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_第1页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_第2页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_第3页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_第4页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教案 1 1 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 教学目的 1 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2 学习本文用对话方式反复辩难 掌握生动活 泼 富有雄辩力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1 重点难点 通过辩论 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2 教具准备 录音机 磁带 挂图 3 课时 1 课时 4 课型 讲读课 教学过程 1 导入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让我们同孔子见见面 传 说孔子身材矮小 面目丑陋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 却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和教育家 并创立 了儒家学派 瞻仰了先圣的面容 接下来让我们从 季氏将伐颛臾 中领略一下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 第 2 页 共 11 页 政治见地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篇课文 季氏 将伐颛臾 本文出自 论语 论语 主要是孔门弟子记 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首先 让我们跟随课文录 音 一起来浏览一下课文 注意把握句读 2 分析课文 解题 季氏将伐颛臾 这一句话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 季氏将要讨伐 颛臾 春秋时鲁国有一著名的历史事件 称为 三桓 犯上 鲁庄公有第三人 庆父 叔牙 季友 因为 都是桓公的儿子 故其后代称为 孟孙氏 叔孙氏 季孙氏 三桓势力渐渐强大 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 里 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 为了进一步排 挤鲁国国君 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解读课文 第一句话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 将 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 有事于 对 采取军事 行动 对于这一消息 孔子的反应是什么 明确 求 无乃尔是这与 孔子对二人是当面呵斥 说明孔子是不赞成这种 第 3 页 共 11 页 做法的 批评完后 孔子又阐 明了三点不赞成的理由 先王封国 不可伐 邦域之中 不必伐 社稷之臣 不当伐 针对孔子的批评 冉有自我辩解 夫子欲之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明确 孔子当即给予反驳 首先引用周任的话 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 意即 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 职位 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同是在 论语 里 孔子曾说过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而在这里则 说的是 在其位 谋其政 任一份职就要尽一份力 拿一份钱做一份事嘛 即使用我们今天并不那么先进 的话说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吧 那 钟 也得撞 得响啊 一个盲人在走路 倘是临危而不抱持 跌倒 而不搀扶 还用辅助者干什么呢 接着孔子又打了 一个比方 老虎犀牛从栏中逃出 珍贵的玉器在柜 里损坏了 这是谁的过失呢 同学们说谁的过失 明确 管理者的过失 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 使冉有 季路难 辞其咎 所以 他们只好实话实说 亮出自己的观点 第 4 页 共 11 页 不是我们存心要消灭那颛臾 而是因为它日渐强大 又靠近费 对季氏的领地构成威胁 现在不消灭他 今后必将成为季氏的大患啊 由此可见 冉有和季 路实际上是参与了季氏的军事谋划的 明确 孔子一针见血 马上批评他说 有道德 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谎言来搪塞的 态度 因为在孔子看来 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 的强盗逻辑 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 消灭人家 却找 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 这正如 20 世纪 初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却说成是要搞 大东亚共 荣圈 一样 总之是心里明明想的是一样 口里却装 模作样地说成是另一样 活脱脱的 伪君子 形象 批评了他们 孔子觉得作为老师还得给他们讲 讲道理 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议论 丘也闻有国有 家者 则安之 明确 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 实际上说的是均贫 富 讲稳定 求发展的治国方略 既包括内政又包括 外交 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 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注 意的是他的贫富思想 他的这种思想当然不同于共产 主义 而具有平均主义色彩 因为他 不患贫 而 共产主义却要消灭 贫穷 当然 历史地看 孔子 的均贫富思想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至少 它成为后世 第 5 页 共 11 页 不少农民起义的口号和目标 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后 孔子又针对冉有和季路 的问题进行了批评 明确 今由与求也 谋动干戈于邦内 文章结尾一句话 吾恐季孙之忧 之内也 理解 明确 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 其实 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 发展实力 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 最终篡夺鲁国的 政权 从这个观点看 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 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 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 了季氏的阴谋 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3 翻译全文 4 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 通过孔子与冉有和 季路的对话 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 治眼光 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 良 恭 俭 让 但是面 对原则问题时 他却又有 当仁不让 的精神 充分 表现了他的人格 5 作业完成基础训练 课后练习 第 6 页 共 11 页 板书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 教学 目的 1 诵读和背诵课文 2 积累 是 疾 止 见 过 五个文言实词在文中的义项 掌握 无乃 与 何以 为 两个 文言固定句式 3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实词在文中的义项和文言固定句式 2 把握文意和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对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的理解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诵读法 推断法 问答式教学法 自读 法和讨论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l 积累文言实词 掌握文言句式 初背课文 教学内容和过程 1 导入新课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 你就不 能不了解孔子 如果你想研究中国的文化 你就不能 不研究 论语 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 它那博 大精深的思想 历经千年不朽 1998 年 1 月 全世 第 7 页 共 11 页 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 发表宣言说 如果人 类要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 去沐浴他那神圣的智慧之 光吧 2 教师范读课文 3 学生自读 讨论 提出问题 教师随问随答 4 教师板书自读要求 扫清语音和句读障碍 辩析句式 注意语气 积累 是 疾 见 过 止 和 无乃 与 何以 为 教师精讲 点拔 集中解疑 句读 是社稷之臣也 君子疾夫舍曰 欲之 而 必为之辞 实词 季路见于孔子 无乃尔是过与 陈力就列 不能者 句式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何以伐为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古今异义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词类活用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 成语 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 5 讨 论 结合书后练习题一理清全文思路 尝 第 8 页 共 11 页 试背诵课文 6 小结巩固 基础训练 1 5 题 附板书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 文章思路 论语 先王以为东蒙主 季路见于孔子 孔子反对讨伐颛臾 在邦域之中 季氏将有事于 颛臾 是 社稷之臣 无乃尔是过与 何以伐为 引周任之言 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 孔子驳斥冉有 相 比喻 虎兕出于匣 分崩离析 龟玉毁于椟中 祸起萧墙 君子疾夫舍曰 欲之 而必为之辞 孔子再驳冉有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则修 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背课文 第 9 页 共 11 页 教学内容和过程 1 复习巩固 齐背全文 检查上课时学习效果 2 讨论下列问题 问 第一句 季氏将伐颛臾 交代了什么 明 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 析 孔子时代的鲁国 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 当时 鲁桓公的后代季孙 孟孙 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 鲁国公室则回趋 裒微 季康子所以要讨伐颛臾 一方面 贪其土地 欲 灭而取之 另一方面也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 军事 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 不利于季氏 这是当时社会 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 当时冉有 季路也在季氏门下 二人都参与了出 征前的筹划准备 冉有 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 的老师孔子 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 听到这个消息 勃然大怒 辟头一句就责怪起冉有来了 求 无乃尔 是过与 接着一口气列举了三方面的道理反对讨伐 颛臾 孔子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负有责任 他首先引用周任的话 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 第 10 页 共 11 页 的职责 宁可辞去职务 也不应该尸位素餐 这其实 也是孔子自己的主张 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 无 道 冉有 季路不能进行有效的阻止 这本身就是 错误的 现在这二人不仅认识不到这一点 反而推卸 责任 这是孔子不能容忍的 接着 孔子用了两个 形象的比喻 教育冉有和季路认识自己的失职 一 是用扶相应负的责任相比 二是用看守柙和椟的人做 比 最后 孔子直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冉有替季 氏开脱 显然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 但 前面他却说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憎恨这种口是心非 遮遮掩掩的两面派态度 于是他直接对冉有说 君 子疾夫舍曰 欲之 而必为之辞 接着提出他的 政治主张 有国有家者 既来之 则安之 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 要求背出以 下语气 求 无乃尔是过与 虽属问语 却应当用谴责 口吻读 有 唯尔是过 的味道 子曰 求 要读得恳切 陈力 二句是从正面说理 要读得铿锵有力 危而 三句 口气应严厉 虎兕 三句是第二段的高潮 口气应更严厉 第 11 页 共 11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