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滚动检测5训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滚动检测5训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滚动检测5训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滚动检测5训练 新人教版_第4页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滚动检测5训练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单元滚动检测单元滚动检测 5 5 时间 4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 共 50 分 1 美国科学家发现 绿脓杆菌利用独特的分泌系统将毒蛋白传递给附近的其他细菌 分解 其他细菌中名为肽聚糖的结构蛋白 其他细菌的细胞壁出现崩溃 从而被绿脓杆菌所击 败 据所学知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绿脓杆菌与绿色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主要是有无细胞壁 B 绿脓杆菌能分泌毒蛋白 说明其具有内质网 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C 绿脓杆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线粒体产生供给 D 绿脓杆菌与其他细菌的关系为竞争 答案 D 2 科学研究发现植物的抗逆性与生物膜系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温度降低使生物膜系统的 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抗逆性降低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不同生物膜的磷脂结构和蛋白质结构均不相同 B 有些内质网与细胞膜直接相连 有些内质网通过囊泡与细胞膜间接相连 C 细胞内的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分隔开 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 使得相互之间没有任 何联系 D 叶绿体中形成的类囊体增大了叶绿体膜面积 有利于暗反应的进行 答案 B 3 2013 枣庄模考 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 正确的一组是 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水平都下降 酶活性减弱 体内细胞分化的方向在胚胎发 育的早期就已决定 不能逆转 被效应 T 细胞攻击的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抑癌基因能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 是细 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络的 信号 A B C D 解析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凋亡细胞内控制凋亡的基因 表达 相应的酶活性增强 错误 被效应 T 细胞攻击的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 2 凋亡 错误 答案 A 4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化 衰老 癌变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神经细胞和胰腺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可能相同 B 衰老的细胞 核 质 值变大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 正常的细胞中缺乏原癌基因 癌细胞中缺乏抑癌基因 D 在婴幼儿发育过程中 不可能有细胞的衰老 凋亡 解析 在人体各种细胞中 与呼吸作用等相关的一些基因都能得到表达 故 A 错 正 常细胞中既有原癌基因又有抑癌基因 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所致 故 C 错 在婴幼儿发育过程中 也有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故 D 错 衰老的细胞体积变小 细胞核体积变大 导致 核 质 值变大 故 B 正确 答案 B 5 以测定的产氧和耗氧速率为指标 研究温度对某种绿藻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 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测定光照下产氧速率时 各温度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必须相同 B 测定呼吸耗氧速率时 需置于黑暗条件下进行 C 35 是最有利于该绿藻生长的温度 D 若温度长期保持在 40 则该绿藻不能积累有机物 解析 产氧速率表示净光合作用 40 时产氧速率大于 0 说明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 吸 有有机物的积累 答案 D 6 提升题 如图所示为植物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模式图及其内发生的有关代谢过程 其 中甲 乙 丙代表化合物 代表相关过程 a c 代表相关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3 A a 处生成的 CO2可扩散到 c 处被利用 参与 过程 B 过程产生的 H 和 ATP 可以在 过程受阻时维持 过程的进行 C 过程一定发生在细胞器中 D b c 处分别进行 两个过程 乙代表 C5 答案 C 7 如图所示 某种植物的花色 白色 蓝色 紫色 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 因 D d 和 R r 控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 4 种 B 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 后代中 为蓝花植株 为紫花植株 1 2 1 2 C 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 后代中 为蓝花植株 为紫花植株 1 2 1 2 D 植株 DdRr 自交 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1 6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 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ddrr 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D R 紫花植 株的基因型为 D rr 或 ddR 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 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DdRr ddRr 1 1 即 为蓝花植株 为紫花植株 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 后 1 2 1 2 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DdRr Ddrr 1 1 即 为蓝花植株 为紫花植株 植株 DdRr 自 1 2 1 2 交 后代中 D R 蓝花 D rr ddR 紫花 ddrr 白花 9 6 1 故紫花植株占 后代的比例为 其中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6 16 2 6 答案 D 8 创新题 据研究 某种植物的某品种能合成两种对治疗人类疾病有医疗价值的药物成分 其合成途径如图所示 4 现有两纯种植物 一种只能合成药物 1 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 这两种植物杂交 F1都只能合成药物 1 F1自交产生的 F2中的三种表现型及比例是只能合成药物 1 两种 药物都能合成 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 9 3 4 那么 能正确表示 F1中所研究的两对 基因位置的图是 解析 根据题意 只能合成药物 1 的纯种植物基因型为 MMNN 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的 纯种植物基因型为 mmNN 或 mmnn 由于 F1只能合成药物 1 故可以推知 F1的基因型为 MmN 再由 F2中有三种表现型 且性状分离比为 9 3 4 即 9 3 3 1 可以确 定 F1的基因型为 MmNn 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答案 A 9 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实验结果如下 PF1 灰身红眼 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果蝇的灰身 红眼是显性性状 B 由组合 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C 若组合 的 F1随机交配 则 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 为 3 16 D 若组合 的 F1随机交配 则 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 1 8 解析 组合 的子代都是灰身红眼 因此 灰身 相关基因用 A a 表示 红眼 相关 基因用 B b 表示 是显性性状 由组合 的 F1中雌性都为红眼 雄性都为白眼 可以 判断组合 亲本的基因型是 AAXBXB和 aaXbY F1的基因型为 AaXBXb和 AaXBY 因此 F2 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 组合 亲本的基因型是 aaXbXb和 AAXBY F1的基因 3 4 1 2 3 8 型为 AaXBXb和 AaXbY 因此 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 1 4 1 2 1 8 答案 C 10 改编题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 AA 和 Aa 的豌豆种子 其数目之比为 7 2 将这批种子种 下 自然状态下 假设结实率相同 其子代中基因型为 AA Aa aa 的种子数之比为 5 A 64 16 1 B 15 2 1 C 3 5 1 D 3 2 1 解析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自花传粉的 由题意可知 AA Aa 分别占 AA 自交后 7 9 2 9 代全为 AA Aa 自交后代中 AA 占 Aa 占 aa 占 所以子代中基因型为 7 9 2 9 1 4 2 9 1 2 2 9 1 4 AA Aa aa 的种子数之比为 15 2 1 7 9 1 18 1 9 1 18 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11 16 分 如图所示的图一中 A B 分别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 图二表 示 A 细胞中染色体数和 DNA 分子数 据图回答问题 1 A 细胞表示 分裂后期 B 细胞表示 分裂后期 2 要想同时观察到这两个时期的细胞 应选择该动物的 器官 该动物产生 的精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3 在图二中 B 处绘制 B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 DNA 分子数的柱形图 在 C 处绘制该动物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 DNA 分子数的柱形图 答案 1 有丝 减数第一次 2 睾丸 2 3 如图所示 12 16 分 2013 广州二模 27 家鸡的黑羽和白羽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 D 和 d E 和 e 共同控制 请回答有关问题 6 1 甲图和乙图表示家鸡黑素细胞形成黑色素过程的示意图 黑素细胞代谢活动的控 制中心是 请填写图中标号 与黑素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 填图中 的标号 等 2 含有 E 和 D 基因的黑素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 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是 3 现有一批纯种白羽鸡 甲组 EEdd 乙组 EEDD 丙组 eedd 若想利用这批纯种 白羽鸡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纯种黑羽鸡 请完成实验方案并讨论 实验方案 选择 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 F1 让 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 F2 让 F2的 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纯种黑羽鸡 讨论 F2中黑羽鸡与白羽鸡的比例为 若将 F2黑羽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 后代中黑羽的纯合子占全部 F3个体的比例为 解析 1 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与黑色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 E 基因抑制 D 基因的表达 黑素细胞不能合成酪氨酸酶 故含 有 E 和 D 基因的黑素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 由于此黑色素的形成受两对基因控制 故 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是两 多 对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黑羽鸡的基因型是 eeD 白羽鸡的基因型是 E D E dd 或 eedd 利用这批纯种白羽鸡 甲组 EEdd 乙 组 EEDD 丙组 eedd 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纯种黑羽鸡 eeDD 由于基因 D 来源于乙 组 基因 e 来源于丙组 故应选择乙和丙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 F1 让 F1雌雄个体 相互交配获得 F2 F2中黑羽鸡的基因型为 DDee 和 Ddee 分别与丙组白羽鸡进行测交 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纯种黑羽鸡 F2中黑羽鸡 eeD 的比例为 故黑羽鸡 1 4 3 4 3 16 与白羽鸡的比例为 3 13 F2黑羽的基因型是 DDee 和和 Ddee 故 D 的基因频率是 1 3 2 3 2 3 d 的基因频率是 因此 F2中黑羽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 后代中黑羽的纯合子占全部 1 3 F3个体的比例为 2 3 2 3 4 9 7 答案 1 2 E 基因抑制 D 基因的表达 黑素细胞不能合成酪氨酸酶 两 多 对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乙和丙 黑羽鸡与丙组白羽鸡进行测交 3 13 4 9 13 18 分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的问题 鸟类的性别决定类型为 ZW 型 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W 雄性为 ZZ 北京鹌鹑种 场孵化的一批雏鹌鹑中出现了一只罕见白羽雌鹌鹑 为研究鹌鹑的羽色遗传 为该白 羽雌鹌鹑选配了若干栗羽雄鹌鹑 结果 F1代均为栗羽 F1代鹌鹑多次相互交配 后代 中均有白羽出现 出现的白羽都是雌性 通过 F1代的雄鹌鹑与白羽雌鹌鹑回交 先后 得到 4 只白羽雄鹌鹑 1 罕见白羽性状的出现是 的结果 该性状属于 显性 隐性 性状 2 若控制鹌鹑羽色的基因用 D d 表示 写出 F2代栗羽雌鹌鹑的基因型 F2 代白羽雌鹌鹑的基因型 F2代栗羽雄鹌鹑的基因型 3 F1代的雄鹌鹑与白羽雌鹌鹑回交 得到白羽雄鹌鹑的概率为 4 若选择 羽的雄鹌鹑与 羽的雌鹌鹑杂交 就可通过体色直接判断出 子代鹌鹑的性别 下图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已知甲病 由 A 或 a 基因控制 和乙病 由 B 或 b 基因控制 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 2 写出 1 的基因型 她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 种 3 若 8 与 11 结婚 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 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 的子女的概率为 已知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 若 8 与一个表现正常 1 10 000 的男性结婚 则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约为 因此 应禁止 结 婚 以降低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 解析 1 罕见 体现了频率低 是基因突变的特征之一 因该突变雌性个体与 多个正常雄性个体交配 子二代均有白羽 故突变性状为隐性 2 因 F2中白羽仅出现 在雌性个体中 说明控制羽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而回交后代有白羽雄性个体出现 说明该基因位子 Z 染色体上 F1个体基因型为 ZDZd ZDW F2个体基因型为 ZDZD ZDZd 雄性栗羽 ZDW 雌性栗羽 ZdW 雌性白羽 3 回交基因组合为 8 ZDZd ZdW ZDZd ZdZd ZDW ZdW 其中白羽雄鹌鹑的概率为 4 选择 ZdZd ZDW 组 1 4 合 后代的雄性个体均为栗羽 雌性个体均为白羽 1 1 2 号或 5 6 号无甲病 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 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 则结合题干与图示可知 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 1 号有患甲病 的女儿和患乙病的儿子 故其基因型为 AaXBXb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 胞 一个卵细胞也只能有一种基因型 3 8 11 号个体基因型分别为 aaXBXb aaXBXB和 AaXBY AAXBY 故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 患乙病的概率 1 2 1 2 2 3 1 3 2 3 1 2 1 3 为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若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 1 2 1 4 1 8 7 8 1 3 1 8 2 3 3 8 1 10 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