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之道》板块教案_第1页
《求学之道》板块教案_第2页
《求学之道》板块教案_第3页
《求学之道》板块教案_第4页
《求学之道》板块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5 页 求学之道求学之道 板块教案板块教案 第二板块 求学之道 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掌握积累下列文言常用实词 劝 中 假 绝 师 传 道 圣 掌握积累下列文言虚词 于 而 故 焉 乎 之 其 2 学生通过探讨 认识到自主学习 从师而学 是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方法 二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能归纳出作者在文章中对学习规律性的 阐释 能在探讨的基础上说出自主学习与从师而学的 内在联系 2 学生能结合文章说出如何正确地运用比喻论 证和对比论证来说明道理 三 课时安排 3 课时 四 教学方式 问题探讨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上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 获得教养的途径 懂得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那么我们 第 2 页 共 5 页 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获得教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 习荀子的 劝学 和韩愈的 师说 明白通过自主 学习和向他人学习也是获得教养的途径之一 1 点学生读 劝学 正音 2 掌握通假字 3 解题 劝 勉励 这个字统领全篇 告诉我 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4 理解课文 疏通大意 5 总结写作特点 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 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 具体 生动 深入浅出 这 些比喻的运用灵活多样 生动形象 增强了表达效果 使论证更有力 6 实词积累 劝 已 中 槁暴 挺 砺 跂 疾 彰 假 绝 兴 跬 功 锲 躁 7 虚词积累 而 于 8 常用句式判断 布置作业 1 背诵 默写 劝学 2 练习 一词多义 训练 绝 强 假 望 闻 第二课时 导入 从荀子的 劝学 我们学习到要不停地学 第 3 页 共 5 页 习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宋八大 家之首的韩愈所作的 师说 来学习韩愈对从师学 习的看法 1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文体简介 2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 是韩愈 柳宗元等人倡 导的一场文学运动 它主要是反对六朝以来讲究排偶 辞藻的艳丽浮夸文风 大力提倡 言之有物 的古文 强调学习先秦 两汉的文章 主张 辞必己出 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和柳宗元等躬行实践 终于 把文章从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桎梏中解放了出来 3 写作背景 唐代 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 袭 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 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 论学业如何 都有官可做 韩愈写 师说 的社会背 景 可以从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中的一段话 里看出 柳宗元说 由魏晋氏以下 人益不事师 今 之世不闻有师 有 辄哗笑之 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 不顾流俗 犯笑侮 收召后学 做 师说 因抗颜 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 指目牵引 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 炊不暇熟 又挈挈而东 如 是者数矣 由此可见 韩愈作 师说 大张旗鼓 地宣扬自己的观点 是难能可贵的 5 本文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中心的 第 4 页 共 5 页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分层 总论点 职能 必要 原则和标准 第二段文字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抒情 古之圣人 圣人 众人 圣益圣 愚益愚 今之众人 从师而问 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 对其子 爱其子 于其身 小学而大遗 对其身 择师而教 耻学于师 吾未见其明也 百工之人 百工之人 士大夫 师道不复 智反 不能及 士大夫 不耻相师 群聚而笑之 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评反面现象中进一步 阐明总论点 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