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1-4 王安石变法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1-4 王安石变法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1-4 王安石变法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1-4 王安石变法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优化指导优化指导 2013 2013 高考历史总复习高考历史总复习 1 41 4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 新人教版选修新人教版选修 1 1 1 河南省濮阳市 2011 届高三二模 4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青苗法 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认为 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 兼并 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 而贷者常苦于不得 今通一路之有无 贵发贱敛 以广蓄 积 平物价 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 而兼并不得乘其 急 宋会要辑稿 食货 材料二 司马光曰 今言青苗之害者 不过谓使者 官员 骚动州县 为今日之患耳 而臣之所忧 乃在十年之外 非今日也 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 富者不愿取 使 者以多数散 贷出 为功 一切抑配 即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 恐其逋负 拖欠 必令 贫富相保 贫者无可偿 则散而之四方 富者不能去 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 春算秋 计 展转日滋 贫者既尽 富者亦贫 十年之外 百姓无复存者矣 宋史 司马光传 材料三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引起争议最大的一项法令 今天学术界仍然有争议 有人认为此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 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 对人民有 利 也有人认为 这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 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变法派推行青苗法的主要理由 2 据材料二 指出司马光反对青苗法的理由 3 你同意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 为什么 2 山东省潍坊四县 2011 年高二质检 23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恩师梁启超先生说 王安石是大改革家 中国千古一人 在他以前 有 过改革家 如在齐的管仲 在秦的商鞅 然而 论到有见识 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 2 失 人民疾苦 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 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 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 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 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 引用奸邪 更张法令 驯至靖康之难 人皆咎安石为 祸 二十二史札记 1 王安石变法前宋朝 政治缺失 主要表现是什么 为减少 人民疾苦 采取了哪 些具体措施 2 你同意材料二的观点吗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解析 第 1 问考查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政治缺失 主要表现指宋初加 强中央集权的弊端 造成 三冗 两积 现象 为减少 人民疾苦 采取的措施有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等 第 2 问评析材料二观点 材 料二认为王安石变法是北宋灭亡的原因 这一观点明显错误 根据所学 新法并非只 是 害天下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 王安石并非 引用奸邪 只是用 人不当 答案 1 表现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 造成 三冗 两积 现象 措施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等 答出 4 点即可 2 不同意 新法并非只是 害天下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 王安石并 非 引用奸邪 只是用人不当 3 河南五校 2011 届高三 5 月联考 44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 在鄞县做知县时试验过 青苗法 贷谷于民 立息以偿 效果不错 然而当他将此法推向全国 同比例放大 却南辕北辙了 不识字的乡农们去申请青苗 法的贷款 要经过以下程序 为了填写申请书 就要花钱请书吏 再拿到衙门去申请 碰到贪官污吏 中间不知要花多 少打点费 而且贷款多少完全由官吏写 据史书记载 某地区 虽然变法规定的利息是二分 但经过中间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 最后贷款农 民要返还的实际利息 竟达到原先设定的 35 倍 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 于是逼得农民 宁肯 哀求于富家大族 增息而取之 去借高利贷 也不敢向政府贷款 更糟糕 的是 王安石过于自信 急于求成 在推行新法过程中采取 一刀切 的做法 下令 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 给下面下指标 这样一来地方官员就硬性摊派了 除了一般的 农民要其贷款 连中农 富农 地主都必须接受贷款 这样一来 到了还钱的时候不 要说一般农民吃不消 就是中农 富农也吃不消 自然 这项措施变成了官员的赢利 手段 他们的权力寻租 也有了改革这一至高无上的借口 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材料二 朱熹说 介甫 王安石 之心固欲救人 然其术足以杀人 3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辑 1 根据材料一 归纳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材料二的结论 解析 第 1 问中 王安石急于求成 采取 一刀切 的做法在全国推行青苗法 硬性 摊派指标 而且 农民申请青苗法的贷款程序复杂 加重百姓负担 第 2 问中 王安 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过程中过于自信 急于求成 再加上程序上操作不当 和地方贪官污吏乘机盘剥百姓 可见 材料二中朱熹所谓 然其术足以杀人 说法是 有道理的 答案 1 王安石不顾地方实际 硬性摊派指标 程序复杂 造成一些地方的农民借 贷成本过高 实际借贷范围扩大 成为官员侵夺百姓利益的工具 2 王安石变法有利于解决北宋政府的财政困难 缓解社会矛盾 但实际操作中急于 求成 程序复杂 加之用人不当 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可见朱熹的结论是正确的 4 2010 年高考山东卷 33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 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 而无 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 则不教也 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 则无不在 于学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官言事书 1 据材料一 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 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 考试的 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解读的能力 以及知识的再现和迁移能 力 第 1 问通过材料一中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 可以看出北宋的科举考试重诗赋 记诵 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 可以看出官吏的作用重科名资历 第 2 问 苟不可 以为天下国家之用 则不教也 可以看出王安石改革中注重实用为主 改革措施根据 教材知识作答 较为简单 答案 1 弊端 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 教育思想 注重实用 措施 改革科举考试内容 废除诗赋取士 注重经义策论 应从 破除旧制 和 采用 新法 两个角度回答 言之有理即可 5 福建省泉州市 2011 届高三质检 41A 回答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 商 官 指官吏 三者 国之常官 这里指职业 金 黄金 指货币 4 生而粟死 粟生而金死 本物贱 事者众 买者少 农困而奸劝 劝 活跃的意思 其兵弱 国必削至亡 金一两生于境内 指国内 粟十二石死于境外 粟十二石生于 境内 金一两死于境外 国好生金于境内 则金粟两死 仓府两虚 国弱 国好生粟 于境内 则金粟两生 仓府两实 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