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考综合复习三高考综合复习三 化学中常用计量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中常用计量 化学反应与能量 3 3 化学中常用计量 化学中常用计量 考点扫描考点扫描 1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 2 同位素的质量数 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3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 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 4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5 物质的量与微粒 原子 分子 离子等 数目 气体体积 标准状况下 之间的相互关系 知识指津知识指津 1 原子质量 指原子的真实质量 也称绝对质量 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 2 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的近似整数值加起来 所得数值叫质量数 3 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 4 同位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同位素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数值上等于质量数 5 元素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它们在原子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数计算的平均值 其计算公式为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 a B b C c 其中 A B C 分别为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 b c 分别为自然界中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的含量或原 子个数的组成分数 6 元素近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各种核素 同位素 的质量数按上法计算出来的 7 物质的量 是表示大量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 符号为 n 单位是摩尔 mol 8 摩尔 1 摩尔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用符号 NA表示 NA的近似值为 6 02 1023mol 1 使用摩尔这个单位时要注意 使用范围 只能用于微观 原子 离子等 不适用于宏观 使用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9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摩尔质量以 g mol 1为单位 数值上与相对分子质量或 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10 标准状态下气体摩尔体积 此概念要同时具备 4 个要点 标准状况 物质的量为 lmol 指气体 可以是混合气体 体积约为 22 4L 11 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12 物质的量浓度 理解其概念及单位 mol L 1 熟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与方法 范例点击范例点击 例例 1 1 pg 某结晶水合物 A nH2O 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 质量变为 qg 由此可以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 2 A B C D 解析 解析 设该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 据反应 M M 18n 18n P q p q 解得 答案 答案 A A 例例 2 2 氯只有 35Cl 和37Cl 两种稳定同位素 它们在氯气中的原子数之比35Cl 37Cl 为 3 1 则相对分子质量为 70 72 74 的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是 A 5 2 1 B 5 2 2 C 9 3 1 D 9 3 2 解析 解析 用试探法解决比较简便 相对分子质量为 70 的分子是由两个 35Cl 原子构成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 72 的分于是 由一个 35Cl 原子和一个37Cl 原子构成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 74 的分子是由两个37Cl 原子构成的 由此可以计算出 每个选项中分子数比对应的 35C1 与37C1 原子个数比值 分子数之比为 5 2 1 时 35Cl 37Cl 2 5 1 2 1 2 2 1 3 1 分子数之比为 5 2 2 时 35Cl 37C1 2 5 1 2 1 2 2 2 2 l 分子数之比为 9 3 1 时 35Cl 37C1 2 9 1 3 1 3 2 1 21 5 分子数之比为 9 3 2 时 35Cl 37C1 2 9 1 3 1 3 2 2 3 1 建议 建议 设未知数 设分子数之比为 x y z 则有 x y 3z 对照选项可得答案 答案 答案 ADAD 例例 3 3 第 A 族元素 R 在它的化合物 R OH n 中 其质量分数为 0 778 在它的另一种化合物 R OH m 中 其 质量分数为 0 636 1 试求 n 和 m 的值 n m 2 试求 R 的相对原子质量 a 解析 解析 3 解得 n m 1 2 又 R 属于第 IVA 族元素 讨论得 n 2 m 4 再把 m 或 n 代入得 a 119 答案 答案 1 2 4 2 119 例例 4 4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正确的是 A 80g 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 2NA B 1L 1mol L 的盐酸溶液中 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 NA C 标准状况下 11 2LCCl4所含分子数为 0 5NA D 在 Cu 与硫的反应中 1mol 铜失去的电子数为 2NA 解析 解析 注意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粒子 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要检查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 发生化学反应要弄清其 产物 这样转移电子数的分析才不致出错 A 中 NH4N03物质的量为 1mol 含 N 原子数为 2NA 对于 B 选项 盐酸溶 液中 不存在 HCl 分子 而是已完全电离为 H 和 Cl C 中四氯化碳在通常状况下为液体 标准状况下更不会成为 气体 11 2L 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远大于 0 5NA D 中 2Cu Cu2S 1mol 铜失去的电子数应为 NA 此类题属于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题 每一个选项都设有易疏忽的地方 能检测学生分析判断 推理的 能力 解题过程中要细心 答案 答案 A A 例例 5 5 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 一个装有 C2H4 另一个装有 C2H2 和 C2H6 的混合气体 两瓶内的气 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 质量 B 原子总数 C 碳原子数 D 密度 解析 解析 根据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两瓶一定相等的是碳原子数 答案 答案 C C 例例 6 6 将标准状况下的 aL 氯化氢气体溶于 1000g 水中 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 bg mL 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 浓度是 A 4 B C D 解析 解析 选项 A 中没有用到盐酸的密度 显然不对 1L 水中溶解 aL 气体后 其体积不再等于 1L 选项 B 的分母上没 有溶质的量 也是错误的 由于 b 单位中含有 mL 1 而物质的量浓度离不开体积 L 两者相差 1000 倍 选项 C 没反映出这种关系 同样是错误的 因此可确认答案只有 D 答案 答案 D D 例例 7 7 在 120 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A 2H2S O2 2H2O 2S B 2H2S 3O2 2H2O 2SO2 C C2H4 3O2 2H2O 2CO2 D C4H8 6O2 4H2O 十 4CO2 1 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 反应前后气体密度 d 和气体总压强 p 分别符合关系式 d前 d后和 p前 p 后的是 符合关系式 d前 d后和 p前 p后的是 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2 若反应在压强恒定 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 反应前后气体密度 d 和气体体积 v 分别符合关系式 d前 d 后和 V前d后和 V前 V后的是 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解析 解析 在 120 时 水为气态 1 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 反应前后 d前 d后 说明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 符合要求的是 B C D p前 p后则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是减小的 符合要求的是 B p前 p后则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 是不变的 符合要求的是 C 2 若反应在压强恒定 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 反应前后 d前 d后和 V前V后表明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 体积减小后 d前 d后 说明气体的质量减小 符 合题意的是 A 答案 答案 1 BC 2 DA 变式操练变式操练 1 科学家最近制造出第 112 号新元素 其原子的质量数为 277 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 关于该新 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其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 112 5 B 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165 核外电子数为 112 C 其原子质量是 12C 原子质量的 277 倍 D 其原子质量与 12C 原子质量之比为 277 12 答案 答案 BDBD 2 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和硼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 10 80 则对硼元素中的质量分数判断正 确的是 A 20 B 略大于 20 C 略小于 20 D 80 答案 答案 C C 3 在反应 X 2Y R 2M 中 已知 R 和 M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2 9 当 1 6 克 X 与 Y 完全反应后 生成 4 4 克 R 则在此反应中 Y 和 M 的质量之比为 A 16 9 B 23 9 C 32 9 D 46 9 答案 答案 A A 4 已知同位素的质量为 g 某元素有两种同位素和 原子质量分别为 ag 和 bg 它们在自然界 中的原子分数分别为 n 和 m 1 相对原子质量为 2 的中子数为 3 元素 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 元素 X 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 答案 1 12a 2 B Z 3 12an 12bm 4 An Bm 6 5 某固体 A 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 产物全是气体 A 分解反应为 2A B 2C 2D 现测得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 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d 求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答案 答案 d d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28g 氯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NA B 4g 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0 1NA C 1mol 甲烷的质量与 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D 标准状况下 22 4L 甲烷和乙炔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 NA 答案 答案 CDCD 7 如果 a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 则 c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式中 NA阿伏加德罗常数 A B C D 答案 答案 A A 8 在无土栽培中 需配制一定量含 50molNH4Cl 16molKCl 和 24molK2SO4的营养液 若用 KCl NH4Cl 和 NH4 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 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 单位为 mol A 2 64 24 B 64 2 24 C 32 50 12 D 16 50 24 答案 答案 B B 9 某温度下 向盐 A 的饱和溶液 质量分数为 a 中加入 mg 无水盐 A 同温下析出 ngA xH20 晶体 则从饱 和溶液中析出的溶质质量为 设 A 质量为 M A n a B n m C D n m a 7 答案 答案 C C 10 关于 a gH2 和 b gHe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 H2与 He 的体积比为 a 2b B 同温同压下 若 a b 则 H2 与 He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 C 体积相同时 He 的质量一定大于 H2 D 同温同压下 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 其体积也相等 答案 答案 BDBD 配套练习配套练习 例例 1 1 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m 中子数为 n 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A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 n C 若碳原子质量为 Wg 此原子的质量为 m n Wg D 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答案答案 A A 解析解析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其各种天然同位数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的平均值 因此 只知某元素一种 同位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只能算出这种同位数的质量数 而不能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故 A 选项符合题意 B 选项论述不正确 若碳原子质量为 Wg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为 12 则此原子的质量为 m n W 12 g 而不是 m n Wg 故 C 论述不正确 原子核的组成规律一般是 m n 且中子的相对质量为 1 008 质量为 1 007 故 D 错 评说评说 本题设置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 相对原子质量是化学科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最常 见的错误是对相对原子质量与质量数混淆不清 例例 2 2 在一定条件下 气体 A 可发生反应 2A g B g 2C g 若已知平衡时所得混合气体对 H2的相 对密度为 4 25 则可推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 A 34 B 8 5 C 17 D 16 答案答案 D D 解析解析 8 由题意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4 25 2 8 5 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为气体 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 守恒的 即 2mol MA 4mol 8 5g mol 解得 MA 17g mol 但是反应为可逆反应 不可能进行到底 那么可采用极 限法解答 即 8 5g mol MA氧化产物 还原性强弱顺序 还原剂 还原产物 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典型计算 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 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范例点击范例点击 例例 1 1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都是中和反应 B 是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凡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解析 A 不正确 因为化合 分解 置换 复分解反应都有可能生成盐或水 B 不正确 分解 置换 复分解反应都 有可能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C 正确 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D 不正确 因为 也有化合物之间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 NO NO2十 H2O 2HNO2 答案 答案 C C 例例 2 2 在同温同压下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 Q2 Q1的是 A 2H2 g O2 g 2H2O g H Q 2H2 g O2 g 2H2O 1 H Q2 B S g O2 g SO2 g H Q1 S s O2 g SO2 g H Q2 C C s 1 2O2 g CO g H Q1 C s O2 g CO2 g H Q2 D H2 g Cl2 g 2HCI g H Q1 1 2H2 g 1 2C12 g HCI g H Q2 解析 解析 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 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密切关系 A 中 由于从气态水到液态水会放 热 所以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 即 Q2 Q1 B 中 由于从固态硫到气态硫要吸热 所以气态硫燃 烧放出的热量比固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Q1 Q2 C 中生成 CO 放热 因 O2 过量会与 CO 反应又放热 所以 Q2 Q1 D 中 Q1 Q2 答案 答案 A A C C 例例 3 3 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1mol 水蒸气放热 241 8kJ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若 1g 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 2 444kJ 则反应 H2 g 1 2O2 g H2O l H kJ mol 1 氢气的燃烧热为 kJ mol 1 解析 解析 16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注意 计量系数改变时 H 也同等倍数的改变 故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可写 成 H2 g 1 2O2 g H2O g H 241 8kJ mol 或 2H2 g O2 g 2H2O g H 483 6kJ mol 等多种形式 18g 的水蒸气变成 18g 液态水时放热 44kJ mol 所以 1mol H2 燃烧生成 1mol H2O 1 时 H 241 8kJ mol 44kJ mol 285 kJ mol 燃烧热为生成 1mol H2O 1 时放出的热量 H 285 8kJ mol 答案 答案 H2 g 1 2O2 g H2O g H 241 8kJ mol 或 2H2 g O2 g 2H2O g H 483 6kJ mol 285 8 285 8 例例 4 4 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 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解析 解析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如 MnO4 是含金属元素的阴离子 在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有正 负两种状 态的前提下 若一种化合价为正价的元素变为游离态 则该元素被还原 若一种化合价为负价的元素变为游离态 则该元素被氧化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可能得到金属单质 也有可能得到低价金属阳离子 答案 答案 A A 例例 5 5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H2SO3 I2 H2O 2HI H2SO4 2FeCl3 2HI 2FeCl2 2HCl I2 2FeCl2 4HNO3 2FeCl3 NO 2H2O Fe NO3 3 A H2SO3 Fe2 NO B I Fe2 H2SO3 NO C Fe2 I H2SO3 NO D NO Fe2 H2SO3 I 解析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 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强 对于反应 H2SO3 H2O I2 2HI H2SO4 还原性 H2SO3 I 对 于反应 2FeCl3 2HI 2FeCl2 HCl I2 还原性 I Fe2 对于反应 2FeCl2 4HNO3 2FeCl3 NO 2H2O Fe NO3 3 还原性 Fe2 NO 故选 A 例例 6 6 化合物 BrFx与水按物质的量之比 3 5 发生反应 其产物为溴酸 氢氟酸 单质溴和氧气 1 BrFx中 x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此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各是什么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17 解析 解析 解题时不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逐项按序求答 抓住中心问题有时可事半功倍 由题中的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 先写出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BrFx 5H2O HBrO3 3xHF Br2 O2 由于 HBrO3 O2和 Br2前的系数已定 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 3x 5 2 1 9 x 3 因此 1 x 3 2 3BrF3 5H2O HbrO3 9HF Br2 O2 3 氧化剂是 BrF3 还原剂是 H2O 和 BrF3 变式操练变式操练 1 我国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元素矿床 提炼时使稀土元素 以 R 代表 与铁 锰等分离的 方法之一是在已处理后的矿石的硫酸浸出液中加入 Na294 粉末 使稀土的硫酸盐转化为沉淀 R2 SO4 3 Na2SO4 xH2OR2 SO4 3 Na2SO4 xH2O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反应要在碱性溶液中进行 B 该反应原理属于化合反应 C 生成的沉淀物属于酸式盐 D 反应表明 Na2SO4的溶解度更小 答案 答案 B B 2 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 g 1 2O2 g H2O g H a kJ mol H2 g 1 2O2 g H2O 1 H b kJ mol 2H2 g O2 g 2H2O g H c kJ mol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 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a b 和 c 均为正值 C 反应热的关系 a b D 反应热的关系 2b c 答案 答案 D D 3 六价铬对人体有毒 含铬废水要经化学处理后才能排放 方法是用绿矾 FeSO4 7H2O 把废水中的六价铬还 原为三价铬离子 再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使铬离子转变为氢氧化铬 Cr OH 3沉淀 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H2Cr2O7 6FeSO4 6H2SO4 3Fe2 SO4 3 Cr2 SO4 3 7H2O 现用上法处理 1 104含铬 6 价 78mg L 的废水 Cr 相对原子质量 52 试回答 1 处理后 沉淀物中除 Cr OH 3外 还有 用化学式表示 2 需用绿矾多少千克 答案 答案 废水中含铬的物质的量为 18 配套练习配套练习 1 下列各选项中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论述肯定正确的是 A 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化合反应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C 复分解反应肯定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D 有单质参与反应并有新单质生成的反应肯定都是氧化还原型的置换反应 答案答案 C C 解析解析 凡一种物质变为多种物质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在分解反应中 有氧化还原型的分解反应 如 2HgO 2Hg O2 也有非氧化还原型的分解反应 如 Ca HCO3 2 CaCO3 CO2 H2O 所以选项 A 论述错误 凡两种 或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在化合反应中 有氧化还原型的化合反应 如 2Na Cl2 2NaCl 也有非氧化还原型的化合反应 如 NH3 HCI NH4CI 所以选项 B 论述错误 置换反应是单质与 化合物反应并有新单质生成 置换反应肯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但是 不能把置换反应定义为有单质参与并有新 单质生成的反应 如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转换 不属于置换反应 也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选项 D 论述不正 确 评说评说 2005 年 考试大纲 中综合应用一栏明确要求考生要理解所学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 考查考生对 四种基本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题干时了解到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 应的信息 因此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解题的切人点 根据 升 价态 失 电子 被 氧 化 价态 降 得 电子 被 还 原 的原理 结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就可以得出结论 2 现有反应 CO CuOCu CO2 MgO 2HCl MgCl H2O Fe 2AgNO3 2Ag Fe NO3 2 CH4 2O2 CO2 2H2O NH4HCO3NH3 CO2 H2O 试回答 1 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 2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3 反应 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反应 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答案答案 1 2 3 Ag 元素 碳元素 解析解析 1 判断置换反应的依据是 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 所以答案为 判断复分解反应 的依据是 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 相互交换成分 产生另两种化合物 所以答案选 19 2 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依据是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中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所以答案为 3 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应该降低 所以 反应中 AgNO3中的银元素被还原了 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 所 以反应 中 CH4中的碳元素被氧化了 评说评说 考试大纲 明确提出 理解氧化一还原反应 了解氧化剂 还原剂等概念 3 最近 科学家用一种称为 超酸 的化合物 H CB11H6Cl6 和 C60反应 使 C60获得一个质子 得到一种新型 离子化合物 HC60 CBl1H6Cl6 该反应看起来很陌生 但反应类型上可以跟中学化学里某个熟悉的化学反应相比 拟 该化学反应是 A Zn 2HCl ZnCl2 H2 B NH3 HCI NH4Cl C NaOH HCI NaCI H2O D H2O CH3COOHH3O CH3COO 答案答案 B B 解析解析 类比推理即得 评说评说 以最新科技成果为命题素材是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的一类试题 题目提供的是一种新的情境 使所有考生 都处于同一起点 有利于考查出考生真实的能力和水平 解答此类题要将这一题目联系到熟悉的知识环境中进行 类比推理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 某元素的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 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时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答案答案 D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的组成 元素化合物及氧化还原反应 此类问题只要找出一个否定因素 就把某选 项否定了 因此今后学习中要对化学知识中某些特殊性多加注意 A 因 MnO4 中有金属元素 Mn 故不正确 B 因 S O2 SO2中 S 是还原剂 故 B 不正确 C 因 Cu2 Cu 被还原 S2 S 被氧化 故不正确 D 因 Fe3 可被还 原为 Fe 也可被还原为 Fe2 故正确 5 在 Cl2 H2 Al CO HCI FeSO4 FeCl3 KMnO4 HNO3 和 浓 H2SO4中既 20 常作氧化剂又常作还原剂的是 A B C D 答案答案 C C 解析解析 解题时应抓住 常作氧化剂 又常作还原剂 的 常 字 因此该物质一定要符合 常见 实验室制 H2时 用 Zn 和盐酸反应 HCI 常用作氧化剂 实验室制 Cl2时用浓 HCl 和 MnO2共热 HCI 常用作还原剂 评说评说 紧扣化学科 考试大纲 中的理解氧化剂 还原剂等概念 常见的氧化剂有 HCl Cl2 FeCl3 KMnO4 浓 H2SO4 HNO3 常见的还原剂有 HCl H2 Al CO FeSO4等 6 在相同条件下能进行三个反应 2A B2 2B A2 2C A2 2A C2 2B D2 2D B2 由此可判断以下分析正确 的是 A 氧化性 A2 B2 C2 D2 B 还原性 C A B D C 2A D2 2D A2的反应能进行 D 2C B2 2B C2的反应不能进行 答案答案 BCBC 解析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规律可知 氧化性强弱顺序是 D2 B2 A2 C2 还原性强弱的顺 序则是 C A B D 故 A 错误 B 正确 又因为可判断 2C B2 2B C2不能进行 故 D 错误 评说评说 解这类题的思维方法是先找出反应中的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然后紧扣氧化还原反应中氧 化性强弱规律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剂 还原性强弱规律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剂 来一一分析 对于用 字母代号的反应 也可转换成自己熟识的具体物质来进行思考与分析 这样要方便得多 7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3O NO3 Fe2 Na B Ag NO3 C1 K C K Ba2 OH SO2 D Cu2 NH4 Br OH 答案答案 A A 解析解析 首先确定题目中有五条件限制 此题中限制了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这一条件 A 选项中 H3O 与 NO3 在一起时有强氧化性 而 Fe2 有还原性 所以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故 A 选项正确 选项 21 B 中 Ag 与 Cl 反应生成 AgCl 沉淀 但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项中 Ba2 与 SO42 反应生成 BaSO4沉淀 也没有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 D 项 NH4 与 OH 反应生成 NH3 H2O 也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所以 B C D 都不符合题意 评说评说 在 2005 年 考试大纲 提出的自学能力中对新信息的采集与利用有一定要求 其基本要求便是信息的获取 如本题中对隐含信息的发掘 离子共存问题和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历届高考的重点 此题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命题 既考查了学生对离子反应的理解 又考查了对重要氧化剂 还原剂之间反应的掌握 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8 为了防止富脂食品被氧化变质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包装中除常放入干燥剂外 还放入以下物质中的 A 生石灰 B 还原铁粉 C 食盐 D 无水硫酸铜 答案答案 B B 解析解析 富脂食品会因氧化而变质 所以要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就要防止食品被氧化 所以需要加入还原性物质 A C D 中的物质均无强还原性 只有 B 选项中铁粉具有强还原性 评说评说 2005 年 考试大纲 要求的观察能力中要考生有通过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观察 获取有关感性知识和印象 并对这些感生知识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 考试大纲 中 掌握重要氧化剂 还原剂之间的常见 反应 将物质氧化性 还原性的判断与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 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又考查了学生分 析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 用硫酸酸化的三氧化铬 CrO3 遇酒精后 其颜色由红色变为绿色 用这种现象可测得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反应如下 2CrO3 3C2H5OH 3H2SO4 Cr2 SO4 3 3CH4CHO 6H2O 此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A H2SO4 B CrO3 C Cr2 SO4 3 D C2H5OH 答案答案 B B 解析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反应物 CrO3中的 Cr 为 6 价 生成物 Cr2 SO4 3中的 Cr 为 3 价 Cr 的价态降低 所以 反应物 CrO3是氧化剂 评说评说 考查考生对氧化剂 还原剂概念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题干时了 解到反应中元素的价恋的变化是 解题的切人点 22 10 1986 年化学家将 K2MnF6与 SbF5共热 第一次用非电解法制得了氟气 此外 另有 KSbF6 MnF3生成 试 配平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指出这一反应的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答案答案 2K2MnF6 2SbF5 4KSbF6 2MnF3 F2 其中 K2MnF6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F2是氧化产物 MnF3是还原产物 解析解析 依题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并标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在 SbF5与 KSbF6中 Sb 均为 5 价 F 均 为 1 价 可以确定 SbF5既不是氧化剂 又不是还原剂 K2MnF6中 4 价的 Mn 把 1 价的 F 氧化为 F2 4 价的 Mn 则 被还原为 3 价的 Mn 从而确定 MnF3的系数是 2 F2的系数是 1 再依 Mn 原子守恒确定 K2MnF6的系数是 2 最后再依 Sb 原子守恒确定 SbF5的系数是 4 完成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评说评说 2005 年 考试大纲 要求 学会判断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能正确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 式 能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1 一个体重为 50kg 健康人含铁 2g 这 2g 铁以 Fe2 和 Fe3 形式存在 Fe2 的亚铁盐 如 FeSO4 容易被人体吸 收 服用维生素 C 可使食物中的 Fe3 转化成 Fe2 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 1 人体中经常进行的转化 在过程 A 中 Fe2 作 剂 过程 B 中 Fe3 被 2 服用维生素 C 可使食物中的 Fe3 转化为 Fe2 这句话指出 维生素 C 在这一反应过程中作 剂 具有 性 答案答案 1 还原剂还原 2 还原剂还原性 解析解析 从化合价升降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Fe2 Fe3 价态升高 须加人氧化剂 A Fe2 作为还原剂 Fe3 Fe2 价态降低 Fe3 被还原 须加入还原剂 B 维生素 C 能将 Fe3 转化成 Fe2 故维生素 C 相当于还原剂 B 作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 评说评说 以生活常识为背景 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 本题的设计是考查对氧化剂 还原剂概念的理解 12 已知反应 3C12 6NaOH 5NaCl NaClO3 3H2O HgS O2 Hg SO2 4HCl MnO2 MnCl2 Cl2 2H2O 23 试回答 1 反应 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2 反应 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3 反应 中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 Cl 的个数之比为 答案答案 1 1 5 2 汞 氧元素 3 1 1 解析解析 1 反应 中氯元素从 0 1 5 个 1 价 又有从 0 5 1 个 5 价 显然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原子个数之比 为 1 5 所以其质量之比也为 1 5 2 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所以先标出反应物 生成物的化合价 找出化合价降低的汞元素 2 0 氧 元素 0 2 即为答案 3 反应 中标完化合价后不难发现 HCI 中 C1 元素部分升高 部分不变 显然答案为 1 1 13 配平 K2Cr2O7 HCl 浓 KCl CrCl3 C12 H2O 答案答案 K2Cr2O7 14HCl 浓 2KCl 2CrCl3 3C12 7H2O 解析解析 首先确定 CrCl3和 C1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 2 和 3 然后用观察法配平得 K2Cr2O7 14HCl 浓 2KCl 2CrCl3 3C12 7H2O 14 配平 P4O C12 POCl3 P2Cl5 答案答案 4P4O 21C12 4POCl3 6P2Cl5 解析解析 令 P4O 的化学计量数为 1 其余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 a b c 得 P4O aCl2 POCl3 cP2C15 由原子守恒 得 4 b 2c b 1 2a 3b 5c 解得 a 21 4 b 1 c 3 2 代入整理得 4P4O 21C12 4POCl3 6P2Cl5 15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Fe3C HNO3 Fe NO3 3 NO2 CO2 H2O 答案答案 24 1 22 3 13 1 11 解析解析 复杂物质 Fe3C 按常规化合价分析无法确定 Fe 和 C 的具体化合价 此时可令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化合价为零价 再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这种方法又常称为 零价法 再用观察法 不难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 1 22 3 13 1 11 16 配平 NH4NO3 N2 HNO3 H2O 答案答案 5 4 2 9 解析解析 NH4NO3中 N 的平均化合价为 1 价 则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 用观察法调整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5 4 2 9 评说评说 若配平时不用此法 则要分析同种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 NH4 N2 NO3 N2 决不会出现化合价交叉现象 即不会出现 NH4 NO3 的情况 17 配平 S Ca OH 2 CaSx CaS2O3 H2O 答案答案 2 x 1 S 3Ca OH 2 2CaSx CaS2O3 3H2O 解析解析 生成物 CaSx CaS2O3中的 Sx S2 作为一个整体标为 2 价 4 价 则化合价升降关系为 配平的方程式为 2 x 1 S 3Ca OH 2 2CaSx CaS2O3 3H2O 18 配平 K2Ox FeSO4 H2SO4 K2SO4 Fe2 SO4 3 H2O 答案答案 K2Ox 2 x 1 FeSO4 xH2SO4 K2SO4 x 1 Fe2 SO4 3 xH2O 解析解析 25 如 K2Ox中 K 为 1 价 则 O 为 2 x 价 再分析反应前后 O 和 Fe 的化合价升降 即可配平 观察方程式 原子 出现次数多的为 O 原子 可设定 K2Ox中的 O 为 2 价 则 K 为 x 价 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 配平的方程式式为 K2Ox 2 x 1 FeSO4 xH2SO4 K2SO4 x 1 Fe2 SO4 3 xH2O 评说评说 解答本题用常规配平方法也可 19 配平 H2O2 Cr2 SO4 3 K2SO4 K2CrO4 H2O 答案答案 3H2O2 Cr2 SO4 3 10KOH10KOH 3K2SO4 2K2CrO4 8H2O 解析解析 先配平含变价元素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2H2O2 Cr2 SO4 3 3K2SO4 2K2CrO4 H2O 观察 左边也应有 1OmolK 两边元素不变 含 K 的物质不是 H2O 也非酸 故为 KOH 且化学计量数为 10 故 最后配平方程式为 3H2O2 Cr2 SO4 3 10KOH10KOH 3K2SO4 2K2CrO4 8H2O 20 配平离子方程式 An By Ax Bm 答案答案 myAn mnxBy mnyAx nxBm 解析解析 反应中 元素 A 的化合价变化为 0 价降低成 x 价 元素 B 的化合价变化为 y 价升高到 0 价 元素化合价 升降关系为 通过观察法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得配平的离子方程式 myAn mnxBy mnyAx nxBm 评说评说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来说 配平的方法和步骤与 般化学方程式相同 又因本题中给出的物质或离 子符号均用字母表示 比较抽象 在配平时可用字母来表示其化合价 其思路与一般方程式也是相同的 21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 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lO2 2KCIO3 H2C2O4 H2SO4 2ClO2 K2SO4 2CO2 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26 B C1O2是氧化产物 C 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 1molKClO3参加反应有 2mol 电子转移 答案答案 ACAC 解析解析 该题反应中 KClO3是氧化剂 H2C2O4是还原剂 评说评说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础类型之一 相关的内容的考查是历年高考化学的热点之一 本题考查的是考 生对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剂 还原产物以及基本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情况 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 力 22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KMnO4 KI H2SO4 MnSO4 I2 KIO3 K2SO4 H2O 1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2 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 I2和 KIO3的系数都是 5 KMnO4的系数是 在下面的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KMnO4 KI H2SO4 3 如果没有对该方程式中的某些系数作限定 可能的配平系数有许多组 原因是 答案答案 1 KMnO4 2 8 3 该反应式含两种氧化产物 两者的比例和氧化剂的用量都可发生变化 解析解析 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结合电子得失平衡原理加以分析即可 评说评说 本题考查基本理论部分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及其电子得失平衡原理 侧重应用能 力的考查 23 已知反应 X Y M N 为放热反应 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 M 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 N 27 C 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 M 和 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答案答案 C C 解析解析 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 取决于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对于放热反应 反应物 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是指 EX EY EM EN A B 项有可能但不一定 放热或吸热反应是指反应的能量变化过 程而不是反应的条件 由此可知 选项 C 正确 评说评说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 吸热反应和屈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 加热或不加热 是指反应条件 能量的变化是化学反应的意义之一 24 0 3mol 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 B2H6 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 放出 649 5kJ 热量 其 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2H6 3O2 B2O3 2H2O H 2165kJ mol 1 B B2H6 g 3O2 B2O3 s 2H2O l H 649 5kJ mol 1 C B2H6 g 3O2 B2O3 s 2H2O l H 2165kJ mol 1 D B2H6 g 3O2 B2O3 s 2H2O l H 2165kJ mol 1 答案答案 C C 解析解析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 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 方程式要配平 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H 的 数值要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比例 要注意 H 的符号和单位 因为 0 3mol 气态 B2H6完全燃烧放出 649 5kJ 的热量 所以 1mol 气态 B2H6完全燃烧 要放出 2165kJ 热量 放出热量 H 为负值 评说评说 2005 年 考试大纲 中要求了解化学反应中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等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产资料员汇报
- 公司机关安全培训教育课件
- 胸导管结扎术后护理查房
- 2025年人造板机械合作协议书
- 项目管理进度控制模板时间节点把控
- 2025年金属钴粉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电子脉冲治疗仪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中国聚氯乙烯(PVC)墙纸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厂区绿化养护协议书
- 2025版包车协议书模板
- “基础教育精品课”PPT课件模板
- DB32-T 4063-20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鉴定标准-(高清现行)
- 第8部分消防设施标识可视化
- 通用顶管监理规划
- 3养殖水环境及控制(1)ppt课件
- 小学一年级新生学籍注册模版
-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 竖井滑模施工组织设计
- 最新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数学《 1.5 求近似数》PPT课件
-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 T 163-2008
- 传菜电梯使用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