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训练18 酝酿中的变革(含解析) 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优化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训练18 酝酿中的变革(含解析) 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优化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训练18 酝酿中的变革(含解析) 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时训练课时训练 1818 酝酿中的变革酝酿中的变革 一 选择题 1 1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A 19 世纪中期B 19 世纪末 C 20 世纪初期D 20 世纪中期 解析 本题实质上考查戊戌变法的时间 公车上书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的表现 答案 B 2 2 胡适评价 19 世纪末的梁启超为 革命第一大功臣 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 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 民主科学 自由平等 B 民主共和 主权在民 C 托古改制 变革维新 D 开设议院 变法图存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派别政治主张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 史实可知 民主科学 自由平等 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 民主共和 主权在民 是资 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 托古改制 变革维新 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康有为的政治主张的 核心特点 带有保守性 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 应该指的是政治革新 符合条件的是开 设议院 变法图存 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 D 项 答案 D 3 3 康有为在 孔子改制考 中 把孔子打扮成主张改革的先师 其目的在于 引导人们重新认识孔子 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 利用儒家思想宣扬变法 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 A B C D 解析 重新认识孔子 并非康有为的出发点 他的这部著作也非学术著作 而是政治主张 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 改造孔子的目的在于利用儒家 孔子的地位宣传维新思想 寻找合 法依据 减少变法阻力 因此 D 项正确 答案 D 4 4 与早期维新派相比 康 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 A 主张实行 君民共主 的政治制度 B 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 C 出版书刊 宣传维新思想 D 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政治运动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康 梁维新派与早期维新派相比的特点 和所学史实 康 梁 维新派进行了政治实践活动即戊戌变法 说明其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故应选择 D 项 答案 D 5 5 19 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次思想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兴民权 设议院 实行民主共和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挽救民族危亡 维新变法 实行 君主立宪 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 A B 2 C D 解析 首先明确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 维新变法运动 其次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君主立宪 而不是民主共和 故可排除 答案 D 6 6 从根本上看 康 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 A 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B 能够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 C 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 D 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 解析 解答本题 首先要明确康 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康 梁维新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 思想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这明显反映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的软弱性 因此 在它指导下的戊戌变法运动不可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任务 答案 C 公车上书图 7 7 公车上书是维新派的一次重要活动 关于公车上书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起因于 马关条约 的签订 B 是康有为联合各省应试举人发动的 C 提出拒和 迁都 练兵和变法等主张 D 光绪帝看后非常感动 接受了其主张 解析 A 项是促使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 B 项是其过程 C 项是上书的具体建议 均正确 D 项不准确 上书并未送到光绪帝手中 答案 D 8 8 19 世纪末 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 关键是 A 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B 争取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C 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 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解析 19 世纪末 中国社会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维新派将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相结合 体 现着历史的发展方向 解题关键是审清限制词 关键 故答案为 A 项 答案 A 二 非选择题 9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政矿务宜筹也 不变则彼富而我贫 考工制器宜精也 不变则彼巧而我拙 火轮 舟车 电报宜兴也 不变则彼捷而我迟 约章之利病 使才之优拙 兵制阵法之变化宜讲也 不 变则彼协而我孤 彼坚而我脆 薛福成 筹洋务议 变法 材料二 乃知其治乱之源 富强之本 不尽在船坚炮利 而在议院上下同心 教养得法 兴学校 广 书院 重技艺 别考课 使人尽其才 育才于学堂 论政于议院 君民一体 上下同心 此 其体也 轮船 火炮 洋枪 水雷 铁路 电线 此其用也 3 郑观应 盛世危言 自序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 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 以国会立法 以法官司法 以政府行政 而人主总之 人主尊为神圣 不受责任 而政府代之 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 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 合为一体 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 归纳材料一的基本主张 并分析其意图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的思想对比有哪些突破 其根本要求是什么 3 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思想主张 4 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而探索的特色及成因 参考答案 1 主张 开矿山 建工厂 造船 练新军 意图 师夷长技以自强 2 突破 材料二不仅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 更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 要求 学 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3 思想 设议院 开国会 制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 4 特色 材料一代表洋务派 主张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