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故 都都 的的 秋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城北中学城北中学 陈维贵陈维贵 教学目的 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散文的形和神 2 散文的景和情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语设计 今天 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 不过 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 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 而 是北京的秋 大家知道 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 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 但是 在郁达夫写 这篇文章的时候 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 也不叫北京 而是叫北平 因此 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 板书课题 二 解题 作者及写作背景 故都 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 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 秋 字明确描写的内容 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 1896 1945 原名郁文 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 散文家 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 曾赴日本留学 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 1921 年 7 月第一部小说集 沉 沦 问世 产生巨大的影响 1923 年发表 春风沉醉的晚上 先后在北大 武昌师大 广东大学任教 1930 年 3 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 抗战爆发后 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9 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 抒情浓烈 有感伤情调 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 1934 年 8 月 由于种种原因 郁达夫于 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这段时间 过的是一种闲 散安逸的生活 游山玩水 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 师生共同讨论 分析理解课文 一 读罢全文 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 请用一字来概括 明确 味 板书 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 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 味 字 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 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 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 如 色 声 形 味 实 情 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 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二 读第 1 2 自然段 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 北国的秋 清 静 悲凉 南国的秋 慢 润 淡 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 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三 读第 3 11 自然段 思考下列问题 1 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五幅故都秋景 那么 作者在记叙 上述秋景时 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 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明确 既不是以时间为序 也不是以空间为序 应该说 是无序的 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 作者所 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 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 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是因 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 清 静 悲凉 这么一个共同点 作者正是以 清 静 悲凉 这个景物的共同点 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 这就是文章不散的 神 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 题目以选择问答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 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 二维空间 通过争论 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 形散神不散 特点的认识 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为了方便学生讨论 可在讨论前板书 秋花 色 秋槐 形 秋蝉 声 秋雨 味 秋果 实 2 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 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 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明确 的确 作者所写的秋景的 清 静 悲凉 的 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 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 的 秋声是衰弱的残声 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 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 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 之所以这样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来讲 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 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 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 也有三个因素 第一 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 这导致他思想苦闷 逃避现 实 第二 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郁达夫早年 三岁 丧父 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 屈辱和歧视 第三 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在杭州期间 郁达夫提倡 静 的文学 写的也 多是 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 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 么样的情 教师总结时 可板书 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 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 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此题旨在让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 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分析时可与导语中的 前门情思大碗茶 作比较 体现课堂线索 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很多 但词作者只 选取前门 蛐蛐 冰糖葫芦 窝头咸菜 杏仁豆腐 大碗茶来写 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 情画 很好地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附 故都的秋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北国的秋 清 静 悲凉 味 味 南国的秋 慢 润 淡 第 二 课 时 一 教学要点 1 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找出文章感情基调的关键词语 体味文章紧扣情感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2 体会文章语言细腻 节奏感强等特点 二 教学步骤 一 默读第 12 自然段 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明确 应该是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 有情趣的人类 对于秋 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 幽远 严厉 萧索的感触来的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 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析 如 A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 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 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 秋之于人 何尝有国别 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 可是这秋的深味 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 非要在北方 才感受得到底 A 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 B 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 C 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二 读最后两个自 然段 思考下列问题 1 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 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 味 板书 2 为了说明上述区别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 比喻 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辨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 这是不对的 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 但比喻中有对比 比喻的本体和 喻体本身是对比 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不是 味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 可板书 本体 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喻体 黄酒 与 白干 稀饭 与 馍馍 鲈鱼 与 大蟹 黄犬 与 骆驼 三 读罢全文 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 还是悲秋 明确 颂秋 但是 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 悲凉的 因此可以说 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板书 此题可引发学生进行争论 教师总结时可套用 含泪的微笑 总结出 悲凉的颂歌 这个课时主题 四 学生朗读全文 并根据教师的提问 回顾所学内容 问题 a 本文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来写的 b 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c 作者为什么不写鲜亮之景 五 默读课文 找出能反映作者情感基调的词语 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渲染和刻画的 举例说明 明确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 清 静 悲凉 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 从不同侧面同时 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如 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 是写 静 在皇城人海之中 租一椽破屋来住着 看得 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既写 静 同时也写 清 疏疏落落 的衰 草 体现了 悲凉 再如槐树落蕊一段 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 突出了 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的一阵扫后 几句 给 人以悠闲的感觉 突出了 清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几句 抒发了悲凉之感 正是紧扣 悲凉 六 本文的结构怎样 文章怎样前后呼应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 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 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 根据 清 静 悲凉 的三个 层次 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 共有五种景物 即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雨后话凉 胜日秋 果 议论部分 从喻理的角度 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 赞颂北国之秋 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 之秋进行对比 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 直抒胸臆 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 首尾照应 回环往复 中部充分展开 酣畅淋漓 七 通过复习总结全文 1 教师小结 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 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项链艺术创作全解析
- 河北省鹿泉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临西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二手房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监理、验收合同范本
- 2025年建筑项目竣工测绘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轻钢龙骨砌筑工程劳务承包合同
- 2025年荒山荒滩治理承包地租赁合同汇编
- 2025年充电桩安装与充电站安全保障体系合同范本
- 2025版汽车维修贷款授权委托合同
- 2025东航大客户航空保险定制服务合同
- 2025四川省公安厅招聘辅警(44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湖北省圆创高中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测评 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秋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
- 2025年中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巡察整改工作课件模板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理论试题
- 2025年城镇燃气条例竞赛题库
- GB/T 22030-2025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
- 展厅预算装修方案(3篇)
- 肺癌的护理新进展
- 2025年煤炭矿山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综采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100道单选题合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