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叶圣陶叶圣陶 叶圣陶 1894 年 10 月 28 日 1988 年 2 月 16 日 原名叶绍钧 汉族人 字秉臣 江苏苏州人 著名作家 教育家 编辑家 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 解放后 叶圣陶 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 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教育部副部长 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 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 民进中央主席 笔名来历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他 12 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 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 的字 章先生说 你名绍钧 有诗曰 秉国之钧 取 秉臣 为字好 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 爱乡土 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 1911 年 10 月 15 日 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 次日 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 清廷已覆没 皇帝被打倒了 我不能再作臣了 请先生改一个字 先生笑了笑说 你名绍钧 有诗曰 圣人陶钧万物 就取 圣陶 为字吧 这样叶绍钧满意而 去 1914 年 6 月 10 日 叶绍钧在 小说丛报 第 2 期发表文言小说 玻璃窗内之画象 署名 圣陶 以后他又把姓 叶 与笔名 圣陶 连了起来 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主要事迹 早年生活 叶圣陶于 1894 年 10 月 28 日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出生 他的父亲帮当地一个地主做帐房 家境清苦 他六岁 1899 年 时 进入当地的私塾就读 其后跟随父亲工作 在工作里 他有机会 走遍苏州城 体会到低下阶层的生活 1907 年 叶圣陶进入当地的草桥中学 即后来的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 就读 中学时期 开始 接触外国小说及当时的文艺新潮 他不单喜爱阅读这些外国小说及新文学 更与同学组织诗会 放 社 1911 年 三年中学毕业后 在当地一家初等学校任教 并试验当时的新式教学法 可惜 1914 年 他被排挤出学校而离开失业 在他失业期间 他全心投入文言文小说的创作 这些小说 都寄到 礼拜六 杂志发表 后来他被上海的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学校任教 同年 担任商务印书馆 的小学教科书编辑 叶圣陶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时代 他出生之年正值甲午战争 之后国家经历了百日维新 但 很快又被列强割据 他早年的生活对他有很重要的影响 使他变得爱国 并致力投身于新闻及教育 的工作上 藉以改善国家将来的命运 文学推广运动 叶圣陶受到 1919 年的五四运动 又名五四新文化运动 影响 叶圣陶终其一生都投入在推动 2 文学运动 他曾参与北京大学的学生组织 新潮社 并参与出版小说 新诗 小品 文学批评及 剧本等各种文学作品 1921 年起在上海 杭州 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 并与茅盾 郑振铎等 人发起组织 文学研究会 1923 年成为文学家开办的书室 朴社 的编辑 1936 年 与茅盾及洪深参立 中国文艺家协会 1941 年 他成为了 文史教学 的编委会 成员 叶圣陶亦是当时的反日组织 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的始创者 文教理念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对改进现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响 他给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观念 应当教 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 这一观点冲破了习惯于强烈依赖记忆和灌 输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 此外 叶圣陶促进了批判思维的深入人心 让人们认识到个人价值判断的 重要性 他认为这些学习技能应当被用来构筑学生的基础 同时也将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起点 文学为人生 叶圣陶在他反思现实生活的作品中动情地写道 在记忆中 我似乎从来没有撰述过自己有些模糊或者不甚清楚的知识 换句话说 我不 能写那些只是通过想象得来的东西 但我也没有失掉想象力 我生活在城市里 乡镇和农村 我写 在那些地方观察到的事物 作为一名老师 我了解一些教育圈的生活 我也记录下来 在一些相当 基础和浅显的层面 我关注着中国革命逐渐的发展 同时 我也记录下这些事情 夏志清 中国现代小说史 CT 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引 自 59 页 他大多数的新闻作品由人们的生活得到灵感 他相信文学作品不仅是用来供人消遣 而且 也是反映生活和鼓舞读者思考现实的工具 他感觉有义务去让读者知道在他们周围真实发生的事情 这就是他为什么想要将文学和新闻报道联系起来的原因 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也被用来唤醒青年对 社会的关心与敏感 这个观点如同新闻工作者讲述真相的基本原则 叶圣陶也以记者为毕生职业 易读性 在叶圣陶的作品中易读性是一个显著特征 它意味着读者更有效率的感知和理解文章内容 作为一名记者 叶圣陶作中强调词语的运用 这大概是因为在他做编辑之前 曾作了 10 多年的教 师的缘故 他认为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 同时他把文章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工具 当时的作者 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是他们不是拥有优秀写作技巧的素养 他们的表达是不准确且意义模糊的 只 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够欣赏他们的文章 作者不注意实用的重要性 因此 文学作品难于被普 3 通大众接受 叶圣陶认为一个人只有把文章写得实际且易于理解 他才能够去只写一些风雅作品 如果读者不理解文章内容 文章就毫无用处 文学贡献 现实主义 生活的镜子 现实主义是叶圣陶最为鲜明的特点 叶圣陶是现实主义写作的先驱之一 他的作品如同一 面镜子 反映了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 因为是一名教育家 在叶圣陶的作品中 他记述了许多知识分子 他们中的许多人是被剥 削者 是没有能力反抗的社会底层的人 叶圣陶在他的作品中一贯反映着真相与现实 他在自己的 小说如 火灾 线下 和 稻草人 中表达了自己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思想 这些文章聚焦于 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生活 他的广受赞誉的小说 倪焕之 就记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悲情生活 叶圣陶发现新中国的很多人是自私 冷淡 伪善和保守的 人们为了安稳的生活放弃了自 己的人生价值 叶圣陶在作品中讽刺了这些人 他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希望唤醒人们的知觉并正视 这些社会顽疾 叶圣陶不仅写故事 而且报道社会的谬误 他的作品不是用来消遣 而是用认知和 对现实的思考来连填充人们的余暇 写作的基础是一双有洞察力和善于观察的眼睛 而我的 眼睛却不怎么拥有洞察力 当然 没有必要以写作为目的训练而一个人的眼睛 对于眼睛的训练 是为了洞察现实 丰富生活 摘自 叶圣陶 过去随谈 46 页 儿童文学 培养年轻的心灵 叶圣陶的第一篇关于儿童文学的学术论文题作 儿童之观念 批评了中国儿童受到的坏 影响 事实上 叶圣陶是 20 世纪 20 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 他的作品 稻草人 于 1923 年 出版 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 另一个作品 古代英雄的石像 讲述了一块石 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 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叶圣陶的学生丁玲曾经称赞他的童话能够启迪人们对社会更多的思考 叶圣陶的童话是简 单的 但是却拥有着深刻的内涵 他相信儿童对周围环境拥有个人看法 所以应当提高他们的批判 能力 通过叶圣陶的故事 孩子们可以逐渐获得这个社会与他们之间关系的清晰认识 语言与修辞 叶圣陶的语言是简练而感人的 他以用恰当的词语表述自己的能力而出名 叶圣陶在他的 报道中强调感觉与情感 人物在叶圣陶的笔下鲜明活泼 他深深的洞察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知名作 家赵景深盛赞叶圣陶是写作界的异数 拥有着杰出且惊人的才能 他的优美文章持久而韵美的留存 于世 他表达的情感和感觉构筑了真相与现实的基础 也使他的文章充满无穷的力量 情感如 4 同忽明忽暗的灯火 但是记述却因为这灯火而引人注目 叶圣陶说 这段谈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叶圣陶不仅是一位善于讲述故事的人 他更是一位艺术家 注入外语元素 叶圣陶的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城市照明电力安装与改造合同
- 2025版汽车租赁合同范本(含环保)
- 2025版生猪养殖环境监测与保护合同
- 2025年文化旅游区招商引资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水渠工程劳务派遣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绿色装修贷款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度能源行业财务顾问合同-成本分析与优化
- 2025年度高端全屋定制家具设计施工合同范本
- 2025茶楼承包合同范本:含茶楼环保设施建设协议
- 2025版禽类产品电商平台合作合同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案
- 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计划互助金申请表
-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标准
- GB 16869-2005鲜、冻禽产品
- 整机部整机出货检验重点标准
- 混凝土实验室标准规范测试试题1
- 淹溺急救与护理ppt
- 美丽中国中英文字幕
- 城管执法公开课培训材料最新ppt课件
- 年度采购框架合同协议书范本
- 《日汉翻译2》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