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北省易县中学河北省易县中学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高二历史学年高二历史 3 3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第第 i i 卷 选择题卷 选择题 一 单选题 共一 单选题 共 2424 个小题 每小题个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4848 分 分 1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 新理论中国历史 中四上 提到 在封建制度下 周天子具 有 一尊 的统治地位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 封建制度 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 的提法是 a 分封制b 封建制度c 君主专制制度d 中央集权制度 2 周灭商之后 推行分封制 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 都朝歌 今河南淇县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 都奄 今山东曲阜 封召公奭于燕 都蓟 今北京 分封 a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b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3 据记载 周天子作为天下的共主 在发布诏令时经常用 朕 作为自称 秦朝统一后 秦始皇 也成了天下的共主 自然而然就会延续周天子的自称 不同的是 秦始皇将 朕 做了制度化规定 即只有皇帝才可以将 朕 作为自称 这反映了 a 秦始皇完全继承了西周的衣钵 b 秦始皇进一步强化了君主权力 c 秦始皇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d 秦始皇试图使权力具有神秘性 4 秦代丞相统领百僚 为文官之长 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 但无统兵之权 太尉统兵 为武官 之长 但无调兵权 调兵权力控制在皇帝手中 御史大夫 掌副丞相 参与机要 监察百官 秦 朝这样安排的根本目的是 a 使官员相互配合 b 让官员彼此牵制 c 保证皇权的独尊 d 调动官员积极性 5 唐太宗时期 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 21 岁提前到 18 岁 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 2 发到门下省 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 最终诰敕没有颁行 材料反映出唐代 a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b 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的决策 c 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 d 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 6 据史载 万历首辅张居正 任阁职十六年 威柄之操 几于震主 六卿伺色探旨 若六曹吏 称次者 亦惕息屏气 而不敢有所异同 政事一决居正 居正无所推让 视同列蔑如也 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 a 此时内阁的权力较大 b 皇权受到内阁的制约 c 张居正个人能力出色 d 内阁地位有制度保障 7 据 汉书 载 自周衰 官失而百职乱 战国并争 各变异 秦遂并兼四海 以为周制微 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a 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b 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确立的需要 c 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d 适应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需要 8 胡惟庸之子因在大街上纵马奔车掉下摔死 胡未禀报皇帝就将车夫杀死 皇帝大怒 让胡做出 补偿 胡请求用金钱弥补 遭到贬斥 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 这反映了 a 胡惟庸打压内阁 b 胡惟庸家藏万金 c 相权妨碍了皇权 d 中央集权亟待加强 9 从民族的历史看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 那才 是民族的致命伤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 失败理由 是 a 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 b 军事技术的落后 c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 英国的坚船利炮 3 10 甲午战争期间 清政府禁止本国报纸派记者采访战争过程 也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 日本政 府则启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 宣传本国的开战立场 主张战争的正当性 允许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 外国武官随军观战 赢得了西方国家的好评 清政府这一做法实质上是 a 未认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b 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 c 专制体制加强对信息的管控 d 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 11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 15 省先后宣布独立 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 都督 者背景不尽相同 其中新军将领 13 人 革命党 5 人 咨议局议长 3 人 巡抚 3 人 布政使 1 人 提督 1 人 督练公 所总参议 1 人 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 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 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 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12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 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 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 故史称 辛亥 首义 这里所说的 首义 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a 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 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 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13 2017 年 10 月 31 日 习近平总书记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 习近平指出 这是 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 这一说法指的是中共一大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4 九一八事变 后 沈阳 九君子 爱国知识分子 完成了 truth 真相 证据汇编 历经 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 因其高度的实证性 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 此事反映了 a 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b 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c 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d 国联调查决定了 九一八事变 性质 4 15 1938 年春 中共领导的山东部队对津浦铁路线进行了交通破袭 使日本华北方面军无法向正 面战场进攻 而被迫将主力转向后方施行要点守备 并抽调兵力对五台山等地实行攻势防御 中共 的上述军事行动 a 有利于争取国民党积极抗战 b 配合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 c 说明共产党已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d 迫使日军改变侵华战略方针 16 抗战时期的游击战中 日军 伪军 国民党 共产党的小股部队都是摸索前进 没有哪方的 情报网络能精确掌握对方的具体行动 而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战术情报和敌军动态的掌握方面 较其他方占据优势 这主要得益于 a 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 b 掌握了有利地形 c 苏联等国的有力帮助 d 贯彻了群众路线 17 近代某一法律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 法 院行使其统治权 该法律的进步意义在于 a 成为封建统治结束的标志 b 事实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c 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丰碑 d 标志着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彻底完成 18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中号召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同胞起来呀 同胞们起来 掀起的 运动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一二 九运动 19 对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两部文献的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a 都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是太平天国纲领 b 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推动中国近代化 c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但均未获得成功 5 d 都追求绝对平均主义 建立了民主政治 20 马关条约 签订后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主要体现在 a 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b 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 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权d 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2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特别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 最能体现这一制度特点的是 a 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总统行使主要权力需经参议院同意 c 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和否决总统的提案 d 总统公布法律及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 22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 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 必须在全党思想 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 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 同他们诚恳地坦白 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 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共同纲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民主集中制 a b c d 23 有学者认为 改革开放后 30 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是在改革开放前 30 年 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 30 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 没有前 30 年的民主存量 就不可 能有后 30 年的民主增量 民主增量 的最重要表现是 a 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实行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c 提出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方针 d 健全法制 确立 依法治国 的方略 24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 以下对 共同纲领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表述 有误的一项是 a 颁布于 1949 年 1954 年 6 b 分别由新政协 全国人大制定 c 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d 体现了新中国临时宪法 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第第 iiii 卷 非选择题卷 非选择题 二 材料分析题 共三个小题 共二 材料分析题 共三个小题 共 5252 分 分 25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 自秦以下 人君天下者 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相从而命之 往往病及 于国君者 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三 洪武 十五年 1382 年 仿宋制 置华盖殿 武英殿 文渊阁 东阁诸大学士 又置文华殿大学士 大学士特侍左右 备顾问而己 成祖即位 特简解络 胡广 杨荣等直 文渊阁 参预机务 明史 卷 72 职官志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 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 这种 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 文化和经济特点 这种亚洲 社会主义民主 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 地继续思考 孔子的公共伦理 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 年 2 月 7 日德国 新德意志报 1 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 与秦朝相比 唐朝相权有何特点 5 分 2 据材料二 三分析 明太机废除丞相的原因及明初采取的加强皇权的措施 7 分 3 结合一 二 三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 从根本 上看 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 6 分 4 材料四所说的 特殊的民主 在建国初期的哪些政治制度中得以体现 继续思考 孔子的 7 公共伦理 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作者的此观点说明了什么 7 分 26 15 分 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 在用人方面 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 不仅对自身统治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廷每诏举 贤良方正 能直言极谏 之士 简称则曰 贤良 孝廉 为孝子 廉吏之简称 武帝元光元年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 此项制度之演进 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 可以奖拔人才 鼓舞风气 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 政局 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 而更要的 则在朝廷用人 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 使政 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钱穆 国史大纲 材料二 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 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 把觅取人才的标准 无 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 这便大错了 唐代针对此弊 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 经由个人各自 到地方政府报名 参加中央考试 这种制度 大体说来 较以前是进步的 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 袖之外 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7 分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二中 这便大错 所指的选官制度的名称 较之于这一制度 隋唐 实行的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 8 分 三 论述题三 论述题 27 12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忠实长篇小说 白鹿原 故事片段如下 白鹿原上 世代居住着白 鹿两姓子孙 时代变迁 清朝覆灭 民国建立 现任族长白嘉轩之 子白孝文 乡约鹿子霖之子鹿兆鹏与白家长工鹿三之子黑娃情同手足 成年后各赴前程 加入共产党的鹿兆鹏从城里带回革命火种 黑娃成为中坚力量 国裂后兄弟俩被迫逃亡 鹿子 霖设计陷害下任族长白孝文 引发族内轩然大波 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 从上述故事片段中提取一个情节 并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 再 评述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 对历史现象的评述准确全面 历史月考试答案历史月考试答案 第第 i i 卷 选择题卷 选择题 一 单选题一 单选题 1 1 答案答案 a 解析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 在封建制度下 周天子具有 一尊 的统治地位 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家天下 的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里的 封建制度 是指分封制 故 a 正确 b 是一种社会 形态 排除 cd 出现于秦朝 排除 点睛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 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 周王朝在分封诸 侯的过程中 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 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 2 2 答案答案 c 解析解析 详解 西周初期分封制 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同 异姓贵族 让他们去建立 诸侯国 姬姓诸侯国是主体 题干三例都是姬姓诸侯国 受封到各地建国的贵族会带去官 吏 军队和少量的周民 也会把周文化带到各地 所以分封制也起到了促进民族间经济文 化的交流作用 故选 c 君主专制是从秦朝开始 直至清朝这一历史阶段政治体制的一个 主要特征 西周初期肯定是不存在 君主专制 现象的 无所谓 强化 之说 a 不符合 史实 排除 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 在政治上无权废立各国的国君 无权干涉各国内 政 在经济上只能收取各诸侯国的职贡 但无权对各国征收税赋 各国税赋均归各国 周 天子的财政来自于直接统治和治理的王畿 以及诸侯及四方的纳贡 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 性 所以 b 不符合史实 排除 夏商时期的政治也是贵族政治 分封制中固然含有贵族世 袭特权的因素 但不是确立 而是延续了过去的做法 所以 d 不符合史实 排除 点睛 本题把分封制置于三代秦汉这一历史长时段来考查 既要发现它与商代时期政治 如内外 服制 的异同 也要发现它是不同于春秋战国秦汉的政治 如郡县制 3 3 答案答案 b 解析解析 详解 朕 这一自称在西周并不是皇帝专用自称 秦朝规定只有皇帝可以使用 说明秦朝皇权 独尊 体现了君主权力的进一步强化 选项 b 正确 选项 a 不符合史实 排除 材料中并 未体现秦朝制度与历史发展趋势的耦合 排除 c 选项 d 只是表象 排除 4 4 答案答案 c 解析解析 详解 材料中丞相 太尉 御史各自的职掌不同 而且相互牵制的特点明显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保证皇权独尊 选项 c 正确 三公职掌不同 而且从太尉职能来看 体现不出配合特征 排除 a 选项 b 只是表象 不属于根本目的 排除 选项 d 与题无关 排除 5 5 答案答案 b 解析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降低征兵年龄不利于国家农业发展 材料 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 最终诰敕没有颁行 给事中魏征对唐太宗降低征兵年龄做法的抵制说明三省体制有利于科 学决策 选项 b 正确 选项 a 与题无关 排除 给事中属于门下省 负责审核封驳 排除 c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权力不分大小 排除 d 点睛 解题关键是明确三省地位和职能 同时掌握三省体制的进步性 6 6 答案答案 a 解析解析 详解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权压六部 说明当时内阁权力较大 这主要是皇权加强导致的 选项 a 正确 内阁是为皇权服务的 排除 b 张居正的个人因素不是主要原因 排除 内阁是咨 询机构 其地位和职权不具备制度规定 排除 d 7 7 答案答案 b 解析解析 详解 材料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天下为郡县 认为郡县制有利 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防止诸侯割据现象的出现 b 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未涉及宗法 血缘关系 a 选项排除 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 c 选项排除 商鞅变法时期确立 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d 选项排除 8 8 答案答案 c 解析解析 详解 材料只反映了皇帝整治宰相胡惟庸 没有反映胡惟庸打压内阁 故 a 错误 胡请求用金 钱弥补 并不能说明胡惟庸家藏万金 故 b 错误 皇帝整治宰相胡惟庸 这反映的实质是 相权与皇权的矛盾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 故 c 正确 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不能体现中央集权的问题 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 皇帝大怒 胡请求用金钱弥补 遭到贬斥 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该现象背后的实质出发 即 可抓住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排除无关选项 9 9 答案答案 c 解析解析 详解 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无能 军事技术的落后和英国的坚船利炮都是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 原因 但都不是根本原因 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落后的封建专制体制无法抵御 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 即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的差距 故排除 a b d 项 故选 c 项 点睛 清王朝和英国的差异是社会形态上的差异 体现在政治制度 经济形态和思想文化等等各 个方面 是两种文明之间的差异 1010 答案答案 c 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由材料关键信息 甲午战争期间 清政府禁止本国报纸派记者采访战争过程 也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 材料主旨 即在强调 加强对战争信息的控制 这与君主专 制制度密切相关 a 项体现不了题干 实质 要求 b 项不是根本原因 d 项与材料信息无 关 综上 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 年至 1900 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 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的系列应对 易错警示 本题由于对题干材料的理解不够透彻 同时对题干 实质上 要求不太明确 容易误选成 d 项或者 b 项 因此 平时在备考进程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加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训练 要比较理性的看待历史事物 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 准确判断 1111 答案答案 b 解析解析 详解 题干数据显示 全国有 15 个省的最高长官 其中革命党只有 5 人 旧军阀和立宪派很多 体现革命政权具有很强的妥协性 所以选 b 辛亥革命依靠的是新军和资产阶级上层 没 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排除 a c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 排除 d 考点定位 1212 答案答案 b 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武昌起义的历史意义的准确识记 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朝的 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 b 中的 第一次 表述错误 武昌起义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清起义 也不是第一次得到广 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不选 考点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名师点睛 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封建制度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层面 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 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 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 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1313 答案答案 b 解析解析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排除 a 由 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 是我 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故选 b 1945 年中共七大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故选 c 1956 年代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 排除 d 1414 答案答案 b 解析解析 详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爱国知识分子在 九一八事变 后完成事变证据汇编呈递给 国联调查团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 这说明知识分子反对侵略 维护民族利益的担当与风骨 故 b 项正确 a 项说法错误 错在 彻底扭转 当时知识分子的目的不是研究抗战而是反 对侵略 维护民族利益 故 c 项错误 当时国联调查袒护了日本的侵略行径 没有正确界 定 九一八事变 性质 故 d 项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主要有 对 九一八事变 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对材料信息 爱国知识分 子 完成事变证据汇编呈递给国联调查团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 的理解和判断 据此即 可正确分析判断 1515 答案答案 b 解析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全民族抗战 依据材料可知 中共的军事行动使日本华北方面军无法向正面战场 进攻 而被迫将主力转向后方施行要点守备 并抽调兵力对五台山等地实行攻势防御 这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民党正面对日作战的压力 配合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 因此 b 选项正确 a 选项错误 1938 年春中国的抗日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国民政府在正面 战场组织了多次战役 付出了重大代价 已经体现了国民党的积极抗战 中共此举并非是 争取国民党积极抗战 c 选项错误 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在战略相持阶段 不是 在此时期 d 选项错误 日军改变侵华战略方针是在 1938 年 10 月占领广州 武汉之后 与材料时间及事件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1616 答案答案 d 解析解析 详解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发动群众实行敌后战争的抗战 材料中 共 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战术情报和敌军动态的掌握方面较其他方占据优势 正是由于中国共 产党实行群众路线的作用 故 d 项正确 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 故 a 项错误 掌握了有利地形是敌后战争获取胜利的原因之一 不符合材料中获取情报信 息的特点 故 b 项错误 苏联等国的有力帮助是抗战后期 材料中获取敌人情报信息没有 得到苏联的支持 故 c 项错误 1717 答案答案 c 解析解析 详解 由材料信息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 法院行使 其统治权 可知 该法律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确立了民主原则 这成为近代中国民主 化的丰碑 故 c 项正确 封建统治的终结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故 a 项排除 b 项 政体错误 此时确立的是责任内阁政体 排除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没有改变中国近代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因此不能说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故 d 项排除 点睛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是关键信息 1818 答案答案 b 解析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是 1919 年五四运动的口号 b 选 项排除 辛亥革命发生在 1911 年 与材料无关 a 选项排除 国民革命运动发生 1924 1927 年 与材料无关 c 选项排除 一二九运动发生在 1935 年 与材料无关 d 选项排除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 试题难度一般 解题关键在于对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1919 答案答案 c 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纲领的认识 依据所学可知 天朝田亩制度 反映了 农民阶级的愿望 而 资政新篇 没有 资政新篇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符合历史发展 潮流 而 天朝田亩制度 故 c 项错误 二者虽然都未真正实行过 但 天朝田亩制度 具有空想性 而 资政新篇 追求绝对平均主义 两者都主张反封建 但都没有成功 所 以应选 c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名师点睛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的不同 前者重点放在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 维持小农经济 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建立 没有私有制的地上天国 是一种空想 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调动了农民的革 命积极性 但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后者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也就是建立私有制的社会 符合当时社会发展 的历史潮流 但没提农民的土地问题 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两者都无法使太平天国走向胜利 2020 答案答案 d 解析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 马关条约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反映列强侵华方式从以商品输 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说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故 d 项正确 近代 的不平等条约大多都有赔款 不能说明新阶段 故 a 项错误 b 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与题干时间不符 应排除 c 项与 马关条约 签订无关 应排除 2121 答案答案 d 解析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责任内阁制最大的特点就是总统公布法律及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 体现的是对袁世凯权力的牵制 d 选项符合题意 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说 法体现的是主权在民原则 a 选项排除 总统行使主要权力需经参议院同意的说法与责任 内阁制无关 b 选项排除 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和否决总统的提案的说法与责任内阁制无 关 c 选项排除 2222 答案答案 c 解析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毛泽东主要论述了中共与党外人士及民主党派的合作问题 能体现这一 思想的有 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 由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贤达人士共同制定 有政 治协商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 符合题意 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没有体现政党制度的特点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 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 活中的运用 与材料强调的 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 的主旨不符 综上所述 符合题意 故选 c 项 不符合题意 故排除 abd 项 2323 答案答案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增量 的含义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走上改 革之路 拨乱反正 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 促进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最终确立了 依法 治国 的方略 故 d 项正确 a b 两项是 民主存量 c 项 一国两制 属于国家统一问 题 与 民主增量 无关 点睛 首先要分析出 民主存量 和 民主增量 各指什么 然后结合 改革开放后 这 个时间点就可以得出答案 2424 答案答案 c 解析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而不是 共同纲领 的 颁布 c 项表述错误 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项 abd 三项表述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排 除 点睛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二者密不可分 现阶段中国只有在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同时 实施依法治国 的基本方略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第第 iiii 卷 非选择题卷 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 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 材料分析题二 材料分析题 2525 答案答案 1 三省六部制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相权一分为三 言之成理 无史实性错误 即可给分 2 相权威胁皇权 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 以备顾问 明成祖 设内阁制 参预机务 废丞相 权分六部 言之成理 无史实性错误即可给分 3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皇权不断加强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 立足国情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民主的合理成分 言之成理 无 政治或史实性错误即可给分 解析解析 详解 1 制度 依据材料一图示可知是三省六部制 特点 依据所学从分化相权的角度回答 2 原因 依据材料二 病及于国君者 其故在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婚姻家庭法-行政管理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发投资协议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国际财务管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国际商务英语-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化妆品采购合同风险防范要点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央银行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企业宣传资料设计标准化工具
- 企业生产流程标准化及优化指南
- 员工劳动合同管理流程说明
- 2025重庆市铜梁区委员会办公室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家禽养殖基地协议合同
- 超市猪肉部门管理制度
- 商密网管理制度
- 无人机飞行器结构与优化设计考核试卷
- 2025年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传染病保密制度
- 流程仿真与优化-深度研究
- 舌癌手术护理配合
-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在线学习平台
- 金融标准化知识培训课件
- 大学物理教案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