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论语》十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冀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论语》十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冀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论语》十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冀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论语》十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冀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论语》十则》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冀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2121 论语论语 十则十则 5 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 可用于课前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 可用于课前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 乎 2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 诲 女知之乎 4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 师矣 5 逝者如斯夫 不舍 昼夜 6 终夜不寝 解析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文中通假字 多音字 形似字的读音的掌握情况 答案 答案 1 yu 2 w n d i 3 hu 4 w i 5 sh 6 q n 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2 诲女知之乎 3 是知也 4 默而识之 解析 解析 在文言文中 有些字按表面义难解释时 就考虑是否通假 答案 答案 1 说 通 悦 愉快 2 女 通 汝 你 3 知 通 智 聪明 智慧 4 识 通 志 记 记住 3 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 择善而从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答案 答案 择善而从 选择优点学习 不耻下问 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诲人不倦 教导别人不知疲倦 诲 教导 温故知新 温习学过的知识 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4 了解 论语 及孔子 1 论语 是记录 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属语录体的散文集 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 由 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 共 20 篇 492 章 一章记一事 或几句话 内容上章与章之间并无一定的联系 形式上或为问答或为独白 其思想内容博 大精深 我国古代有 之说 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 思想 文化产生了 巨大影响 2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鲁国陬邑人 我国古代的 家 家 家 儒家的创始人 答案 答案 1 孔子 儒家 孔子 半部 论语 治 天下 2 春秋末期 思想 政治 教育 10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 可用于课中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 可用于课中 用心 爱心 专心2 1 填空 1 论语 十则 是从 论语 中节选的有关 学习方法的 十条 是 在不同时间与弟子们的谈话记录 2 可以为师矣 是知也 是以谓之 文 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案 答案 1 个人修养 学习态度 孔子 2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 而 知 的意义和用法 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 学而时习之 而 是知也 知之为知之 温故而知新 人不知而不愠 知 解析 解析 而 作连词时有两种用法 承接和转折 知 在本课有四种解释 了解知道 明 白 知 通 智 读 zh 意思是 聪明 智慧 答案 答案 释为 但是 学则殆 表转折 解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 接 解释为 并且 学而时习之 表承 而 意思是 聪明 智慧 智 读 是知也 知 通 词 明白知之为知之 形容 知道温故而知新 动词 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动词 知 i zh 3 找出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不耻下问 解析 解析 首先翻译词语 句子 然后看哪些词语的词性有变化 答案 答案 时 时间名词作状语 按时 故 形容词作名词 指旧的知识 新 形容词作名词 指新的知识 耻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耻 认为 可耻 4 与其他三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是以谓之 文 也 B 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 也 C 可以为师矣 D 何有于我哉 解析 解析 C 项是省略句 应为 可以 之 为师矣 其余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A 项 是以 用心 爱心 专心3 应为 以是 意思是 因此 B 项 何以 应为 以何 意思是 凭什么 D 项 何 有 应为 有何 意思是 有哪 一样 答案 答案 C 5 如何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解析 首先理解词义 罔 迷惑 殆 疑惑 而 却 然后翻译句子 最后谈 学 和 思 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这句意思是 只读书却不思考 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只是空想却不读书 就有 危害 主要谈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即经常复习 学思结合 6 如何理解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 解析 首先理解词义 然后翻译句子 最后分析意思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这句意思是 几个人一同走路 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 我要选择他们的长 处来学习 看到自己也有 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要向一切人学习 随时随地都要注意 学习 不但要谦虚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 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 毛病 快乐时光快乐时光 孔子的故事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 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 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出 来 正想把它倒掉时 忽然想到 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 于是便把它吃了 刚巧孔子走 进厨房 以为他在偷食 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学生 经过解释 大家才恍然大悟 孔 子很感慨地说 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 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3030 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 可用于课后 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 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1 4 4 题 题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 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有朋自远方来 A 从 B 自己 C 主动 2 人不知而不愠 A 恼怒B 烦恼C 熟识 3 温故而知新 A 原因B 旧的 学过的C 事故 2 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B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C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D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3 朗读下面几句话 看用哪种语气才恰当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思而不学则殆 用心 爱心 专心4 4 根据提示填空 1 认为应该虚心求教 博采众长的句子是 2 关于培养宽厚胸怀的句子是 3 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1 解析 解析 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 另外也应注意识记实词的意义 答案 答案 1 A 2 A 3 B 2 解析 解析 A B C 三项是谈学习方法的 D 项是谈学习态度的 答案 答案 D 3 解析 解析 根据句末标点判断语气的种类 答案 答案 反问语气 陈述语气 4 答案 答案 1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3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5 5 7 7 题 题 子路见孔子 子曰 汝何好乐 对曰 好长剑 孔子曰 吾非之此问也 徒 请以子之所能 而加之以学问 岂可及乎 子路曰 南山有竹 不柔自直 斩而 用之 达于犀革 以此言之 何学之有 孔子曰 括而羽之 镞而砺之 其入之不亦 深乎 子路再拜曰 敬受教 5 解释加点的字 1 徒请以子之所能 而加之以学问 2 南山有竹 不柔自直 3 岂可及乎 4 括而羽之 镞而砺之 6 解释下列句子 1 子曰 汝何好乐 2 吾非之此问也 3 括而羽之 镞而砺之 其入之不亦深乎 7 本文讲的是 主要运用了 的方法 5 解析 解析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义 答案 答案 1 只是 2 通 揉 弯曲 3 赶得上 4 通 刮 磨 6 答案 答案 1 孔子说 你有什么爱好 2 我问的不是这个 3 刮过了 并给它安上尾羽 装上铁头并把它磨锋利了 它进得不是更深吗 7 解析 解析 读懂大意 并进行总结 南山有竹 句和 括而羽之 句是比喻的喻体 答案 答案 学习的重要性 比喻 深层探究深层探究 8 探究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的深层含意 解析 解析 孔子认为 只有教育学生全面了解某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术进展情况 才能在此 用心 爱心 专心5 基础上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 谁违背了它 都会受到惩罚 孔子自己为后人树立了 温故 而知新 的榜样 孔子弟子子夏说 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 即每天知道所未知的 每月复习所已能的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含有两方面的意思 第一 复习旧的功课 便可 以帮助理解新的内容 因为学习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 温故 也指对已有知识 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掌握 知新 则指新的发现和新的见解 中考链接中考链接 9 2010 江苏无锡中考 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赠从弟赠从弟 刘 桢 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 凝寒 松柏有本性 注 从弟 堂弟 罹 遭受 A 首句中 亭亭 的意思是 高耸的样子 写出了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