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周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1页
高三历史周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2页
高三历史周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3页
高三历史周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4页
高三历史周练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周练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三历史周练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选择题 选择题答案写在题首 每题选择题答案写在题首 每题 4 4 分 共分 共 8080 分分 1 左传 昭公七年 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 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 公臣大夫 大夫臣士 士臣皂 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 基本特点是 A 严格的等级关系 B 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 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 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2 在某一学校的一节历史课上 学生这样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 三公 坐着在议事 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 皇帝只是听取三 人的情况汇报 当意见相左时 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 皇帝作出了一个重 大决定 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 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 交由门下省审核 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 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 于是将之驳回 由中书省再次 请皇帝略作修改 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 尚书省再按事情类 别交给六部中的一个部去办理 请回答 剧本 分别反映的情况最主要代 表的是什么朝代的中央官制 A 秦朝 汉朝 B 汉朝 宋朝 C 秦朝 唐朝 D 唐 朝 元朝 3 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 避讳的原因有多多种 其中有这样一条 要避免使用 本朝帝王的名字 遇有相同的字时 必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 况的是 A 秦朝初年改 正月 为 端月 B 唐初改 内史省 为 中书省 C 北宋初改 昌南镇 为 景德镇 D 明初改 大都 为 北平 4 明太祖朱元璋说 夫元氏之有天下 固由世祖之雄武 而其亡也 由委任 权臣 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 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 躬览庶政 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为吸取这一教训 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 消除地方割据 B 抑制 清除权臣 加强皇权 C 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D 八股取士 加强思想控制 5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 但只是虚设其位 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 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皇帝掌握全国政务 加强中央集权 B 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 使权 力更加集中 C 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 秦朝短命而亡 未及任命 6 与下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 A 分封制 郡县制 B 分封制 行省制 C 郡国并行制 行省制 D 郡县制 行省制 7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 若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语出宋真宗赵恒 这首诗不能说明 A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 宋朝统治者大力提倡科举 C 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D 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8 在淮安农村 我们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 一些年龄大的人倒向年纪轻轻的人 称 小叔 小老爹 爷爷 坐席位时 辈份高的年轻人坐在首席 人称 这些辈份高的年轻人 人小骨头重 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 强调血缘纽带 B 强调尊老爱幼 C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 有利于 凝聚宗族 9 15 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 18 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A 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B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C 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 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10 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 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 开始服兵役 六十岁免 兵役 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 丞相 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 岁 虽然唐太宗已同意 诏敇也已草成 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 敇三 四 出 魏征拒不署敇 严词反驳唐太宗说 竭泽而渔 非不得渔 明年无渔 最终此提案没有通过 由此可以看出 A 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 中书省草拟的诏敇超越 其部门的权限 C 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D 体现了三权分立 制衡 的原则 11 明史 记载 居正为政 以尊主权 课吏职 信赏罚 一号令为主 虽 万里外 朝下而夕奉行 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 恂恂若属吏 不敢以僚 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 夺前所赐玺书 四代诰命 以罪状示天下 内 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 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 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D 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12 安徽宣城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 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 王穿棱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 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 它 是 A 秦始皇 我首创了一套沿用 2000 多年的政治制度 功高盖世 B 唐太宗 我三分相权 相互监督 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 明太祖 我设立内阁 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 雍正帝 我设置了军机处 军政大权完全集 中到了我的手中 13 姓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 生动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在最新出版的 中国姓氏大辞典 中 古今中外中国人使用过的汉 字姓氏多达 23813 个 但中国人最常用的还是李 王 张 刘 陈 杨等常见 姓氏 下列中国古代制度中 与姓氏有最直接关系最直接关系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行省制 D 郡县制 14 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 姓 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宗 族的称号 而 氏 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姓和氏的含义是不同的 各有所指的两个 单音词 胙 赏 赐封赠 土命氏 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由此可见与 氏 的产生这一最为相 关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15 钱穆曾说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 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 内阁学 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 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 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政 府的真正领袖 钱穆认为皇帝成为 政府的真正领袖 是因为 A 唐朝设政事堂 B 元朝设中书省 C 明朝废除宰相制 D 清朝设军机处 16 春秋 公羊传 中主张 立子以贵不以长 立嫡以长不以贤 王国维 在 殷周制度论 主张 任天者定 任人者争 定之于天 争乃不生 两者 共同论述的制度是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度 17 杨阳主编的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 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 备的调节系统 加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 封驳 和 谏议 制度 下列机构设 置属于 封驳 和 谏议 制度的机构是 A 隋朝中书省 B 唐朝门下省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18 史记集解 秦以前 民皆以金玉为印 龙虎钮 唯其所好 秦以来 天子独以印称玺 又独以玉 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秦朝皇印为玉玺 B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 萌芽 C 玉玺为皇帝独用 D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19 官僚政治指机能专业化 讲资格 按规章办事 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 行政管理 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 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A 分封制的推行 B 皇帝 制度确立 C 郡县制的确立 D 科举制的 完善 20 孟德斯鸠说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 朝代 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 但是 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 最能够反映引文中 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含义的史实是 A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 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 清朝设置军机处 D 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21 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说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其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 可以说是 空前绝后的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范浚 五代论 指出 兵权所在 则随以兴 兵权所去 则随以亡 材料二 北宋 东京梦华录 载 市井经纪之家 夜市直至三更尽 才五 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 通晓不绝 南宋 梦粱录 载 坊巷桥门 及隐僻去处 俱是铺席买卖 陆游在 杂赋 中提到 今朝半醉归草市 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三 2007 年 12 月 宋代古沉船 南海一号 被打捞出水 考古专家认为 南海一号 沉船本身就是一个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 据考证 我国 近海有 2000 3000 艘沉船 以宋元时期居多 1 材料一范浚的话揭示了当时的什么实质问题 北宋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 4 分 2 依据材料二 三 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4 分 3 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 经济的反映 请用宋代的史实加以说明 至少 2 例 2 分 22 服装是一种记忆 也是一种语言 一种文化 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 录着社会政治 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材料一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 会典 律例 典章 或 车服制 舆服 制 丧服制 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 规范和管理备阶层的穿衣戴帽 对服装 的质料 色彩 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 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 差别 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 服饰变迁 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今则万国交通 一切趋于尚同 而吾以一国 衣服独异 则情意不亲 邦交不结矣 中国宽衣博带 长裙雅步而施万图 竞争之世 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 1898 年 9 月递呈光绪皇帝的 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 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 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 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图一 清代的长袍马褂 图二 中山装与西 装 图三 文革 时期的衣着 图四 当代绚丽多彩的 服饰 1 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 2 分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 4 分 3 在材料三中 从图一到图二 从图三到图四 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 么趋势 从这种变化中 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 4 分 1 5 ACABB 6 10 CDADA 11 15ACBCC 16 20 CBDCC 2121 1 揭示的问题 兵权在五代政权更替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影响 消除 了地方权重的弊端 加强了中央集权 影响地方政权的工作效率 导致地方困 弱 2 突破坊市界限 打破时间限制 草市 上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 海外贸易兴盛 3 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与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