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二、三章讲学稿 学案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二、三章讲学稿 学案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二、三章讲学稿 学案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二、三章讲学稿 学案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二、三章讲学稿 学案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 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 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 难点 重 重 难点 重 1 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难 2 设计探究的实验 前提测评前提测评 声音是靠物体的 产生的 声音能在 物质中传播 但不能在 中传播 2 龙舟赛时 阵阵鼓声是鼓面的 而产生的 并经 传 入人耳 3 东城小学的同学敲锣打鼓列队欢送新兵入伍 这锣声 鼓声是由于锣 面和鼓面的 产生的 再通过 向四周传播开来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1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停止 停止 2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都能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3 声速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15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4 回声 声音的反射 0 1 秒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 图甲为人敲鼓 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 这说明声音是 由于物体 产生的 图乙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 就听不到铃声 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 2 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 经 1 2s 听到回声 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 m V声 m s 3 声音在 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 s 北宋时代的沈括 在他的 著作 梦溪笔谈 中记载着 行军宿营 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 能 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这是因为 4 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 0 1s 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 的回声 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 大于 17mB 大于 34mC 小于 17mD 小于 34m 甲 乙 2 5 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 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 能听到 A 一声B 最多声C 3 声D 4 声 6 在百米赛跑中 站在终点的计时员 假如在听到枪声时才计时 他记录下来 的成绩有多大的误差 当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 m s 7 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827 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 两只船 相距 14 km 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向水里放一口钟 当他敲钟的时候 船上的火 药同时发光 另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向水里放一个听音器 如图所示 他看到火 药发光后 10 s 听到了水下的钟声 计算一下水中的声速是多大 8 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进行的 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 下钟 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 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 第二次是由空气 传来的 管长 913 m 两次响声相隔 2 5 s 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 m s 求 铸铁中的声速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3 课型 新授课课型 新授课 主备 王和平主备 王和平 审核 野应祯审核 野应祯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知道人耳的构造 2 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 3 了解 双耳效应 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重 难点 重 重 难点 重 1 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 难 2 设计探究的实验 清楚双耳效应 前提测评 前提测评 1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需要 不能传声 3 声音在 体中比 体中传播的快 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一 导学达标 导学达标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 通过看书 了解人耳的结构 2 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去体验骨传导 例咬住音叉 把耳朵捂住 敲击音叉 是否听到声音 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在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的基础上 解释耳朵听到声音的过 程 利用骨传导听到声音 3 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 二 巩固练习 二 巩固练习 1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 开 A 1 秒B 0 1 秒 C 0 01 秒D 0 001 秒 2 声音在固体 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A 快B 慢 C 一样快D 无法比较 3 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而产生的 A 运动B 振动 C 温度升高D 体积膨胀 4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来的 A 电磁波B 真空 C 空气D 耳朵的鼓膜 关于声音的传播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B 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4 C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提质的不同而不同 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 0 1s 所以要能听到自己 拍手的回声 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 大于 17mB 大于 34mC 小于 17mD 小于 34m 7 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 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 能听到 A 一声B 最多声C 3 声D 4 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 B 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金属中传播得快 C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 有一山峡宽 1200 米 两旁都是竖直徒壁 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 头两 次回声间隔 5 秒 则人离两壁的距离是 设声速 v 340 米 秒 A 1025 米 175 米B 600 米 600 米 C 1000 米 200 米D 850 米 350 米 10 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振动 这 种振动经过 及其他组织传给 把信号传给大 脑 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11 声音通过 也能传到听觉神经 引起听觉 声音 的这种传导方式叫 12 双耳效应是指人们依靠听觉能够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声源定位的主要因 素是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 和 的差异 13 你知道吗 蛇是没有耳朵的 不过 如果蛇将头贴在地面上 头中的一 块骨头就会接收到正在接近它的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 由此可见 蛇是利用 去 倾听 敌人和猎物的 14 从生物课上我们知道 耳聋分为 耳聋和 耳聋两种 前者 治愈 后者 治愈 15 实验表明骨 填 能 或 不能 传导声音 三三 教 学 后记教 学 后记 5 三 声音的特性三 声音的特性 课型 新授课课型 新授课 主备 王和平主备 王和平 审核 野应祯审核 野应祯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 知道什么是频率 频率的应用 3 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 难点 重 难点 重重 1 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难 2 设计探究的实验 清楚双耳效应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一 前提测评 前提测评 1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需要 不能传声 3 声音在 体中比 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二 二 导学达标 导学达标 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1 音调 声音的高低 试验 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结果 振动越快 音调越高 振动越慢 音调越低振动越快 音调越高 振动越慢 音调越低 结论 1 频率 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 频率越低 音调越低 2 人的听觉范围 20Hz 20000Hz 2 响度 声音的强弱 试验 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结果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振幅越小 响度越小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振幅越小 响度越小 结论 1 响度与振幅有关 2 用 dB 表示声音的强度 3 音色 声音的一个特征 音色表示什么 三 巩固练习三 巩固练习 1 发声体在 1 s 内振动的次数 叫 2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 音调越高 音调越低 3 响度跟发声体的 有关系 响度越大 响度越小 响度还跟 有关系 4 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 增大声音的响度B 提高声音的音调 C 改善声音的音色D 减小噪音 6 5 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 的叫声音调高 的叫声响度大 6 人的听觉范围是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Hz 的声音 次 声波是指频率低于 Hz 的声音 7 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 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男声 音调低 响度小 女声 音调高 响度大 B 男声 音调高 响度大 女声 音调低 响度小 C 男声 音调高 响度小 女声 音调低 响度大 D 男声 音调低 响度大 女声 音调高 响度小 8 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 从声音的特点上 容易辨别对方是谁 其原因是 A 不同的人说话时 声音的音调不同 B 不同的人说话时 声音的频率不同 C 不同的人说话时 声音的响度不同 D 不同的人说话时 声音的音色不同 9 高声呼叫 和 低声细语 这里的 高 和 低 指的是 A 音调高低 B 响度大小 C 音色好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0 盲人仅凭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 这是因为不同乐器的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演奏方式不同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鼓膜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 音调就越高 响度也越大 B 棒击鼓面越重 鼓膜振幅越大 音调越高 响度也越大 C 声源离我们越近 振动幅度越大 响度越大 D 声源离我们越远 振动幅度越大 响度就越小 12 人们在挑选瓷器时 总是要轻轻地敲敲听听 以此来判断瓷器的好坏 这是 利用声音的哪个特性来分辨的 13 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你观察过演奏家们调弦的过程吗 比如说小提琴 大提琴或吉他 二胡等 调 节琴上部的旋钮时 弦的调子就会变化 最终 弦上的张力恰好使琴弦发出音 调正确的声音 可见 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跟弦张紧的程度有关 请你设计一 个实验 探究弦音音调的高低与弦的张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定性关系 要求 写出所用器材 简述实验方法 7 14 蝙蝠飞行时 不断从喉部发出一种高频率的声波 当声波遇到前方的昆虫 或障碍物时 则产生不同的回声反射回来 它的双耳听到回声 再经大脑的分 析 就能辨别出前方的目标是食物还是障碍物 从而采取行动 或捕食或躲避 反应灵敏而准确 人们为了利用这种特性 对蝙蝠进行了研究 发现蝙蝠喉部 的发声体在 4 s 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在 400000 次 560000 次之间 请你计算出 蝙蝠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 这样频率范围的声波人们能听到吗 15 根据对蝙蝠的研究 人们仿制了盲人用的超声眼镜 在眼镜上装有一个超 声波发射器 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信号 经接收并转化成人耳可辨的声音信号 通过耳机传至两耳 从而可判断出障碍物的方位及具体情况 若发出的超声波 频率为 11000 Hz 那么该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声体每分钟振动多少次 16 有人认为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 却不能发现飞行中的蝴蝶 这 是因为苍蝇发声大 蝴蝶发声小 你认为对吗 17 地震前夕 一些动物有异常表现 如老鼠出洞 鸡鸣狗叫等 对这种 现象的合理解释是什么 18 夏日里买西瓜 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声音 这是为什么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第四节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王和平 审核 野应祯 班级 姓名 8 知识目标 1 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用录音机放一首学生中流行的歌曲 在演唱进行一半的时候逐渐有了杂音 最后只有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或用户装修房屋时的电锯声 二 新课教学 阅读提纲 1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2 优美的歌曲一定是乐音吗 举例说明 3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4 上课时间教室里和教室周围有无噪声 如果有噪声 这些噪声的来源 5 你知道城市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6 噪声的等级用什么计量 7 你知道噪声对人的身体有哪些危害 除影响听觉外的其它危害你还 知道什么 8 你认为应怎样减弱噪声 9 你知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控制噪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哪些规 定 10 你对学校环境改善有哪些建议 巩固提高巩固提高 1 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以下防治噪生的方法中可行得是 A 通过科学研究 使噪声源不发生震动 B 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 以免噪声干扰 C 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 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 D 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2 一般来说 大礼堂四周墙壁都做成凸凹不平像蜂窝状 这是因为 A 提高装饰效的果 B 争强声音的反射 C 减弱声音的反射 D 争强声音的反射 9 3 是理想的安静环境 超过 dB 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4 某汽车以 10m s 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 司机按了一下喇叭 经 过 4 秒钟听到回声 则听到回声时 车距前面高山多远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第五节第五节 声的利用声的利用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王和平 审核 野应桢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 通过学习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爱 3 通过观察 参观或看录像等文字 图片 印象资料 的热爱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发生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毫不羞涩的进入人的耳朵 有时可以使人兴奋 心 情愉快 有时使人坐卧不安 有时可以给信息 使人知道可能发生的事情 关于声音与信息你知道哪些方面 1 举例说明在医疗方面利用有哪些 2 声音在工业方面有什么用出 3 什么是回声定位 声音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有哪些 4 声音在日常生活方面的应用有哪些 5 声音的两个功能是什么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根据本课知识填下表 运用分类声 与 信 息声 与 能 量 日常生活 医 疗 10 军 事 工业 交通 声现象声现象 学习效果与评价试题学习效果与评价试题 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一 选择题 每题 3 分 共 36 分 1 风吹树叶沙沙响 此时的发声体是 A 风 B 空气 C 树叶 D 以上都是 2 如图 1 所示 狼外婆 叫门时 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 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振幅 D 音色 3 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 浑厚 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 的低 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 A 较低 B 较高 C 一样 D 时高时低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优美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 B 城市的绿化对减弱噪声有一定的作用 C 声音是没有细菌的 所以无污染 D 广场上的高音喇叭对附近的居民没有害处 5 在雷电来临时 电光一闪即逝 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这是因为 A 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 雷声经地面 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形成 C 双耳效应 D 闪电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6 当一名同学用锤头敲打一下长铁管的一端时 另一名同学在另一端会先后 听到两次声音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B 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铁管传播的 C 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D 这是那位同学的幻觉 只会听到一次声音 7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 用细棒轻轻敲击 会听到不同频率 的声音 与此类似 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 常会用手轻轻敲 击患者腹部 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 此为 扣诊 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 11 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 A 声音的音调 B 声音的响度 C 声音的音色 D 声音是否悦耳动 听 8 如图 2 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 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9 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 但它落在月球上 即使宇航员就在 附近也听不到声音 这是因为 A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 声音无法传播 C 撞击声太小 人耳无法听到 D 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10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 风和日丽 平静的海面上出现 一把一把小小的 降落伞 水母 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 漂游 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 纷纷离开海岸 游向大海 不一会儿 狂风 呼啸 波涛汹涌 风暴来临了 就加粗倾斜部分 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 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 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 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 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11 你留意过吗 安静的夜晚 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 这是由于 A 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 B 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 狗听到无线电波 D 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 12 1976 年 7 月 28 日的唐山大地震 是迄今为止 400 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 悲惨的一页 24 万人死亡 16 万人重伤 有关专家指出 地震后缺乏必要 的自救知识 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 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 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大声呼救 B 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来营救 C 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 向营救人员求救 D 见缝就钻 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二 填空题 每空 2 分 共 22 分 13 如图 3 所示是甲骨文 殸 一种打击乐器 其意思是手拿木槌 字 左部 敲打三角形石块 字右部 使石块 而发出声音 14 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这说明声可以传递 外科医生 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这说明声可以传递 12 15 渔民在捕鱼时常用木棒敲打船板发出声响 把鱼群去赶到一定的方向去 以利于捕捞 这是利用了水能够 的原理 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 伏地听声 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 这是应用了 的知识 16 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 和音色 锣鼓声声震天响 是 指声音的 较高 17 科学工作者为了测量海底某处的深度 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 如图 4 所示 经过 4s 收到回波信号 可知此处海底的深度是 m 超声波在 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 1500m s 图 5 图 6 18 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 有资料显示 噪声每经过一条 100m 宽的 林带可降低 20 25 分贝 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 这是在 中降低噪 声的 19 如图 5a 所示 小明同学用示波器 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 他将 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 上端用手扳动一下 使钢锯条振动发声 实验 中 他进行了两次实验 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 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 轻 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 5b 5c 所示 则他得出 的实验结论是 图 5d 5e 是他研究获 得的两种声音的波形 从图形可知 图 是噪声的波形 a b c d e 三 实验题 每题 10 分 共 20 分 20 如图 6 所示 将电铃放到玻璃钟罩中 用抽气机抽去空气 接通电铃 使电铃工作 这时几乎 铃声 慢慢地放入空气 铃声会 说明声音大小如何变化 21 在喇叭的纸盆上放一些小的泡沫塑料颗粒再用该喇叭播音 如图 7 所示 想一想 你能得到哪些与声音有关的物理结论 试举两例 13 教学后记 第一节光的传播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王和平 审核 野应祯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了解光源 知道光源大致可以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 3 108m s 学前准备学前准备 1 试着观察自然界那些物体都可以发光 1 它们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 光源 观察教材 34 页图 2 1 1 2 1 2 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探究月亮是光源吗 为什么 二 光是如何传播的 1 探究 在有雾的天气里 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来得光束是 的 在电影院看电影时 放映机射向屏幕的光束是 的 得出结论 光在空气中 传播 在清水中加入适量的滑石粉 把这些经处理的水装于圆底烧瓶中 用激光笔沿直径方向射入激光 光在液体中 传播 用激光笔垂直玻璃面射入玻璃 由此可见 光在固体中 传播 以上探究 得出结论 2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 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 14 探讨日食 月食的成因 3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 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 这样的直 线叫光线光线 三 光速 问题探究 在打雷时 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同地发生的 但是我 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这是为什么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 3 108 m s 在水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 速的 3 4 在玻璃中的速度为真空中的 2 3 什么叫光年 它是 单位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 能够 的物体叫做光源 星星 月亮 太阳 钻石 点灯 电视屏幕 无影灯 萤火虫 灯笼鱼 交通路牌 上述物体中一定 是光源的有 一定不是光源的有 可能是光源的是 是天然光源的有 是人造光源的有 2 人类为了测出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向放在月球伤得装置发射激光 经过 2 56s 在地面上接受到返回的激光信号 那么可以测得地球和月球之间的 距离为 m 3 一个人面向南站在太阳光下 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左侧 这时是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无法确定 4 关于光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的速度总是 3 108 m s B 光速是无限大的 C 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D 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 3 105 m s B 光速是无限大的 C 光年时一个时间单位 D 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6 一次闪电发生经过 4s 听到雷声 雷声发生在多远的地方 7 井底之蛙 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吧 你能解释为什么 坐井观天 所见 甚小 吗 你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画图来说明吗 实践应用实践应用 9 甲 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 甲的裁判员 A 看到发令的烟雾 时开始计时 乙的裁判员 B 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 结果测得甲和乙两位同学 15 的百米时间是一样的 你如果也是裁判员 发令员鸣枪时 你体验到的光 和声的现像是怎样的 你认为那位裁判员计时是不科学的 为什么 两位同学真的跑得一样快吗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第二节第二节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 课型 新授课 备课 王和平 审核 野应祯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 认识光反射的规律 了解法线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 知道光路可逆 4 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 什么是漫反射 重 难点重 难点 1 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 2 利用试验 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探究过程探究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 影的形成 日食 月食等现象 说明光是沿 传播的 2 闪电与雷声虽然同时产生的 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这说 明了什么 3 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 需要 时间 那么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二 探究 光的反射规律 1 器材 2 方法 步骤 3 光的反射规律 1 在反射现象中 在同一平面 内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 两侧 反射角 入射角 2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 性 三 光的反射分为 反射和 反射 漫反射 镜面反射 探讨 在漫反射中 是否遵守上面的反射规律 通过作出下图证明 16 四 讨论 放映电影的银幕为什么用粗糙的幕布 而不用镜子 五 巩固练习 1 光射到物体表面的时候 被物体表面 改变 这种现象叫做光 的反射 2 使入射光线过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 这时反射光线将逆着 原来 的方向反射出去 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 是可逆的 3 如下图所示是光的反射光路图 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NO 是 其中 3 是 角 它和 2 的大小 4 一束与镜面成 40 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 则入射角是 度 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 5 平行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 经过反射后反射光线仍然是 的 这种反 射叫镜面反射 黑板发生 反光 时 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 是因为黑板发生 反射的缘故 6 太阳光与水平面成 25 角射到平静的湖面上 则反射角为 度 若太 阳光垂直射向湖面 则反射角是 度 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度 7 一条光线入射到平面镜 与镜面的夹角是 15 则反射角是 度 如 果入射光线方向不变 使平面镜顺时针转动 15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是 度 8 在太阳光与地面成 60 夹角时 塔的影子长 30 米 则塔高大约为 米 9 如下图所示 一根光线竖直向上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 光源 S 在地面 距平面镜 2 米 要想用此光源照亮距光源 2 米处地面上的一点 P 镜面应转过 度角 10 在下图中 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 画出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或镜面的位 置 17 第 9 题图 第 10 题图 11 如图所示 PQ 是墙 MD 是一个平面镜 画图说明眼睛 E 在平面镜 中能看到的墙的范围 教学后记 第三节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 课型 新授 备课 王和平 审核 野应祯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 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 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 一 学前准备 一 学前准备 1 光是沿 传播的 2 作图 3 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生活中还有哪些和平面镜一样能够成像的例子 二 探究二 探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器材 2 步骤 试验装置 步骤是 3 数据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cm像与物大小比较 放大或缩小 18 第一次 第二次 4 结论 5 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6 平面镜成的是 三 讨论 平面经上的水银面起什么作用 窗户上的玻璃能否成像 如何成 像 四 球面镜 1 凸面镜 可以使光线发散 可以开阔视野 常用作观后 镜 成什么像 为什么 2 凹面镜 可以使光线会聚 常用作太阳灶 汽车灯 成什么像 五 讨论 球面镜有哪些应用 六 巩固练习 1 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 45 角固定在水平桌面 如图所示 一小球以 1 m s 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 速滚去 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A 以 1 m s 的速度 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B 以 1 m s 的速度 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C 以 2 m s 的速度 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D 以 2 m s 的速度 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汽车的车头灯是用平面镜 B 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 C 太阳灶用的是凸面镜 D 牙科医生用来观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凹面镜 3 关于平面镜成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平面镜大的物体 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B 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 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 会遮挡平面镜成像 D 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 也可能是实像 4 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 40 角 要使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 反射光沿水平方向 传播 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 锐角 是 A 20 或 40 B 40 或 70 C 20 或 70 D 只能 20 5 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 要想使反射光线从原来位置偏转 60 可采 用下列哪种方法 A 将平面镜顺时针转 60 B 将平面镜顺时针转 30 C 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 30 D 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 转 60 6 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 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则 19 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 A 10 点 45 分 B 1 点 15 分 C 7 点 15 分 D 7 点 45 分 7 儿童乐园里的哈哈镜表面呈波浪形 使人像变形 会人发笑 那么 A 表面凸的部分把人像拉长了 B 表面凸的部分把人像变短长 C 表面凹的部分把人像拉长了 D 表面凹的部分把人像变短了 8 如图所示 点光源 S 发出的哪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 A 点 9 如图所示 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 一条光线射入 试完成光路图 证明射 出光线与射入光线平行 方向相反 教学后记 第四节第四节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 课型 新授课型 新授 备课 王和平备课 王和平 审核 野应祯审核 野应祯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 光路的可逆性 学习重点 难点学习重点 难点 1 理解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 2 利用实验 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学前准备学前准备 1 请你猜猜 如果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是否发生折射现象 2 你在生活中是否留心观察过一些光的折射现象 请将它列举出来 3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试着写写光的折射定律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20 探究 一 光的折射现象探究 一 光的折射现象 用两个相同的开口较大且较深的杯子 水 硬币 筷子做如下实验 1 将筷子插入盛水的杯子 改变筷子插入的方向 观察所得 2 在这个杯子里投入硬币 用筷子去拨 结果如何 3 将两个杯子其中一个注满水 另一个是空的 你从侧面斜视水面 观察所得 实验结论 探究 二 折射定律与光路可逆原理探究 二 折射定律与光路可逆原理 1 将一束光线斜射入水槽中 在水槽的后面竖直放置一张纸 描画出光 路图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总结光的折射定律 2 不改变上次的试验装置 将上次的折射光线改变为这次的入射光线 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实验结论 探究 三 光的折射的应用探究 三 光的折射的应用 做小试验 用光的折射观点解释现象 是密切联系实际的内容 1 把一块厚玻璃放在钢笔的前面 你会看见笔杆发生怎样的变化 2 当你站在岸边 看着清澈见底 深度不过齐腰的水时 为什么步入之后 会有危险 3 在燃烧的火炉旁 观察火炉上方的物体与实际有什么不同 原因是什么 21 通过实验探究 一 二 三 讨论得出结论 课堂测评课堂测评 1 当光从 斜射入 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 这 时折射角 于入射角 2 将一根筷子插入盛水的碗中 从水面上方看起来 筷子在水中的部分 这是由于发生 现象产生的 此时 角大于 角 3 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入射光与分界 面的夹角为 30 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 角为 度 折射角为 度 4 若水中的鱼能看到岸边的人 它看到的人其实是 A 变矮了的人的实像 B 变高了的人的实像 C 变矮了的人的虚像 D 变高了的人的虚像 5 下列哪个现象为折射的结果 筷子水中部分是曲折的 清澈的水底看 起来比实际浅 太阳未出地平线 人已看到太阳 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 像 正确的是 A B C D 6 关于光的折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只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 才能发生折射 B 只有光斜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时才可能发生折射 C 光从空气射向水 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光从水射向空气 折射光路是不可逆 的 D 在发生光的折射时一定发生反射 反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 7 如图 作出入射光线 AO 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8 人站在岸上看到平静的水中 鱼在白云间游动 试解释这个现象 教 学 后记教 学 后记 第五节第五节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 课型 新授课型 新授 备课 王和平备课 王和平 审核 野应祯审核 野应祯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 22 2 了解色散现象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学习重点 难点学习重点 难点 1 光的色散原理 2 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区别应用 学前准备学前准备 1 雨过天晴 彩虹是怎样产生的 试着解释现象 2 天气晴朗时 你敢用眼睛去直视太阳吗 为什么 3 如果用手遮住太阳光 从手缝隙里你敢直视太阳光吗 为什么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探究 一 探究 一 1 天气晴朗时 将一杯清水放在窗台上 杯子下 面铺上一张纸 调整杯子与白纸的位置 在白纸上你能发现什么 2 在阳光充足时 用三棱镜做光的散射实验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所得结论 探究 二 探究 二 进一步用棱镜做光的散射实验 1 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无色玻璃 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带的分布有什 么变化 2 如果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改插一块红色玻璃 刚白屏上的色带将会发生什 么变化 3 如果再换插一块蓝色玻璃 白屏上的色带又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4 综合上述探究实验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探究 三 探究 三 1 把红色 蓝色 绿色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 各透过什么样 色的光 2 将任意两片透明塑料片叠放在一起 透过的是什么颜色的光 探究 四 探究 四 在课本图 2 5 1 的色散实验中 1 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 色玻璃 则白屏上的现象是 这表明 23 2 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 则白屏上的现象是 上述所得结论 3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 则屏上的现象是 4 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 则屏上的现象是 上述所得结论 课堂测评课堂测评 1 白光经过三棱镜后 不但传播方向 而且在白屏 上形成一条光带 这种现象叫做 光带上的颜色依次是 2 红色玻璃只能透过 光 绿色玻璃只能透过 光 蓝色玻璃只 能透过 光 由此总结得到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 的色光的 颜色来决定的 3 生活中的色彩大都可以由 三种颜色混合而成 因此它们被称作色光的三原色 而颜料的三原色是 4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 被分解成各种色光 这是光的 现象 有三 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色光 这三种色光分别是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雪总是白的 B 红光照在雪上呈现红色 C 红光照在雪上呈黑色 D 红光照在雪上呈灰色 6 透过蓝色透光玻璃 进行下列观察 结果是 A 观察黄色物体 可以看见绿色 B 观察白色物体 可以看见蓝色 C 观察红色物体 可以看见黑色 D 观察任何颜色物体 看到都是蓝色 7 使各种色光几乎全部反射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 A 白色 B 黑色 C 无色的 D 彩色的 8 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白纸上写红色的字 在红色灯光下很难辨认 B 白纸在绿光照射下 仍然是白色的 C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 绿 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 黄 青 24 9 某同学在摄影时 只想拍到红色和黑色 他不知道怎么办 你能帮他想个 办法吗 教 学 后记教 学 后记 3 13 1 透 镜 课型 新授课 备课 王和平 审核 野应祯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 什么是凹透镜 了解透镜的焦点 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前准备学前准备 1 收集平时生活中见到的透镜有那些 至少列举两例 2 常见的透镜可以分为几类 探究过程探究过程 一 认识透镜 像近视眼镜和老花镜一样 两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介质称为 为凸透镜 凹透镜 二 透镜对光的作用 1 让一束跟透镜主轴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它的折射光线 课本图 3 1 3 甲 观察所得 2 让一束跟透镜主轴平行的光射向凹透镜 观察它的折射光线 课本 3 1 乙 观察所得 从而得出结论 3 透镜中的光路可逆 试着自己画图来说明 三 焦点和焦距 1 结合课本图 3 1 4 是凸透镜焦 点 是焦距 25 2 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点 3 讨论 如果把一个电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回是什 情况 随堂测评随堂测评 1 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 3 9 所示 在这些透镜中 图 3 9 1 属于凸透镜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2 属于凹透镜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2 凸透镜能使平行光 在一点 这个点叫做 点 该 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 3 把透镜靠近邮票 观察上面的图案 如所看到的图案的像是缩小的 则 此 透镜一定是 如所看到的图案的像是放大的 则此透镜一 定 是 4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 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 镜 的 位置上 5 凸透镜的焦距长短反映了凸透镜 作用的强弱 焦距越 短 的这种作用越 6 如图所示 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 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 通过玻璃砖后 光线将会 A 仍然平行B 会聚 C 发散 D 无法确定 7 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 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一定是平行光束 B 一定是会聚光束 C 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 一定是发散光束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B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他们的光学性质都是由于光线透过时 在两 26 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的 C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开的 10 如图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 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教 学 后记教 学 后记 第二节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生活中的透镜 课型 新授 备课 王和平 审核 野应祯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 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学前准备学前准备 1 中间厚 边缘薄的透镜叫 这种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这点叫 一个透镜有两个 2 平面镜 凸透镜 凹透镜中 使光线发生反射的是 使光线 发生折射的 是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 对光线有会聚 作用的是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 一 照相机原理 根据课本想想做做的模型照相机 观察所得 半透明纸上的人头像头朝 上或下 照相机的镜 头相当于一个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一个 的像 二 投影仪 1 观察投影仪 从上到下它由光源 聚光玻璃 镜头 组成 其中镜头是 镜 2 操作投影仪 将胶片面对自己正立地放置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 调节镜头 在屏幕上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清晰的 的像 若将平面镜取下 则 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 的像 3 经过光路分析可知 来自胶片上图案的光线首先经过 折射 再经 反射就能在竖直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像 三 放大镜 1 用擦镜纸垫着镜面 中间厚 边缘薄是 透镜 27 2 将放大镜放在书的上方 适当调整距离 观察到字被 但与投影仪所成的像不同 它是 并且像与物体在 四 实像与虚像 完成表格 定 义表 现能 量实 例 实像 有能使胶片感光 虚像不能被光屏接收 随堂测评随堂测评 1 幻灯机的幻灯片要 在 透镜的后面比焦点略远些的地方 这时银 幕上的像的性质是 的像 2 幻灯机与投影仪不同的是直接把像水平投到屏幕上 不需平面反射光 为 了看到正立的像 应把幻灯片 放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 应将幻 灯机 填 靠近 或 远离 屏幕 并将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填 增大 或 缩小 3 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 横截面如右图 其正面 呈圆弧形 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 以便于读数 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 大后的 像 4 放幻灯时 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 它的形状如图中的 A 相似 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 图中 5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C 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像 D 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6 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束有会聚作用 B 凸透镜对发散光束有会聚作用 C 凹透镜对发散光束有会聚作用 D 凹透镜对会聚光束没有发散作用 7 某同学从圆鱼缸的侧面观察到在鱼缸中游动的金鱼 则实际的金鱼 A 比观察到的金鱼小 B 比观察到的金鱼大 C 与观察到的金鱼一样大 D 比观察到的金鱼位置深 8 凸透镜 L1 L2 它们的焦距分别是 f1 f2 已知 f1 f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行光经 L1比经 L2偏折的多 B 平行光经 L1比经 L2偏折的少 C 平行光经 L1与经 L2偏折的一样 D 条件不足 无法判断 28 9 小王在看地图时 有一个细小地方总是看不清楚 他想放大了再看 于是将 地图放在玻板下 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 于是看清楚了 请你帮他分析 这是 为什么 教 学 后记教 学 后记 第三节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型 新授 备课 王和平 审核 野应祯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 能在探究活动中 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探究活动 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一 一 学前准备 学前准备 1 凸透镜 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2 什么是焦点 什么叫焦距 3 光心有什么特点 照相机 可以成 的 像 4 凸透镜 投影仪 可以成 的 像 放大镜 成 的 像 二 探究过程二 探究过程 思考讨论 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像距 倒 正 大 小 虚 实 u 2f 29 u 2f f u 2f u f 3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F F F F 作图法 实像 真实光线汇聚而成的像 可以出现在光屏上 虚像 讨论 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三 提高练习三 提高练习 1 在图中的凸透镜焦距为 15cm 则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 cm 其像的位置在 cm 与 cm 之间 此像是 的 像 2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 胶卷相当于 若镜头的焦距为 f 15cm 则相机中的胶卷应放在 cm 与 cm 之间的位置 3 在 研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 的实验中 用粉笔在桌面上画一直线 在直线上依次放 置 和 并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 4 在研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时 应使烛焰 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约在 凸透镜焦距为 5cm 通过调节 使光屏上出现缩小的烛焰清晰的像 这时蜡烛 到透镜的距离应是 5 如果要使透镜 15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 缩小的实像 测应选择的凸透镜的 焦距为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6 要在光屏上得到跟物体一样大小的像 下列元件中应选用 A 平面镜 B 凸透镜 C 凸面镜 D 凹透镜 9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 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 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 50mm 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 A 100mm 以外 B 恰为 50mm C 50mm 以内 D 略大于 50mm 30 10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