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中化学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同步学案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2-2013学年高中化学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同步学案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2-2013学年高中化学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同步学案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2-2013学年高中化学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同步学案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2-2013学年高中化学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同步学案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学海导航学海导航 一 氮气和氮氧化物一 氮气和氮氧化物 1 氮气 无色无味 难溶于水的气体 空气中 78 体积分数 是氮气 氮分子 N2 为双原子分子 结构稳定 决定了氮气性质的稳定性 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因此 生产上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 在 一定条件下 如高温 放电等 也能跟某些物质 如氧气 氢气等 发生反应 N2 O2 2NO N2 3H2 2NH3 2 固氮作用 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途径 举例 自然固氮 闪电时 N2 转化为 NO 生物固氮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 N2 转化为化合态氮 工业固氮 工业上用 N2 和 H2合成氨气 3 氮氧化物 NO 和 NO2 NONO2 色 态 常温下 无色气体红棕色气体 气 味没有气味刺激性气味 毒 性有 毒有 毒 重要反应 2NO O2 2NO2 3NO2 H2O 2HNO3 NO 氮氧化物对环境 的污染 危害及 防治措施 硝酸型酸雨的产生及危害 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破坏臭氧层 措施 使用洁净能源 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为汽车安装尾 气转化装置 处理工厂废气 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气体 常用碱液 NaOH 溶液 吸收 二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二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1 氨的合成 N2 3H2 2NH3 2 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 密度是 0 771g L 1 比空气小 氨 易液化 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 所以液氨可作致冷剂 放电 催化剂 高温高压 催化剂 高温高压 放电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氨极易溶于水 常温常压下 1 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 700 体积的氨气 氨的水溶液称氨水 计算氨水的浓度时 溶质应为 NH3 3 氨的化学性质 1 氨溶于水时 大部分氨分子和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分子 NH3 H2O 一水合氨分子 NH3 H2O 不稳定 受热时分解为氨气和水 NH3 H2O NH3 H2O NH3 H2O NH4 OH 氨水显弱碱性 氨水显弱碱性 比较液氨液氨与氨水氨水 名 称液 氨氨 水 形 成氨降温加压 液 化 氨溶于水 物质分纯净物混合物 成 分 NH3 NH3 NH3 H2O H2O NH4 OH H 2 氨具有弱碱性 可以与酸 硫酸 硝酸 盐酸等 反应 生成铵盐 NH3 H NH4 3 与氧气反应 具有还原性 氨气在催化剂 如铂等 加热的条件下 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并放出热量 此反应是 放热反应 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4NH3 5O2 催化剂 4NO 6H2O 4 铵盐 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如 硫酸铵 NH4 2SO4 俗称硫铵 又称肥田粉 氯化铵 NH4Cl 俗称氯铵 硝酸 铵 NH4NO3 俗称硝铵 碳酸氢铵 NH4HCO3 俗称碳铵 它们都是白色 易溶于水的晶 体 铵盐属于铵态氮肥 常用氮肥有硝态氮肥和尿素 CO NH2 2 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 NH3 HCl NH4HCO3 NH3 H2O CO2 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NH4Cl NaOH NaCl NH3 H2O 铵态氮肥 要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5 实验反思 喷泉实验的实质是什么 氨气为什么可做喷泉实验 是否只有氨气才能做 该实验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共热制氨气 应使用什么实验装置 注意哪些问题 三 硝酸 1 硝酸的工业制法 氨催化氧化法 原理 4NH3 5O2 催化剂 4NO 6H2O 2NO O2 2NO2 3NO2 H2O 2HNO3 NO 总反应式 NH3 2O2 HNO3 H2O 2 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沸点较低 83 易挥发 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形 成硝酸的小液滴而呈白雾状 98 以上的浓硝酸称为 发烟硝酸 69 的硝酸溶液称为浓 HNO3 浓 HNO3由于 HNO3分解产生的 NO2溶于硝酸中而一般呈黄色 3 硝酸的化学性质 1 不稳定性 4HNO34NO2 2H2O O2 光或热 硝酸越浓越易分解 因此浓 HNO3应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2 强酸性 具有酸的通性 3 强氧化性 HNO3中的 5 价 N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如 Cu 4HNO3 浓 Cu NO3 2 2NO2 2H2O 3Cu 8HNO3 稀 3Cu NO3 2 2NO 4H2O C 4HNO3 浓 CO2 4NO2 2H2O 钝化作用 常温下 浓 HNO3使 Fe Al 钝化 4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 NH4NO3 NH3 HNO3 N2 NO NO2 5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雷电 细菌分解 遗 体 固氮 作用 遗体 空气中 的氮气 硝酸盐 氨或铵盐 植物 动物 亚硝酸盐 硝酸盐 植物 空气中 的氮气 亚硝酸盐 氨或铵盐 动物 用心 爱心 专心 4 例题解析例题解析 例题 1 12 分 下图中 A 是一种无色液体 G 是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 Y 是胃酸的主要 成分 K 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反应 是工业制 X 的主要反应之一 请按要求填空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E F Y 2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3 1molB 通过反应 得到 1molF B 中 F 的质量分数为 72 则 B 的化学式为 分析 解题要寻找突破口 如 G 是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 中学阶段只能是 NH3 Y 是胃 酸的主要成分 推知 Y 是 HCl 反应 是以氨为原料制取 X 联想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可推 出 C 是 O2 J 是 NO A 是 H2O 再推知 D 是 H2 E 是 N2 X 是 HNO3 I 是 AgNO3 K 是 AgCl H 是 NO2 反应 是 4NH3 5O2 催化剂 4NO 6H2O 反应 是 3NO2 H2O 2HNO3 NO 3 中 1molB 通过反应 得到 Ag 和 N2 从已知条件出发 B 中 F 的质量分数为 72 从而推知 F 的化学式为 AgN3 答案 12 分 1 H2O N2 Ag HCl 2 4NH3 5O2 催化剂 4NO 6H2O 3 AgN3 例题 2 汽车尾气 含有烃类 CO SO2与 NO 等物质 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 治理的方法 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 催化转换器 用铂 钯合金作催化剂 它的特点是使 CO 与 NO 反应 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 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 SO2的转化 1 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催化转换器 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的酸度 其原因是 3 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 多选扣分 a 开发氢能源 b 使用电动车 c 植树造林 d 戴上呼吸面具 分析 解此题 一方面应从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入手 汽车尾气中 CO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NO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一定条件下 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另一方面 应紧扣题意 寻找突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破口 由 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 推出生成产物为 CO2和 N2 答案 1 2CO 2NO 2CO2 N2 2 SO2转化成 SO3 产生硫酸酸雾 3 a b 例题3 在下图装置中 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 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 轻轻振荡烧 瓶 然后打开弹簧夹f 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 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和b分别是 分析 此题考查形成喷泉的实验 从而了解形成喷泉的实质 是要形成内外气压差 答案 BD 例题 4 在 100ml NaOH 溶液中加入 NH4NO3和 NH4 2SO4的固体混合物 加热充分反应 右 图表示加入的混合物质量和产生的气体体积 标准状况 的关系 试计算 1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 当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140mL 固体混合物质量是 51 6g 时 充分反应后 生成气体的体积为多少升 3 当 NaOH 溶液体积为 180mL 时 固体混和物的质量为 51 6g 时 充分反应后 生成气体 的体积为多少升 解析 1 由图可见 34 4g 混合物和 100mL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n NaOH n NH3 0 5mol c NaOH 5 00mol L 2 V NaOH 140mL 完全反应所需固体质量 48 16g51 6g 故 NaOH 过量 固体 51 6g 完全反应 V g 16 8L molL L 4 22 2 11 V n 0 100L 0 5mol mL mLg 100 140 4 34 mL mLg 100 180 4 34 L g 2 11 4 34 V 6 51 g g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答案 1 5 00mol L 2 15 68L 3 16 8L 习题精练习题精练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据称 2004 年冬季将是自 1869 年人类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四大暖冬之最 江苏气温预 计 较常年偏高 4 6 这与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都有关系的是 A SO2 CO2 B NO2 CO C CO2 CH4 D NO O3 2 美国三位 医学教授因发现 X 物质在人体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而荣获 1998 年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因此 X 物质被誉为 生物信使分子 已知 X 是一种奇电子数 分子 也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无色气体 且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 则 X 是 A CO B HF C CO2 D NO 3 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的是 A 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B 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 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D 由氨气制碳酸氢氨和硫酸氨 4 在标准状况下 HCl NH3 SO2 NO2分别充满容积相同的烧瓶做喷泉实验 都获成 功 则生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 B C D 5 在 NO2与水的反应中 水 A 是还原剂 B 是氧化剂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6 密度为 0 91 g cm 3的氨水 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25 即质量分数为 0 25 该氨水用等体 积的水稀释后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等于12 5 B 大于12 5 C 小于12 5 D 无法确定 用心 爱心 专心 7 7 在 NH3 HNO3 H2SO4的工业生产中 具有的共同点是 A 使用吸收塔设备 B 使用尾气吸收装置 C 使用 H2作原料 D 使用催化剂 8 工业废气中氮氧化合物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 为治污 工业上通常通入 NH3与之发生下 列反应 NOX NH3 N2 H2O 现有 NO NO2的混合气 3L 可用同温同压下的 3 5LNH3恰好使 其完全转化为 N2 则原混合气体中 NO 和 NO2的物质的量之比 A 1 3 B 2 1 C 1 1 D 1 4 9 限用一种试剂 经过一次性实验就能鉴别下列四种溶液 Na2CO3 NH4 2SO4 NH4Cl KNO3 应选用 A AgNO3溶液 B NaOH 溶液 C Ba OH 2溶液 D 盐酸 10 Inorganic Syntheses 一书中 有一如右图所示的装置 用以制备某种干 燥的纯净气体 该装置中所装的药品正确的是 A A 中装浓硫酸 B 中装浓盐酸 B A 中装浓盐酸 B 中装浓硫酸 C A 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 B 中装浓氨水 D A 中装浓氨水 B 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 11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浓硝酸在光照下变黄 证明硝酸不稳定 且产物有红棕色气体可溶于浓硝酸 B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生成白色沉淀 则原溶液一定含有 SO42 C 常温下 将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D 氯气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说明氯气可与淀粉反应 12 在某 100mL 混合液中 HNO3和 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 4mol L 1和 0 1mol L 1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1 92g 铜粉 加热 待充分反应后 所得溶液中的 Cu2 的物质的量 浓度 mol L 1 是 A 0 15 B 0 225 C 0 35 D 0 45 二 填空题 二 填空题 13 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 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水 氨气 图 1图 2 水 氨气 图 1图 2 用心 爱心 专心 8 收集氨气用 法 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作干燥剂 用图 1 装置进行喷泉实验 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 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如果只提供如图 2 的装置 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14 A B C D 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所示 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 1 若 A D 的水溶液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且 D 为强酸 则 A D 分别为 填写 化学式 A D 写出 A B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 若 A 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 的稀溶液能使蓝色的湿润石蕊试纸变红 则 A 为 写出 A B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15 NO 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 近年来 发现少量的 NO 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 它有扩张血管 免疫 增强记忆的功能 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 NO 亦被称为 明 星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NO 对环境的危害在于 填以下项目的编号 A 破坏臭氧层 B 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 C 造成酸雨 D 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2 在含 Cu 离子的酶活化中心中 亚硝酸根离子 NO2 可转化为 NO 写出 Cu 和亚硝酸根 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在常温下 把 NO 气体压缩到 100 个大气压 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 50 发 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 压力降至略小于原压力 2 3 就不再改变 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 N2O 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6 人类也可主动地参与氮循环 合成氨工业就是参与上图过程 的手段之一 氮肥的生产 和使用促进了植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使农业生产取得了飞速发展 以天然气为原料合 成氨是新的生产氮肥的方法 它具有污染小 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其过程大体如下 用心 爱心 专心 9 1 请写出用天然气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2 写出合成尿素 CO NH2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某工厂以标准状态下的含 CH489 6 的天然气 100 m3为原料经过上述过程 只生产 NH4NO3 不生产尿素 若生产中氮元素无损失 求最多可制得 NH4NO3化肥的质量 17 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I 实验装置中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 NO 气体 填 能 或 不能 简述理由 3 若用 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NO 则 检查气密性 的操作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硝酸 打开止水夹 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空气 稀硝 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 直到充满整个干燥管 停止抽拉注射器 关闭止水夹 观察干燥 管内的现象 反应停止后 打开止水夹 用注射器抽取干 燥管内的气体 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空气推出 关闭止水夹后取下注射器 并抽取一 定量的空气 观察到的现象是 4 上述实验完成后 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 NaOH 溶液中 其目的是 18 某化肥厂用 NH3为原料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