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3)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3)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3)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3)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3)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步步为赢中图版步步为赢中图版 必修一必修一 1 41 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 3 3 题组一 地震波特点 原创题 地球内部的结构 人类无法直接观察 到目前为止 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 究 据此回答 1 2 题 1 在地下 2 900 千米处 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横波完全消失 可推测地球内部圈层 当中为液体的是 D A 软流层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外核 2 地震发生时 附近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 B A 左右摇晃 B 上下颠簸 C 先左右摇晃 后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 后左右摇晃 解析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横波能使人左右摇晃 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而纵波能使 人上下颠簸 可在固体 液体 气体中传播 结合题目条件可得出结论 题组二 地壳的厚度特点 读 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 完成 3 4 题 3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C A 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 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 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 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解析 由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直接读出 4 图中 M 和 N 所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D A 塔里木盆地 吐鲁番盆地 B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汾河谷地 D 四川盆地 大别山区 2 解析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定位可确定 M N 的位置 题组三 地球圈层结构与特点 5 2010 安徽马鞍山诊断 阅读下面的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 一个世人永远铭记的时刻 四 川汶川发生了 8 0 级特大地震 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 波 及范围最广 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瞬间袭来 山崩地裂 江河寸断 数万人被夺去生命 几百万同胞失去家园 2009 年 5 月 12 日 14 点 20 分 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在映秀镇举行 材料二 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右图 1 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 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 地震发生时 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 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 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 A 为莫霍界面 B 为古登堡界面 地震波通过 B 界面 时 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答案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横波完全消失 3 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 C 地壳 D E 地幔 F G 地核 4 自己设计图例 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 答案 岩石圈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部分 画图略 5 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 答案 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 液体 气体三态传播 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因此 可以判断 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 地核可能为液态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64 分 2010 潍坊质检 下图表示全球处在同一日期时 曲线 ABC 上的太阳高度为 0 读 图完成 1 2 题 3 1 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 10 N 0 B 20 N 0 C 20 N 180 D 10 N 180 2 B 点正北 333 千米处的某点 该日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是 A 3 37 B 3 30 C 16 37 D 16 42 解析 第 1 题 曲线 ABC 上的太阳高度为 0 说明 ABC 曲线为晨昏线 由图中所示纬 度判断极点为北极点 从图中分析可知 70 N 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 可以判断太阳直射 20 N 由全球处在同一日期可知 180 经线为 0 时经线 说明太阳直射 0 经线 故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20 N 0 第 2 题 B 点纬度为 70 N B 点正北 333 千米处 的某点纬度为 73 N 由纬度相差 1 距离相差约 111 千米得出 那么该日一天中太阳高 度最大为 37 排除 BD 项 由 70 N 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可知 B 点最小太阳高度为 0 则其正北 333 千米处的某点的最小太阳高度为 3 答案 1 B 2 A 下图为 2010 年 1 月 2 月期间 某条经线上 16 时的昼夜分布状况 粗线部分为夜 细线部 分为昼 A B C 为经线上的三点 B C 两点的纬度相同 读图完成 3 4 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S 段全天为昼 B NA 段全天为夜 C BC 段都是昼长夜短 D CS 段有部分全天为昼 4 若图中 A 点此刻恰好就是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 B 点的纬度为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为 则 C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 90 B 90 C 90 D 90 解析 第 3 题 AS 段上的赤道 有 12 小时白天 12 小时黑夜 故 A 错 NA 段 A 点 16 时正值日落 可以计算出日出为 8 时 故 B 错 BC 段一部分在北半球 一部分在南半球 1 月 2 月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故 C 错 第 4 题 已知 B C 两点纬度相 4 同 则 C 点的纬度为 A 点此刻恰好就是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 说明 所以 C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H 90 因此 C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答案 3 D 4 D 2010 江苏样题 图 1 为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 其中昆仑站于 2009 年 1 月 27 日建成 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图 2 为 太阳直射点回 归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 5 7 题 5 下列四地中 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 昆仑站 B 中山站 C 长城站 D 南极点 6 我国昆仑站建成时 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 2 中的 A B C D 7 近百年来 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 其原因主要是 A 气候变暖 B 酸雨危害C 风速加大 D 降水变化 答案 5 C 6 D 7 A 2010 南京模拟 右图为 A 地地平面观察到的一天的太阳视运动过程图 图中虚线圈为太阳视运动轨迹 C 为太阳视运动某一位置 读图回答 8 9 题 8 当太阳位于 C 位置时 BAC 43 08 北京时间为 16 00 则 A 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A 66 34 N 60 E B 46 52 N 90 E C 43 08 N 150 E D 90 N 60 E 9 从此时起 3 个月后 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 A 北回归线附近 B 赤道附近 C 南回归线附近 D 15 S 附近 5 解析 第 8 题 此题可用排除法解析 因为该地区有极昼现象 可排除 B C 选项 由 于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 46 52 可排除北极点 因为北极点的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 23 26 第 9 题 根据题意可知 此时太阳直射 23 26 N 所以从此时起 3 个月 后 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赤道附近 答案 8 A 9 B 2009 江苏南通 右图为 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 10 12 题 10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双选 A 为大气平流层 B 为岩石圈 C 为软流层 D 为下地幔 11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有 双选 A 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 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 圈层物质由铁镁硅酸盐类组成 D 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12 下列有关各圈层对人类影响的表现 判断正确的是 双选 A 层适于高空飞行 B 人类开发矿产资源主要集中于 层 C 层是地下水主要贮存区 D 人类开发铁矿主要在 层 解析 图中 为大气平流层 为地壳 为软流层 为外核 为内核 平流层 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外核 层 的主要成分虽以铁 镍为主 但却是液态 平 流层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 适于高空飞行 地壳是目前人类开发矿产资源的主要圈层 答案 10 AC 11 BC 12 AB 2010 山东师大附中期中考试 读右图 图中虚线表示晨昏线 每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相等 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 回 答 13 14 题 13 若图中的日期为 6 日与 7 日 则北京时间是 A 6 日 23 时 B 7 日 23 时 6 C 6 日 11 时 D 7 日 11 时 14 该季节 A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 北半球昼短夜长 C 天山的雪线上升 D 地球自转速度最快 解析 由题干及图示信息可知 北极圈以内有极夜 从而确定 0 时所在经线和 180 经 线 并计算出 180 经线为 3 点钟 由此可以知道 120 E 为 23 点 结合日期变更规律可 以知道北京时间是 6 日 23 时 由于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北半球昼短夜长 答案 13 A 14 B 2009 山东青岛模拟 读 大气年平均臭氧总量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示意图 回答 15 16 题 15 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分布在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层 D 大气上界 解析 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分布在平流层 这是常识 答案 B 16 由图中信息可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赤道上空大气层平均臭氧总量比中纬度地区低 B 南半球上空大气臭氧总量春季小于秋季 C 北极上空臭氧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春季 D 北半球大气臭氧量极大值高于南半球 解析 读图可知 南半球大部分地区 9 11 月臭氧含量最高 此时是南半球的春季 答案 B 二 综合题 共 36 分 17 2010 杭州质检 下面四幅图 是同一时刻从不同位置上空观察到的昼夜情况 阴影代 7 表黑夜 其他部分代表白昼 此时杭州 30 N 120 E 正值正午时刻 回答下列问题 17 分 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 图是从 0 120 E 上空观测到的 B B 图是从 23 26 N 120 E 上空观测到的 C C 图是从 23 26 N 30 E 上空观测到的 D D 图是从 0 120 E 上空观测到的 2 若甲 乙 丙 丁的纬度分别是 56 N 0 45 N 5 S 比较 图中甲 乙 丙 丁四点这一天的昼长 用 丙 乙 丁 丙 乙 丁 甲 3 先东北 后东南 8 4 见下图 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弧线经过图中 ABC 三点 上半部着色 18 2009 成都期考 读 地球圈层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9 分 1 在图上标出地壳 大气圈 水圈等圈层名称 2 地球外部圈层中 厚度最大的是 连 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 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 3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 它的主要成分是 和 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 断的 之中 生物圈占有 圈的底部 圈的全部和 圈上部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 相互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4 请据图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 具体表现是什么 5 如果 A 地发生地震 试比较 B C 两地所测得的纵波波速的大小 并说明在全球范围 内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解析 此图明显地表示莫霍界面之上的地壳及大气圈 水圈 结合对各圈层的了解 可 填出它们的特点 其中的地壳厚度不均 从图中也可看出 这是由于大陆地壳往往由硅铝 层和硅镁层组成 而大洋地壳常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