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课时提能训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课时提能训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课时提能训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课时提能训练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课时提能训练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20132013 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 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 DNA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 人是主要遗传物质 人 教版 教版 45 45 分钟分钟 100100 分分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共共 10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5 5 分 共分 共 5050 分分 1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 35S 和32P 标记 T2噬菌体的不同有机物 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 确的是 A B C D 2 下列是关于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 其中正确的是 A 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 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 B 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 说明遗传物质是 DNA 而不是蛋白质 C 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 是为了把蛋白质和 DNA 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 所使用的噬菌体 必须是接种在含 32P 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 3 2012 马鞍山模拟 科学家用含有 15N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 T2 噬菌体 待大肠杆菌解体后 15N A 不出现在 T2噬菌体中 B 仅出现在 T2噬菌体的 DNA 中 C 出现在 T2噬菌体的外壳和 DNA 中 D 仅出现在 T2噬菌体的外壳中 4 图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基本步骤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要加热处理 要将提取物分别加入不同培养基 要转入固体培养基 用心 爱心 专心2 B 不加热处理 要将提取物分别加入同一培养基 要用液体培养基 C 要转入固体培养基培养 结果可能有 S 型和 R 型两种菌落 D 要转入固体培养基培养 结果只有 S 型或 R 型一种菌落 5 2012 淮北模拟 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下列有关 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理论上 b 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 b 中含放射性的高低 与 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 若 b 中含有放射性 说明与 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D 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6 烟草花叶病毒 TMV 和车前草病毒 HRV 都能感染烟叶 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 过程表示用 TMV 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 结果说明 TMV 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 B b 过程表示用 HRV 的 RNA 单独感染烟叶 结果说明其有侵染作用 C c d 过程表示用 TMV 外壳和 HRV 的 RNA 合成的 杂种病毒 感染烟叶 结果说明该 杂 用心 爱心 专心3 种病毒 有侵染作用 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 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 D 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 RNA 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不是 遗传物质 7 2010 江苏高考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 直到 20 世纪初期 人们仍普遍认为蛋 白质是遗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 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 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 蛋白质比 DNA 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能够自我复制 D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8 2012 南京模拟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能够说明遗传物 质应具备的一些特点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A 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仍能使 R 型菌的后代转化为 S 型 菌 DNA 的分子结构比较稳定 B 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只有噬菌体的 DNA 但是产 生的子代噬菌体却具有与亲代相同的蛋白质外壳 DNA 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 C 用 32P 标记亲代噬菌体的 DNA 但产生的部分子代 噬菌体也具有放射性 DNA 能储存遗传信息 D 将 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菌一起培养 有 S 型菌生 成 DNA 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9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 赫尔希和蔡斯做了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用 32P 35S 标记同一组 T2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 B 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 培养 搅拌 离心 检测 C 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 T2噬菌体 D 该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0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 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活细菌相混合后 注射到小鼠体 内 在小鼠体内 S 型 R 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4 A 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 S 型 R 型两种类型的细菌 B 小鼠体内出现 S 型活细菌是 R 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C 曲线 ab 段下降的原因是 R 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作用所致 D 曲线 bc 段上升 与 S 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共共 2 2 小题 共小题 共 5050 分分 11 24 分 2012 唐山模拟 十九世纪末 花叶病在俄国迅速蔓延 使农民的烟草收入大 幅减少 这件事引起俄国彼得堡科学院德米特里 伊凡诺夫斯基的注意 他做了一系列的 实验 1 伊凡诺夫斯基由实验 得出结论是 传染花叶病的元凶藏在患病植株的 里 2 实验 可以说明这种病原体很小 能通过 实验 说明引起花叶病的病原体有两 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 另一种情况是病原体能分泌致病毒素 3 实验 可得到的结论是 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是一种 因为只有活着的生命体 才能在烟草中继续 并使浆液的致病性逐渐增强 4 这些元凶到底是哪种类型的微生物呢 伊凡诺夫斯基决定把上述浆液接种在几十种营养 物质丰富的 上 结果没有获得任何菌落 这说明花叶病病原体只能 才能繁殖 现在 我们知道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是 用心 爱心 专心5 其化学成分主要是 12 26 分 2012 合肥模拟 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 人们做了很多的实验进行探 究 包括著名的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 某人曾重复做了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步骤如下 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 将一部分 S 型细菌加热杀死 B 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并分为若干组 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 接种的菌种见 图中文字所示 注 为 S 型菌落 为 R 型菌落 C 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如图 制备符合实验要求的培养基时 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 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无 机盐 氮源 有机碳源 生长因子等 并调整 pH 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从你现有的知识分析 R 型细菌变成 S 型细菌 这一变异属于 加热杀死 的 S 型细菌中的 DNA 仍有活性的原因可能是 2 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 起转化作用的是 DNA 请利用 DNA 酶 可降解 DNA 做试剂 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 设计实验方案 验证 促进 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的物质是 DNA 并预测实验结果 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 从 S 型细菌中提取 DNA 第二步 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均分为三份 标号为 A B C 分别作如下处理 编号 ABC 用心 爱心 专心6 处理不加任何提取物加入提取出的 S 型 细菌 DNA 第三步 第四步 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 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 得出实验结论 DNA 分子可以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DNA 结构要保持 才能完成此转化过程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1 解析 选 A 代表的是氨基酸的 R 基 代表磷酸基团 代表五碳糖 代表含 氮碱基 含有 S 的是 含有 P 的是 2 解析 选 D 在实验之前 需要对噬菌体的 DNA 进行标记 由于噬菌体是进行寄生生 活的 所以必须用活的含有 32P 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 然后再将其和不含有32P 的大肠杆菌 的培养液混合培养 经过一段时间 再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 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 含有噬菌体 DNA 的大肠杆菌分开进行检测 3 解析 选 C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增殖时 所用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 由于大肠杆 菌在含 15N 的培养基中培养 所以大肠杆菌内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都含15N 因此 在子 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 DNA 中都含有 15N 4 解析 选 C 图示中 表示从活 S 型细菌中分离出蛋白质 DNA 等提取物 表示将 S 型细菌中的提取物分别与活 R 型细菌混合 表示将含有 S 型细菌提取物的 R 型细菌悬液 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培养 由于 DNA 是转化因子 结果加 S 型细菌 DNA 组将出现 S 型和 R 型两种菌落 5 解析 选 C 用 35S 只能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其蛋白质外 壳只能留在细菌的细胞外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细胞外的噬菌体及蛋白质外壳与细 菌分离 离心是让上清液中析出噬菌体颗粒 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因此 搅 拌越充分 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得越彻底 b 中放射性越低 如果使蛋白质外壳与细菌 彻底分离 则 b 中不含放射性 故 A B 都正确 上述实验并没有 示踪 DNA 在遗传中的 作用 因此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故 D 正确 b 中理论上不含放射性 与 过程中培 养时间的长短无关 故 C 错误 6 解析 选 D 由于该实验中并没有用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侵染烟草叶片 因此不能证 用心 爱心 专心7 明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不是遗传物质 7 解析 选 C DNA 比蛋白质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蛋白质不能自我复制 故选项 C 说法 不成立 8 解析 选 A 加热后蛋白质变性 细菌死亡 但是 DNA 仍具有转化功能 因此可证明 DNA 的分子结构比较稳定 故 A 正确 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只有噬菌体的 DNA 但是产生 的子代噬菌体却具有与亲代相同的蛋白质外壳 说明 DNA 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故 B 错 用 32P 标记亲代噬菌体的 DNA 但产生的部分子代噬菌体也具有放射性 说明 DNA 在亲子代 之间具有连续性 故 C 错 将 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菌一起培养 有 S 型菌生成 说明控制 荚膜形成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 中 故 D 错 9 解析 选 B 32P 35S 标记不同组 T2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 T2噬菌体只能用活的细 菌培养 不能用培养基培养 该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而不能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 传物质 误区警示 含 DNA 的病毒和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它们的遗传物质是 DNA 只含 RNA 的病 毒以 RNA 作为遗传物质 即每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 不能体现 主要 字眼 10 解析 选 B 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能将 R 型细菌在小鼠体内转化成具有活性的 S 型细 菌 但在转化之前小鼠的免疫系统对 R 型细菌进行攻击 导致其数量下降 但是一旦 S 型 细菌转化成功 S 型细菌的毒性使小鼠的免疫功能严重受损 所以最终两种细菌的数量大 大上升 方法技巧 两种肺炎双球菌在小鼠体内的数量变化 1 适量的 R 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 数量会减少 最后几乎降为 0 原因是小鼠具有免疫系 统 能将少量的 R 型细菌清除 2 适量的 S 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 数量会增加 因为 S 型细菌有毒 会使小鼠的免疫力大 大下降 3 适量的混合菌注入小鼠体内 数量都会增加 因为 S 型细菌的存在 导致小鼠免疫力下 降 使 R 型细菌的数量也增加 4 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正常的 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R 型细菌数量会暂时下降 但一旦 S 型细菌的 DNA 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有活性的 S 型细菌 小鼠的免疫力会崩溃 接下 来两种细菌的数量都会增加 11 解析 1 从题图 病叶捣烂 调成匀浆 接种 健康植株也患病很容易得出结论 传染花叶病的元凶藏在患病烟草的叶片里 用心 爱心 专心8 2 经双层滤纸过滤后 仍能使植株患病 说明病原体很小 能通过滤纸 能通过细菌过滤 器使植株患病存在两种可能性 一是细菌等较大微生物产生了致病物质 另一种情况是比 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引起了花叶病 3 由于等量的浆液使患病植株的发病情况出现差异 说明浆液中病原体的数量不同 只有 生命体才有增殖的现象 由此可以判断出花叶病的病原体很可能是一种很小的微生物 4 由于病毒只能寄生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增殖 因此在培养基上是得不到 菌落 的 答案 1 叶片 2 滤纸 病原体很小 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3 微小生命体 繁殖 4 培养基 寄生在宿主的活细胞中 烟草花叶病毒 蛋白质和 RNA 12 解题指南 1 考查实质 验证科学家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 证明遗传物质是 DNA 2 解题关键 首先明确科学探究的思路 其次实验设计过程中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确定 解析 1 本实验为对照实验 1 2 组分别单独培养正常的 R 型细菌 S 型细菌 它们都 能正常繁殖 再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单独培养则没有出现 S 型细菌 但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正常的 R 型细菌混合培养 则在培养基中既有 R 型细菌 又有 S 型细菌 1 2 3 组与 4 组对照 从而得出推论 S 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 转化因子 能使 R 型细菌转 化为 S 型细菌 R 型细菌变成 S 型细菌 这一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DNA 比蛋白质具有较高 的热稳定性 2 第二步 A B C 三组实验作对照 目的是验证促进 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的物质 是 DNA 因此在 C 中应加入提取出的 S 型细菌 DNA 和 D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