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78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78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78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78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2012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78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122012 高一历史学案 高一历史学案 1 2 1 2 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78 178 人民 人民 版必修版必修 1 1 一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一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 1 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 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 采用皇帝称号 创立了一套皇帝制度 基本内涵为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2 2 中央官制的设置及职能 中央官制的设置及职能 1 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 三公九卿 三公 分别是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丞相为百官之首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执掌群臣奏章 下达皇帝诏令 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虚设 九卿 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 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三公 相互配合 彼此牵制 任何人都无 法独揽大权 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第二 充分体现出 家天下 的特点 九卿 中奉常 宗正 郎中令 将作少府等官 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 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国与家同治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考点教学要求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 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考点教学要求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 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 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 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 一 选择题 12 大地在我脚下 夷平六国是谁 哪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请问这首主 题歌所描写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位帝王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汉武帝 D 康熙 13 创新 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 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有 确立 皇帝制度 推行郡县制 修筑长城 统一货币 文字 度量衡 A B C D 14 元元黎民 得免于战国 汉书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秦统一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 B 秦统一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C 秦统一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 D 秦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15 下列有关秦始皇的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设置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三公 B 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 C 阿房阿房 始皇亡 这首童谣反映了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修筑阿房宫 D 秦始皇征服百越后增设了南海 桂林 象郡 16 秦王嬴政能够灭六国 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 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 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正确战略 C 统一条件成熟 嬴政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D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 17 秦朝郡县制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最主要是在于 A 郡县官吏掌握地方军政大权 B 郡县是重要的地方行政机构 用心 爱心 专心 2 C 郡县官吏有很强的独立性 D 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 官吏不世袭 18 秦朝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是指 A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 度量衡 B 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 皇权至高无上 D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19 秦始皇横扫六国 完成统一的客观条件有 社会经济发展 各民族 地区之间的联系 加强 广大人民渴望统一 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秦国实力最强 秦国人才济济 长期的 争霸战争 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实现了局部的统一 A B C D 20 公元前 214 年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 设置了南海郡 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 四 会 龙川 博罗四县 郡所设在番禺 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 因南海郡属下县小 是小郡 故称尉不称守 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 不可以世袭 B 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 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 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21 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中 有利于政令传达的是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书同文 车同轨 A B C D 22 秦始皇被称为 千古一帝 我们之所以肯定他 最主要是在于他 A 确立了封建制度 B 建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大 D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3 秦始皇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以下对于秦始皇的评价 不正确的是 A 完成了统一 使人民生活安定 经济发展繁荣 B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 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C 统一了度量衡 货币 文字 有利于全国经济 文化的交流 D 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 二 非选择题 3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 诗 书 百家语者 悉 诣守 尉杂烧之 有敢语 诗 书 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不知举者与同罪 令下 三十日不烧 黥为城旦 四年苦役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建议焚书的上书 大是英雄之言 然下手太毒矣 当战国横议之后 势必至此 自 是儒生千古一劫 埋怨不得李丞相 秦始皇也 李贽 史纲评 要 卷四 后秦记 材料三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 焚书坑 材料四 德国的希特拉 注 希特勒 先生一烧书 中国和日本的论者们都比之于秦始皇 然而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 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 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 不错 秦始皇烧过书 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 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 他收罗了许多别国 的 客卿 并不专重 秦的思想 倒是博采各种思想的 鲁迅 华德焚书异同论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臣 指的是谁 其建议焚书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材料三来看 这一目的 达到没有 用心 爱心 专心 3 2 材料二 三 四对 焚书 坑儒 政策分别阐述了怎样的看法 3 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秦始皇的 焚书 坑儒 政策 3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 大略驾群 才 收兵铸金人 函谷正东开 李白 古风 注 六合 天地四方 天启 天生 天授 收兵铸金人 收尽天下兵器 铸成十二铜人 1 材料一中 秦王扫六合 诸侯尽西来 颂扬了秦始皇什么业绩 此业绩的完成意义 何在 诗中刻画了秦始皇怎样的形象 请你根据诗意用三个以上的成语来形容 2 现在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开始于何时 收兵铸金人 表明当时冶炼 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试问是哪些方面的社会因素促成了当时冶炼业的发达 材料二 在平定六国的当年 围绕着以何种体制统治前所未有的广阔国土这一问题 秦始皇 和他的大臣们展开过一场讨论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 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皆为郡县 诸子 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 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 史记 秦始皇本纪 3 材料二中秦始皇与大臣们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制度称之为什么制度 试分析此制度的 利弊 用心 爱心 专心 4 4 材料二中秦朝九卿之一的 廷尉 是主管什么部门事务的 其主管官员由皇帝任免产 生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什么特点 后李斯升任丞相 请问丞相的职责和职位特点 分别是什么 试概括自秦以来以 廷尉 丞相 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中央官制设置的基本 原则 5 材料二中李斯提出的 安宁之术 主要是指何术 李斯力推此术的理由是什么 秦始 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 将此术推行全国 请问此术的推行意义何在 材料三 史记 蒙恬列传 载 秦已并天下 筑长城 因地形 用险制塞 起临洮 至辽 东 延袤万余里 贾谊 过秦论 载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胡人不敢南下而 牧马 6 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秦修筑长城的背景 目的 方法原则 大致走向和在当 时所起的主要作用 7 秦始皇除修筑北方的军事防御工程 长城外 还修筑了对知识分子的防御工程 你 知道这个防御工程是什么吗 秦始皇采取此措施的目的何在 这两大防御工程有没有实现秦 始皇 后世以计数 二世 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 的理想 为什么 12 16 ABBCC 17 21 DDBDC 22 23 DA 38 1 李斯 统一思想 巩固统一 维护秦朝统治 没有 2 材料二认为焚书 坑儒是战国以来言论 思想过渡自由的必然结果 不应过分谴责秦 始皇 但是手段太毒 材料三认为焚书 坑儒未起到维护秦朝统治的作用 因为刘邦 项羽 不是儒生 材料四认为焚书 坑儒是为了统一思想 而且秦朝的思想是博采众长的 3 焚书 坑儒的实质是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用心 爱心 专心 5 有利于统一 但它摧残了文化 不利于思想学术的自由交流 39 1 颂扬秦始皇兼并六国 统一天下的大业 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 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虎视眈眈 雄心勃勃 威风凛凛 气贯山河 雄才伟略 英明果断 声威赫赫 君临天下 一统天下 舍我其谁 2 春秋 农业生产中铁制农具的大量使用 兼并战争频繁 精良武器不断出现 3 朝议 利弊 大臣们议政 可以集思广益 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 减少决策失 误的有效途径 但仅仅是作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国家的法律 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而且极端的君主专制 容易使君臣悬隔 朝廷大臣无法参与议政 4 主管司法 皇帝集行政等大权于一身 职责 协助皇帝 助理万机 职位特点 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位高权重 基本原则 以维护皇权 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5 郡县制 理由 分封制传至后世 各诸候国之间相互攻击 周天子无力禁止 导致 天下大乱 秦统一六国 割据混战局面结束 可以用公赋税重赏赐来制地方 意义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官僚政 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 有利 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巩固统一 有利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6 背景 兼并六国 统一天下 目的 守藩篱 防止胡人南下 方法原则 因地形 用 险制塞 大致走向 西起临洮 东至辽东 作用 长城和蒙恬所率领的边防军相匹配 形成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