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各章经典复习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各章经典复习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各章经典复习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各章经典复习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各章经典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8 7 6 54 3 2 1 D C B A 图 1 A B 120 25 C D 七年级数学下册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 选择题 1 如图 1 如果 AB CD 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3 7 B 2 6 C 3 4 5 6 1800 D 4 8 2 如图 2 则 ABDE 65E BC A B C D 135 115 36 65 3 如图 3 PO OR OQ PR 则点 O 到 PR 所在直线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 A POB ROC OQD PQ 4 下列语句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若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截 则 内错角相等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真命题有 个 A 1 B 2 C 3 D 以上结论皆错 5 如果 a b b c 那么 a c 这个推理的依据是 A 等量代换 B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C 平行公理 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6 如图 4 小明从 A 处出发沿北偏东 60 方向行走至 B 处 又沿北偏西方向行走至 C 处 此时需 20 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 则方向的调整应是 A 右转 80 B 左转 80 C 右转 100 D 左转 100 7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 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 4 倍少 那么这两个角是 30 A B 都是 C 或 D 以上都不对 42138 10 42138 4210 8 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A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B 两条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C 若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 和等于平角 则这两个角为邻补 D 平移变换中 各组对应点连成两线段平行且相等 9 如图 5 分别在上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 那么 ab MN ab P123 A B C D 180 270 360 540 10 已知 如图 6 AB CD 则图中 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A 360 B 180 C 180 D 90 二 填空题 11 把 等角的补角相等 写成 如果 那么 形式 12 如图 7 已知 AB CD BE 平分 ABC CDE 150 则 C 13 如图 8 把长方形纸片沿折叠 使 分别落在 的位置 若 则等 EFDC D C 65EFB AED 于 14 如图 9 已知 ABCD 图 7 图 8 图 9 三 解答题 15 推理填空 如图 若 1 2 则 若 DAB ABC 1800 则 当 时 C ABC 180 当 时 3 C 16 已知 如图 1 ABC ADC 3 5 2 4 ABC BCD 180 将下列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1 1 ABC 已知 AD 2 3 5 已知 A B C D E 3 2 1 D C B A B E D A C F 图 2 图 3 图 4 a b M P N 1 2 3 图 5图 6 2 AB 3 ABC BCD 180 已知 17 已知 如图 AB CD EF 交 AB 于 G 交 CD 于 F FH 平分 EFD 交 AB 于 H AGE 500 求 BHF 的度数 8 分 18 已知 如图 CD AB GF AB B ADE 试说明 1 2 第六章第六章 实数实数 一 填空题 1 的算术平方根为 169 1 2 已知的整数数部分为 的小数部分为 则 115 m115 n nm 3 式子有意义 x 的取值范围 3 x 4 已知 y 3 则 xy 的值为 5 xx 5 5 求 a b 的值 043 ba 6 的平方根是 9 7 快速地表示并求出下列各式的平方根 1 5 0 81 9 2 16 9 8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和 求这个数 1 a72 a 9 用平方根定义解方程 16 x 2 2 81 4x2 225 0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平方根是 B 表示 6 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 16 4 6 C 任何数都有平方根 D 一定没有平方根 2 a 11 求值 3 512 0 3 729 3 3 3 2 3 8 12 如果有意义 x 的取值范围为 3 2 x 13 用立方根的定义解方程 x3 27 0 2 x 3 3 512 H G F E DC B A F 2 1 G E D C B A 3 cba0 重要公式 公式一 2 2 2 3 2 4 2 2 2 3 2 4 2 a 有关练习 1 2 7 1 2 1999 2 如果 a 3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2 3 a 如果 3 a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2 3 a 3 数 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化简 c a 2 ba 公式二 2 2 2 4925 a 0 2 a 综合公式一和二 可知 当满足 a 条件时 2 a 2 a 公式三 33 2 33 3 33 4 3 3 2 3 3 3 3 3 4 33 a 随堂练习 化简 当 1 a 3 时 2 1 a 3 3 3 a 公式四 3 3 3 3 8 3 27 3 125 33 a 综合公式三和四 可知 当满足 a 条件时 33 a 33 a 公式五 3 a 知识点五 实数定义及分类 无理数的定义 实数的定义 实数与 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2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3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4 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5 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 6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 反过来 数轴上所有的 点都表示有理数 2 把下列各数中 有理数为 无理数为 030030003 0 8 5 14 3 36 3 20 2 2 5 9 3 3 3 大于而小于的所有整数为 17 11 知识点六 实数的有关运算 计算 结果精确到 0 01 335 2 已知位置如图所示 cba 化简 2 2 cbacbaa 第七章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 选择题 1 若 则点 P应在 0 a 2 a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 P一定在 1 1 2 m baC0 4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线段 BC 轴 则 x A 点 B 与 C 的横坐标相等 B 点 B 与 C 的纵坐标相等 C 点 B 与 C 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分别相等 D 点 B 与 C 的横坐标 纵坐标都不相等 4 若点 P的坐标满足则点 P 必在 A 原点 yx0 xy B 轴上 C 轴上 D 轴或轴上 x y x y 5 点 P 在轴上 且到轴的距离为 5 则点 P 的坐标是 x y A 5 0 B 0 5 C 5 0 或 5 0 D 0 5 或 0 5 6 平面上的点 2 1 通过上下平移不能与之重合的是 A 2 2 B 2 1 C 2 0 D 2 3 7 将 ABC 各顶点的横坐标分别减去 3 纵坐标不变 得到的 A B C 相应顶点的坐标 则 A B C 可以看成 ABC A 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 B 向右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 C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 D 向下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 8 线段 CD 是由线段 AB 平移得到的 点 A 1 4 的对应点为 C 4 7 则点 B 4 1 的对应点 D 的坐标是 A 2 9 B 5 3 C 1 2 D 9 4 9 如图 把图中 ABC 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图中的 A B C 如果图的 ABC 上点 P 的坐标 1 2 1 是 那么这个点在图中的对应点 P 的坐标是 ba 2 B C D 3 2 ba 3 2 ba 2 3 ba 3 2 ba 10 点 P 2 3 先向上平移 2 个单位长度 再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 得到点 P 的坐标是 A 1 5 B 1 1 C 5 1 D 5 5 二 填空题 1 在坐标系内 点 P 2 2 和点 Q 2 4 之间的距离等于 个单位长度 线段 PQ 的中点坐 标是 2 将点 M 2 3 向左平移 2 个单位长度 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3 在直角坐标系中 若点 P在轴上 则点 P 的坐标为 5 2 bay 4 已知点 P Q 且 PQ 轴 则 2 a 3 b x a b 5 将点 P向下平移 3 个单位 并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后得到点 Q 则 3 y 1 xxy 6 则坐标原点 O 0 0 A 2 0 B 2 3 三点围成的 ABO 的面积为 7 点 P在第四象限 则点 Q在第 象限 ba ab 8 已知点 P 在第二象限两坐标轴所成角的平分线上 且到轴的距离为 3 则点 P 的坐标为 x 9 在同一坐标系中 图形是图形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如果在图形中点 A 的坐标为 aba 则图形中与 A 对应的点 A 的坐标为 3 5 b 10 已知线段 AB 3 AB 轴 若点 A 的坐标为 1 2 则点 B 的坐标为 x 三 解答题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分别写出 ABC的顶点坐标 并求出 ABC 的面积 第八章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 1 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2 1 141120 2231 30 xyxyyxx BCDx xyyxyx xy 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 27xy 有 个 A 1 B 2 C 3 D 4 3 已知方程组和 53 54 xy axy 有相同的解 25 51 xy xby 则 的值为 ab 1 2 a b 4 6 a b 6 2 a b 14 2 a b 5 4 买钢笔和铅笔共 30 支 其中钢笔的数量比铅笔数量的 2 倍少 3 支 若设买钢笔 支 铅笔支 根 x y 据题意 可得方程组 A B 32 30 xy yx 32 30 xy yx C D 32 30 yx yx 32 30 yx yx 5 已知甲 乙两人的年收入之比为 2 3 年支出之比为 4 7 年终时两人都余了 400 元 若设甲的 年收入为 x 元 年支出为 y 元 则可列方程组 A B 400 4 7 3 2 400 yx yx 400 7 4 2 3 400 yx yx C D 400 7 4 3 2 400 yx yx 400 4 7 2 3 400 yx yx 6 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0 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y 为 1 2 1 3 yx 7 若方程组的解中 的值相等 4314 1 6 xy kxky x y k 8 甲 乙二人同解方程组 甲正确解得 乙因抄错了 c 解得 则 abc 2 32 axby cxy 1 1 x y 2 6 x y 9 已知 则 x y 3217 2313 xy xy 10 若满足方程组的 x y 的值的和等于 6 则 m 的值为 352 23 xym xym 11 已知则 324 25 abab 85 ab 12 若 则 2 35230 xyxy xy 13 姐姐 4 年前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 2 倍 今年年龄是妹妹的 1 5 倍 则姐姐今年的年龄是 岁 14 8 分 解方程组 4 1 3 1 2 2 23 xyy xy 15 已知 y x2 px q 当 x 1 时 y 的值为 2 当 x 2 时 y 的值为 2 求当 x 3 时 y 的值 16 上杭县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外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如果每辆车坐 45 人 那么有 15 个学生没车坐 如果每辆车坐 60 人 那么可以空出一辆车 问共有几辆车 几个学生 17 甲 乙两人练习跑步 如果甲让乙先跑 10 米 甲跑 5 秒钟就可追上乙 如果甲让乙先跑 2 秒钟 甲跑 4 秒钟就能追上乙 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6 18 服装厂要生产一批某种型号的学生服装 已知 3 米长的布料可做上衣 2 件或裤子 3 条 一件上衣和 一条裤子为一套 计划用 600 米长的这种布料生产 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才能恰好配套 共能生产多少套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基础知识练习题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的一半与 2 的差不大于 所对应的不等式是 x1 2 不等号填空 若a b 0 则 5 a 5 b a 1 b 1 12 a12 b 3 当 时 大于 2 w 4 当 时 代数式的值不大于零 a1 ax52 x 5 直接写出下列不等式 组 的解集 42 x105 x 2 1 x x 6 若 或 的正整数解是 8 不等式的最大整数解是 x27 03 x 9 某品牌八宝粥的外包装标明 净含量为 330g10g 表明这罐八宝粥的净含量的范围是 x 10 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bc xa xb xc 12 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则的取值范围是 3 x ax xa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15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260 x 16 不等式 的解集为 A B 0 D 86 x83 xx 2 1 xxx 2 1 17 不等式 6 的正整数解有 网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2 x 18 下图所表示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2 34210 1 A B C D x3 32 x 2 x32 x 三 解答题三 解答题 19 20 21 134155 xx 3 12 x 6 43 x xx xx 423 215 22 23 24 12 231 3 41 2 2 xx xx x 1 1 2 2 x x 3 41 2 2 1 xx 25 代数式的值不大于的值 26 方程组的解为负数 2 13 1 x 3 21x 32 3 ayx yx 求的取值范围 求的取值范围xa 3 03 A 3 03 B 3 03 C 3 03 D 7 丁 5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丁丁丁 200 150 100 50 丁 6丁 丁 2000199919981997199619951994 8 0 7 1 7 8 8 8 9 6 10 5 12 6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15 12 9 6 3 27 某次数学测验 共 16 个选择题 评分标准为 对一题给 6 分 错一题扣 2 分 不答不给分 某 个学生有 1 题未答 他想自己的分数不低于 70 分 他至少要对多少题 28 已知满足 化简 29 为何值时 代数式的值是非x 1 4 1 1533 x xx 52 xxx 5 1 2 3 xx 负数 30 解不等式组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3 31 2 1 3 1 8 x x xx 31 解不等式组 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3 1 7 2 5 1 3 xx x x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描述测试题第十章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描述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 要了解某市九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 从中抽查了 500 名学生的视力状况 那么样本是指 A 某市所有的九年级学生 B 被抽查的 500 名九年级学生 C 某市所有的九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 D 被抽查的 500 名学生的视力状况 2 要了解某地农户用电情况 抽查了部分农户在某地一个月中用电情况 用电 15 度的有 3 户 用电 20 度的有 5 户 用电 30 度的有 7 户 那么平均每户用电 A 23 7 度 B 21 6 度 C 20 度 D 5 416 度 3 已知某班有 40 名学生 将他们的身高分成 4 组 在 160 165cm 区间的有 8 名学生 那么这个小组 的人数占全体的 A 10 B 15 C 20 D 25 4 下列调查中 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A 为了了解某一品牌家具的甲醛含量 选择全面调查 B 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 选择抽样调查 C 为了了解神州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 选择抽样调查 D 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 选择全面调查 D 从七 八 九年级各抽调 100 人调查他们每日的运动量 5 如图是某公司四个部门的营业情况 则销售情况最好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丁 7丁 丁 16 24 32 18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12丁 丁 丁 丁丁 丁 99 589 579 569 559 549 5 0 21 18 15 12 9 6 3 12 10 5 3 丁 11丁 丁 丁 丁 丁 丁 3530 25 2015 12 10 8 6 4 2 0 丁 20丁 丁 5 12 1 3 25 丁 丁 丁 6 近年来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如图 从图上看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1995 1999 年国内生产值增长率逐年减少 B 2000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开始回升 C 这 7 年中 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 D 这 7 年中 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增有减 7 如图是体育委员会对体育活动支持情况的统计 在其他类中对应的百分数为 A 5 B 1 C 30 D 10 8 下列调查中 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每天做作业的时间 对某区七年级 班的学生进行调查 爱 心中学美术爱好小组拟组织一次郊外写生活动 为了确定写生地点 对美术爱好小组全体成员进行调 查 为了了解观众对电视剧的喜爱程度 数学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小区的 100 位居民 其中属于抽样 调查的有 A 3 个 B 2 个 C 1 个 D 0 个 9 请指出下列抽样调查中 样本缺乏代表性的是 在某大城市调查我国的扫盲情况 在十个城市的十所中学里调查我国学生的视力情况 在一 个鱼塘里随机捕了十条鱼 了解鱼塘里鱼的生长情况 在某一农村小学里抽查 100 名学生 调查我 国小学生的建康状况 A B C D 10 将 100 个数据分成 8 个组 如下表 组号 12345678 频数 1114121313x1210 则第六组的频数是 12 B 13 C 14 D 15 11 某校为了了解九年级 500 名学生的体能情况 随机抽查了其中的 30 名学生 测试了 1 分钟仰卧起 座的次数 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请你根据图示计算 估计仰卧起座次数在 15 20 之 间的学生有 A 50 B 85 C 165 D 200 12 某校在 创新素质实践行 活动中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比 如图是某年级 60 篇学生调查报告进行整理 分成 5 组画出的频数直方图 已知从左到右 5 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 1 3 7 6 3 那么在这次评比 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有 分数大于或等于 80 分为优秀 且分数为整数 A 18 篇 B 24 篇 C 25 篇 D 27 篇 二 填空题 13 在条形统计图上 如果表示数据 180 的条形高是 4 5 厘米 那么表示数据 40 的条形高为 厘米 表示数据 140 的条形高为 厘米 14 调查某城市的空气质量 应选择 填 抽样 或 全面 15 某校八年级共有 400 人 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视力情况 抽查 20 名学生的视力 对所得数据进行 整理 在得到的条形统计图中 各小组的百分比之和等于 若某一小组的人数为 4 人 则该小 组的百分比为 16 某校七年级 1 班 60 名学生在一次英语测试中 优秀的占 45 在扇形统计图中 表示这部分同 学的扇形圆心角是 度 表示良好的扇形圆心角是 120 则良好的学生有 17 某校九年级部分学生做引体向上的成绩进行整理 分成四组 其中 15 次以下占比例为 5 16 19 次占 15 20 27 次占 30 28 次以上有 25 人 若 20 次以上为及格 包括 20 次 如果该校有 600 名学生 你估计能通过引体向上检测的约有 人 18 为了估计鱼池里有多少条鱼 先捕上 100 条作上记号 然后放回到鱼池里 过一段时间 待有记号 的鱼完全混合鱼群后 再捕上 200 条鱼 发现其中带有记号的鱼有 20 条 则可判断鱼池里大约有 条鱼 19 已知一个样本容量为 50 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 各小长方形的高比为 2 3 4 1 那么第二组的 频数是 20 在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中 根据所给的已知数据 若要画成条形统计图 甲 乙 丙三个条形对应的三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 三 解答题 21 某中学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 9 丁 22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丁 205020251999198719741957 100 80 60 40 20 175170165160 155150145140 丁丁 cm 丁丁 丁 18 15 12 9 6 3 0 分段统计参赛同学的成绩 结果如下表 分数均为整数 满分为 100 分 分数段61 7071 8081 9091 100 人数 人 2 864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同学共 人 成绩在 91 100 分的为优胜者 优胜率为 22 如图是世界人口数从 1957 2050 年的变化情况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用一句话概括世界人口数的变化趋势 年世界人口总数达到 60 亿 1957 年世界人口总数大约为 亿 23 如图是 A B 两所学校艺术节期间收到的各类艺术作品的统计图 从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