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I Education 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 1 如左下图所示 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 静止放在斜面 上 容器底部 a b c 三点 的压强 pa pb pc 的大小关 系是 2 在空纸盒的侧面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 纸盒装满水后 水从小孔喷出 如图所示 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3 如图所示 把一只玻璃杯的杯口朝下 竖直按入水中 在杯子按入水中 的过程中则 A 杯内充满水 B 水不能进入杯内 C 水进入杯中 杯中空气压强越 来越小 D 水进入杯中 杯中空气压强越来越大 4 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 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再倒立 放置 如图所示 两次放置时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 Pa 和 Pb 水对瓶底和 瓶盖的压力分别为 Fa 和 Fb 则 Pa Pb 大于 小于 等于 Fa Fb 大于 小于 等于 5 底面积为 50cm2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 用轻质细绳相连的体积相同的 甲 乙两球悬浮在水中 如图所示 将细绳剪断后 甲球漂浮且有 2 5 的 体积露出水面 乙球沉入水底 若细绳剪断前 后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 化了 40Pa g 取 10N kg 则乙球的质量为 g 6 如图所示 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 容器 足够高 分别盛有水和酒精 水 酒精 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 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7 如图所示 底面积为 S1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未知密度的液体 将 一密度为 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入底面积为 S2的长方体塑料盒中 塑料 盒的厚度可忽略不计 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 液体不会溢出容器 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 h1 若把金属块从塑料盒中取出 用细线系在 塑料盒的下方 放入液体中 塑料盒浸入液体的深度为 h2 剪断细线 金属块会沉到容器的底部 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 塑料盒浸入液体的 深度为 h3 则细线剪断前 后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 了 8 如图所示 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正方体金属块 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 上 在 A 的上表面施加竖直向下 大小为 F 的压力 金属块 A 对 B 的压 强为 p1 金属块 B 对地面的压强为 p2 已知 金属块 A B 的边长之比 L1 L2 1 2 F G A 3 5 则 p1 p2为 A B HI Education 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 9 如图所示 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 A 和 B SA SB 容器足够高 分别盛有 甲 乙两种液体 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若在 A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 在 B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 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正确的判断是 A 倒入的液体体积 V 甲可能等于 V 乙 B 倒入的液体高度 h 甲一定大于 h 乙 C 抽出的液体体积 V 甲可能小于 V 乙 D 抽出的液体高度 h 甲一定等于 h 乙 10 如图所示 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 两块砖 A 和 B 在砖 B 上面放有重力不计的薄壁容器 C 不考 虑容器的厚度 C 中装有水 密度为 p水 砖 A 和 B 的密度 均为 p 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 hl和 h2 C 与砖 B 和 砖 B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 SC和 SB 且 SC 1 6 SB 已知 砖 B 和砖 A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则薄壁容器 C 中水的深度为 11 小河边上有一个河湾 如图 14 4 8 所示 渔民们每次捕鱼归来 总是 习惯将渔船停靠在河湾与河道的交界处 并用缆绳固定 否则渔船会 A 向河道中漂去 B 向河湾中漂去 C 在原处不动 D 无法判断 12 1 两船距离很近且并排行驶时 可能会 这是因为两船内侧水的流速 于两船外侧水的流速 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 于外侧水的压强的原因 选填 大 小 或 等 2 打开自来水龙头 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 在 A B C 三处 水的流速较大的 是 处 压强较小的是 处 选填 A B 或 C 3 如图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 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时 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 大 压强 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 液体沿着细管上升 从管口流出后 受气流的冲击 被喷成雾状 13 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 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 同的液体 如图所示 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 F1 和 F2 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分别为和 2 容器 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 p1 和 p2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1 p 2 F1 F2 B p1 p2 F1 p2 F1 F2 D p1 F2 14 如图所示 甲 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 上 它们各自对地面 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甲 乙上沿水 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 则剩余部分 A 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 B 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C 甲对地面压强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D 甲对地面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456 HI Education 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 15 如图所示 盛水的瓶子口用橡皮塞塞紧 橡皮塞中央插有一支两端开 口的玻璃管 管 内液面如图 若分别将瓶壁上 A B C 三个塞子拔出 则 A A 处有水喷出 B C 没有水喷出 B A 处没有水喷出 B C 处有水喷出 C C 处有水喷出 A B 处没有水喷出 D C 处没有水喷出 A B 处有水喷出 16 在两端开口的弯管中 用水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 如图所示 再往 a 管里注入 少量的水 则 A 注入 a 管水柱长度跟 c 管水面下降距离相等 B 注入 a 管水柱长度大于 d 管水面上升距离的 4 倍 C b 管水面上升的距离等于 c 管水面下降的距离 D b 管水面上升的距离小于 c 管水面下降的距离 17 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会沿不同的径迹运动 运动员用三种不同 的击球方法把乒乓球击出 请判断 图 3 中 1 2 3 三条径迹哪一种是上旋球 图中沿逆 时针方向旋转 的 下旋球 图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的 不旋球的 说明你为什么认为 上旋球应该沿着你所选的径迹运动 18 底面积分别为 4 10 2m2和 1 10 2m2的甲 乙两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深度的酒精 和水 如图所示 通过测量得到甲容器内酒精的体积为 2 10 2m3 酒精的密度为 0 8 103kg m3 g 取 10N kg 求 1 甲容器内酒精的质量 m 2 乙容器底部受到 的水的压强 p 3 某同学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去相同体积的液体后 剩余部分的液体对甲 乙容器底部的 压强分别为 p甲 和 p乙 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 V 的取值范围 HI Education 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 19 如图所示 在容器中放一个上 下底面积均为 10cm2 高为 5cm 体积为 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 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 接触 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 则石鼓受到 的浮力是 20 将重为 20 N 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金属块体积的 1 4 浸入水中并静止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8 N 当金属块全部 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 A 18 N B 16 N C 14 N D 10 N 21 如图所示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 盛有适量的水 把一个橡皮泥 做的小船放入乙后 小船处于漂浮 状态 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 然后把它们分别 放在 台秤上 则台秤的示数 A 甲放上时大 B 乙放上时大 C 甲和乙放上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22 如图所示 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 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烧杯 分别装入适量的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 将同一个鸡蛋先后 放入甲 乙两个烧杯中 鸡蛋在甲烧杯中处于悬浮状态 在乙烧 杯中处于漂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杯中盐水密度为 甲 乙杯中盐水密度为 乙 则 甲 乙 B 鸡蛋在甲 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浮和 F 浮 则 F浮 F 浮 C 放入鸡蛋后 甲 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甲和 F乙 则 F甲 F乙 D 放入鸡蛋后 甲 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 p甲和 p乙 则 p甲 p乙 23 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 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 甲浮在水 面上 乙沉在水底 如图 由此可知甲比乙 A 所受浮力小 B 质量大 C 所受压强大 D 密度大 24 把密度计放入水中 密度计浸入 18 4 厘米 再放入一种无色透明 的液体中时 则浸入 10 厘米 又放在第二种液体中时 则浸入的 长度是 14 6 厘米 那么 第一种液体的密度是 千克 米 3 第二种液体的密度是 千克 米3 25 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 C 为正方形 D 为圆球体 B 为梯形 A 为长方体 如图 12 4 所示 且 C 的表面很光滑与容器底密闭接触 在这四种情况下 A A 所受的浮力最大 B B 所受的浮力一定比 A 小 C A 所受的浮力最小 B C D 浮力是一样大的 D A C 所受的浮力都小于 B C 所受的浮力为零 26 一块冰中含有一个小气泡 浮在水面上 当冰熔化之后水面将 A 水面将上升 B 水面维持原来的位置 C 水面将下降 D 因为有气泡存在无法确定 27 水面上漂浮一块木块 进入水中的体积是 V 受到的浮力为 F 如果在水中加入一些酒 精 很快分布均匀 这时若木块仍浮于混合液中 则 A 液体密度变小 因此木块所受的浮力将变小 B 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变大 但它所受的浮力不变 HI Education 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 C 木块将不断下沉 因为浮力变小 D 木块因二力平衡 将保持不动 28 如图 7 所示 在底面积为 S 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 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 上 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F1 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 漂浮在水中 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F2 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 的 变化量为 p 水的密度为 水 根据上述条件可知金属球捞 起放入烧 杯后 A 烧杯受到的浮力为 F2 F1 B 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 C 金属球受的支持力为 F2 F1 pS D 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了 pS 29 水槽中放一个小铁盒 铁盒中放少许细线和一个铝块 铁盒漂浮在水面 现用细线把 铝块拴在铁盒下面 铁盒仍漂浮在水面 如图 8 所示 讨论此时水槽中的水位以及铁盒浸 入水中的体积 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槽中水位不变 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 B 水槽中水位下降 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 C 水槽中水位不变 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小 D 水槽中水位上升 铁盒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变 30 如图所示 Q 为铜制零件 其上部为边长 L 0 2m 的立方体 下部 为边长 l 0 1m 的立方体 Q 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粘合 且水面恰 好与 Q 上表面相平 则零件所受的浮力为 g 取 10N kg A 0N B 20N C 60N D 80N 31 如图甲所示 烧杯里盛有 6 的水 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 经研究发现 水的密度随温 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 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 0 过程中 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 关于小球的浮沉情 况判断正确的是 A 先下沉然后上浮 B 浮力变小 一直下 C 先上浮然后下沉 D 浮力变大 一直上浮 32 如图 3 所示 密度为 0 6 103kg m3 体积为 1 10 3m3的正方体木块 用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线 一端系于木块底部中心 另一端系于圆柱形 容器底部的中心 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 3N 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 木块处于漂浮状态 但细线仍松弛 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 6 10 2m2 现在向容器中注水 容器的容量足够大 直到细线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 值 在细线断裂瞬间停止注水 待木块稳定后 容器的水面与细线断裂前 的瞬间的水面相比高度 升高 降低 cm 33 彤彤过生日时 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 生日快乐 字样的 小水晶球 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 于是她找来量筒 小 玻璃杯和水 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 由图 可知 水晶球的体积是 cm3 水晶球的质量是 g 水晶球的密度是 g cm3 图7 HI Education 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 34 粗细均匀 密度为 蜡的蜡烛底部粘有一块质量为 m 的铁块 蜡烛竖直 漂浮在密度为 水的水中 蜡烛露出水面的髙度为 H 如图 点燃蜡烛 直 至蜡烛与水面相平 烛焰熄灭 假定蜡烛油不流下来 设燃烧掉的蜡烛长 为 L 则 L H 的关系是 35 如图所示 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 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 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 按入槽内水中 并固定位置 在标准大气压下 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 A 槽内甲 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 100 B 甲瓶内水沸腾 乙瓶内水不沸腾 C 甲瓶内水不沸腾 乙瓶内水沸腾 D 甲 乙瓶中水都不沸腾 36 如图所示 一只烧杯中盛有石蜡油 水和水银三种液体 液体之间不相溶合 将一实 心铅块 铅的密度是 11 3g cm3 轻轻放入该烧杯中 图乙中能正确显示出铅块静止时位置 的图 是 37 如图所示 一个斜柱状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水 水面浮着一个 重为 5N 的球 如果把球取出 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减少值 A 大于 5N B 等于 5N C 小于 5N D 与球的体积大小有关 38 小滨同学看到鸡蛋浮在盐水上面 如图所示 于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肥长丰县文化馆秋学期二胡老师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象山县荔港学校招聘工作人员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年度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校园文学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2025福建漳州卫生事业单位招聘7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福建泉州市永春县金源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招聘测绘技术人员及财务人员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智慧金融与金融科技-洞察及研究
- 基于大数据的印刷行业需求预测模型研究-洞察及研究
- 人事外包招聘代理合同
- 数字经济学-课件 第3章 数字技术
- AI引领时尚设计新潮-个性化需求的新一代解决方案
- 高二数学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同步练习题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热障涂层(TBC)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大轻质泡沫混凝土研究报告
- 室内装修工程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 闽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词表
- Unit2写作课课件(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2篇)
- 安全保密管理方案(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