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第一中学校 赵建 中华民族 文明古国 智慧人民 灿烂文化 古代的陶瓷文化 冶金文化 古代的本草医药和炼丹 术 古代的酿酒制醋 四大发明等等构成了我国丰富的古代化学史 根据 在高考命题中 要高度重视 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 弘扬和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体现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 各 学科在试题中都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 一 下列有关说法判断正确与错误 1 明朝的 本草纲目 记载 烧酒非古法也 自元时创始 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 指蒸锅 蒸令气上 用器承滴露 该段文字记载了白酒 烧酒 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 2 汉朝的 淮南万毕术 神农本草经 记载 白青 碱式碳酸铜 得铁化为铜 石胆能化铁为铜 都是指铜可以采用湿法冶炼 3 清初 泉州府志 物产条载 初 人不知盖泥法 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 宅垣忽坏 去土 而糖白 后人遂效之 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4 晋代葛洪的 抱朴子 记载 丹砂烧之成水银 积变又成丹砂 是指加热时丹砂 HgS 熔融成液态 冷却时重新结晶为 HgS 晶体 5 青蒿一握 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6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 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7 熬胆矾铁釜 久之亦化为铜 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8 古剑 沈卢 以剂钢为刃 柔铁为茎干 不尔则多断折 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9 本草纲目 中记载 火药 乃焰消 KNO3 硫磺 杉木炭所合 以烽燧铳机诸药者 这是利 用了 KNO3的氧化性 10 李白有诗云 日照香炉生紫烟 这是描写 碘的升华 11 本草经集注 中记载了区分硝石 KNO3 和朴消 Na2SO4 的方法 以火烧之 紫青 烟起 乃真硝石也 这是利用了 焰色反应 12 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水除去铜器上的铜锈 Cu2 OH 2CO3 13 熬胆矾铁釜 久之亦化为铜 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14 某古剑 以剂钢为刃 铁为茎干 剂钢 指的是铁的合金 15 梦溪笔谈 载 高奴县出脂水 燃之如麻 但烟甚浓 所述 脂水 属于石油 16 肘后备急方 载 青蒿一握 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 如此提取青蒿素纯属萃取 17 李自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紫烟 指 香炉 中碘升华的现象 18 刘禹锡诗句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金性质稳定 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19 王安石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0 曹植诗句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1 近代葛洪的 抱朴子 记载了 丹砂烧之成水银 积变又成丹砂 是指加热时丹砂 HgS 熔融成 液态 冷却时重新结晶为 HgS 晶体 22 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对 KNO3 的描述如下 火药 乃焰硝 硫磺 杉木炭 所合 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 利用了 KNO3的氧化性 23 明代宋应星在 天工开物 中对 膏液 的描述为 草木之实 其中蕴藏膏液 而不能自流 假媒水 火 凭藉木石 而后倾注而出焉 这里的 膏液 的主要成分为油脂 24 清初 泉州府志 物产条记载 初 人不知盖泥法 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 宅垣忽坏 去 土而糖白 后人遂效之 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25 天工开物 中 凡石灰 经火焚炼为用 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6 吕氏春秋 别类编 中 金 即铜 柔锡柔 合两柔则刚 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 27 抱朴子 中 丹砂烧之成水银 积变又还成丹砂 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28 汉书 中 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这里的 洧水 指的是石油 29 天工开物 记载 凡埏泥造瓦 掘地二尺余 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 瓦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30 本草纲目 烧酒 条目下写道 自元时始创其法 用浓酒和糟入甑 蒸令气上 其清如水 味极 浓烈 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 法 是指蒸馏 31 本草经集注 中关于鉴别硝石 KNO3 和朴硝 Na2SO4 的记载 以火烧之 紫青烟起 乃真 硝石也 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32 抱朴子 金丹篇 中记载 丹砂烧之成水银 积变又还成丹砂 该过程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3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 与胶体知识有关 34 水乳交融 火上浇油 前者包含物理变化 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35 滴水石穿 绳锯木断 不包含化学变化 36 落汤螃蟹着红袍 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37 精制砒霜过程如下 取砒之法 将生砒就置火上 以器覆之 令砒烟上飞着覆器 遂凝结累然下 垂如乳 尖长者为胜 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干馏 38 熬胆矾铁釜 久之亦化为铜 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39 水滴石穿 绳剧木断 都是物理过程 40 二氧化硅既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 又可以与氢氟酸反应 故属于两性氧化物 41 使用 周礼 煤饼烧蛎房 牡蛎壳 成灰 蔡伦造纸用此 灰 溶于水沤浸树皮脱胶 灰 的主 要成分是氧化钙 42 鉴别 新修本草 硝石 如握盐雪不冰 强烧之 紫青烟起 用于区分硝石 KNO3 和朴硝 Na2SO4 利用颜色反应 43 浸出 肘后备急方 青蒿一握 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 尽服之 提取青蒿素中的纤维素 44 性质 本草纲目 火药 乃焰消 KNO3 硫磺 杉木炭所合 以为烽燧机诸药者 利用 KNO3的氧化性 45 黄白第十六 中 曾青涂铁 铁赤如铜 其 曾青 是铜盐 46 天工开物 中 凡石灰 经火焚炼为用 里的 石灰 指的是 Ca OH 2 47 新修本草 中 绛矾 本来绿色 新出窟未见风者 正如瑠璃烧之赤色 据此推测 绛矾 的主要 成分为 FeSO4 7H2O 48 本草经集注 有记载 以火烧之 紫青烟起 乃真硝石也 区分硝石 KNO3 和朴硝 Na2SO4 该方法利用了焰色反应 49 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 冰的能量高 50 玉不琢不成器 百炼方能成钢 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51 甘之如饴 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52 火树银花 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53 苏轼 石炭行 中 投泥泼水愈光明 包含的化学知识 在高温下 把水滴到炭火上 得到两种可燃 性气体 二 选择题 2 物质成分 1 东汉魏伯阳在 周易参同契 中对汞的描述 得火则飞 不见埃尘 将欲制之 黄芽为根 这里的 黄芽 是指 A 金 B 硫 C 铜 D 铁 2 战国所著 周礼 中记载沿海古人 煤饼烧蛎房成灰 蛎房 即牡蛎壳 并把这种灰称为 蜃 蔡 伦改进的造纸术 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 蜃 溶于水制得 蜃 的主要成分是 A CaO B NaHCO3 C SiO2 D CaCO3 3 本草纲目 中 石碱 条目下写道 采蒿蓼之属 晒干烧灰 以水淋汁 久则凝淀如石 浣衣发面 亦去垢发面 这里的 石碱 是指 A KOH B KAl SO4 2 C KHCO3 D K2CO3 4 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又发明了 湿法炼铜 在西汉刘安所著的 淮南子 万毕术 一书中有一段文 字记载 曾青得铁则化铜 曾青 铜的化合物 是指 A CuCl2B CuSO4C Cu OH 2D CuCO3 5 西 1640 年 我国早期科技丛书 物理小识 金石类 记有 青矾厂气熏人 衣服当之易烂 载木不盛 青矾 强热 得赤色固体 气 凝即得 矾油 矾油 是指 A 硝酸 B 氨水 C 硫酸 D 盐酸 6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 本草经集注 中 写到 如握雪不冰 以火烧之 紫青烟起 仍成灰 乃真硝石也 硝石 指的是 A Na2SO4 B KNO3 C Ca NO3 2 D KIO3 7 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染坊常用某种 碱剂 来精炼丝绸 该 碱剂 的主要成分是 一种盐 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 使丝绸颜色洁白 质感柔软 色泽光亮 这种 碱 剂 可能是 A 食盐 B 火碱C 草木灰 D 胆矾 8 我国清代 本草纲目拾遗 中记载药物 鼻冲水 写道 贮以玻璃瓶 紧塞其口 勿使泄气 则药 力不减 气甚辛烈 触人脑 非有病不可嗅 虚弱者忌之 宜外用 勿服 这里的 鼻冲水 是指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9 我国清代 本草纲目拾遗 中记叙无机药物 335 种 其中 强水 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 能蚀五金 其水甚强 五金八石皆能穿第 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10 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染坊常用某种 碱剂 来精炼丝绸 该 碱剂 的主要成分是 一种盐 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 使丝绸颜色洁白 质感柔软 色泽光亮 在 本 草纲目 中 石碱 条目下写道 采蒿蓼之属 晒干烧灰 以水淋汁 久则凝淀石 浣衣发面 亦去垢发 面 这里的 碱剂 或 石碱 是指 A 食盐 B 火碱 C 草木灰 D 胆矾 11 神农本草经 说 水银 镕化 加热 还复为丹 黄帝九鼎神丹经 中的 柔丹 伏丹 都是在 土釜中加热 Hg 制得的 这里的 丹 是指 A 氯化物 B 合金 C 硫化物 D 氧化物 12 新修本草 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 记载药物 844 种 其中有关于 青矾 的描述为 本来绿 色 新出窟未见风者 正如瑠璃 烧之赤色 据此推测 青矾 的主要成分为 A CuSO4 5H2O B FeSO4 7H2O C KAl SO4 2 12H2O D Fe2 SO4 3 9H2O 13 我国清代 本草纲目拾遗 中记叙无机药物 335 种 其中 强水 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 能蚀五 金 其水甚强 五金八石皆能穿第 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 强水 是指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14 已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 它是由硫磺 木炭粉和硝石组成 油条中铝含量超标 十 分普遍 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 油条无铝配方由碳酸氢钠 小苏打 和臭粉组成 下列关 于硝石和臭粉的成份组合正确的是 A KNO3 NH4HCO3 B KNO3 Na2CO3 C HNO3 NH4 2CO3 D NH4NO3 Na2CO3 15 后汉书 郡国志 中记载 石出泉水 其水有肥 燃之极明 不可食 县人谓之石漆 酉阳杂 俎 一书 高奴县石脂水 水腻 浮上如漆 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这里的 石漆 石脂水 是指 A 油脂 B 油漆 C 石油 D 甘油 16 古代炼丹家将丹鼎类比为自然界 整个丹炉在炼丹家看来就是一个缩小的 宇宙 用来炼制丹药的 仪器 即我们今天所讲的反应器 按加热方式和温度高低不同 操作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种类 鼎是其中 广泛使用的一类 初唐至盛唐的 灵砂七返论 有以下描述 鼎者有五 一曰金鼎 二曰银鼎 三曰铜 鼎 四曰铁鼎 五曰土鼎 以下物质可作为 土鼎 的主要成分的是 A 碱金属的硝酸盐 B 碱金属的碳酸盐 C 碱土金属的硅酸盐 D 铵盐 17 明代 本草纲目 记载了民间酿酒的工艺 凡酸坏之酒 皆可蒸烧 以烧酒复烧二 次 价值数 倍也 这里用到的方法可用于分离 A 丙烯酸甲酯和甲醇 B 对硝基甲苯和含硝酸的水层 C 硝酸钾和氯化钠 D 氯化铵和碳酸铵 18 我国晋朝傅玄的 傅鹑觚集 太子少傅箴 中写道 夫金木无常 方园应行 亦有隐括 习与性 形 故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这里的 朱 指的是 A Fe3O4 B CuO C HgS D CuS 19 周辉 清波杂志 卷十二 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 势若瀑布 用以浸铜 铸冶是赖 虽干溢系 夫旱涝 大抵盛于春夏 微于秋冬 古传一人至水滨 遗匙钥 翌日得之 已成铜矣 这里的胆水是指 A FeSO4 溶液B CuSO4 溶液C 氨水D NaCl 溶液 20 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 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 使纸张变脆 易破损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 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 使纸张变脆 易破损 二 该物质是 二 该物质是 A 生石灰 生石灰 B 草木灰 草木灰 C 明矾 明矾 D 漂白粉 漂白粉 21 本草纲目拾遗 中在药物名 鼻冲水 条目下写道 贮以玻璃瓶 紧塞其口 勿使泄气 则药力不 减 气甚辛烈 触入脑 非有病不可嗅 在 刀创水 条目下写道 治金创 以此水涂伤口 即敛合如故 这里所说的 鼻冲水 刀创水 分别指的是 A 氢氟酸 食盐水 B 氨水 碘酒 C 石灰水 硝酸 D 稀硫酸 食盐 22 后汉书 郡国志 中记载 石出泉水 其水有肥 燃之极明 不可食 县人谓之石漆 酉阳杂 俎 一书 高奴县石脂水 水腻 浮上如漆 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这里的 石漆 石脂水 是指 A 油脂 B 油漆 C 石油 D 煤焦油 23 春秋末期齐国的工艺官书 考工记 中载有 涑帛 的方法 即利用 灰 草木灰 和 蜃 贝壳灰 混合 加水所得液体来洗涤丝帛 这种液体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 A 氧化钙 B 碳酸钠 C 氢氧化钾 D 次氯酸钠 24 本草衍义 中有如下叙述 嘉州峨眉山有燕萨石 形六棱而锐首 色莹白明澈 这里 燕萨石 的 主要成分可能是 A SiO2 B CaO C NaCl D C 石墨 25 据 易经 记载 泽中有火 上火下泽 泽 指湖泊池沼 泽中有火 是指 M 气体 在湖泊池 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 这里 M 气体 是指 A 甲烷 B 一氧化碳 C 乙烯 D 氢气 3 物质分离提纯 1 我国明代 本草纲目 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 凡酸坏之酒 皆可蒸烧 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 倍也 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 A 苯和水 B 乙酸乙酯和乙酸 C 食盐水和泥沙 D 硝酸钾和硫酸钠 2 天工开物 中对 海水盐 有如下描述 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 其下列灶燃薪 多者十二三眼 少者七八煎眼 共此盘 火燃釜底 滚沸延及成盐 文中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 A 加热 B 结晶 C 蒸发 D 过滤 3 东晋葛洪所著的 肘后备急方 记载 青蒿一握 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 与下列分离 方法类似的 是 A 苯甲酸的重结晶 B 从碘水中提取碘 C 分离乙醇和二甲醚 D 分离沙子和氯化钠溶液 4 我国明代 本草纲目 中收载药物 1892 种 其中 烧酒 条目下写道 自元时始创其法 用浓酒和 糟入甑 蒸令气上其清如水 味极浓烈 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 法 是指 A 萃取 B 渗析 C 蒸馏 D 干馏 4 物质反应 1 东汉成书的 神农本草经 有 石胆化铁为铜 的 石胆是硫酸铜 这一方法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湿 法冶金的先河 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 唐朝刘禹锡的 浪淘沙 有 日照澄州江雾开 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 尽 是沙中浪底 来 的描述 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 该过程利用的原理与分液类似 B 沙子的主要成分是 SiO2 C 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D 该过程得到的物质在自然界能稳定存在 3 中国古代的下列发明创造中 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胆矾炼铜 B 用铁矿石炼铁 C 用黏土烧制陶瓷 D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4 我国宋代 梦溪笔谈 记载的有关自然科学知识中有 255 条科技史实 部分如下 信州铅山县 有苦泉 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 则成胆矾 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 久之亦化为铜 水能为铜 物之变化 固不可测 取精铁锻之百余火 每锻称之 一锻一轻 至累锻而斤两不减 则纯钢也 虽 百炼 不耗矣 上述科技史实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有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5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 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火药使用B 粮食酿酒C 转轮排字D 铁的冶炼 6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 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用胆矾炼铜 B 用铁矿石炼铁 C 烧结粘土制陶瓷 D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7 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古代用铜矿石 锡矿石冶炼铸造青铜器 B 出土后的青铜器大多数已受到锈蚀 C 古代用明矾溶液清除青铜镜表面的锈斑 D 现代用双氧水去除青铜器上有害的 CuCl 8 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古代用铜矿石 锡矿石冶炼铸造青铜器 B 出土后的青铜器大多数已受到锈蚀 C 古代用明 矾溶液清除青铜镜表面的锈斑 D 现代用双氧水去除青铜器上有害的 CuC 9 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陶瓷的烧制 活字印刷排版术 鞭炮和烟火的燃放 司母戊鼎表面出现铜绿 5 综合分析 1 1856 年 英国传教士威康臣先生在译著 格物探源 中提到 天地万物皆以六十四种元质配合而 成 如金银铜铁养轻淡炭等皆是元质 皆由微渺而造 微渺 即现代之 原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l 元质 即现代之 元素 现在人类发现的化学元素多于六十四种 B 养 轻 淡 即 氧 氢 氮 三种元素 现代的元素命名更具科学性 C 上文中提到的八种 元质 包括四种金属 元质 和四种非金属 元质 D 微渺 因极其微小 故 微渺 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不可再分 2 早在古代 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不少对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 例如 晋代炼丹家 医学家葛洪所著 抱朴子 一书中记载有 丹砂烧之成水银 积变又成丹砂 这句话中的丹砂指的是 HgS 下列关 于这句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个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 B 这个过程是可逆反应 C 这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D 丹砂烧之成水银 过程中还可能产生 SO2 3 英文 Chian 又指 瓷器 反映西方人把中国作为 瓷器故乡 优美的陶瓷制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 一大贡献 早在一万多年前中国就制得了陶器 约 6500 年前烧制出了红陶 红陶是黏土经焙烧后制得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体现红陶的红色是氧化铁 B 烧制红陶黏土只发生了氧化反应 C 黏土经高温焙烧 强度硬度提高 D 传统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4 我国晋代炼丹家 医学家葛洪所著 抱扑子 一书中记载有 烧之成水银 积变又还成 其中是红 色的硫化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汞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B 在空气中灼烧发生了分解反应 C 水银在空气中继续加热又生成硫化汞 D 水银温度计打碎时 立即用纸槽收集洒落的汞珠即可 5 汉书 中 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沈括在 梦溪笔谈 对 洧水 的使用有 予知其烟可用 试扫其烟 为墨 黑光如漆 松墨不及也 此物必大行于世 的描述 对上文进行的某些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洧水 的主要成分是油脂 B 洧水 的主要成分是煤油 C 烟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D 烟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6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古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 下列关于 KNO3的古 代文献 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目的古代文献说明 A使用 凡研消 KNO3 不以铁碾入石臼 相激火生 祸不可测 天工开物 KNO3能自燃 B 性质 火药 乃焰消 KNO3 硫磺 山木炭所合 以为烽燧餇诸药者 本草纲目 利用 KNO3的氧化 性 C鉴别区分硝石 KNO3 和朴消 Na2SO4 以火烧 之 紫青烟起 乃真硝石也 本草经集注 利用焰色反应 D提纯 KNO3 所在山泽 冬月地上有霜 扫取以水 淋汁后 乃煎炼而成 开宝本草 溶解 蒸发 结晶 7 集注 鸡屎矾 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 不入药用 惟堪镀作 以合熟铜 投苦酒 醋 中 涂铁皆作铜色 外虽铜色 内质不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鸡屎矾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B 铜盐溶液可与铁发生置换反应 C 碱式碳酸铜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D 鸡屎矾投苦酒中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8 下列我国科学家 括号中为其重大成果 中 为化学理论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 徐光宪 创立稀土萃取理论 B 屠呦呦 创制新的抗疟疾药 C 袁隆平 培育杂交水稻 D 于 敏 提出氢弹构型理论 9 汉书 中 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沈括在 梦溪笔谈 中对 洧水 的使用有 予知其烟可用 试扫其 烟为墨 黑光如漆 松墨不及也 此物必大行于世 的描述 下列对上文进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洧水 的主要成分是油脂 B 洧水 的主要成分是煤油 C 烟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D 烟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10 明代 天工开物 记载 火法 冶炼锌 炉甘石十斤 装载入一泥罐内 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 其底铺薪 发火煅红 冷淀 毁罐取出 即倭铅也 注 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 泥罐中掺有煤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B 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C C 冶炼 Zn 的反应方程式为 ZnCO3 2CZn 3CO D 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 11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 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用胆矾炼铜 B 用铁矿石炼铁 C 烧结粘土制陶瓷 D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12 明代宋应星所著的 天工开物 记载的炼锡方法基本上就是现代用的碳还原法 其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SnO2 2C Sn 2CO 中 作还原剂的是 A SnO2 B CO C Sn D C 13 中国炼丹家约在唐代或五代时期掌握了以炉甘石点化鍮 石 即鍮 石金 的技艺 将炉甘石 ZnCO3 赤铜矿 主要成分 Cu2O 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 800 左右可制得与黄金相似的鍮 石金 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鍮 石金是黄铜或铜锌合金 B 炉甘石点化鍮 石过程包含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C 可在空气中灼鉴别鍮 石金与黄金 D 炉甘石点化鍮 石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4 1640 年 我国早期科技丛书 物理小识 金石类 方以智 提到 青矾厂气熏人 衣服当之易烂 栽木不茂 惟乌桕树不畏其气 青矾 则绿矾 强热 青矾 得红色固体 气体冷凝得 矾油 则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矾油 的成分是 SO3 B 青矾厂气熏人 的原因是 SO2 SO3均有强刺激性气味 C 衣服当之易烂 的原因是 SO3遇水汽形成硫酸酸雾腐蚀衣服 D 栽木不茂 惟乌桕树不畏其气 的原因是硫的氧化物形成酸雨污染土壤 植物枯死 15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中写到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蚕丝属于纤维素 B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 属于混合物 C 泪 是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 D 蚕丝和石蜡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相同 16 从化学视角看 烟 和 雾 是有区别的 下列含有 烟 字的诗句中 烟 实则为 雾 的是 A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B 暖暖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C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D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17 天工开物 记载 凡埏泥造瓦 掘地二尺余 择取无砂粘土而为之 凡坯既成 干燥之后 则 堆积窖中燃薪举火 浇水转釉 主要为青色 与造砖同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沙子和粘土的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 B 燃薪举火 使粘土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C 烧制后自然冷却成红瓦 浇水冷却成青瓦 D 粘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 18 一带一路 贸易使国外的特色产品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下列商品的主要成分所对应的材料类型不 正确的是 ABCD 泰国银饰 埃及棉制品 捷克水晶饰品 土耳其彩瓷 金属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19 黑火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其主要成分配比为 一硫二硝三碳 下列有关黑火药说法正确的 是 A 黑火药中的 碳 是指碳酸钾 B 黑火药中的 硝 是指硝酸钾 C 黑火药燃烧时 硫 碳元素被氧化 D 黑火药燃烧时 不会有污染物生成 20 我国制作和使用砖瓦约有 6000 年历史 砖头分青砖和红砖 是用一种特殊的土烧制而成 红砖是 一烧到底 青砖在烧的过程中浇水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红砖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B 青砖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铁或磁性氧化铁 C 红砖转化为青砖为 还原反应 D 青砖制得过程中浇水主要是为了降温 21 据据 天工开物天工开物 记载 我国古代以炉甘石 主要成分是记载 我国古代以炉甘石 主要成分是 ZnCO3 来升炼倭铅 即锌 其原理如 来升炼倭铅 即锌 其原理如 图图 2 已知锌的熔点 已知锌的熔点 420 沸点 沸点 906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炼倭铅过程包含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升炼倭铅过程包含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B 冶炼时锌变为蒸气在兜室冷凝为固体 冶炼时锌变为蒸气在兜室冷凝为固体 C 泥封泥封 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得到的锌被氧化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得到的锌被氧化 D 锌火锌火 是锌蒸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的燃烧是锌蒸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的燃烧 解析 根据 升炼倭铅 就可知道利用升华法冶炼金属锌 而且可以推知冶铅比冶锌年代早 事实上我 国商代的墓葬中发现有各种铅器和铅戈 本题要求根据冶锌的装置图和题给锌的熔沸点判断四个选项说 法的正误 升炼倭铅 的反应 ZnCO3 CO2 ZnO CO2 C CO ZnO CO Zn CO2 A 项正确 反应 区温度达到 1100 1300 Zn 变为蒸气与杂质分离 在 兜室 冷凝为液体流出 冷凝区温度介于 Zn 的沸 点和熔点之间 B 项错误 利用 泥封 防止制得的锌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 锌火 是未反应完的 CO 和 Zn 蒸气从 兜室 逸出燃烧 所以 C D 项正确 三 填空题 1 15 世纪我国明崇祯年间 徐光启手迹 记载了 造强水法 绿钒五斤 多少任意 硝五斤 将矾炒去 约折五分之一 将二味同研细 次用铁作锅 锅下起火 取气冷定 开坛则药化为水 锅亦坏矣 用水 入五金皆成水 惟黄金不化水中 加盐则化 化过它金之水 加盐则复为砂 沉于底 强水用过无力 硝 即硝酸钾 回答下列问题 1 这里的 强水 主要成分是 2 将矾炒去 约折五分之一 后化学式为 假设绿钒在 炒 的过程中未被氧化 3 将二味同研 细 次用铁作锅 锅下起火 造 强水 的化学方程式为 4 锅亦坏矣 的化学方程式为 5 以银为例说明 用水入五金皆成水 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 惟黄金不化水中 加盐则化 的原因 7 化过它金之水 加盐则复为砂 沉于底 的离子方程式为 设 它金 为铅 8 强水用过无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反向弯路实例考试题及答案
- 离婚后房子归属合同5篇
- 设计基础各章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创新路径
- 基础心里学试题及答案
- 浙江基础会计试题及答案
- 复合合成纤维生产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独立混合储能电站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高强度铝合金制品生产制造项目投标书
- 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股权并购与研发合作协议
- 国际汇出汇款业务简介
- 油气、集输、注水站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 产科全身麻醉的应用与管理
- 电梯运行日常检查记录表
- GB/T 34281-2017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分类配置要求
- GB 14536.9-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电动水阀的特殊要求(包括机械要求)
- 《百团大战》历史课件
- 尿培养标本的留取规范及临床意义课件
- 名贵药材-三七课件
- 国学《弟子规》 课件
-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