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压力 教案 湘师版_第1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压力 教案 湘师版_第2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压力 教案 湘师版_第3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压力 教案 湘师版_第4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压力 教案 湘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心 爱心 用心 1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压力我国的环境压力 教案教案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人口大国人口大国 一 设计依据一 设计依据 一 客观依据 一 客观依据 1 课标要求 知道我国的人口 资源 环境等状况 了解计划生育 合理利用资源的 政策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 教材内容 特点 通过对我国人口现状的了解 认识到我国人口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重点 人口过多 增长过快的影响 难点 人口过多 增长过快的影响 3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 二 主观依据 二 主观依据 1 教学目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知道我国的人口状况 培养正确的人口观和人口忧患意识 明确青少年肩负的责任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 归纳 分析问题以及探究 合作的能力 知识 了解并掌握我国人口的特点及影响 2 教学方法 教法 利用数据事例等突破 人口过多 增长过快的影响 这一难点 学法 查阅资料 明了事实 理解 人口过多 增长过快的影响 3 教学模式 走进生活 明确观点 深入体验 学会运用 二 设计理念二 设计理念 通过 众 字形象地说明人口多 用古今中外人口数据得出结论 我国是人口大国 通过历史事例 说明人口过多 增长过快 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对自然生态环境 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三 过程设计三 过程设计 师 众 是三个 人 字构成 表示人口多的意思 通过前面已学的知识 我们知 道我国是人口大国 走进生活走进生活 情境一 过去我国对人口的认识情境一 过去我国对人口的认识 师 战国策 中韩非子的人口观点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 子又有五子 大父未死而 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 事力劳而供养薄 哪位同学愿意来把这段古文译成现代文 生 答略 师 这段话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生 答略 师 归纳 人口的发展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明确观点明确观点 师 先考考大家 有谁知道 世界人口日 是哪一天 专心 爱心 用心 2 生 略 1987 年 7 月 11 日 世界人口突破了 50 亿大关 从此每年的 7 月 11 日 就 被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定为 世界人口日 师 中外人口对照表 单位 亿 2000 年 7 月统计 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国日本法国英国 人数12 710 22 82 21 71 51 30 60 6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到 2000 年 11 月 我国总人口已达到 12 9533 亿 世界上每五 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若将这些人排成一队 手拉手 可以绕赤道 26 圈 以上二则材料说明什么 生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师 当代我国人口变化 2002 年 12 月 29 日数据 年份 194919541964196919741981198819952000 人口 万 54 10060 266704998067190859100072111026120000130000 增长率 8 33 2 18 1 58 2 73 2 41 1 39 1 49 1 12 1 61 1949 年建国时 我国人口已达 5 4 亿 是当时的人口大国 我国平均每 2 秒钟出生一个 婴儿 每年出生人口在 2000 万以上 每年净增人口 1300 多万至 1500 万 以上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生 我国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师 作个调查 同学们父母双方都是高中生以上学历请举手 都是初中生以上请举手 再结合下面的表格数据 看看这些材料又说明了我国人口的哪些特点呢 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其它国家的比较 国别 年份中国 2000美国 1994加拿大 1991日本 1990阿根廷 1991 大学程度以上 3 646 521 420 712 0 文盲半文盲 6 720 61 00 35 7 生 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师 大家归纳得很好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是我国人口现状 的基本特点 除此以外 我国人口还有哪些特点呢 生 答略 参考教材 P30 内容 深入体验深入体验 情境二 情境二 小品小品 超生游击队超生游击队 片段片段 师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小品 超生游击队 片段 女主人公想要吃个苹果也吃不上 男主人公从地上拣脏烟头吃 整天睡水泥管 想想以前两人恩恩爱爱 生活欢欢乐乐 可 见 家庭人口多使生活质量下降 那么一个国家或社会人口太多会有什么影响呢 先请大 家看一个讨论题 两位艺术家表演得真是维妙维肖 大家看看 两位主人公生活得如何 何以如此呢 生 答略 师 人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 人有两只手 可以创造社会财富 因此 人越多越好 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 生 答略 师 提示大家两点 一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劳动 二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劳动一 辈子 生 思考 讨论 交流略 专心 爱心 用心 3 师总结 不要光看人有两只手 可不要忘了人还有一张嘴 人从出生到死亡是一直是 个消费者 是无条件的 而生产劳动时间是有限的 有条件的 如要一定的体力和智力 有的人体力 智力有问题就不能劳动或劳动得很少 可他们要不要消费呢 肯定要的 在 座的同学们大家 14 15 岁是个单纯的消费者 假如一个人 20 岁工作 60 岁退休 这之前 后的一大段时间是消费者 而且现在医疗条件好 人的寿命延长了 所以 人是生产者 又是消费者 人作为生产者 是有条件的 相对的 而人作为消费者 则是无条件的 绝 对的 人口过快增长 只能增加消费者 难以形成现实生产者 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学会运用学会运用 情境三 人口过多 过快增长的影响情境三 人口过多 过快增长的影响 师 我国的经济规模 经济结构和人均 GDP 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据世界银行统 计 2000 年中国人口 12 61 亿 美国人口 2 82 亿 中国 GDP10799 54 亿美元 美国 98828 42 亿美元 中国人均 GDP856 4 美元 美国人均 GDP35045 5 美元 中国人均 GDP 相 当于美国人均 GDP 的 2 44 师 从刚才的讨论题和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 生产力水平和 消费资料一定的前提下 人口过快增长 所需的抚养生活费用就越多 用于生产费用和人 均占有的消费资料就少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就提高得慢了 生 人口过多 过快增长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师 我国主要资源情况与世界水平比较 总量人均量与世界水平相比与其他国家相比 水资源 19 2 万亩 第 4 位 2400 立方米 世界第 88 位 不足世界人均 占有量 1 4 是美国的 1 5 加拿大的 1 40 耕 地 2 8 万亿立方 米 第 6 位 不足 2 亩 世界第 67 位 是世界平均水平 的 1 3 美国的 1 6 俄罗斯 的 1 8 加拿大 1 15 森 林第 5 位 人均不足 2 亩 世界第 121 位 远低于世界人均 12 亩水平 草 地第 2 位世界几十位以后 仅为世界人均 水平的 2 5 大家从上述材料中得出了哪些结合 生 人口过多 过快增长 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师 可见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影响 制约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大家想象 一下 如果对人口增长不加以控制 任其膨胀 最后会导 生 答略 师 是啊 人们会缺少食物 闹饥荒 人们会用尽球上所有的资源 会发生犯罪和战 争 会没有粮食 没有水喝 没有绿色 人们无法生存 可见 我们对控制人口的增长 四 板书设计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压力 一 人口大国 1 我国人口的特点 2 人口过多过快的影响 五 训练设计五 训练设计 1 据统计 1995 年我国 15 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 半文盲的比重高达 12 目前 近 6000 万人残疾人中 相当部分属于弱智 呆 傻状况 这个材料说明 专心 爱心 用心 4 A 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B 我国经济不发达 C 我国新增人口多 D 我国的教育落后 2 阅读下面的材料 回答问题 2000 年 11 月 1 日 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同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全国总人口由 113368 万人增加到 129533 万人 年平 均增长率下降了 4 个千分点 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 1422 人上升为 3611 人 增长 了 154 每 10 万人中具有高中程度的由 8039 人上升为 11146 人 增长了 39 65 岁以上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 5 57 上升为 6 59 上升了 1 38 个百分点 1 根据上述材料中的数据 请你用图表的形式把数据表示出来 2 图表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有哪些特点和发展趋势 附一 设计后反思附一 设计后反思 该设计的特点在于数据资料 通过选取典型材料 说明我国是人口大国 人口对我国 的经济社会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环境资源的影响 在突破 人口过多 增长过快的 影响 这一难点时 只有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数据 加上反面假设 使学生在运用中得以 体会 深化 从而意识到自己应负的责任 附二 教学资源链接附二 教学资源链接 1 中国人口网 2 我国的人口 3 科学发展观 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主题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 2005 12 29 4 中国的人口发展状况与前景 中国网 2002 年 12 月 5 百度 附三 参考答案附三 参考答案 1 A 2 1 2 表明我国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但人口增长有下降的趋势 人口素质在不断提高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资源小国资源小国 一 设计依据一 设计依据 一 客观依据 一 客观依据 1 课标要求 知道我国的资源状况 了解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 全国总人口大学程度每 10 万人 高中程度 每 10 万人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 第四次人口普查113368 万1422 人 8039 人 5 57 第五次人口普查129533 万3611 人 11146 人 6 95 增长幅度下降 4 个千分点 154 39 1 38 专心 爱心 用心 5 识 2 教材内容 特点 联系日常生活实际 深入浅出地导出我国的资源状况 树立节约资源 建设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识 重点 我国资源的优劣 难点 科学 合理地利用资源 3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 二 主观依据 二 主观依据 1 教学目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 能力 动手查阅相关资料 使学生辨证地认识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了解合理利用资 源的政策 知识 知道我国的资源状况 了解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2 教学方法 教法 利用数据 图片等资料 突破 科学 合理地利用资源 这一难点 学法 查阅资料 掌握重点与难点 3 教学模式 走进生活 明确观点 深入体验 学会运用 二 设计理念二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走进现实生活 从而获得一些关于资源的感性认识 我国资源的优势与劣 势 然后从我国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入手 表述我国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合理 不科学等 因素 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从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 过程设计三 过程设计 师 资源危机的乌云多次在世界的上空弥漫 我们也曾遭遇过停电的时候 作为发展 中国家 我们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压力 走进生活走进生活 情境一 我国的资源现状情境一 我国的资源现状 师 我国部分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序 自然资源总量排序 国土面积 3 矿产资源 3 耕地面积 4 森林面积 6 水资源 6 从上面的排序中 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 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大 师 我国许多自然资源不仅数量大 居世界前列 已发现 171 种矿产资源 我国累计 发现矿床种类 162 种 其中探明一定储量的 148 种 发现矿床和矿化点 20 多万处 控明储 量的矿区 1 4 万多处 从这一数据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 我国资源种类比较齐全 师 观察下表 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自然资源总量排序人均量占世界比值人均量居世界的位次 土地面积 31 3 专心 爱心 用心 6 矿 产 33 580 耕 地 41 367 水 资 源 61 4121 森 林 61 5108 生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因我国人口数量大而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明确观点明确观点 师 根据上述材料 请大家归纳我国资源的特点 生 1 我国资源的优势在于总量大 种类多 劣势在于人均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生 2 我国既是 资源大国 又是 资源小国 深入体验深入体验 情境二 从资源分布看情境二 从资源分布看 资源小国资源小国 师 展示石油 煤碳 有色金属 铁矿 水等资源分布图及说明文字 1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北 华北 西北地区 沿海大陆也蕴藏着较多的石油 2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3 我国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专心 爱心 用心 7 4 我国主要工业中心主要分布于铁矿分布地区 因为钢铁工业需要大量的铁矿原料 受铁矿资源的限制 5 我国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 从以上分布图 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专心 爱心 用心 8 生 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 师 是啊 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 东西部差异很大 从工业角度看 我国大部分矿产 资源分布在山地 高原 沙漠集中的西部 交通不便 人口稀少 从农业发展角度看 我 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长江以北耕地占全国的 64 但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 其中粮食增 产能力最大的黄河 淮河地区耕地占全国的 41 8 水量却不到 5 7 长江以南水资源占 全国的 80 而耕地只占 36 同时 象我国的矿产资源大多集中在我国的西北地区 那里 气候恶劣 人烟稀少 地形复杂 交通不便 这给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很大的难度 也提 高了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 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仅不平衡 开发难度也大 我们不得不 南粮北运 南水北调 这些都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学会运用学会运用 情境三 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看情境三 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看 资源小国资源小国 师 我国目前 82 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 20 已完全丧失使用功能 同时 我国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 有一定的差距 如下图所示 0 0 20 20 40 40 60 60 80 80 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0 0 20 20 40 40 60 60 80 80 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从以上文字和图片 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 我国资源开发不合理 不科学 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师 无论从人均资源占有量还是资源分布与利用 我国都是 资源小国 面对我国 严峻的资源和能源形势 要增强全社会的忧患意识 实施好可持续发展战略 采取实际行 动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 板书设计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我国的环境压力 发达 国家 我国 我国 发达 国家 专心 爱心 用心 9 二 资源小国 1 我国资源的优劣特点 2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足 五 训练设计五 训练设计 1 下列对我国自然资源的认识 不正确的有 总量丰富 人均占有量大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品种丰富 A B C D 2 材料一 我国可耕地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10 左右 人均大约 1 4 亩 而世 界人均 5 5 亩 我国只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25 与我国相比较 印度也是人口众多的发展 中国家 国土面积 300 万平方公里 不到中国的 1 3 但可耕地占 57 约 25 43 亿亩 高于中国的耕地总面积 每人平均耕地是中国的 2 5 倍 材料二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约为 17 25 亿亩 只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的 2 8 森 林覆盖率也只占有 12 而全世界平均约为 1 我国按人均每人只占有森林面积约 1 7 亩 而全世界人均占有面积 12 亩 我国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面积的 1 7 材料三 我国是一个草原面积较大的国家 全国现有草原面积 53 亿亩 占国土总面积 的 34 7 总面积居世界人均草原面积的 1 3 材料四 从工业角度看 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在山地 高原和荒漠集中的西部 交通不便 人口稀少 开发难度较大 通过以上材料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附一 设计后反思附一 设计后反思 该设计的特点在于充分利用数字 图片资源 说明我国是资源小国 优点是重在启发 和突出师生互动 在多边活动中 强调重点 突破难点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值得注意 的是 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树立节约资源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的意识 附二 教学资源链接附二 教学资源链接 1 初 高中地理教材 图片来源 2 百度 附三 参考答案附三 参考答案 1 C 2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 人均占有量少 资源分布不平衡 开发利用不合理 因此我 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环境污染与破坏环境污染与破坏 一 设计依据一 设计依据 一 客观依据 一 客观依据 1 课标要求 保护环境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2 教材内容 专心 爱心 用心 10 特点 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主要表现 重点 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难点 我国环境破坏的主要表现 3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 二 主观依据 二 主观依据 1 教学目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 认识环境污染与破坏的表现 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忧 患意识 能力目标 能正确分析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 知识目标 环境污染与破坏的表现 2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 巧妙设疑 探究追寻 学法 自主质疑 活动体验 合作探究 3 教学模式 走进生活 明确观点 深入体验 学会运用 二二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 实现学生接受型学习向体验 研究型学习的转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凸 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 让学生自主发现新知 主动参与过程 学会质 疑 乐于探究 善于交流与合作 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真正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角色中解放出来 从而使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激发者 引领者 帮助者 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三 过程设计三 过程设计 走进生活走进生活 情境一 认识环境污染与破坏现象情境一 认识环境污染与破坏现象 师 展示图片 如下所示 或提供文字 表格 影像等情境 引出与环境有关的话 题 1234 师 请按各位同学按你所在组的次序 对照相应图片 讲述一个与该图片有关的故事 生 1 以鱼的口吻来叙说 很久很久以前 我们家族来自于 生 2 以企业负责人的口吻说 这是一家 工厂 工人们夜以继日 没有休 息地工作 创造着物质财富 满足着人们的需要 生 3 以垃圾的口吻说 我是人们生活中用过后的剩余物品 从很远的城市来 到这里 由于人们没有分类 随意混杂 生 4 以评论员的口吻说 这是一条通向城郊结合部的街道 人来人往仍不失繁华 人们对垃圾是视而不见 过去 垃圾是在城市的尽头 远离喧哗的闹市 而现在也开始向 城市扩散 专心 爱心 用心 11 以上图片还可从不同角度来讲述故事 如图 1 还可以水草 鱼死亡的见证者 水污染后的受害者 水的角度来讲述 明确观点明确观点 师 请每组用一句最简单的话 或词 分别给这些图片确定一个主题 生 1 水体污染 生 2 大气污染 生 3 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 生 4 垃圾包围城市 学生不能感悟 即得不出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时 教师适当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