他们采取了许多措施 他们的传教 活动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第 2 问中西文化的差异 导致了中西方的冲突 依据材料 总结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