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八)A卷_第1页
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八)A卷_第2页
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八)A卷_第3页
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八)A卷_第4页
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八)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 八 语文中考文学常识专题复习试卷 八 A A 卷卷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下面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的一幅书法作品 用一个词评价这幅作品 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浑厚圆润 B 潇洒飘逸 C 端庄雄健 D 纤细柔美 2 2 分 下列诗人中 不属于山水田园诗风的是 A 岑参 B 王维 C 陶渊明 D 孟浩然 3 2 分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出自 A 慧思 B 慧能 C 神秀 第 2 页 共 11 页 D 玄奘 4 2 分 古代的死刑在什么季节行刑 A 春初 B 夏 C 夏末 D 秋冬 5 2 分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我们读过许多描写人间至情的文章 背影 再塑生命的人 爸爸的花落了 秋天的怀念 都主要表 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 B 成语 妄自菲薄 出自诸葛亮的 出师表 不求甚解 出自陶渊明的 五柳先生传 峰回路转 出自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 C 三国演义 中 刘备 关羽和张飞 桃园结义 兄弟情深 黄盖上演 苦肉计 忠义无双 D 雨果 莫泊桑 罗曼 罗兰都是法国作家 他们的作品分别有 巴黎圣母院 羊脂球 名人传 6 2 分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 下列各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A 今年是鸡年 而小明的生肖属相是狗 小明说明年就是他的本命年了 B 王安石的 元日 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 所写的习俗发生在元旦 C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外婆给小明包粽子 吃五毒饼 画五毒图 外公带小明去看赛龙舟 D 今天是爷爷的六十岁生日 王公公来贺寿说 恭喜您进入耳顺之年啦 7 2 分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是谁的名句 A 李白 B 杜甫 C 孟浩然 第 3 页 共 11 页 D 骆宾王 8 2 分 下列作品 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藤野先生 鲁迅 藤野先生 B 我的第一本书 胡适 父亲 C 再塑生命 海伦 凯勒 莎莉文老师 D 列夫 托尔斯泰 茨威格 列夫 托尔斯泰 9 2 分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南橘北枳 形容某种事物因环境变化而 异化 或者 变质 也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 这一典故出自 晏子春秋 B 线索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 如朱自清的 背影 以 背影 为线索组织材料 邹韬奋的 我的母亲 以 母亲勤劳的一生 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 C 最后一课 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 以 我 小弗郎士 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 索 反映了阿尔萨斯地区的法国人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 D 阳关雪 节选自 文化苦旅 表达了对唐人豪迈 放达的赞美以及后世未能继承这种积极风范的无奈 和叹息 作者余秋雨是当代作家 10 2 分 根据你阅读 三国演义 所获得的知识选取正确的一项 A 三国演义 主要人物中被称为 三绝 的分别是 奸绝 是曹操 智绝 是诸葛亮 义绝 是刘 备 B 杜牧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的诗句写的是赤壁之战 这场战役涉及到的两个人物是周瑜 和曹操 C 在 三国演义 中有一位英雄叫关羽 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 武圣 他曾温酒斩华雄 千里走单骑 刮骨疗毒 大意失荆州 挥泪斩马谡 D 出自于 三国演义 中的有关成语或俗语有 三顾茅庐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纸上谈兵逼上梁山等 11 2 分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第 4 页 共 11 页 A 保尔离开哥哥阿尔青的家 不知不觉来到烈士公墓前 摘下帽子 悼念革命战友 思考生命的意义 决 心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切 B 婚姻美满使托尔斯泰在十到十五年间尝到了多年没有和平与安宁 他在爱情的庇护下从容考虑完成了诗 篇巨制 战争与和平 和 安娜 卡列尼娜 C 刘四过寿日那天 车夫们在酒席上多次取笑祥子和虎妞的关系 祥子一忍再忍 终于忍无可忍 和他们 打了一架 事后他有点后悔 觉得不应该这样 D 蓓姬在那洞里因迷路号啕大哭 汤姆安慰她 鼓励她 后来汤姆用风筝线探路 手脚并用地在通道里往 前爬 终于看到一个亮点 爬出了山洞 12 2 分 骆驼祥子 中的高妈对祥子怎样 A 很关心 B 不好 C 时常骂祥子 D 厌恶祥子 13 2 分 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 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是 A 左传 B 史记 C 国语 D 汉书 14 2 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第 5 页 共 11 页 15 2 分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这句诗是谁写的 A 元好问 B 柳永 C 晏殊 D 李清照 16 2 分 王实甫在 西厢记 中写道 淋漓襟袖啼红泪 比司马青衫更湿 其中 司马青衫 指的是 A 司马相如 B 崔莺莺 C 白居易 D 杜甫 17 2 分 下列哪个成语和 道听途说 一词意思更接近 A 空穴来风 B 三人成虎 C 马马虎虎 D 谈笑风生 18 2 分 关于诗词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体诗的句数有严格的规定 计有三类 律诗 绝句 排律 B 在诗歌发展史上 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求格律创作的诗叫 古体诗 C 律诗由四联组成 每联两句 分别为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D 近体诗用韵很严 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外 各联的对句必须押韵 19 2 分 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 选自曾被称为唐绝句 压卷之作 的诗中 第 6 页 共 11 页 A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B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D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20 2 分 词 又称长短句 最初是伴曲而唱的 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 节奏 这些旋律 节奏的总和就是 词调 词牌名即由此而来 阅读下面这首苏轼的词 你认为最适合做这首词的词牌名的一项是 一叶舟轻 双桨鸿惊 水天清 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 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 霜溪冷 月溪明 重重似画 曲曲如屏 算当年 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 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 云山乱 晓山青 A 沁园春 B 水调歌头 C 行香子 D 丑奴尔 采桑子 21 2 分 下面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藤野先生 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 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 中心组织材料 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赞扬了他治学严谨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B 茨威格的 列夫 托尔斯泰 可以看作是一幅列夫 托尔斯泰的 肖像画 作者先刻画了托尔斯泰的外 貌特征 又描写了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C 赤壁 的作者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为 小李杜 赤壁 一诗的最后两句意蕴无穷 表面意思是如果不 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 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 历史将要重写 其实这两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体现 D 巴金的 短文两篇 中 作者选取的 日 和 月 都是很常见的意象 但作者却却能旧中出新 写出 新的感受 日 主要展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一面 而 月 则集中体现的他激情洋溢的另一面 22 2 分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藤野先生 选自鲁迅先生的 朝花夕拾 我们还学过从这本集里选出的 阿长与 山海经 B 我的母亲 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选自 胡适文集 第 7 页 共 11 页 C 列夫 托尔斯泰 选自 三作家 作者是俄罗斯作家茨威格 是一篇人物传记 D 美丽的颜色 是从艾芙 居里为自己的母亲居里夫人写的传记 居里夫人传 中节选的 23 2 分 北宋是我国古代纂书 修书的繁盛时期 最能代表这一时期书籍事业成果的是四大类书 下列哪 部书不是四大类书之一 A 册府元龟 B 太平御览 C 太平广记 D 佩文韵府 24 2 分 搜神记 的作者是谁 A 老舍 B 干宝 C 刘禹锡 D 李白 25 2 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有误的一项是 A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主要作品有 李尔王 哈姆莱特 奥赛罗 我的叔叔于勒 B 诗仙李白是盛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C 保尔敢于向命运挑战 自强不息 他崇高的革命理想 忘我的献身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们解读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部名著的精髓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 26 2 分 下面对应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唐代 B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南朝 第 8 页 共 11 页 C 雪 鲁迅 朝花夕拾 D 我的母亲 胡适 胡适自传 27 2 分 太极拳讲究 以柔克刚 以静制动 以弱胜强 这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A 老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孔子 28 2 分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阿长与 山海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 B 陶渊明 东晋诗人 名潜 字元亮 我们学过他的 饮酒 小石潭记 归园田居 C 泰戈尔 希腊作家 诗人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D 孔子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 墨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9 2 分 下列对 重阳节 的解说 正确的一项是 A 千百年来 我国各地重阳节的节俗是完全一致的 人们都要登高避祸 饮菊花酒 佩戴茱萸 吃重阳糕 祭祀灶神 B 重阳节的习俗是发展变化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内涵 C 重阳节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 它寄托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盼 为眷恋生活的人们开辟了 一片晴朗的天空 D 重阳节起源于古人祭祀大火的仪式 人们祭祀大火星 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为了避免在季节更替的时节 感染时疚 30 2 分 我国历史上著名故事 完璧归赵 的主人公是 A 诸葛亮 B 蔺相如 第 9 页 共 11 页 C 曹操 D 越王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